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的教育核心理论 在蒙特梭利的教育下幼儿所获得的能力有四个方面;1:专注 2:独立 3:秩序 4:协调
蒙特梭利教育遵循儿童成的自然法则,让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由学习,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
激发儿童的潜能,通过自主操作式的学习(工作),实现儿童的发展,让儿童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
建构秩序,独立,专注,协调等能力,为孩子将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选择蒙氏幼儿园是孩子的未来健康成长的关键一步了
孩子怎样才算有了对数的理解
321110自然树蒙氏教育
2013/05/27
全部回帖

约拿:
瑞士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皮亚杰在生物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科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著名的研究认知发生发展的理论——发生认识论,其中包括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图式理论、建构主义以及活动观等。其中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我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者
查看原文2013/05/29回复

约拿:
蒙特梭利的教育核心理论 在蒙特梭利的教育下幼儿所获得的能力有四个方面;1:专注 2:独立 3:秩序 4:协调 蒙特梭利教育遵循儿童成的自然法则,让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由学习,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 激发儿童的潜能,通过自主操作式的学习(工作),实现儿童的发展,让儿童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 建构秩序,独立,专注,协调等能力,为孩子将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选择蒙氏幼儿园是孩子的未来健康成长的关键一步了
查看原文[p=22, null, left]造成孩子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p=22, null, left] 1、那些适应性强、和同伴老师友好合作的孩子,一般父母都非常尊重他的决定,对他言行给予肯定的评价,并表示钟爱。例:陈皓天的奶奶听到孙子要求留下来陪一陪时,马上笑着答应说:“行,但你要记住在家里的协定“石头、剪子、布”游戏,连猜三次,你赢了,奶奶就在旁边陪一会儿;你输了,奶奶马上就走(有时进行1-10的数数)。”小皓皓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在自愿许好的诺言中,高兴地跟奶奶告别。 [p=22, null, left] 2、 父母对孩子管教太严厉,甚至用恐吓的手段来控制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粗暴、发脾气。所以这些孩子与老师、同伴的合作就差,攻击性行为就多。例:杨宇轩的爸爸送孩子进园,很少提醒孩子主动问候别人和向父母告别,对轩轩提出的要求,往往不假思索一口回绝,而且总绷着脸,几次在园门口训斥和打轩轩的耳光。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几乎没有,有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也不加以制止,放任自流。 [p=22, null, left] 3、 有的父母把爱溢于表面,溺爱过度,不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使孩子对大人的依恋感加重,离不开大人半步。例:朱琳的奶奶每次对朱琳提出的陪一会儿、再陪一会儿总是无条件满足,还一个劲地讲述朱琳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由她操劳和代劳,总之,只要有她奶奶在,孙女是不会有任何委曲的。可她不知道,正由于她过度的关心、爱护,每天,老师都要化很大的精力,引导、教育朱琳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陈新的妈妈每天午饭时间都要来喂陈新吃饭,原因是从小到大孩子一直是由她喂大的,生怕孩子自己动手会吃不饱,使陈新形成一到午饭时间就等着家人来喂的习惯…… [p=22, null, left] 家庭不仅是孩子生活的地方,也是孩子接受最初教育的场所。家庭的结构状况、情感气氛、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和能力发展。一个良好的家庭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正当的行为模式,明朗而又能克制的情感,以及对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责任感和灵活的交往能力,而所有这些正是孩子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
2013/06/03回复

约拿: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 1、那些适应性强、和同伴老师友好合作的孩子,一般父母都非常尊重他的决定,对他言行给予肯定的评价,并表示钟爱。例:陈皓天的奶奶听到孙子要求留下来陪一陪时,马上笑着答应说:“行,但你要记住在家里的协定“石头、剪子、布”游戏,连猜三次,你赢了,奶奶就在旁边陪一会儿;你输了,奶奶马上就走(有时进行1-10的数数)。”小皓皓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在自愿许好的诺言中,高兴地跟奶奶告别。 [p=22, null, left] 2、 父母对孩子管教太严厉,甚至用恐吓的手段来控制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粗暴、发脾气。所以这些孩子与老师、同伴的合作就差,攻击性行为就多。例:杨宇轩的爸爸送孩子进园,很少提醒孩子主动问候别人和向父母告别,对轩轩提出的要求,往往不假思索一口回绝,而且总绷着脸,几次在园门口训斥和打轩轩的耳光。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几乎没有,有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也不加以制止,放任自流。 [p=22, null, left] 3、 有的父母把爱溢于表面,溺爱过度,不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使孩子对大人的依恋感加重,离不开大人半步。例:朱琳的奶奶每次对朱琳提出的陪一会儿、再陪一会儿总是无条件满足,还一个劲地讲述朱琳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由她操劳和代劳,总之,只要有她奶奶在,孙女是不会有任何委曲的。可她不知道,正由于她过度的关心、爱护,每天,老师都要化很大的精力,引导、教育朱琳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陈新的妈妈每天午饭时间都要来喂陈新吃饭,原因是从小到大孩子一直是由她喂大的,生怕孩子自己动手会吃不饱,使陈新形成一到午饭时间就等着家人来喂的习惯…… [p=22, null, left] 家庭不仅是孩子生活的地方,也是孩子接受最初教育的场所。家庭的结构状况、情感气氛、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和能力发展。一个良好的家庭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正当的行为模式,明朗而又能克制的情感,以及对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责任感和灵活的交往能力,而所有这些正是孩子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
查看原文父母在家里增进幼儿智力的重要性
孩子的前三年,是一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岁月。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每一分钟,对孩子们而言,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我们不能只依靠学校(幼稚园)三岁以后的教育,而让一生最具决定性的宝贵时间让保姆所虚掷。智力发展,是从感官对外接受到讯息开始,通过神经中枢(大脑)转化为记忆等的反应,而后才有运动等活动。所以发展感官的潜力是提升智力的开端。蒙特梭利曾言:“感官的发展必在认知发展之前。”
而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更是孩子生活最久的场所,对孩子影响也最大。所以父母一定要用有效地引导才能把握这奠基的时刻,让孩子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启发。所以就人类智慧能力的培育来说,一定要借由与孩子接触最早、早密切的母亲来加以教导。
2013/06/06回复
蒙氏 感官是多大的孩子学的啊,蒙氏课程具体是包括哪些
2013/09/17回复

oasismichelle:
蒙氏 感官是多大的孩子学的啊,蒙氏课程具体是包括哪些
查看原文打个比方:有的孩子可以从1数到10非常的流利。但时当你问他三个苹果多还是四个苹果多时,孩子还不能理解。孩子今年4岁了,你问他,那明年你是多大呢?或者他会告诉你:明年我三岁。 数,其实是量的表示方法,在孩子不能理解量的变化的时候,数对于孩子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2013/10/29回复

oasismichelle:
蒙氏 感官是多大的孩子学的啊,蒙氏课程具体是包括哪些
查看原文在幼儿教育时期:蒙氏感官在孩子刚出生开始就开始了用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了,到了2.5岁开始就可以操作简单的拼图板,三种物品的分类。一直到孩子六七岁的较有难度的感官教育,蒙氏感官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潜在作用,为数学做预备,大约到了三岁多就开始进入到数学的领域的简单内容了。数学区域就像一个神密的宝库,孩子们在这里乐此不疲,越探索越喜欢。他们为自己可以认识一个简单的数字而开心,为可以进行千位以上的进位加减法而自豪,有一种成就感在孩子们的身上延伸,如果你看到一定为他们着迷。
蒙氏教育包括:感官,数学,日常生活,艺术,地理,历史,科学,语言等多个领域。
蒙氏教育包括:感官,数学,日常生活,艺术,地理,历史,科学,语言等多个领域。
2013/10/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