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宝宝就医经历:
支气管炎。
宝宝第一次踏进医院是在八个月大的时候,那时候感冒流鼻涕,没发烧,只是轻微流鼻水,我们就在家里给了些自备的优卡丹冲剂给宝宝喝,发现宝宝没其他症状,精神状态也挺好的,两天后,鼻水止住了。可是问题来了,就在我们以为宝宝没事的时候,宝宝开始咳嗽了,一开始只有几声咳,我婆婆就煲了些瘦肉水给他喝,还加些清润的汤,坚持说喝水,少吃油盐的原则,坚持了两天,没好,反而严重了,白天咳,晚上咳,尤其是吃东西和睡觉时咳得特别厉害,刚吃下的东西都吐出来了。一看情况不妙,第三天一大早,我们马上决定去儿童医院。
终于挂上号了----
由于是第一次踏进儿童医院就医,环境和各种情况都不熟悉,为了减少宝宝在医院等待的痛苦,我就先一个人去挂号,想等挂好号后再通知我婆婆抱着宝宝打的过去(老公刚好出差在外)。于是我早上7点多就到了医院,谁知挂号处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幸好我挂到上午的专家号,挂到号之后一看,整个医院都已经人头涌涌,哪怕是医院的某个角落,都被占据着。于是我叫婆婆赶紧打的过来。我们上去门诊门口听号等候时,才发现排在我前面的还有几十个号呢。晕了,估计得等到医生下班才看得上病。于是开始漫长的等待。。。。。

痛苦的等待----
8点开诊,穿过人群,我们终于挤进了那个专家的候诊门前,站了半个钟功夫后,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座位,在等待过程中,宝宝一直在咳,咳了又哭,无精打采,望着婆婆焦虑的双眼,望着宝宝痛苦的表情,还有那长长的等候,候诊室里嘈杂的声音,我心都碎了。在候诊室里,不仅仅是我们这么焦虑无奈。拥挤的等候人群里,一个个迷茫的眼神,一个个病蔫蔫的且吵闹的宝宝,忙碌的医生护士,无人顾暇我们,哪怕是个简单的询问,医生护士都不愿搭理。我们又不敢走远,怕医生突然加快进度错过了这个号,只有在这狭小而闷气的空间里继续等候。。。。11点15分,终于叫到我们的号了,医生询问了些情况,检查了下喉咙,说是发炎,于是开了药单(大概就是感冒药水,退烧贴,清热冲剂和止咳水之类的),说可以走了,按时吃药。这个过程仅用了十分钟。
交费取药还是等。。。。
兜兜转转才在某个地方找到交费处,又是排长龙,十五分钟后,终于交完费,交费的时候,由于我是第一次用在街道买的儿童医保,不是很熟悉,免不了多问收费员几句,那个收费的阿姨总是板起一副不耐烦的脸,最终也都没回答我的问题。按她的要求交了折扣后的药费,我至今都未了解医保的报销额度。态度恶劣,中国服务业的一个弊病。取药的时候还好,等候了十分钟左右,听到叫名字就很顺利拿到药了。终于可以离开医院这个令人不安的地方。
我们迫不及待地回到家,给宝宝按时吃了一天药,有好转了,心里才有些许安慰。于是我们就不在去回想在医院看病的那段艰苦历程。宝宝,以后一定要乖乖,我们不往医院跑了。
经过这次经历,我们是多么希望广州的医院能有个好的就医环境,能多设置一些咨询台之类的,病人遇到问题时,能有医护人员为他们耐心解答,不要让病人在医院很无助地等待,又或者为了很多就医手续问题在医院茫然奔走。儿童医院里,希望能为妈妈们安排哺乳间和换尿片处。因为看到很多妈妈都找不到地方喂奶和换尿片,因为到处都挤满了人。希望宝宝们少生病,尽量少往医院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