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费、茶水费……在家呆着,不送去读书可以吧?
24033173家有小学生
2013/05/30
全部回帖

潇洒走一回:
是的。我们在广州读了三年书,工作了13年,规规矩矩的做人,兢兢业业的工作,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安安定定的生活。在广州,有房子,有工作,有社保,有交税,有献血……我做了我该做的一切,但我没有感受到被接受和容纳。
查看原文说的真好!有同样苦恼的过来支持下!
2013/05/31回复

如果你把孩子放在家里不管了,那么首先孩子自己的智力发展就耽误了,今后你家的生活更难期望通过子女的奋斗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既然看你不希望小孩留守说明你是爱小孩的,小孩子过得比你更艰难不是你所期望的吧?
而且适龄儿童有义务教育法,小孩子不读书可以直接谈违法,迟早会被查出来,你一人做事一人当确实勇气可嘉,各种行政处罚到底了也不会被枪毙,但那时可怜的就是你户口所在地的教育局要找一个临时工出来顶黑锅被你连累得倒霉(估计也要扣点奖金啥的无妄之灾)。
有条件就尽量设法让小孩子读书吧。如果你打定主意要在广州读书,而且很肯定你没有李刚那个级别的亲戚,那么你就认真研究广州的政策走合法的路子,把户口迁过来广州,或者凑够赞助费并提前就拜访好学校的负责人门路搞好关系……各种搞不定,那么就老老实实回户籍吧,自己回去或者托亲戚照顾,就当提前锻炼小孩子独立生存能力了……
而且适龄儿童有义务教育法,小孩子不读书可以直接谈违法,迟早会被查出来,你一人做事一人当确实勇气可嘉,各种行政处罚到底了也不会被枪毙,但那时可怜的就是你户口所在地的教育局要找一个临时工出来顶黑锅被你连累得倒霉(估计也要扣点奖金啥的无妄之灾)。
有条件就尽量设法让小孩子读书吧。如果你打定主意要在广州读书,而且很肯定你没有李刚那个级别的亲戚,那么你就认真研究广州的政策走合法的路子,把户口迁过来广州,或者凑够赞助费并提前就拜访好学校的负责人门路搞好关系……各种搞不定,那么就老老实实回户籍吧,自己回去或者托亲戚照顾,就当提前锻炼小孩子独立生存能力了……
2013/05/31回复

yuanxue2006:
广州对外来打工者的子女读书真是大问题,在这里呆了10多年,现在到了小孩读书的时候感觉到这不是该呆的地方,打工10几年的积累都不够孩子上个小学的费用,太可恶了。
查看原文有同感,我小孩有钱没有关系还搞不定。
2013/05/31回复
好象外地户口,但父母交了三年社保.就可以读啊.你有在房产所在地的对口小学报名吗?等统筹也好啊. ...
2013/05/31回复

annie_1120:
最近太多人抱怨这个小学难进,当本地人的小孩都是刚刚好满足需求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腾出空位给不是本地人的小孩,自己多想想办法,不要在这里怨天怨地的,去不了公立就转去私立,择校嫌贵没关系的就回去原居住地就读,这样不就解决了,难道你还想政府给你们每个人去解决吗?小孩读书好不好,除了学校以外还有家庭的教育,不是入了省一级就一定会变凤凰的了,也不是入了市一级就一定没出息的了。
查看原文说得太好了,支持!

2013/05/31回复

annie_1120:
最近太多人抱怨这个小学难进,当本地人的小孩都是刚刚好满足需求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腾出空位给不是本地人的小孩,自己多想想办法,不要在这里怨天怨地的,去不了公立就转去私立,择校嫌贵没关系的就回去原居住地就读,这样不就解决了,难道你还想政府给你们每个人去解决吗?小孩读书好不好,除了学校以外还有家庭的教育,不是入了省一级就一定会变凤凰的了,也不是入了市一级就一定没出息的了。
查看原文既然不能腾出空地给人上学,请问,为什么要腾出空地来让我们打工?
2013/05/31回复

bing_baby:
在广州有房应该不会交不起几万块的赞助费吧?一般不热门的区一级市一级的公立小学赞助费三四万元也有的,如果你不想交一分钱的赞助费,那只能放回老家去读免费的了,看你是怎么想的,小孩的教育是大事情来的,又不想做留守儿童又不想交一分赞助费,那样广州任何的公立学校都会爆棚。我觉得说放在家里自生自灭是对小孩不负责任的说法。赞助费不是今年才有的,你早就应该做好准备了,是留在广州读还是放回老家读,而不是等到水浸眼眉再来抱怨。
查看原文又不是你家孩子,那么肉紧做什么,人家爱怎么着怎么着!天才不上学的,自学的,多了去了!~
2013/05/31回复

你在广州读书怎么没落户啊,偶同学广州读书的毕业后户口就到人才市场了,买了房子就可以迁户口出来〜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2013/05/31回复

齐子衿:
说的真好!有同样苦恼的过来支持下!
查看原文心里堵气,发泄一下就算了,上来就算全网同情也仅仅是务虚,没什么实惠的,有时候换位想想,谁能想出万全之策呢,每个劳动者都对社会有贡献,义务教育是国法,但无规矩不能成方圆,落实义务教育的资源和经费是户籍所在的地方政府和财政,而吃财政饭的公办教育队伍受编制指标而严格约束的,因为学校不是商场,生意好了多开几间,生意不好就关张,市区本来地值就很高,目前只有通过合并来扩展校区,同时,鼓励民间资源办学,所谓积分入户,根本上是针对紧缺的高知人才,普罗大众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凡是出现拥挤,政府就须进行调控,诸如房屋限购,汽车限牌、限行,香港也有限制内地人在港生育,限奶等等,要明白,地方政府是为属地居民服务的, 解决目前学位紧张,除非是外地学生大量流出(相信不可能的),否则,只能是各个家庭视经济能力,自主丰俭了,为人父母,让孩子接受教育是基本责任,务实才是处世之道。
2013/05/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