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钢琴、乐器学习问答贴】有什么疑问的请进(本期:陪练的力量)

27649123家有小学生

      本人是一名钢琴老师,平时在咨询和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家长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都是重重复复被问了又问的,现在特意将这些常见的问题摘录下来让大家参考,如果家长看了之后还是得不到解答或者遇到了摘录也没有的问题,欢迎私信问我。
学琴攻略第一期——要不要让孩子学乐器
Q1: 我该让孩子学乐器吗?
Q2: 我的孩子是学乐器的料吗?
Q3: 怎么用音乐点亮孩子的智慧?


学琴攻略第二期——被神化了的“兴趣”
Q1: 学乐器,兴趣重要吗?
Q2: 兴趣,父母,老师,谁才是神话缔造者
Q3: 几岁学乐器正当时
Q4: 玩玩”的态度要不得

学琴攻略第三期钢琴,小提琴,其他乐器
Q1: 学钢琴,小提琴的7大误区
Q2: 小心对待孩子的选择——钢琴pk小提琴
Q3: 买琴,给父母支招
Q4: 别“吊死”在钢琴这棵树上
Q5: 电子琴转钢琴=走弯路    

学琴攻略第四期给孩子选个好老师
1.学琴市场上的N类老师
2.大课、小课,孩子该选哪一课
3.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老师
4.如何找到好老师


学琴攻略第五期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
1.准备好!孩子一定会反抗
2.琴童心理分分类
3.应对孩子反抗的实用战术
4.父母,请不要这样做……


学琴攻略第六期陪练的力量
1.陪练,陪的是什么?
2.如何陪孩子走过"沟沟坎坎"
3.是时候请个专业陪练了


注:本文摘取自作者袁泉/于佳夫妇(袁来爸爸妈妈)的《孩子学琴的那些事儿》,大家如有兴趣,可以购买原版书,特此说明
2012/12/11
全部回帖

在第二章《那个被神化了的“兴趣“》的时候就曾提过,对学琴的兴趣能延续到第三年的孩子少之又少,可以算是琴童中的奇葩。孩子对学琴没兴趣,对练琴感到厌烦是极其常见的现象。

家长不必为孩子不想练琴感到头痛,随便找身边有琴童的家长问问,100个孩子99个都不想练琴。要知道,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偷懒是人类的本能。让孩子学琴之前家长们就请注意了——

2012/12/11回复

例案:琴童松松  琴龄5

松松是四年级的小学生,成绩很好,性格也很开朗,每次上课的时候她话都很多,她可以一个人叽里呱啦说一堆有的没的,听的人看到她那副小模样就觉得好可爱。怎么看都觉得她不像那种对练琴很反感的小丫头,可是有一天她跟袁来爸爸抱怨,“袁老师,好累哦!可不可以不练琴啊?”

先来看看松松妈为松松制订的每日学习表——

早晨630起床听英语

430放学,5点必须到家

500700   完成学校作业

700730   吃晚饭

730830   做教辅材料

830930   练琴

9301000  背新概念英语

10001030  语文阅读

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每天晚上10点半才能上床睡觉,早上6点半就要起床,睡眠时间实在太少了。而且松松周六周日除了学琴,还要学英语、学奥数、学钢笔书法,上作文班。松松是班里的英语课代表,每天早自习要带领全班同学晨读,她还是班级宣传委员,常常要利用周末时间帮忙出黑板报什么的。

有一次松松来上琴课,前面的课程还没结束,她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居然坐着坐着睡着了,看得人怪心疼的。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松松每天练琴带着愉悦的心情,做到百分百努力,似乎有点不合人情。

袁来爸爸和松松妈深谈了一次,如果松松每天练琴有效率,可以适当减少练琴的时间。还有些特长班,如果可上可不上,尽量减少特长班的数量和时间,每天晚上至少空出半小时的时间,一周至少腾出半天的时间让松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前提是,需要她做的部分必须全部做好。

为了能更好地玩,松松开始主动练琴,尽快完成作业,原本不想做的事开始变得积极起来。

家长除了要合理的安排好学习计划,更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个习惯应该是从学琴练琴之初就要建立起来的。

如果家长把“学琴就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我又不想让他走这条路”的话挂在嘴边,孩子就会抱着“学琴跟文化课学习不同,学不好又有什么关系”的态度。等家长感觉孩子每天练琴在“胡差事”,想要扭转局面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今日事今日毕——这句话不仅要求孩子做到,家长和老师也要率先做到,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做事时计划在先,家长和老师带领孩子照计划执行,在执行时不能任由孩子打折扣。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强烈地表达不想练琴的态度,老师和家长就要一起找找原因了。

2012/12/11回复
小吉吉妈妈:
上来学习的
查看原文

第一类,启蒙时走了弯路的琴童。

这类孩子在启蒙时没有打好基础,在后来的学琴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改正自己错误的习惯。教这类学生,老师辛苦,学生痛苦,家长吃苦。最重要的是看不到什么成绩,每次回课老师都在念这个又不对、这个也不对、怎么老是改不掉……

长期的挫败感让孩子不想再学下去,针对这样的状况,家长要认真考虑是坚持下去,还是放孩子随便学学,不要太过认真了。

2012/12/11回复
璇妈06:
期待,有很多问题都是我曾经自己问过自己的
查看原文

第二类,纯粹想偷懒的孩子。

这类孩子对学乐器还是有点兴趣的,乐感、节奏感都不错,只是因为弹琴太枯燥而不愿意学习。这类孩子在琴童中占绝大多数,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注意教学方法,不断地诱导、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只要能让孩子在练琴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他就能有学习的热情。

2012/12/11回复

第三类,失去信心的孩子。

这类孩子每次回课都被老师批评得一无是处,有的是的确练习得不够好,有的是因为老师要求得太苛刻。这样的状况延续久了,孩子会对学琴非常没有信心,导致对练琴产生强烈的反感。

如果确实是孩子练习得不够,家长要帮忙督促孩子练琴,给他信心,老师也要发现孩子与上一次回课的进步。

如果是老师的要求太过苛刻,那么家长要跟老师交流一下,到底是老师要求过高,还是老师和家长的目标不一致。如果真的是老师要求太高,家长可以跟老师商量适当放宽标准,给孩子一定的信心。如果是老师和家长的目标不一致,恐怕就要换老师了。独立音乐学院的老师对孩子的专业要求往往更高,他们的目的是培养走专业路线的琴童,如果家长不打算让孩子走专业路线,最好不要找独立音乐学院的老师授课,说得粗点——浪费钱。

顺便一提,学琴学到想把琴砸掉的孩子往往在成年后会感谢父母让自己有机会学琴。

袁来妈妈就是其中一枚

2012/12/11回复
yocw9333:
辛苦了,谢谢分享!
查看原文
谢谢支持
2013/01/24回复
stanlyqiu:
谢谢支持
查看原文
Q1: 我该让孩子学乐器吗?

  家有一个5岁的小朋友,先生又是音乐学院专门教小提琴的老师,袁来妈经常被幼儿园的家长抓着问这样一个问题:“你说,我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学乐器?”

  这个问题真的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不如静下心来从袁来妈的真实体验中寻找一些参考吧!

2013/04/04回复
stanlyqiu:
  家有一个5岁的小朋友,先生又是音乐学院专门教小提琴的老师,袁来妈经常被幼儿园的家长抓着问这样一个问题:“你说,我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学乐器?”  这个问题真的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不如静下心来从袁来妈的真实体验中寻找一些参考吧!
查看原文
  我个人觉得,会乐器的人不一定比不会乐器的人综合素质更高,但会乐器的孩子比从来没学过乐器的孩子更自信,更善于展示自我。登台的经历让他们的童年更加丰富,这些孩子也更乐于展现自己的特长,通俗地说就是这些孩子“不怯场”。
2013/04/07回复
小魏妈:
帮顶一下
查看原文

  进入大学后,丁丁参加了学校的管弦乐团,经常参加演出活动,还代表学校去台湾地区演出。后来,他和几个外国学生组成了弦乐四重奏,因为就读于对外汉语专业,外国学生请他当家教辅导汉语。用丁丁妈的话说:“这小子看着干什么都不行,上了大学后居然自己赚钱自己花,连生活费都不用我出了。”丁丁妈妈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丁丁正打算申请出国当汉语老师,他将那些看起来杂七杂八没什么用的特长、爱好依然填写在申请表格里。

  事实上,随着当今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一个发展全面的人是必须要有一定音乐素养的,而学习乐器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乐器学习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必修课。这些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少要学习一门乐器。

  现在,你再问我,学了4年二胡且最终半途而废,你觉得值得吗?

  我会非常肯定地告诉你:值!绝对值!

  想象一下,多年后等你的孩子长大,立足于社会,在某个公众场合,当音乐响起,他旁边的人沉醉在音乐里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钢琴诗人的夜曲总有让人心灵沉寂的力量。

  你的孩子在想什么?他或许在想:钢琴诗人?谁啊?夜曲?周杰伦的《夜曲》?

2013/04/08回复
说了这么多学习乐器的好处,到底学还是不学,具体到每个孩子、每个家庭,又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误区一:我们家没人懂音乐,我们孩子“五音不全”,根本不是学乐器的料
其实,这是一个传统的误解。
所谓的五音不全是指内听和外唱的不统一,孩子听到了这个乐音,但是唱出来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这主要是由人体发育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孩子的生长发育在“听”“说”部分是以听力技能的完善先开始的。家有宝贝的家长都知道,从宝宝出生开始,我们就不断地对他重复“妈妈”“爸爸”等简单的词汇。大概在6~8个月的时候,孩子可以非常明白地听懂简单、常用的词语。知道你说的“奶”指的是他喝的奶,知道“苹果”是可以吃的东西。但要到1岁左右,孩子才能说出这些词语,而且往往是含糊不清的。有的孩子,尤以男孩更为常见,天生语迟,甚至要到两三岁的时候才能清楚地说出语句。
2013/04/09回复
回复 stanlyqiu 的帖子

  孩子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力也是一样。
  一般孩子在2岁的时候就能听懂音乐,但唱的能力要到4~5岁才能完善,这是小肌肉(也称纤细肌肉)定型的阶段,所以孩子在4岁以前唱歌跑调是正常的,他还控制不好和发声相关的全部肌肉组织。
  有些家长比较留心孩子唱歌跑调的问题,会从2岁开始有意识地一点点训练孩子,但大多数所谓“我们家没人懂音乐”的家庭会比较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对孩子唱歌跑调的问题听之任之,甚至认为这是遗传,认定孩子就是“五音不全”。
  其实,唱歌跑调的现象在幼儿学英语的过程中同样存在。
  如果家长送4岁左右的孩子去学习幼儿英语,会发现他往往发音不清楚。你一遍又一遍地重复ear,孩子一遍又一遍学着你的发音方式做出ear的口型,但他发出来的音总是不够准确。有经验的幼儿英语老师会告诉你,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家长不需要太在意,只需要让孩子多听,鼓励他多说,适当地纠正他的发音,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英语口语的发音准确度会大大提高。
2013/04/10回复
好好生活2011:
留印来看
查看原文
  为什么我们在孩子学英语的过程中可以有那么强大的耐心培养他发音,在唱歌学音乐的过程中就往往不了了之呢?

  主要原因还是家长的不重视。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唱歌跑调有什么关系,大不了以后不唱歌就是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五音不全”的孩子年龄越大越不好纠正,时间长了,孩子会认定自己在唱歌方面存在缺陷,天生唱歌跑调,到了知道害羞的年纪时,他们甚至不敢在公开场合唱歌,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是一种伤害。

  袁来爸爸就教过这类所谓“五音不全”的孩子,他们在学乐器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把“听”与“唱”的问题同时解决好。在音准的把握上,一点儿不比其他孩子差。

  这不是孩子没天赋,而是家长以自己片面的认识剥夺了孩子可以享受的音乐带来的快乐。
2013/04/11回复
mcx621:
写得很好,学习了
查看原文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唱歌跑调有什么关系,大不了以后不唱歌就是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五音不全”的孩子年龄越大越不好纠正,时间长了,孩子会认定自己在唱歌方面存在缺陷,天生唱歌跑调,到了知道害羞的年纪时,他们甚至不敢在公开场合唱歌,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是一种伤害。

  袁来爸爸就教过这类所谓“五音不全”的孩子,他们在学乐器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把“听”与“唱”的问题同时解决好。在音准的把握上,一点儿不比其他孩子差。

  这不是孩子没天赋,而是家长以自己片面的认识剥夺了孩子可以享受的音乐带来的快乐。
2013/04/12回复
stanlyqiu:
          注:本文摘取自作者袁泉/于佳夫妇(袁来爸爸妈妈)的《孩子学琴的那些事儿》,大家如有兴趣,可以购买原版书,特此说明
查看原文
学钢琴、小提琴的7大误区

  误区一:我给孩子选钢琴,因为钢琴学起来更简单


  答案:未必。


  钢琴和小提琴并称为西洋乐中的“国王”和“皇后”,从这两个称呼也能看出学这两样都不简单。钢琴因为有固定音准,手指按下去就有乐音。而小提琴最初是夹琴和上弓,拉出来的音色也比较艰涩。相比之下,初学的时候钢琴可能比小提琴更有意思,孩子更感兴趣,也更容易上手,但学到后面,钢琴的难度慢慢就显现出来了。


  用袁来妈妈外行人的角度看,两只手同时演奏,弹奏不同的键,不同的节奏,还要合二为一,光是想象那幅画面就觉得头痛了。


  用袁来爸爸这个业内人士的话说,钢琴谱是大谱表,左右手分别对应各自的谱表,也就是说在演奏的过程中,你的眼睛和你的手同时要对应两行谱表。


  琴童家长们,你们觉得,学钢琴真的比较容易吗?


  误区二:我给孩子选小提琴,因为小提琴更便于带出去展示


  答案:对,也不对。


  孩子稍大一些,提着小提琴出去展示肯定比搬架钢琴容易。但钢琴的包容性更强,大部分的西洋乐器都能和钢琴配合,而且它的音区很广,可以囊括其他乐器的音域,但同时它又是很独立的乐器,经常用于独奏表演。


  如果你常带孩子听音乐会就会发现,小提琴演奏往往需要钢琴伴奏。当然,小提琴曲也有很多独奏的,但在整个小提琴文献里占的比重很少。袁来妈妈和大多数外行人的耳朵,还是会觉得有钢琴伴奏的小提琴曲更动听。


  误区三:我给孩子选钢琴,因为长大后考音乐类学校都需要钢琴


  答案:错。


  进入专业的音乐学院或音乐系,钢琴是必修课程,每个学生都要学,有钢琴专业老师来教,所以每个音乐学院或音乐系走出来的学生都会弹钢琴,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但专业课(比如你的孩子以二胡考进大学,那么他的专业课就是二胡演奏)还是专业课,是你的主修!


  考学的时候,钢琴绝对不是必考,除非你主修就是钢琴专业。


  误区四:我给孩子选小提琴,因为学小提琴家庭经济负担较低。


  答案:不一定。


  学琴的花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购买乐器的费用、老师的课时费。


  跟动辄上万的钢琴相比,初学小提琴时在乐器上的经济投入的确少很多。别急,这只是开始。


  5岁小琴童初学小提琴时为了配合手臂的长度一般需要购买八分之一大小的琴,1年后换四分之一的琴,再过2年换二分之一的琴,然后是四分之三的琴,最终换成人琴——也就是正常规格的小提琴。这一路换琴换过来,费用至少几千了,而正常规格的小提琴稍微谈得上音色的,也需要几千元的投入。价格上万元的小提琴也很普通,甚至一套进口的琴弦就要花费四五百元。


  相比之下,一台优质钢琴若保养得当,寿命在20年左右,如果孩子不是每天狂练琴或者蓄意破坏的话,只需要1~2年调一次琴即可,花费有限。


  至于老师教琴的费用方面,同级别的钢琴和小提琴老师收费基本相当,学小提琴并不比学钢琴更便宜。


  误区五:小提琴对着耳朵拉,影响小孩的听力


  答案:影响很有限。


  现代研究表明,交响乐团中小提琴手的左耳比之常人的确容易受到损伤。


  来看一堆数据吧!从小提琴发音孔产生的声音可以达到100分贝,长笛发出的声音很容易就可以达到112分贝,短笛则可以达到120分贝以上——那是足以造成听力损坏的范围了。小号和长号发出的声音强度可以和长笛一样,号类的乐器可以达到106分贝。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这么高分贝的音量下,对我们的耳朵一定会有影响。


  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孩子学乐器,听力都会受到损伤呢?


  英国交响乐团协会曾授权开展了一项关于交响乐中的声音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交响乐的响亮声音足以造成听力的丧失、不同程度的不适、耳鸣和耳朵的疼痛……但有趣的是,却有无数的研究表明:交响乐造成的音乐家们的听力损伤比它事实上应该造成的损伤要小得多。


  原因是我们的身体存在自我修复机制。对健全的耳朵所做的研究发现,比起赤裸裸的噪声,愉快和谐的古典音乐对听力的损害要小得多。紧张增加了对我们听力的损害,因为它能作用于我们的循环系统。当我们听到我们喜欢的音乐,而不是我们讨厌的音乐的时候,我们会很愉快很放松,身体里的自我修复机制就会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样说来,拉小提琴对耳朵造成的影响比孩子戴着耳麦听音乐听英语来得还要小。而且孩子学习小提琴一般每日的练习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短时间的练琴对耳朵根本不足以造成影响。


  如果拉小提琴的人听力都有问题,那无数小提琴演奏大师恐怕早就都成了聋子。


  而且,学小提琴的孩子在对声音的分辨能力方面更具优势。都说小提琴演奏家都有对“金耳朵”,这对耳朵的灵敏度甚至比钢琴调律师使用的频率测定仪器还要精准。


  误区六:学拉小提琴让孩子变成歪脖子


  答案:子虚乌有。


  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拉小提琴的时候歪着脑袋僵着脖子,那他的基本功一定存在问题,这个姿势是绝对不正确的。


  正规老师教授的小提琴演奏技巧绝对不会让孩子歪脖子,更不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畸形。但错误的演奏姿势不仅会让孩子歪脖子,还能引起颈椎病、耳鸣等症状,严重的可能造成脊柱侧弯。


  换言之,如果你发现孩子拉小提琴的时候总是歪着脑袋,而他的小提琴老师又不纠正他的姿势。那么,赶紧拉着孩子换老师吧!


  误区七:我们家孩子手小,手指短,不适合弹钢琴


  答案:未必。


  受身体发育所限,孩子手小是非常正常的,重点不是他手有多大,而是手的张度有多大,即手张开后放在琴键上可以跨几度。


  一般四五岁的孩子能够到6度是正常的,通常孩子的手指到七八岁左右时才有明显的发育,家长不必太过心急,手指的张度能够达到8度就能够演奏大部分钢琴作品了。作为专业的钢琴演奏家,手的条件是比较重要的,起码要能达到8度。也有一些钢琴演奏家(特别是女性),在弹奏快速8度时仍然很轻松,在演奏过程中也用小臂带动。如果你只是培养孩子的业好爱好,那么手掌的张度、手指的长度则影响不大。


  另外,如果受手指先天发育所限,手指不够修长,可以在手掌横向张度上加强练习,依然可以提升一些潜力。
2013/04/17回复
回复 upcxcf123 的帖子

那个被神化了的“兴趣”

――“宝贝,你看,这是钢琴,能弹出声音的钢琴,你想学吗?”
――“宝贝,这位叔叔拉小提琴是不是很帅啊?你想不想学?”
――“宝贝,要是你会弹琴,就能像你们幼儿园老师那样演奏曲子了,你愿不愿意啊?”
我们总是喜欢用以上类型的提问开启孩子学乐器的大门,像是设了一个圈套,把孩子圈进去,也把我们自己套牢。
        著名钢琴家刘诗昆曾说:“中国学钢琴的孩子全球第一。”如果再加上学古筝、小提琴、电子琴等其他乐器的孩子,中国的琴童数量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
  导致这种局面当然有很多因素:有较为功利的原因,希望通过学琴让孩子在未来的考学就业道路上有更多的机会;也有家长的缺憾,因为自己当年条件所限,想学而没能实现,所以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弥补;更多的是从众心理,别人家孩子都学乐器,要是我们家孩子不学,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2013/04/23回复
回复 stanlyqiu 的帖子

  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学琴?

  袁来爸妈建议家长们遵照以下提问,像做心理测试一样在心里画上钩钩或叉叉。

  学乐器,兴趣重要吗

  案例:琴童孟孟(琴龄5年)

  孟孟6岁第一次到袁来爸爸这里学琴时,脑袋一直是朝左上方拧着的。这摆明了他不想学琴,袁来爸爸为避免又一个孩子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精力,特意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跟孟孟和孟孟妈交流。

  袁老师刚开口问了一句:“你是不是不想学琴?”

  孟孟就扯着嗓子喊起来了:“我不想学小提琴,我要吹号,我妈非让我学小提琴。”

  孟孟妈又扯着嗓子叫回去:“学小提琴以后考学能用上,拉起来也比较帅。”

  显然,学小提琴并不是孩子的兴趣,而是家长权衡后的选择。即便家长的选择是正确的,但孩子不愿意,在学琴的一开始就产生逆反心理,最终结果肯定是一门乐器也学不好。

  袁老师先了解了孟孟想学吹号的真正原因,原来学校有个鼓号队,他看到高年级的男孩穿着队服站在队伍的前方觉得特别帅,于是萌生了想要学吹号的想法。

  找到了事件的起因,袁老师开始有针对性地化解。首先,他告诉孟孟,想学吹号?可以,但需要等几年。吹奏类乐器对肺活量、气息以及上牙的整齐度都有一定的要求,6岁的孩子肺活量有限,气息控制不好,而且还没有完全换牙,不适合马上开始学吹奏乐。袁老师诱导孟孟,可以先学小提琴,在乐理、乐感等方面打好基础,等大一点儿再像高年级的哥哥一样学吹号。

  孟孟觉得袁老师说得有道理,跟妈妈约定10岁以后学吹号,然后欣然开始学小提琴。后来,孟孟告诉袁老师,他不学吹号了,要坚持学小提琴。原来他发现吹号是一群人在表演,而拉小提琴是他一个人表演,一群人观看。他觉得拉小提琴更有成就感,决定对学习小提琴这件事从一而终。

  在与孩子出现矛盾时,做家长的不妨以退为进。我们先退一步,在与孩子之间形成个“缓冲地带”,有些并非原则上的问题可以采取中庸的解决之道,这样问题往往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僵持不下要好得多。

  家长和孩子之间有时候就像拔河一样,你进我退,你退我进。我们是成年人,大方一点儿先退一步又有什么关系呢?

  何必跟小孩子计较。

  像孟孟妈这样用自己的决定来代替孩子兴趣的家长不在少数。更有一类家长与之相反,他们完全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到毫无原则的程度。
2013/04/24回复
猜你喜欢

考过十级的人告诉你:钢琴考级真的有必要吗?

琴行教学钢琴用电钢琴VS钢琴有何区别

谈谈才艺培养这码事

很开心 昨晚得知女儿的英皇钢琴八级优良通过

小孩子学琴成功70%靠家长----钢琴、低音提琴教师郭东莹专访

孩子厌学钢琴,家长怎么做才对?

热点推荐

知识城非遗演出看打铁花 组织混乱危险

说走就走自驾一路向西!被广西烧烤惊艳到

佛山博物馆免费研学 制作大良鱼灯

连鳄鱼都有得卖 这间十八线城镇超市够劲!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4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热门博物馆“争崩头”?不如来逛逛这些小众

#夏日神兽进化记#制作大良鱼灯

现在糯家中介是贝壳旗下的吗

14岁少女遭教官3次性侵后自杀:这些野鸡夏

清仓!又一超市结业,货架几乎被抢空!开业

体验茶敷洗头,够辣够爽

出行分享#旅游#去江门 御剑蓬莱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