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存钱就老了,可究竟存多少钱才够养老呢,除了存钱还能怎么安度晚年?
近日,《证券时报》一条题为《如何安度晚年 80后至少储蓄223万才够基本养老》的消息引来了众多网友热议。该报道称,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4.83岁,即退休后有15年没有工资收入。按照现在月人均消费支出2000元计算,按5%通胀率计,30年后你每月支出8644元,一年是10.37万元,加上通货膨胀,15年总共所需的养老金额为223万元。也就是说在退休之前,现在30岁的80后要存够223万元才能保障基本生活水平(以上计算未将退休金考虑在内).

“再不存钱就老了,可究竟存多少钱才够养老呢,除了存钱还能怎么安度晚年?”一位网友的发问,说出了很多人的困惑。
按照我国现行的男女有别退休年龄的政策,男干部和男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女干部为55岁,女工人为50岁。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据此粗略估计,每个人退休后约有15年的时间是在没有工资收入的情况下度过的(为便于计算,不再区分性别).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根据2011年4月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全国13.71亿人,0-14岁人口占比16.60%,15至59岁人口占比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以上人口占比升至8.87%。对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93%,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91%。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测,“十二五”时期,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 可见,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在加快。虽然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推进,基本养老制度逐步健全,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的养老金面临较大缺口。所以,对于正逐步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来说,养老压力非常大。由于中国各地区发展差异很大,各地中间阶层的养老需求不一样。尤其在京沪粤这样生存成本高的一线城市,中间阶层需要为未来养老储备更多的资金。
而老龄化大潮汹涌来袭之际,我们不得不直面养老问题,你是否准备好了?
延伸阅读
有房一族可以房养老
在社保养老、储蓄养老等养老方式中,以房养老无疑是一种新兴时尚。退休前人养房,退休后房养人。它的主要表现方式为“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本质上为“倒按揭”,即指房屋产权的拥有者,把自由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行情
专区)、保险(行情
专区)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一定年限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当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亦归抵押人所有。
但是这种方式还没有全面推行,有房一族的梦想还未照进现实。根据《房地产(行情
专区)管理法》,土地使用权的续期必须重新批准,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否则土地使用权及其附着的建筑物,都将被政府无偿收回。因为我国现有的制度房屋产权70年,“以房养老”的实现需要2个条件。首先,拥有对房子的产权,才有出租或者抵押房屋的权利。其次,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使得房屋的出租或者抵押不至于影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