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好美啊,我也想去。
2012年苦行川藏线
16360137休闲旅游
全部回帖

好美阿,羡慕嫉妒

2012/07/25回复

好羡慕楼主啊
2012/07/25回复

:
自驾车应该比我们好走吧,因为有些路大巴不去,但是自驾车可以走。譬如,从丹巴回成都,如果绕四姑娘山那边,其实不远,但是地震以后,到现在那边没有正规营运大巴经过,但是如果包车或者自驾车可以走。当时我们没有包车走那边,宁愿时间长一点坐大巴,从丹巴绕道泸定再回去成都,一是因为包车费用贵,另外听说那边路没有修好所以不太安全。
稻城亚丁也是我想去的地方,这次走了小环线,下次走大环线再去那里。
稻城亚丁也是我想去的地方,这次走了小环线,下次走大环线再去那里。
2012/07/25回复

琪琪爱美丽:
玩了那么多天才花这点钱,的确很抵哦~看你的游记也发现那边消费的确很低,真省钱。
查看原文主要还是那句话,有旅行团去的地方物价就高,我喜欢走的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贵不到哪里去。
还有一个原因,同一个地方也有贵的和便宜的地方,看你怎么选。如果我们在丹巴县城住酒店的话,可能就要200左右一个晚上了,民居可以便宜很多。但要看你愿不愿意去住,因为很多人,譬如我家人,就觉得住民居不安全;二是你能不能找到这种便宜的地方,这就要事前多做功课了。
还有一个原因,同一个地方也有贵的和便宜的地方,看你怎么选。如果我们在丹巴县城住酒店的话,可能就要200左右一个晚上了,民居可以便宜很多。但要看你愿不愿意去住,因为很多人,譬如我家人,就觉得住民居不安全;二是你能不能找到这种便宜的地方,这就要事前多做功课了。
2012/07/25回复

白云下,河流旁,花丛中的甲居藏寨
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传统的特色嘉绒藏族民居,地处丹巴县7公里处的甲居藏寨。老板阿加曾经跟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叫我老板,受不起,叫我阿加就可以了。”跟我们广州满大街的“老板”“靓女”不同,他们是如此淳朴。只要我们背着背包或者手上拿着东西,不管大小,他们俩都会抢着给我们拿,热情得让我们不好意思。每天吃过早饭,阿加老婆就会跟这里绝大多数妇女一样,下田劳作,中午在田里休息(尽管其实田地跟家不远),阿加会开着他的小车从县城免费接客人到家里,或者收一点点费用搭载家里面的客人到周边的景点游玩。包车的话一天200元,拼车的话一个人50元。两夫妻就靠着这简单的生活,供两儿子读书,房间里面整个墙面都贴着儿子的奖状,那就是他们最大的骄傲。




甲居,藏语的本意是指“百户人家”。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是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一户人家住一幢寨楼。一般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寨楼占地约200平方米,高15余米,石木结构。甲居藏房的现存形式,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征,如使用原始的材料,采用原始的技术,保持传统而古朴的风貌。虽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在局部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一点也没有影响其传统风格和后代藏族风韵。




甲居民居的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颂经姿态。造型独特、别致,极富层次感,且色彩明快、鲜艳,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等互为衬托,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



我们去的这个时候正值初春,树都是嫩绿嫩绿的,偶尔还可以雪白雪白的梨花,和粉红粉红的桃花。沿小路拾级而上,总有拍不完的景点。




大家知道甲居的特产是什么吗?。。。。。。那就是“麋鹿”。放眼看去,绿树鲜花白建筑到处都是,以至于我回到藏寨1个多小时了,J和Y还找不到回家的路。打电话,他们又说不清楚自己在哪儿。后来,我们用了最原始的方式:大喊,闻声找路。哈哈,很独特的回忆啊
朴素的阿加,大门都是没锁的,我们可以自由出入,让我们感觉真的很像自己的家。吃过自己带的干粮,休整了一翻,大约2点半,我们坐阿加的车出发去土司官寨和美人谷。
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传统的特色嘉绒藏族民居,地处丹巴县7公里处的甲居藏寨。老板阿加曾经跟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叫我老板,受不起,叫我阿加就可以了。”跟我们广州满大街的“老板”“靓女”不同,他们是如此淳朴。只要我们背着背包或者手上拿着东西,不管大小,他们俩都会抢着给我们拿,热情得让我们不好意思。每天吃过早饭,阿加老婆就会跟这里绝大多数妇女一样,下田劳作,中午在田里休息(尽管其实田地跟家不远),阿加会开着他的小车从县城免费接客人到家里,或者收一点点费用搭载家里面的客人到周边的景点游玩。包车的话一天200元,拼车的话一个人50元。两夫妻就靠着这简单的生活,供两儿子读书,房间里面整个墙面都贴着儿子的奖状,那就是他们最大的骄傲。




甲居,藏语的本意是指“百户人家”。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是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一户人家住一幢寨楼。一般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寨楼占地约200平方米,高15余米,石木结构。甲居藏房的现存形式,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征,如使用原始的材料,采用原始的技术,保持传统而古朴的风貌。虽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在局部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一点也没有影响其传统风格和后代藏族风韵。




甲居民居的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颂经姿态。造型独特、别致,极富层次感,且色彩明快、鲜艳,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等互为衬托,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



我们去的这个时候正值初春,树都是嫩绿嫩绿的,偶尔还可以雪白雪白的梨花,和粉红粉红的桃花。沿小路拾级而上,总有拍不完的景点。




大家知道甲居的特产是什么吗?。。。。。。那就是“麋鹿”。放眼看去,绿树鲜花白建筑到处都是,以至于我回到藏寨1个多小时了,J和Y还找不到回家的路。打电话,他们又说不清楚自己在哪儿。后来,我们用了最原始的方式:大喊,闻声找路。哈哈,很独特的回忆啊

朴素的阿加,大门都是没锁的,我们可以自由出入,让我们感觉真的很像自己的家。吃过自己带的干粮,休整了一翻,大约2点半,我们坐阿加的车出发去土司官寨和美人谷。
2012/07/25回复

距离甲居藏寨约30公里处的巴底乡邛山村中,有座年代久远的土司官寨。

前往巴底土司官寨的山路蜿蜒陡峭,现在走的这连接村寨和外界的唯一一条碎石路还是1972年国家拨款修建的,虽说出发前并没有抱过分乐观的态度,但一路的实际见闻还是让土司官寨的雄伟想象被粉碎。这些在文献上被描述得气派非凡的建筑物,如今在周围鲜艳的民居中显得是如此的破败与陈旧。在几棵巨大的梨花树旁,一座座红白色漂亮的藏式民居中藏着一座土黄色高耸的碉楼,和旁边同样破旧的土木建筑显得与众不同,这就是巴底土司官寨。

前往巴底土司官寨的山路蜿蜒陡峭,现在走的这连接村寨和外界的唯一一条碎石路还是1972年国家拨款修建的,虽说出发前并没有抱过分乐观的态度,但一路的实际见闻还是让土司官寨的雄伟想象被粉碎。这些在文献上被描述得气派非凡的建筑物,如今在周围鲜艳的民居中显得是如此的破败与陈旧。在几棵巨大的梨花树旁,一座座红白色漂亮的藏式民居中藏着一座土黄色高耸的碉楼,和旁边同样破旧的土木建筑显得与众不同,这就是巴底土司官寨。
2012/07/25回复

距离甲居藏寨约30公里处的巴底乡邛山村中,有座年代久远的土司官寨。

前往巴底土司官寨的山路蜿蜒陡峭,现在走的这连接村寨和外界的唯一一条碎石路还是1972年国家拨款修建的,虽说出发前并没有抱过分乐观的态度,但一路的实际见闻还是让土司官寨的雄伟想象被粉碎。这些在文献上被描述得气派非凡的建筑物,如今在周围鲜艳的民居中显得是如此的破败与陈旧。在几棵巨大的梨花树旁,一座座红白色漂亮的藏式民居中藏着一座土黄色高耸的碉楼,和旁边同样破旧的土木建筑显得与众不同,这就是巴底土司官寨。



离开土司官寨的时候,开始小雨了,由于山路太窄,行车速度慢,我们最后没去美人谷,只能把对美人的憧憬带回广州了。

前往巴底土司官寨的山路蜿蜒陡峭,现在走的这连接村寨和外界的唯一一条碎石路还是1972年国家拨款修建的,虽说出发前并没有抱过分乐观的态度,但一路的实际见闻还是让土司官寨的雄伟想象被粉碎。这些在文献上被描述得气派非凡的建筑物,如今在周围鲜艳的民居中显得是如此的破败与陈旧。在几棵巨大的梨花树旁,一座座红白色漂亮的藏式民居中藏着一座土黄色高耸的碉楼,和旁边同样破旧的土木建筑显得与众不同,这就是巴底土司官寨。



离开土司官寨的时候,开始小雨了,由于山路太窄,行车速度慢,我们最后没去美人谷,只能把对美人的憧憬带回广州了。
2012/07/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