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独有的,成人难以触及。孩子的行为却是外露的,也许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成人无法触及孩子的内心世界,但是可以对他的行为施加影响。”“成人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不要专一去寻找他的缺点对他诉责,尤其是对那些个性强、不喜欢被别人指使的孩子更应该如此。
班上的大宝和浩浩都是聪明且活跃的孩子,但他们无形中却成为了我苦恼的源头。我一直都没有能找到更好的理由去解释他们在与同学们相处时的各种行为表现。如:大宝总喜欢往人群里“炸”,而且只要他一出现现场便会混乱不堪,他还总会在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拿走或打乱工作,甚至有时还会委屈的“恶人先告状。”老师们为了让无辜的孩子们回到正常的工作,不少次对大宝的行为与他进行沟通、强调和制止。所有的方法都尝试并无效后,老师们决定将大宝视为重点留意对象,只要老师们一发现他有所行动时,便会比他更快一步的暗示和提醒他,并告诉他“不”!一段时间后,我们并没有得到任何收获反而情况越来越严重。他的形为由之前的“明来”转为了“暗使”,总会让我们来个措手不及,也因为这样我们也多次与大宝的家长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沟通,但我们还是无法找到答案。
浩浩的控制欲强“弱小”的同学总会成为他控制的对象,而且最严重的是他喜欢用一些过激的语言去伤害同学,而且往往同学的反应越大他的兴致就越大,你很难想像他会以别人的痛苦来取乐!与他的家长多次沟通后也没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同样,老师们也是为了不想让更多的人受到伤害,而对他的行为进行了暗示、强调和制止。当然,结果与大宝的情况一样,无效果反而变得更严重了。
正当我为了他们俩的事情而愁眉不展的时候,无意中一句话提醒了我:“成人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不要专一去寻找他的缺点对他诉责,尤其是对那些个性强、不喜欢被别人指使的孩子更应该如此。”突然间我意识到了我的失误,我竟将俩人的不足与错误硬生生的展开在他们的面前并尝试着让他们接受,有时甚至是在集体里让他们难堪。我知道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接受你那么直接的批评,更何况他们都是个性很强的孩子。明白过来的我知道现在首先要做的事是改变与他们的交往方式和沟通方式,不再直接的去指出他们的行为,而是用正面的话去引导他们的行为。在平时利用更多的时间与他们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是游戏让他们和我在游戏当中感受放松与快乐,让他们改变之前对我的看法,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们能够感受得到我对他们的爱。慢慢的我和他们都发生了改变,我的眼里不在只有他们两个,神经也不再为他们而绷紧着,而他们的专注力也不再停留在“制造混乱”上。他们变得合群,变得友善,变得快乐了。
我们不仅要学会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还要学会忽略孩子的缺点与不足,当你能够学会这**发现他们每一个都是自己最完美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