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随笔-为孩子放弃工作值得吗?
332146婴幼育儿
可能因为我刚好有这环境和机会,可以自己全职带宝宝,孩子 是我自己一手一脚 全身心地服务,所以可以有时间和耐心慢慢教。当然,有些父母因为不能放弃工作逼不得已得将小孩交给老人家的,这是没办法。 但是,有些父母 是因为讨厌带孩子 宁愿每天穿戴漂亮 坐在办公室里 喝水打字 而不想在家做个 师奶, 然后还要抱怨孩子给老人家带坏了的这些人,我是极度鄙视的。
我原来的工作也是不错的,休闲,轻松,又能赚钱,而且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 氛围非常好。可是我放弃了,辞职了。一方面因为我家婆身体不是很好,我家公不是能每天都在家里带小孩的人,我也不放心他们带。另一方面是衡量过后,我觉得我的工资 就算在当时 有一个月6K-8K, 除去五险一金 日常通讯交通 约1K, 在外吃饭和有时应酬需每月约2K, 我去工作就得请个全职保姆在家帮忙 保姆工资 约3K。这里已经去了5K。孩子 奶粉 和纸尿片 至少每月1K。 孩子被老人带得不注意,经常生病要去医院的话,那每月剩的1千块钱还不够用来请假照顾孩子 和头疼,因为孩子生病肯定小孩辛苦,大人更跟着辛苦,而且老人不放心,总得去医院听听医生的话,然后打针抽血吃药之类,把孩子 的身体搞得更差更容易动不动就生病。 所以,我狠狠心 放弃了我的工作,自己在家带。我相信,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能把她的个人习惯,身体健康调理好,价值远高于每个月忙忙碌碌地赚这净剩的几百块钱。
很多人不停地问,你读了那么多书,一份好的工作,就这样子 太浪费了。 可是,实际上,有没有人想过,无论是作为女生自己,亦或女生的父母,其实培养了这么多年读这么多书,拿高学历,做好工作 最大的目的之一 不就是找个好老公 有个好家庭吗? 假如这目的已经达到了,那 应该放弃一些 才能维持 已经得到的一些 不是吗? 所以,没有可不可惜。工作我以后随时可以找可以做,找得不太好可以换,钱可以慢慢加。 可是,孩子 的身体健康,家庭的圆满 能用钱买来吗?
扯远了。但也不是远,和各位妈妈们强调的是一种心态问题。 尽量理性地衡量各种利弊,做出最适合你自己的选择。
待续
全部回帖

而且,我说的最具体的就是我孩子的亲戚,哈哈。。。她老公赚大把钱,她嫌孩子烦,有半年的产假 她都3个月就要去上班。孩子 爷爷奶奶 整日整夜带小孩,还要买菜煮饭,搞家里卫生,她回到家就吃饭 带孩子洗澡上床睡觉。孩子 到快三岁了都不怎么开口说话,脾气较燥,她每次回娘家就不停口地在我们这边说 孩子 爷爷奶奶的不好听的话。我很气愤! 两个老人 煮 好早餐给你吃了出门上班,白天买菜煮饭带小孩,搞卫生,晾衣服折衣服,全部家务 一点都不用她做,吃完饭把碗一放,老人就去洗了。她赚的钱也没给老人,老人自己有较高的退休金。孩子 衣服玩具都是老人白天买。 整天过来我们这说这些屁话,说老人虐待她儿子,不给肉吃,那你不会自己去买来煮给他吃啊? 说老人不教他讲话,难道你老人都是哑巴阿?怎么可能不讲话? 你自己又不整天在家试试。。还经常说我大不了就在家自己带。。真那么 敢讲,你就 做来看看! 她家公家婆一星期带6天,星期天没人煮饭给她吃,就过来我们家蹭饭吃!就这么一天你都不能自己在家搞定小孩,你肯辞职在家带小孩??我TMD顶不顺!!!!!
孩子 不好的原因就在于他从小没有妈妈充分的陪伴和温馨感 。
唉,算了,不说太多,免得被看到又有一大堆话题 说。

今天双11,万千姐妹为之疯狂啊哈哈,我忽然觉得我老公真有福气,娶了我一个这么省钱省事的老婆,连瞄都没瞄过淘宝一眼。。反而今天
一直在做的事,是一姐妹
即将临产,问我好多为新妈妈和
宝宝准备的东西,于是忙乎了一天为她准备待产清单,详细地把每件东西的用途,哪里便宜,哪种好用,都解释回复,把各样东西都贴图发链接。。。。才发现原来自己也为宝宝购置了那么
多东西,不过我不是大花钱的人,我都是认真比较
后才买的。而且我不赞成什么都要买外国的,连个玩具也要买美国的,又能怎么样?孩子
最多玩个半年就不玩了。玩的用的,只要没味道,没有尖角伤害,国产的也很好,其实外国的这些东西
还基本上是从中国出口的,外国的人工多贵阿!
难道外国的玩具吃进嘴里就没毒??
但是
吃的食物之类的,要咬进嘴里的勺子或什么的,中国确实无法做到让人放心,那么
适当买些外国的也可以让自己安心一点。。但我看到有些朋友连一条围嘴
也一定要买美国的,几十块钱一条。。。当然,有钱愿意花钱
对生活有高度要求,
也是姐妹的事,喜欢让生活到处都有外国风,我也没意见
。只是我这种中产阶级的,我就认为不需要完全
任何东西都用外国的。。虽然现在很流行自己海购。这纯属我个人看法。。
今天也给姐妹介绍到一款吸盘碗和一种弯柄小汤勺
给BB吃饭用的。
我的宝宝从1岁2个月开始喜欢用手抓汤勺时,我就让她自己吃饭了。不是一两次的吃饭,而是直到现在一岁7个月,都一直自己用勺子从她的碗里舀饭吃,可以一餐吃半碗至大半碗饭(大人碗的量)。
各位美妈,一定要留意观察自己宝宝的变化。当她看到我们每个人都在吃东西时,开始想拿勺子自己去舀时,不要一昧地叫孩子不要拿不要抓不要弄。。
孩子
吃饭对妈妈是首个头疼问题,我想。很多姐妹也会说,我也有这些碗和勺子,可是他就是不吃,他拿来丢
。
习惯,一定要注意,教孩子
其实有点像教宠物
或者马戏团之类的,就是不停地重复,耐心地重复重复重复。为什么有些姐妹愿意花好多时间精力金钱去照顾一只猫一只狗,教动物做一些动作,却不能以如此好心思来对待宝宝呢?
难道你以为宝宝是一个成年人,他懂得你所懂得的事情,听你一两次讲教
就会去实施去做了吗?
可是不能忽略的是,宝宝确实是非常聪明的未成年人!
他除了还不太会表达之外,他什么都看在眼里,什么都懂!
1. 首先,当宝宝4,5个月可以稍微坐立时,每次家里人吃饭的时候,把宝宝放旁边一起,除非它睡着了。让他习惯了每天固定什么时候是有东西吃的时间。你也可以偶尔
在吃饭的时间
让他坐在餐桌旁边
喂
他一些粥水
米糊之类的,或者一些他能消化到的食物小碎块,让他知道这是进食时间。一定要坚持,不要偶尔。
吃
是人类的天性,没有宝宝不喜欢吃东西的,大人吃了那么多年的食物都还是喜欢吃,小宝宝怎么会不喜欢吃除了奶之外
新鲜多样的食物呢?
一家人都在饭桌上开心吃饭,宝宝也会跟着喜欢的。
2. 当添加辅食后,一定要
慢慢来,不要希望宝宝一下子能吃多少,要一点一点地加,一次吃过多
反而容易导致宝宝厌恶,因为他已经有腹饱感
了
还被继续强喂,反而容易反抗这种食物。
3. 很多人说现在的医生
说不要给一岁以下的孩子吃盐。
我的观点是,我们吃盐吃了这么多年,盐作为一种元素,肯定是被人体所需要的,既然同样是一种被需要的元素,为什么只要宝宝补钙补铁补锌之类,为什么不能补钠呢?
有些妈妈很相信那些书本理论,并且非常认真地执行。其实换个角度想,我们的父母,甚至以前的以前的一代人,也都会从小喂我们有加盐的食物,难道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很多的东西,都是一个
量
的问题,
而不是
质
的问题。
不是
盐
这样东西不好,而是
过量摄取过多的盐
会对身体发育不好,同样
我认为
完全不摄取这样一种元素
也会对身体发育不好。
我很多时候听到一些妈妈抱怨自己的小孩
讲话慢(2岁多),或走路慢(1岁半后),长牙慢
问来问去,看医生之类的也不知什么原因。
我想
多多少少也有可能
与他们执行了医生的要求
不要给一岁以内的孩子添加盐
有点关系
吧。
同样,就像铁,钙,锌之类,过量肯定也是不行的,对不对?
我不是在只说
盐
这件事情,我想告诉
各位妈妈的是,
对食物,只要你大人基本可以吃的,其实小孩
吃一些,是没有大问题的。量
一定要把握好。不要完全禁止。
像禁止小孩吃零食,饼干,雪糕之类的,很多时候导致
孩子在家没吃到这些零食,他到外面见到其他小朋友有得吃,他会很喜欢追着人家拿来吃,或者去别人家里一有得吃就大吃特吃。
像一些所谓的有营养的东西,我想吃太多也不行。比如
燕窝是好东西,人参之类的补品是好东西,你能天天给孩子吃吗?
这都是一个量的问题。而且,孩子妈妈,放宽心。
孩子
不会因为吃了一块饼干或一个雪糕就怎么样,一岁以下的孩子也不会因为吃了几颗
盐就怎么样。他最多自己身体消化不了就拉个肚子呗。但孩子的身体系统
就会因为这一点
所谓的不健康的食物
而有了免疫能力,他以后吃这些
他可能
就不会身体消化不了。
很多人说母乳妈妈不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我是我妈妈给我坐月子,我妈妈7年内生了五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纯纯母乳到一周岁!
等于是说
我妈怀着我弟的时候,我吃着母乳。怀着我最小的弟弟的时候,我小妹妹也吃着母乳。
以前的人喂母乳有什么讲究吗? 我妈给我坐月子时,我特想吃炸薯条炸蕃薯之类的,但我告诉她之后, 我说网上有人说不能吃煎炸 生冷食物,不能吃番薯,不能吃麦芽,不能吃杨桃 什么的,会退奶。 我妈说,你现在把网上说的所有断奶食物 一样一样试,我保证你不会退奶。奶水 就是妈妈吃的东西越多,就越多,孩子吃奶的次数
越多,奶水就越猛。
然后我妈还真给我试了。我也吃了,月子里我吃了三个雪糕,我妈买的。我还喝了苦瓜汤,人家说太凉不能喝。我月子里除了产后第一星期,之后每天都吃水果
。煎炸东西每晚都作为宵夜。
没事。一点事都没有,我宝宝也一点事没有。拉肚子都没有。每天都是金黄色
的软软的屎。。超级标准。。
我妈说,任何东西都是量的问题。一天吃三个雪糕,正常人也很容易拉肚子。但偶尔吃一个,能怎么样?
母乳妈妈不用忌口。但一定要胆大心细
注意观察。
其实为什么都说母乳宝宝抵抗力好呢?除了母乳喂养是一个有菌喂养环境之后,另一个原因我想就是因为母乳妈妈必须摄取很多不同食物,使宝宝从出生下来就适应了不同食物。奶粉宝宝就比较单调,所以长大后对食物的适应 能力比较差。
母乳妈妈可以吃想吃的东西,但是 每次都不能过多,吃一些,观察两天左右,假如你和宝宝都没什么不良反应,那么 ,你和宝宝都表示 身体能接受这样食物。假如 你试过,宝宝立马拉肚子,那你就停几天。然后,一点,再试一下。如果宝宝没什么不良反应,那么过几天你又可以再试一些。慢慢来,慢慢加量。 这才是帮宝宝培养它的抵抗力的过程。
不是东西的问题,我要再强调。比如牛奶,有些人说喝了牛奶 宝宝拉稀或自己拉稀什么的。 其实不是因为牛奶的问题,而是 可能你是早上空腹喝,或者你的牛奶不新鲜了,或者你一次喝了一大瓶。那么 这才是真正拉肚子的原因。而不是果断就认为 牛奶会拉肚子。
我为什么这么肯定地说没事呢? 麦芽。相信各位妈妈 都会说这东西会断奶。 我可以肯定地说,不会!!!
在我宝宝七个多月的时候,因为她出了四颗牙,我怕她咬得我疼,就打算断奶。于是狠心不给宝宝吃,还煮了麦芽来退奶。 可是两天后,实在不忍心,于是又给她吃了。但是奶水少了。 于是 我隔半小时左右,就找宝宝来吃一下奶,不管有没有,都让她吸,左右轮流。有时她不鸟我,我就用吸奶器吸一通。 松瘪瘪的乳房我也照让她吃,稍微涨一些就用吸奶器。一星期后,奶水就回来了。她是纯母乳 一直到11个月。
强调一下,不是因为吃了麦芽所以少了奶水,而是因为 两天没让宝宝吸吮乳头,乳汁分泌系统会认为你不需要这么多奶水,它就会慢慢慢慢地退回去。宝宝一吃了,吸吮的次数多了,身体又自然地会认为你需求大了,又回来了。 不要试两三天就说自己不够奶水。什么事情都有个过程。
但是,母乳妈妈一定要自己多吃东西,才能够有充足而营养丰富的奶水过给宝宝。你不吃的东西,宝宝就吸收不到那部分东西的营养,甚至体内无法适应那种食物,导致他以后的抵抗力也差。
唉,又扯远了。 讲回吃饭的事。
3.
孩子刚吃饭,手指不灵活,肯定会把饭菜洒得到处都是。不要发火,不要责备,更不要放弃。这是一个过程。
刚开始两个星期,我宝宝吃进嘴里的只有几口,我不管她,由得她自己慢慢摸索,她慢慢就知道了拿哪个姿势可以把饭送到嘴里。 但是收拾那些粘粘的米饭和菜是挺烦的,我就买了个围兜给她带着。 嘿嘿,大部分掉落的饭菜就在兜里了,小部分才掉在地上。 这里又涉及到有些宝宝不肯戴这些围嘴围兜的情况 。其实刚开始给宝宝戴,他们有些会喜欢,有些会排斥。还是那句话,要耐心 引导,可以哄着,比如围嘴上有小熊,想和宝宝一起吃饭之类的。一次不行,两次,一星期。有时他自己摘掉了,你不要马上给他又戴,他肯定又摘掉,然后大人就忍不住 想发火或放弃。等一会,稍微等一会,又给他戴一下。不肯,就再等一会,趁他不记得这事了就戴。总可以的。
然后半个月后,她就已经可以吃进很多口饭进嘴里了。我要强调,一定要在吃饭时间把宝宝放在餐桌边,不要到什么玩具车,沙发,地上之类的地方喂!!!!不要!假如你真的想要宝宝好! 只要有第一次,你就很难调回来。不要把玩具之类的非吃饭用品搬到他的餐椅上!!!不要有第一次!!
吃饭就是吃饭,不吃饭也让他在旁边等着看着你们吃饭!不肯吃饭就吃菜,不吃菜就喝汤,反正要在餐桌上。不要大人吃饭,他在下面玩。除非他吃饱饭了就下桌。养成习惯!
很多人放弃了就会说,算了,反正以后上了幼儿园,或者5,6岁了,就会自己吃了,但是在这之前,你每天都要像打仗一样追着来喂饭,何必呢? 只需要一开头就培养个习惯。
4.
偶尔会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进食的时候,容易受其他孩子影响。所以,假如其他孩子不认真吃饭,自己的宝宝也会受影响。那么 ,回家后,假如孩子不肯认真自己吃饭了,也不要急于要求,慢慢来。但是一定要在餐桌边!不要下地喂饭。可以喂他吃,但要把他的碗和勺子也放他面前,让他时不时自己舀。慢慢地,你就和他同时吃饭,你自己吃你碗里的,让他自己吃他碗里的。
5.
统一意见,饭桌上不要有别人在不停地给宝宝找借口。宝宝很精明的,他会知道谁是偏袒他,可以撒娇,会找那个人。当妈妈在教他吃饭,而他中途不肯吃时,家里人不要插嘴说 我来喂吧,抱着喂吧之类的,也不要从妈妈手中抱他过去。要坚持,吃饭,不肯自己吃就喂,喂都不吃就自己一旁坐着。除非你知道他不饿,那就让他下去玩,也不需要强迫他吃。但如果你清楚他是饿需要吃的话,就不要轻易放他下地后追着喂。
6.
给宝宝吃些有点味道甚至 好味道的菜。每个人都有味觉的,宝宝也会知道哪些好吃哪些不好吃的。。不要一昧讲究营养,都只给宝宝吃毫无味道的饭菜。。谁都不会喜欢吃。 适量就行。

应该注意的大安全范围肯定要注意,不能让宝宝接触火之类的,不要让宝宝自己一人在路上走,以防被拐之类的。但是如果因为这样,就连让宝宝进厨房的机会都不给,让宝宝在路上行走的机会都不给,一路抱着出门到回家。这只会让孩子 连基本的认知和生存能力都慢慢退化。





而后,我庆幸我做了这个选择。我希望各位全职妈妈不要放弃这份美好的带孩任务。
因为家婆身体不好,本来请 ...



孩子 的适应 能力很强的,但是要让她在不同环境的转换过程中,有母亲 或者她亲近的人在身边,给她安全感 ,不要让他感到害怕恐慌。 反而多带孩子 到不同的环境 和不同的人群 讲不同的语言 里,我觉得对现在社会的孩子 是一种锻炼和智能刺激。
其实 很简单的道理,就算很小刚开始学讲话的宝宝,1岁左右,你一直在家和小孩讲白话,下小区楼下 玩肯定有些小孩是讲普通话的,他们一样也听得懂,而且他们听到其他孩子讲话,还会跟着学。
以前有些人说 孩子 在刚开始学讲话的时候,受多种语言环境的话 会导致讲话慢。。 现在,又有专家发表说 孩子在0-3岁要接受不同的语言 以后语言能力才发展得好。 这些,都只是一时一样的理论。顺其自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要细心观察自己孩子的情况,尝试。 有些孩子比较内向的,就算你一直在一个语言环境中长大,他可能也讲话慢,而且 男孩子一般也比女孩子慢,但也有个别男孩子也讲话早和快。 有些孩子外向点,什么环境他都不害怕,男孩子一般比女孩子胆大。这都是一般情况 。
我孩子的表哥,2岁半了,家庭完全纯普通话,他也是到2岁半才讲话。之前一直只会爸妈爷爷。连奶奶姐姐什么的都不会说。更别说不同的字。
孩子她妈,放宽心,不用太紧张,小孩的情况 很多时候只是持续一两个星期 就变了样的。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将她的视线和注意力 吸引到别的方面上,可以在家里播一些欢快的英文儿歌 之类的给她听,转移注意力了,她可能很快就忘记之前在外婆家的事了,就想着奶奶家有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