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说姑子是外人的媳妇,也讨厌把自己当泼出去的水、反而责怪嫂子弟媳不孝顺的姑子
28398246谈天说地
也讨厌那些结婚了就当自己是泼出去的水,生是婆家人死是婆家鬼,只管公婆不管自己爹妈,不承担赡养义务、过年过节从来不回家陪亲爹妈过、从来没想过爹妈老了后把亲爹妈接去自己家同住照顾,反而责怪嫂子、弟媳不孝顺的大姑小姑。
男女平等,儿子和女儿一样有继承家产的权利,儿子和女儿一样应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怎么在现代中国这么多年轻女性的身上都还根深蒂固?
自己是女人、是父母的女儿,怎么都会看轻女人?
2012/09/04
全部回帖

感觉生一男一女的家庭挺幸福的,只有二个,平分也不会怎么样,只有一个儿子,什么都给儿子媳妇不会说什么,女儿有一点,不至于在婆家失礼,至少也有点地位而不会因为娘家怎么样被看不起,自己有点私房钱,女儿也活得幸福一点
2012/09/05回复
每个人的际遇不一样
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一样
别人的事 不好评价
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一样
别人的事 不好评价
2012/09/05回复

俺孩子的妈:
没妈的孩子?啥意思?难道就只生了你这个女儿的话你的妈妈还会被扫地出门不成?太那个了吧。。。
查看原文我们那农村家里没儿子是没面子并且会被欺负的,我妈说如果没生我弟弟的话肯定就走了
2012/09/05回复

回错人了,不好意思
2012/09/05回复

我特意把我单位在职人员花名册打开,仔细统计了下,在职人员中80后出生共计10人。其中9名女性,1名男性。父母是广州市人的共计3人,全部是独生女。
父母是非广州市人的7人,除了我是独生女,其余5女1男,全部来自多子女家庭。
多子女家庭的他们分别来自广东其他市如湛江、以及其他省份如湖南、四川等。
我跟其中一个来自湖南的85后女同事很熟,她有一个弟弟,她爸爸妈妈早就说过,家里一切都是弟弟的,作为一个女孩,爸妈能让她上完大学她就已经十分感激了。根本不可能奢求任何家产。现在她不高的工资中,省吃俭用,每个月要拿出一半供养父母及弟弟上学。如果她家里要盖房,经济上肯定也是她一力承担,但房子最终是弟弟的。
她现在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虽还没领证,房子已经买了,全部由男方家庭出钱,女同事父母1分不出,一买房就已经加上了这个女同事的名字。但是女同事的爹妈对这个未来女婿还是不够满意,觉得男方父母不够有钱,男方不够有本事,以后可能不能帮扶女方家庭和她弟弟很多,女同事父母一直希望她放弃这个男的,再从新找个更能帮助她们家的人做对象。
像他们这样的组合,无疑,过年陪男方父母过是应该的。她现在找到男朋友是个实在人,不计较,虽然付出这么多,对女方父母还是很孝顺,女方父母和弟弟想女儿了,随时可以来广州的家里住。但是女方父母还对这个女婿白般挑刺,觉得这个男的不够有本事。
也许你会说我所调查的样本范围太小,不具备说服力,那么你可以试图去调查更广的样本。
我单位里已经有孩子的70、60后的同事更多,虽然他们本身并不是独生子女,但是可以以他们对子女的态度作为参考。
广州市区同事,对女儿极尽疼爱。举三个例子:
有个男同事,不是领导,就是一般员工,可想而知收入也一般。女儿去年高考,因为成绩刚刚过一本线,在国内上不到非常好的学校,于是不惜血本坚持送女儿到境外读书深造。
还有个快退休的女同事,家里分房买房祖辈房加起来也有3,4套房产,每套房子上都是她女儿的名字。搞得她女儿现在想自己买房,都因为限购政策不能买。
还有我的直接领导,属于70初人,女性,广州市人,有孩子后一直和她妈妈同住,她妈妈帮她带小孩。现在她妈妈年龄大了,身体毛病也多了,也是她在照顾妈妈。经常策划让妈妈和小孩一起出国旅游。
2012/09/05回复

zhuzai128:
有一类媳妇,因为从小在娘家的生长环境、父母对她的教育就是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她自己的父母对她和她兄弟就是不平等的,作为女儿她在娘家也没有任何继承权。自小生长环境如此,所以结婚后,认为丈夫的姐妹也是理所当然不应分“家产”的,否则就“外流”了。还有一类女儿,也是因为从小生长环境家庭教育所致,认为女儿对父母是没有赡养义务的,特别是结婚后,就一定要跟公婆同住侍奉公婆、认为自己的爹妈完全是兄弟的责任,作为女儿看心情给个三五百孝敬钱就已经算是很有孝心了。她们从来没想过父母老了、需要照顾时将爹妈接来自己家亲自照顾、过年过节也从来没有回家陪自己的亲爹妈过,反而责怪自己的嫂子、弟媳不好、不孝顺、对爹妈不够好、或者不愿意与公婆同住。自己作为亲生女儿都做不到做不好的事,却理所当然的认为媳妇应该做到。
查看原文我就是那类从小在娘家的生长环境、父母对她的教育就是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她自己的父母对她和她兄弟也是不平等的,作为女儿她在娘家也没有任何继承权。妈妈也说家里有哥有弟,家产轮不到我。
8
也是因为从小生长环境家庭教育所致,我妈妈也没多少赡养外婆的义务,她作为女儿逢年过节给个三五百孝敬钱、因几个姨经济基础都比舅好很多,所以外婆大病就大家平摊。每年也就上外婆家2天而已(其他姨也差不多这样)。
看条件结合,不是自己想怎么就能怎样!

也是因为从小生长环境家庭教育所致,我妈妈也没多少赡养外婆的义务,她作为女儿逢年过节给个三五百孝敬钱、因几个姨经济基础都比舅好很多,所以外婆大病就大家平摊。每年也就上外婆家2天而已(其他姨也差不多这样)。

看条件结合,不是自己想怎么就能怎样!
2012/09/05回复

楼主发表的怎么跟题目说的有何关联呢
该信息来自[广妈Android客户端]
该信息来自[广妈Android客户端]
2012/09/05回复

继续说说吧。说说另外一个来自湖南的80后女同事。这个女同事家里是两姐妹,她是姐姐。
跟前一个姐弟家庭的女同事就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现在她们两姐妹都在广州定居,她妹妹先生了宝宝,她妈妈帮妹妹带宝宝;同事自己去年底生的宝宝,妹妹的宝宝大了,妈妈现在又转去帮这个女同事带宝宝。两姐妹现在住的房子,都是娘家给的首付,婚前房产。所以两姐妹在婆家都是底气十足。我所知道我这个同事过年是跟自己爸妈过的,至于她怎么兼顾婆家,我没有细问,可能大家都在广州,然后两边跑跑吧。
这个同事正在筹划十一假期,她跟她妹妹两家人一起,带着娘家父母,祖孙三代,准备来一次长途旅行,让辛劳的父母开心开心,享享福。
我在想,假设,她的家庭是姐弟家庭,最终的模式有可能跟前一个同事是差不多的。现在是两姐妹都给了首付,如果是姐弟,也许是姐姐1分没有,然后全款给弟弟买房吧!但是也有可能不是这样,最终取决于这个家庭父母观念如何。
因为,极度重男轻女和封建的父母,生了这2个女儿之后有可能并不甘心,还会继续追男孩子吧。但是她的父母没有,所以有可能观念并不封建的。
我心心念念所希望的未来,是中国不再有那些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无论是独生子、独生女的家庭,还是兄弟、姐妹、兄妹、姐弟的家庭,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儿子和女儿给与同样的重视和培养教育,给予同样的继承财产、赡养父母、传承祖先、传承家族的权利和义务。
只有那样,中国的生育政策才会放宽,也不会再有医院藏着掖着不肯在产检时告知宝宝性别,也不会再有女婴被遗弃、被堕胎等事件。
2012/09/05回复

跟楼主是一样是独生子女,无法理解父母养大的女儿说自己是婆家人,不管娘家事。老家邻居阿姨是个寡居老太,不到40岁守寡一个人养大一儿一女,儿女成家立业后,有退休金和儿子每月给的零花。去年癌症,女儿说她是外嫁女,嫁出去的女儿不管娘家事,不出治病钱不出生活费
房子是儿子工作攒钱自己买的,阿姨没有住处,跟儿子媳妇生活。得癌症后,还是儿子媳妇家里钱用光后,在外借钱给她治病,维持生命。媳妇辞去工作在医院陪伴。
房子是儿子工作攒钱自己买的,阿姨没有住处,跟儿子媳妇生活。得癌症后,还是儿子媳妇家里钱用光后,在外借钱给她治病,维持生命。媳妇辞去工作在医院陪伴。
2012/09/05回复

怎么标题和内容是两码事
回复来自[广妈iPhone客户端]
回复来自[广妈iPhone客户端]
2012/09/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