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带着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来过阳朔。那天,烈日炎炎当头照,村姑带领着我们前往遇龙河;我们沿着乡村小道,一会推,一会骑,一会攀爬,完全忘记炎热,我紧张得紧紧跟在村姑的后面;村姑很淳朴,她估计我们体力有限,自告奋勇骑了双人自行车,邀请我儿子坐在后面;小孩尽管不会独自骑车,坐在后面可得意了,像模像样的踩着踏板(返回广州后,买了自行车,很快就会骑了)。那时遇龙河的水清澈见底,四处望望,除了我们没有别人了,一行人对视笑了,很快达成一致,我们忍不住着内衣扎进水里,透心凉快!

10多年过去了,我依赖着百度地图的指示,阳朔乘车前往白沙镇(约12公里,每人3元)。11日,是赶集的日子,农家们挑着担子,摆着自家的农产品;艾饼,散发着浓郁艾叶的味道,好吃!我居然看见了烟叶,还有新鲜的粽子叶。出了集市我便发现了开往遇龙河的中巴。上了中巴,一男士热情的介绍遇龙河,让我们乘到金龙桥再往遇龙桥方向行。

在金龙桥上,我心旷神怡,桥下,黄黄的遇龙河水湍急而过,二岸,依然是绿色的田园,远处依然是连绵延伸的、错落有致的山峰,好似国画一样,浓淡相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金龙桥至遇龙桥很近,穿过一片绿田(田间看见“闲人居”、“月色山水”等农舍),再走,一座古老的石桥,这,就是遇龙桥。远远看见,一簇金发碧眼的老外骑着单车来了,三三两两的小年轻也来了,他们会要支瓶啤酒或果汁或雪糕悠悠然坐在岸边木凳上,窃窃私语的说着什么,不时抿嘴而笑;而遇龙河面上,一排排竹筏坚定的守候着,等待着,竹筏上的绿色遮阳伞,阳光照射着,发出翠绿的光芒,宛如一粒一粒翡翠,娇艳艳的。此时,微风拌着桂花香扑鼻而来,孩子的笑声跟风铃一般清脆。蓝天、.白云、绿树、竹筏、微风、小鸟、木屋、田园......我舍不得离去!

美女,俊男们,这会我想到:I love you, say we together baby, say we together. I need you, I need you forever baby, you and 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