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
孩子小,需要父母的关爱,很多时候大人不能想当然。
以前,宝宝摔了,老公会站在一边哈哈笑,一边笑一边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 宝宝哭,应该是很疼的,老公还在一边笑,还在强调:没关系,没关系,自己爬起来。 我忍不住,去扶了,帮孩子拍拍,问候一句:宝宝摔疼了吧,看来真是要小心呢,孩子点点头,又哇哇地大哭了几下
我对老公说:很多时候都要看情况的,不是一味地不能扶,一定要自己站起来。大人摔一跤,都会很感激旁边人的伸手一扶,如果旁边的同伴还在笑,就算是笑着鼓励,也让人感觉很心酸吧。我们是要培养坚强的宝宝,但是也要培养有爱心的宝宝,如果真的摔疼了,父母扶起来,关爱几句,会让孩子心里很暖,下次遇到小伙伴摔了,他也会学着关心别人吧,见多了有些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摔哭了还在旁边说“羞羞脸,羞羞脸”,全然没有一点同情之心,只是嘲笑,这样的行为难道不值得反思吗?如果一味的坚强教育只是换来冷漠和没心肝,那么我宁愿他没有那么坚强。
[原创]坚强的孩子很可怜
261028幼儿园早教
一个小孩摔倒了,疼得在地上直哭,求助的眼神投向了不远处的妈妈。“××,自己爬起来,做一个坚强的宝宝!”妈妈硬着心肠鼓励着孩子,希望藉此锻炼孩子坚强的品质。于是,孩子爬起来了,妈妈笑了,可是,谁又看到了孩子坚强外衣下面那颗脆弱的心?
我有一个朋友,暂且称之为小L,家教甚严,父母对其期许也很高,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打落牙齿和血吞,宁可流血绝不流泪: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受欺负了,自己忍着;吃苦受累了,更得自己默默扛着。就是这样一个吃苦耐劳,个性坚毅的人,却有一个天大的遗憾:结婚十年,至今无嗣。有一次,我们一起喝酒喝高了,他的情绪忽然失控,趴在桌上嚎啕大哭,悲悲戚戚的讲出了自己为什么不育。原来,他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跟同学打架,被对方踢中胯部,又肿又疼好几天,他硬是忍下来了,不敢和父母讲。他说,他明知道这样做的巨大危害,但他一想起严厉的父母就不由自主的打哆嗦。于是,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遗憾……
还有一个朋友,小H,年纪很轻,不到35岁,只是他已经不在了,他同样是铁血教育的牺牲品。他住院的时候我去看他,他说其实他早就感觉出不对劲了,只是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说不定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一下子忍到了肝癌晚期……他曾经对我讲过他们的家训:“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
我的这两位朋友,其实就是小时候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宝宝,他们只是得到了父母的鼓励,而没有得到父母的抚慰。悲剧已然过去,眼泪也已擦干,但我们仍旧不得不思考,到底是什么使我的朋友宁肯冒着失去生育能力的风险也不肯告诉父母?到底是什么使我的朋友遭受病痛之苦,却选择一忍再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难道是他们心中还有一个比老虎更可怕的猛兽?确实如此,这个“猛兽”就是他们父母的责骂。
孩子受到伤害了,他并不需要父母具体为他做什么,比如报仇、鼓励,他只需要一个安慰,一个拥抱。一个安慰,一个拥抱,不仅拉近了亲子的距离,更交融了亲子的心灵,增进了彼此的信任与依赖。而单纯的鼓励,只会一而再而三的增加彼此的隔阂,造成亲子间的不信任。作为父母,不为子女所信任,这是人世间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
肉体上受伤了,重要的并不是包扎,而是消菌杀毒,清理伤口,然后才是对症下药和包扎。如果仅仅敷药包扎,表面看起来与后者无异,而且更快,但实际上已经埋下隐患。心灵受伤了,同样是如此,需要先给孩子一个安慰一个拥抱,来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他恢复心理平衡,即消毒清创;然后才是鼓励即敷药包扎。
没有柔情的坚强,缺乏韧性,刚而易折,唯有那些从父母那里获得充分安全感的孩子建立起来的坚强,才是真正意义的坚强。
======================================================================================
看了一些网友的回复,我补充一下:
心理咨询上有一门技术,叫共情,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这个方法能修复受伤的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用在早教上,其效果更是好得没法说。
孩子受到伤害,如受到欺负、出现意外等,很多家长都喜欢粗糙的鼓励,而缺乏人性的共情。没有了共情,也就是感情上的共鸣,所有的鼓励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的,甚至有副作用的。建立在共情基础上的鼓励,才是真正意义的鼓励。
至少我们家通常的做法是:【受到伤害→引导负面情绪宣泄即抚慰→鼓励】。从来没有一次是直接是【伤害→鼓励】 的。文中的那2个例子其实都是伤害→鼓励极端案例而已。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外强中干的例子,如以炫富掩饰内心的自卑,以炫暴掩饰内心的胆怯,这些所谓的自信、勇气其实根本就不堪一击的,都是十分脆弱的。
2012/08/22
全部回帖
妈妈要加油:
认同孩子小,需要父母的关爱,很多时候大人不能想当然。以前,宝宝摔了,老公会站在一边哈哈笑,一边笑一边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 宝宝哭,应该是很疼的,老公还在一边笑,还在强调:没关系,没关系,自己爬起来。 我忍不住,去扶了,帮孩子拍拍,问候一句:宝宝摔疼了吧,看来真是要小心呢,孩子点点头,又哇哇地大哭了几下我对老公说:
查看原文嗯。很认同你的说法。
2012/09/27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