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练习新的钢琴曲时会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错音不断;双手的配合不协调;无法连贯的弹奏整首作品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对五线谱的视奏能力比较薄弱而造成的。视奏就是把乐谱转化为动作演奏的一种中介行为,其关键是要熟悉键盘位置,还要迅速地将乐谱转换到键盘位置,此外,还要对所视奏乐曲风格有一定的了解。视奏的快慢,对学会一首乐曲的速度、拓展演奏曲目的范围、扩大艺术视野,关系重大。
莫扎特曾经说过:“视奏的技巧就是把一首乐曲以应有的速度演奏出来,还要表现出每一个音符应有的表情和情绪,使聆听的人觉得仿佛是作曲家本人在演奏一样。”背谱弹奏是钢琴演奏者的一种能力,视奏也是另一种能力。提高视奏能力,必须从儿童初学钢琴时起就抓紧视奏能力的训练。力求读谱和视奏准确而迅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视奏水平与演奏程度相差悬殊。可以说良好的视奏能力也是降低“练琴成本”的重要手段,所以提高视奏能力非常重要。
如何提高幼儿钢琴的视奏能力呢?在具体的幼儿钢琴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四项有关视奏能力的训练方法。
一、听音训练(熟悉键盘)
视奏首先要求孩子能正确地分辨音符的音位高低,并在键盘上找到正确的弹奏位置,准确地完成视谱和弹奏。可以用布蒙上眼睛,或黑夜不开灯,练习键盘位置。如弹出想象的单音、和弦,熟悉不同音区上各音的位置;弹奏音阶琶音等各类练习;演奏已经练熟了的乐曲。在视奏前对孩子进行听音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听音训练也是熟悉键盘的一个过程:如在低音区弹奏,像是一头狮子在吼叫;在中音区弹奏,像是蜜蜂在嗡嗡叫;在高音区弹奏,像是小鸟在鸣叫……这样不仅让孩子领会到在钢琴不同音域里弹奏,就会演绎出不同的音响效果,给下面的视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大多数儿童在视奏新曲子时常常会唱着这个音弹出的却是另外一个音,而自己却根本不知道弹错。这就是对音高的感觉还不够灵敏,若是在平时的练习中适当加入一些简单的听音练习,对自己常常弹奏的那部分音域的音高进行一定的掌握,如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如果熟悉了这些音高,能够有一个固定的感觉,在视奏时一旦弹错,就能够马上意识到,并及时得到改正。
二、多看谱、少看手、先试唱
初学钢琴的孩子由于不熟悉键盘,往往是顾了看手就顾不了看谱,有时只看了两三个音就急于低头看手弹,乐曲弹的断断续续,有的干脆把曲子背会再弹,这些都不利于提高视奏能力。正确的方法是多看谱,少看手,甚至不看手,最后养成看谱弹奏的习惯。要锻炼已经直视谱面,不看键盘,弹出乐谱所记载的音符,即使弹错,也不看键盘,应用手感自行纠正。首先手指读琴键上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要熟悉,也就是说手指的指距感要非常好。这样我们看到五线谱上音的走向和距离时,同时就可以在手指上做出相应的反应来。眼不离谱。在弹奏时,眼睛要先看谱子,而且在手指弹奏这个音的同时,眼睛又要看下一个音,因此眼睛是不可以看手弹奏的。当然这不是要绝对地不看手,当手指要弹奏的音超过了八度,或者是超过了手指可以用指距来来量到的位置时,就要用眼睛的余光来看一下键盘,然后再迅速回到谱子上来。在幼儿的钢琴视奏中,唱谱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翻到一首新曲子,我们先来试唱。例如:《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第一册P25乐曲《老麦克唐纳》。这是一首大多数儿童都比较熟悉的歌曲。假如不先通过试唱就直接断断续续的进行视奏,可能弹了几遍都没能弹出它的旋律,更不便于记忆谱子。但如果你试唱在先,(do do do sol la la sol,mi mi re re do,……)孩子很容易就能接受并记忆,接下来再着手视奏曲子,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孩子很容易就会记住这些音符,同时还可以很好的把握这首曲子的旋律和节奏,另外可以边唱边弹,增加他们的兴趣。几遍下来就可以背谱弹唱了。与此同时,还要严格要求孩子按谱子规定的指法弹奏,做到眼睛看谱、耳朵听音、手指按照指法找到要弹的音,只有这样手、眼、脑并用,才能提高孩子的视奏能力。
三、先分手,再合手
初学钢琴的孩子,手上没有完善的控制能力。视奏时,先左右手分开弹,熟悉之后再合起来弹。例如:《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第二册P7《长号手》。这是一首4/4拍的曲子,右手非常简单,每个小节都是全音符,分单音mi和双音re、fa。左手是非常单调的一组音,第一拍是两个八分音符do、do,第二拍是四分音符si,第三拍是四分音符la,第四拍也是四分音符sol。全曲共16小节,前15小节的左手都是重复第一小节的音,只有最后一小节是一个全音符do。所以我们先来反复练习左手出现多次的那一组音,边唱边弹,刚开始不用刻意地去数小节,待到熟练掌握这组音为止。然后我们练习练习右手。右手都是四拍的全音符,我们可以边弹边数着“mi二三四,……re fa二三四,……”练到双手都可以熟练弹奏后,我们把双手合起来练习。合手的时候在这首曲子中,我们要以左手来控制节奏,右手从单音到双音,又从双音到单音的变化到迅速,分手练习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了什么时候换单音,什么时候换双音,所以再合手的时候注意力要非常集中,提前考虑到下一个小节的变化,这样才能够做到曲子连贯。
另外更深一层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孩子一目十行、十指并动的双手视奏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先用较方便的指法弹奏旋律,树立旋律音响印象,再用谱中规定的指法反复练习,来增强十指的适应性。并要求孩子边弹边唱,做到脑、眼、手、口各器官的协调配合,促进孩子的视奏能力。
四、手眼的协调性和分析能力
下棋时,棋手往往能走一步看三步。钢琴视奏时,也要求孩子有这种能力,当弹奏某个音时,眼睛已经看到下面将要弹的音了,这样弹出的音才能是流畅的旋律。在视奏时,要眼快于手,在视奏时要先看再思考,然后才可以用手弹奏。因此眼睛一般比手快一个音的速度。这样,才可以做到思维的连贯性。要求孩子沉着冷静、精神集中,把速度放慢弹,这样眼睛才能仔细看谱、脑子才能反应迅速、耳朵才能顾得上听音、手才能顾得上找位置。总之,眼睛“超前”的音符越多,视谱、视奏就越快。练习一首曲子之前先读谱,不弹琴而是像在阅读书籍一样读谱,从乐曲的旋律、和声、曲式、转调、段落的构成、指法规律、音乐记号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如果弄清了这些方面,在练琴时视奏起来也会轻松了很多。在上述例子中我已经讲到过练习时注意力集中,提前想到下一小节的变化,有利于全曲的连贯。在此我再举一个例子:《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中《跟着小队长》。这首曲子如果不稍做思考,拿来就弹,通常也是要花费很多时间也难以完成。这是一首轮唱形式的曲子,右手比左手先出现一小节,左手第一小节音与右手第一小节的音是相同的,后面同样是这个规律。这样,在右手完成一小节之后,左手需要盯着谱子一个个找音,就能很容易的弹出这一小节的银。所以在新曲子的视奏中,先通过分析思考非常重要。
另外,我还总结了四条有趣的方法,便于训练儿童钢琴的视奏能力:
第一、背口诀
在五线谱中,高音谱表的五条线是自下而上排列的,最下面的是第一线,依次类推往上是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线,低音谱表则反之。我们要背的就是这些线上的音。
高音谱表:一线mi 二线sol 三线si 四线re 五线fa
低音谱表:一线la 二线fa 三线re 四线si 五线sol
一定要根据键盘来背这些线上的音,高音谱表上一线mi是在中央C右侧的那个mi,低音谱表上的一线la是在中央C左侧的那个la,然后按照线的顺序,高音谱表中线上的音依次向右侧排列,低音谱表中线上的音依次向左侧排列。
第二、看音的进行方向和音之间的距离
在五线谱上,音越来越往高走,在键盘上就会越来越往右侧走,反之,则往右侧走。这就是五线谱上音的走向和键盘上音的走向的关系。
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的距离,我们只要知道几个基本距离就好了。在五线谱中,相邻的两个线上音之间的关系是隔一个音的关系;相邻的两个间上的音之间的关系是隔一个音的关系;相邻的线与间之间的关系是紧挨着的关系。

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的基本关系就是这三种,那么,其它的距离关系都可以通过音与音之间所隔的线和间来间接推算出来。比如高音谱表上三线si,那么有一个音在第五线上方的间里。这个音我可以用几种方法可以找到,第一种就是背线上的音,高音谱表五线是fa,而这个音比fa又高了一个,则这个音就是sol;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三线si来计算。这两个音之间隔了两条线,而线和线之间的音是隔一个音的关系,那么最上面的线就是fa,再比fa高一个音,所以这个音就应该是sol。
练习时要注意看到五线谱上音向上走,手就向右侧移动,五线谱上音向下走,手就向左侧移动;音和音之间的距离是挨着,手指就挨着用;音与音之间是隔着的关系,手指也就隔着用。若是琶音,则按照琶音的指法来安排。
第三、要上下两行对着一起看
要两行一起,上下对着看五线谱,比如上面一行有一个单音,下面一行有一个和弦,那么就将这几个音一起看,同时反应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然后再横向的看下一组音,同样是上下对着看。这样就可以看到声部之间的交叉点进而配合了,也可以看到两个声部的走向,也可以缩小注意力集中的范围,做到准确率高。
第四、正确的思维方法
先上下对着看第一个音,分析:用哪个手弹奏;用哪个手指弹奏;弹奏哪个音;弹奏几拍;节奏是什么样的;两个手之间的节奏是怎么配合的;用什么弹奏方法来弹奏等等。分析好后,用相应的手指弹下去,弹奏这个音的同时,眼睛再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看下一个音,再分析,再弹奏……以上这样连贯看、想、弹下去就可以了。
钢琴视奏是每个孩子学弹一首新曲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提高孩子的视奏能力,可以大大的缩短熟悉乐曲的过程,加快学习钢琴的进度。由此看来,如何辅导孩子学会独立视奏,就成了能否学好钢琴的关键。值得说明的是:家长辅导孩子视奏,是在教师辅导孩子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家长与教师保持联系,做好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桥梁,能够使孩子在富有情趣的学琴路上更好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