
从上周开始,浙江省中医院的“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就呈爆满状态,号子已经约到6月初了。诊室外,一些家长面露沮丧候在门口,希望能加个号。
有位王先生手里捏着一张小小的挂号纸,摇摇头劝他们,“这个门诊太忙了,医生要从早上八点看到晚上10点,加号?难啊……我这个号子,你们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电话约的?四月初!”
看到别人露出诧异的表情,王先生又说,“不用怀疑,就是有这么俏。我去年10月就带孩子来看了,我儿子今年15岁,去年155厘米,大半年长高了12厘米,一下子蹿上去了。去年医生说,每年五六月份是孩子长高最好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拼命长一长。今年凑好时间再带孩子来,如果再长个12厘米,那就太好了!”
省中医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由儿科主任董勤医师坐诊,她非常同意王先生的话,“每年五六月份的确是孩子大长个子的时候,如果孩子和同龄孩子相比偏矮,家长就要抓紧这两个月,迎头赶上。”
同样看儿童生长发育有名的还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内分泌科,科室历来是医院最忙的几个科室之一。进入五月份以来,来看长高的孩子也很多,家长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我的孩子还能长高吗?”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对多个国家的调查发现,儿童的生长速度,在一年四季中并不相同,长得最快的是在5月,平均达到7.3毫米;长得最慢的是在10月,平均只有3.3毫米。因此,看生长发育门诊的专家把5月称为“奥妙的5月”。
如何在这“奥妙的5月”拼命长一长呢?
影响孩子长高的第一外因——睡眠
要想孩子长得高,家长必须记住的第一点:
让孩子在晚上9点前睡觉
浙江省体育局体育医院骨龄研究中心主任、资深骨龄测定专家余绍淼医师,从事运动医学临床工作三十多年,在职业运动员选材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是青少年骨龄、生长发育评估方面的专家,他为浙江省体训队挑来了不少高个子。
一般认为,孩子的最终身高70%取决于遗传,有研究说,后天因素可以影响孩子8.5厘米-17厘米的身高。在后天的因素中,睡眠、饮食和运动是影响孩子长高的最关键因素。
“睡觉在助长中是排第一位的。”余主任说,为了保证青少年运动员的身高,运动队里规定,晚九点必须熄灯睡觉。学龄前儿童要睡足10小时,青少年要睡足9-10小时。
傅君芬教授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浙江省医学重点创新学科(青春期医学)的学科带头人,参编有《小儿生长与发育》《小儿生长发育诊疗室》等书籍。她本人身高一米五几。她儿子(读高二)身高176厘米。
傅主任说,她从小就很关注儿子的睡眠。读小学时,她要求儿子晚上8点必须上床,最迟不能超过8点半。早上7点至7点15分起床。
初中时,儿子住校,学校8点半熄灯,他也差不多9点不到就睡了。早上7点15分起床。
周末时,她从不催儿子起床,由他睡个够。有时候儿子能睡到中午11点。如今,儿子长得很结实,是学校足球队队长。
为了不影响儿子的睡眠时间,傅主任说,儿子从小到大都没上过课外补习班,不管是平时的,还是周末的,一个都没有。她说,一旦报了这些补习班,孩子的业余时间就会减少,自然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时间。另一方面,一上补习班孩子难免会有压力,会焦虑,长此以往,睡眠质量会受到影响。
说到孩子的睡眠时间,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杨瑞文也深有感触:“我对我女儿的睡眠一直很关注,小学时保证她每天起码睡10个小时,初中每天起码睡9个小时。”
 xiliedu8
xiliedu8 caro妈
caro妈 ctmusiccat
ctmusiccat 东立草
东立草 同学小麦
同学小麦 菜鸟豆豆
菜鸟豆豆 一日一个萍果
一日一个萍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