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中国国情还没保障,就算你拿了金牌,不也很多要沧落街头卖艺为生。带着一年伤痛终老 ...
奥运孩子反思
15202149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2012/08/08回复

“所有风光的背后都有着难以言语的伤痛”,很赞同楼主这句话,可是伤痛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而观众永远都是只知道结果。但我个人觉得伤痛有时候不能当成是任何结果的理由,比如说刘翔,周围一群人已经不愿意去讨论他了。
2012/08/08回复

就算个仔有潜力,打死我都唔会比他去做运动员,仅将体育当作锻炼强壮身体 之用,而唔是为左国家面子企在运动场上,甘的付出太残酷
2012/08/08回复

陈留王:
奥运中国羽毛球女双组合消极比赛被取消资格之后,事情闹的沸沸扬扬,而于洋也因为这个处罚心灰意冷告别羽毛球。其实相对于金牌的争夺,赛制是否合理,我反而是被于洋的一句深深触动到,她说 “运动员的伤病你们懂吗?”之前看过一篇报道,叫《金牌的体操房》,看着那些图片潸然泪下。一个运动员,暂且不说是不是冠军,有没有夺得金牌,他们确实付出了常人没有付出的代价。看着这些孩子的童年在极限疼痛中度过,心里真不是滋味。将心比心,我都不敢想象如果是我家小宝,他要承受的痛苦。同样是四五岁的小孩,我家小宝无忧无虑,每天起床后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去哪玩,睡觉前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明天去哪玩。而同样岁数的他们,就要早早被送进体操房里训练,做各种极限动作,单脚站立、压腿、空中倒吊……我不知道他们父母怎么想的,强身健体?为国争光? 当然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朗朗在做客锵锵三人行也说过,从来没见过一个成功的音乐家不是经过辛苦磨练、发奋图强的。所有风光的背后都有着难以言语的伤痛,何况作为中国的专职运动员,从小就被教育为了荣誉、奖牌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在金牌、荣誉、为国争光的背后,从个人童年的成长健康发展来讲,这真的是对的吗?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不要求我的孩子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为了名利牺牲本该拥有的美好童年,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比荣誉名利重要多了。我不能武断的说从小进行运动训练的小朋友就过的不好,不快乐,但我想,如果是同样的选择放在我面前,我不会选择让自己家的孩子从事这样的训练,包括,逼他学不喜欢的才艺、上不愿意上的幼教课程。童年的美好,就在于无忧无虑,与花草昆虫打交道,与同伴玩耍,看各种各样的图书,心智与动能成长比技能的训练更重要,不是吗?
查看原文我是不会要孩子成为专业的运动员!!!运动当强身壮体,当娱乐,当爱好!!
2012/08/08回复

记得小学被选入蓝球队、泳队时我爸就坚决反对,不让我去训练,就算老师,教练来做工作一样不准去。就是因为当运动员付出大,但未必有人人拿第一。当时他还说他们单位有个女同事原来是国家队的,技术是全国家队最好的,因为家里成份问题不能代表国家出赛,最后做了陪练。而且生小孩的时候因为是之前运动过量,差点死掉。所以我爸说:他的孩子不准搞运动。
2012/08/08回复

我有个朋友刚刚也把自己5岁半的女儿送进伟伦练体操。我问她怎么想的,她说如果可以培养也好,不可以反正出来也可以上省一级小学,还可以省一笔赞助费。还说上伟伦几乎不用交什么钱。呵呵-----那孩子现在都还没有一米高。
2012/08/08回复

呃……我身边也有纯粹靠兴趣在参加游泳队的,不过幸亏技术不算很高,没上国家队受罪。
中学到大学一直是校队,大学时队友还以为她是体育特长生,缺席训练时向教练告状。
教练说:呃……她不是特长生,她是入学后自己来报名进泳队的。随她去吧。
这位朋友也代表学校拿过不少奖。为男友充分解决了‘老妈和老婆掉下水,先救哪位’的难题,哈哈哈!
中学到大学一直是校队,大学时队友还以为她是体育特长生,缺席训练时向教练告状。
教练说:呃……她不是特长生,她是入学后自己来报名进泳队的。随她去吧。
这位朋友也代表学校拿过不少奖。为男友充分解决了‘老妈和老婆掉下水,先救哪位’的难题,哈哈哈!
2012/08/08回复

从私心方面讲父母都不忍心啊,但从大局讲还是可以的啊,现在运动员福利还是可以的啊,至少获得奖牌什么的退役后,找个饭碗还是好找的,相比较下,现在满世界的大学生,找工作多困难啊,福利也不怎么好的,运动员小点能为家乡争光,大点能为国家争光,是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也是不错的啊
2012/08/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