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看法只代表我个人,欢迎大家讨论:
我眼中的名校:
小学:华师附小培正小学东风东路小学文德路小学... ...
崇尚名校,宁做凤尾,不做ji头
57136374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2012/11/15回复

虽然不是在本地长大,也算在ji头凤尾都呆过的人吧。谈谈感想。偶的轨迹是普通小学普通中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
喜欢这一句“希望他在顺其自然的前提下能够踮起脚尖摘到更高处的果子”
2012/11/15回复

凤尾鸡头都不沾边的
来看看
来看看
2012/11/15回复

而且楼主的言论中也透露着优越感 这个就是崇尚名校的人跟我们的区别啦·
不针对楼主的说
我们办公室经常有 ...
2012/11/15回复

dawnleexj:
楼主无论从特大号的字体,或是表述方式,处处流露出压抑不住的优越感和贵族感,是我敏感了吗?不敢恭维
查看原文
2012/11/15回复

从小学到大学,不管平时还是期末考试,还是升学考试,还是最重要的高考,从未刻意停止看电视,电视剧天天追,做完作业就看,或者留着理科题目一边做一边看。
从小学到大学,除了噩梦中的初中,全都在一般般中中等等的学校读书。
从小学到大学,课本基本很干净,很少画书的习惯,笔记几年才用一本,只记录自己觉得有用的那些。
从女儿出生到现在,从未可以培养她超前,别人一岁半就会从1数到10,我的连一二三都不会;别人教英语教识字,我的玩ipad玩积木。
但是,我从小过得很开心很轻松,别人都觉得高考是噩梦,我心理留着很多高三的开心会议:吃东西、看小说的回忆……
我从小不教女儿超前知识,只反复教她安全意识、做人道理,她一直很听话,从小到大基本没磕磕碰碰,从不乱吞东西一岁多就可以放心给各种小物件她玩,上幼儿园没哭过相信妈妈下班会接回她……
我女儿比其它小孩要开心,她想吃的、想玩的、想做的基本都是我可以允许她的,偶尔我不同意,也会接受我的意见。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城中村里读小学,成绩从一年级到6年级都是第一名,中学考上当时很重点的第六中学,在那里一开始还算跟得上,但慢慢的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了(因我性格较喜自由,从小到大读书都不会太认真,不喜欢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正因这样,在六中的三年我跟其它认真的同学相比,就越差越远了,然后就是心态上不能适应从一个优等生变成差等生,慢慢的跟学校的差生越走越近,到初二时已是全班倒数的水平了。
初三考试前突然害怕,也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原因,开始临急抱佛脚作最后冲刺,最终以比较勉强的分数靠进一家非重点的高学。在高,我从入学开始成绩就只是中下水平,20多名的样子吧,但起码不是倒数了,我也渐渐远离了初中的那些同学(初中给我的都是噩梦,不想再联系),然后心态方正了,逐渐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学习,也是不太用功的那种,成绩一直中中等等,但人开心很多,到了高三突然不知道怎的成绩就上去了(大概在班的10名左右),现在回想,主要是由于自己没压力,也不会太在乎的原因。然后,越近考试就越没压力,成绩一路上,从一模考开始就跃升班里的前列。然后,大考没考好,也是一般般的进入了广州的非重点大学,也不差,反正就是非重点里考前的大学吧。
在大学,那里的氛围更加适合我的性格了,基本不用怎么用功也可以年年拿奖学金,有一年第一学期考得差了,担心自己年度累计没奖学金拿,所以第二学期尤其发奋,考了个很好的成绩,两学期一平均还是抱住了奖学金的宝座(第一学期我只有9、10名的位置),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有水平拿一等奖学金的,只是没努力而已(我自己要求自己年年拿二等奖学金,从没想过一等,因一等只有一人,二等可以有3个人)。
后来工作了,才猛然发现,其实自己当初不追求第一是正确的,要是我当初年年最求第一了,用于读书的时间肯定要比较长,现在出来做事,我不看到有任何帮助,反而成绩越好工作越差。
现在,我把我的亲身经历写出来,只是告诉大家,原来成绩真的不是全部,名校也会有差生甚至素质低的学生,我初中时就是满口粗话经常打机的差生。我也有女儿,我的女儿将来也要读书,但我现在就可以承诺,不管现在社会多现实,只要她高兴,只要她明辨是非、做人正确,我也不送她学奥数、不要求好成绩,只要她想学的就帮她报名,不想学就不学,只要不倒数前三名,只要不在最差的学校,去哪儿读书都可以。
我读书生涯不优秀,出来工作也不优秀,女儿也不优秀,但觉得我们都会比很多人幸福。
从小学到大学,除了噩梦中的初中,全都在一般般中中等等的学校读书。
从小学到大学,课本基本很干净,很少画书的习惯,笔记几年才用一本,只记录自己觉得有用的那些。
从女儿出生到现在,从未可以培养她超前,别人一岁半就会从1数到10,我的连一二三都不会;别人教英语教识字,我的玩ipad玩积木。
但是,我从小过得很开心很轻松,别人都觉得高考是噩梦,我心理留着很多高三的开心会议:吃东西、看小说的回忆……
我从小不教女儿超前知识,只反复教她安全意识、做人道理,她一直很听话,从小到大基本没磕磕碰碰,从不乱吞东西一岁多就可以放心给各种小物件她玩,上幼儿园没哭过相信妈妈下班会接回她……
我女儿比其它小孩要开心,她想吃的、想玩的、想做的基本都是我可以允许她的,偶尔我不同意,也会接受我的意见。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城中村里读小学,成绩从一年级到6年级都是第一名,中学考上当时很重点的第六中学,在那里一开始还算跟得上,但慢慢的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了(因我性格较喜自由,从小到大读书都不会太认真,不喜欢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正因这样,在六中的三年我跟其它认真的同学相比,就越差越远了,然后就是心态上不能适应从一个优等生变成差等生,慢慢的跟学校的差生越走越近,到初二时已是全班倒数的水平了。
初三考试前突然害怕,也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原因,开始临急抱佛脚作最后冲刺,最终以比较勉强的分数靠进一家非重点的高学。在高,我从入学开始成绩就只是中下水平,20多名的样子吧,但起码不是倒数了,我也渐渐远离了初中的那些同学(初中给我的都是噩梦,不想再联系),然后心态方正了,逐渐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学习,也是不太用功的那种,成绩一直中中等等,但人开心很多,到了高三突然不知道怎的成绩就上去了(大概在班的10名左右),现在回想,主要是由于自己没压力,也不会太在乎的原因。然后,越近考试就越没压力,成绩一路上,从一模考开始就跃升班里的前列。然后,大考没考好,也是一般般的进入了广州的非重点大学,也不差,反正就是非重点里考前的大学吧。
在大学,那里的氛围更加适合我的性格了,基本不用怎么用功也可以年年拿奖学金,有一年第一学期考得差了,担心自己年度累计没奖学金拿,所以第二学期尤其发奋,考了个很好的成绩,两学期一平均还是抱住了奖学金的宝座(第一学期我只有9、10名的位置),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有水平拿一等奖学金的,只是没努力而已(我自己要求自己年年拿二等奖学金,从没想过一等,因一等只有一人,二等可以有3个人)。
后来工作了,才猛然发现,其实自己当初不追求第一是正确的,要是我当初年年最求第一了,用于读书的时间肯定要比较长,现在出来做事,我不看到有任何帮助,反而成绩越好工作越差。
现在,我把我的亲身经历写出来,只是告诉大家,原来成绩真的不是全部,名校也会有差生甚至素质低的学生,我初中时就是满口粗话经常打机的差生。我也有女儿,我的女儿将来也要读书,但我现在就可以承诺,不管现在社会多现实,只要她高兴,只要她明辨是非、做人正确,我也不送她学奥数、不要求好成绩,只要她想学的就帮她报名,不想学就不学,只要不倒数前三名,只要不在最差的学校,去哪儿读书都可以。
我读书生涯不优秀,出来工作也不优秀,女儿也不优秀,但觉得我们都会比很多人幸福。
2012/11/15回复

wj80:
去年带着女儿在束河住了5天,5天里她骑了4天马,还非要自己一个人骑,时年4岁。呃~也属于见多识广的一类吧,处变不惊,我赞同。虽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带她满世界的游历,从不够一岁开始,她的足迹就历经了:重庆、潮汕、长沙、武汉、香港、澳门、成都、南京、昆明、大理、丽江、南宁、北海、马来西亚、新加坡~~~~不要说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就不带她出去,旅游所产生的效果会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各种自觉不自觉的体现。
查看原文深有同感!!
2012/11/15回复

我觉得楼主的想法有些偏颇,如果是地段生或者凭孩子的实力考入名校,那当然不错。而现在的教育资源紧张,分配不均,家长们挤破头要把孩子弄进名校,这时就需要来探讨是否值得了。
其一,家长们千辛万苦把孩子弄进名校,对孩子的期望自然就很大,孩子的压力过大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抵消了名校所带来的益处;
其二,孩子不是自己考进去的,是靠家长进去的,间接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中国的家长一直喜欢为孩子包办事情,从挤名校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况且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名校的,有的孩子可能就喜欢当鸡头,不喜欢当凤尾,家长何必强求呢;
其三,孩子的眼界有多广,除了跟学校有关,跟家庭的关系更大,指望孩子进了名校,眼界、认知、思维什么的就能没问题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其四,每个人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喜欢进外企,想发展成金领的,我承认,名校背景的确有用。如果想创业的,我觉得在不在名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过足够丰富的经历。
世上的路有千千万万条,千万别把所有孩子往一条道上赶。大家都知道考大学很重要,可大家也都看到了千军万马过高考这个独木桥的弊端,家长们应该更全面的去看待问题,例如有的学校不是名校,但在某些方面却发展得特别好,比如体育或者艺术。崇尚名校没错,崇尚不顾一切去挤进名校,就值得再探讨了。
其一,家长们千辛万苦把孩子弄进名校,对孩子的期望自然就很大,孩子的压力过大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抵消了名校所带来的益处;
其二,孩子不是自己考进去的,是靠家长进去的,间接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中国的家长一直喜欢为孩子包办事情,从挤名校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况且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名校的,有的孩子可能就喜欢当鸡头,不喜欢当凤尾,家长何必强求呢;
其三,孩子的眼界有多广,除了跟学校有关,跟家庭的关系更大,指望孩子进了名校,眼界、认知、思维什么的就能没问题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其四,每个人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喜欢进外企,想发展成金领的,我承认,名校背景的确有用。如果想创业的,我觉得在不在名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过足够丰富的经历。
世上的路有千千万万条,千万别把所有孩子往一条道上赶。大家都知道考大学很重要,可大家也都看到了千军万马过高考这个独木桥的弊端,家长们应该更全面的去看待问题,例如有的学校不是名校,但在某些方面却发展得特别好,比如体育或者艺术。崇尚名校没错,崇尚不顾一切去挤进名校,就值得再探讨了。
2012/11/15回复

pizza2000_0:
楼主,你很要强,至少在教育观念上很要强,要注意别让自己这份要强的心对小孩禁锢过度。我小时也是像你一样的乖乖女,从小到大,都是老师交口称赞的好学生,重点学校的重点班的尖子生,但是我却不认同这样的成长轨迹,我考大学的时候只有一个心愿,就是离父母越远越好。时至今日,我发觉我没有胆量去放弃,没有胆量从头再起,没有胆量去拥抱梦想,只能循规蹈矩地在社会中流里沉浮。我希望我的小孩海阔天空,他可以没有钱,可以不进名校,可以不考前几名,但是要做真实的,快乐的自己,而不是父母希望的那种模范。
查看原文这是我的理想!但还没有你这样的勇气!惭愧中。。。
2012/11/15回复

SUNNY的乖妈妈:
我始终认为,见多识广的人才会处世不惊.今年国庆全家到云南玩足了8天,其 ...查看原文
我始终认为,见多识广的人才会处世不惊.今年国庆全家到云南玩足了8天,其 ...
晕低啊,甘就叫处变不惊啊?我仔6岁就自己骑一匹马行青海湖啦,又唔系自己控制的,甘都关名校事啊?
2012/11/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