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娃胎死腹中 广州男带百人棍砸医院

11391160谈天说地








昨日下午3时左右,家住广州的黄先生及其百余个“亲属”将位于荔湾区康王中路的伊丽莎白医院一楼砸了个粉碎。事发5分钟后,上百名防暴警察抵达现场,他们席地而坐,将残破的医院团团包围,身下是厚厚的冥币。

半个月前,黄先生35周大的儿子死在了妻子的肚子里。现在,他以打砸方式来向医院讨说法。而医院方表示,孩子已经送去尸检,如果是医院的责任,一定负责赔偿。

这场大规模纠纷始于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随即赶到事发现场。只见几缕冥烟之中,几个人猛地一甩胳膊,扔起一叠黄中带红的冥币,医院门前约200平方米的范围内已被覆盖得满满当当,纸人、纸车、纸楼房一应俱全。医院门口的灵台上,不知是谁把喝完的矿泉水瓶当作底座,上面用透明胶缠裹着一张血淋淋的婴儿照片。照片中,男婴匍匐在蓝色塑料膜上,右腿缠绕着两圈脐带。医院方则派出5名身着黑色西服,耳戴对讲机听筒的保安把守在几扇医院大门旁边,控制进出人群。

然而,这几名保安显然没能派上用场。下午3时许,一辆满载棍棒的三轮车悄然出现在医院后院停车场旁的小路上。据一位当时恰巧站在医院二楼西面的医护人员回忆,三轮车上堆满的棍棒已经超过了三轮车的高度,方形棍棒的一头是尖锐的,有成人的胳膊粗。很快,七八个20多岁的小伙子从医院正门跑了过来,他们开始从三轮车上抽卸棍棒,拿到后又径直跑回医院正门。

与此同时,多位目击者称,有二三十人从医院对面的和业广场花园路边搬回一堆15-20厘米长的石头和砖头。突然间,人群中有人开始高喊“杀人凶手,还我公道,砸了他的医院”。众人在“砸砸砸”的附和声中,将石头和砖块抡圆了砸向医院的玻璃大门。

医院玻璃大门被砸毁后,第二波人员提着棍棒和石块进入了医院大厅。他们接着将在场所有镜子、6张办公桌、2台电脑和吊灯砸毁。据医院方称,他们有6个工作人员被打伤,其中一个伤到了眼睛,在被送往荔湾医院的途中,还一路被追打。

整个打砸过程持续了大约20分钟,砸完后5分钟,十几辆警车载着过百名防暴警察抵达现场,他们开辟出一条通道,帮助医院内30多个受到惊吓的产妇转移出去。

这一切起因于11月26日凌晨2时,怀孕已经35周的黄太太发现自己阴道有出血。天亮后,黄先生便带着太太来到伊丽莎白医院做检查。一直负责给黄太太产检的张医生接待了他们。检查加B超后,黄太太当天下午按照医嘱打完吊针后便回了家。病历显示,11月27日凌晨,“产妇自觉胎动消失”。随后的检查和B超均证实,孩子已经死在了母亲的肚子里。11月28日,黄太太在伊丽莎白医院接受了引产手术

黄先生与院方的争执主要有两大焦点。黄先生告诉记者,妻子刚开始的时候是“大出血”,而病历上记录的却是“少量阴道流血”。据此,黄先生认为院方判断失误,打点滴没有针对阴道出血对症下药。而张医生则做出了如下判断:一是孩子发育较小,35周才3斤多,就开了果糖让孩子长大一点;二是产妇羊水不是太多,孩子后期容易死亡,便开了盐水加葡萄糖补充羊水;三则担心产妇早产,最后开了一剂保胎宁。

  孩子死后不久,尸体由黄先生和院方一起送往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尸检,将脐带血送往中大第一附属医院胎儿医学中心做染色体检查,约30个工作日才能有结果。目前死因还没有鉴定出来。据院方初步怀疑,孩子死于脐带缠绕腿部导致的供血不足。但黄先生方则一口咬定是医院害死了他的儿子,“医院到现在都没承认责任,我担心医院会害更多的人,要政府严查他,还我儿子一个公道。”

现场,一名脖子上戴有金项圈的“亲戚”在一旁吼叫道:“我们虽然不懂,但我们问过我们老家(汕尾)的医院妇产科!”今年已经72岁的张医生,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妇婴医院退休后,被返聘来伊丽莎白医院。“我一辈子没见过闹这么大的”,头花已经花白的张医生她面如土色。
2013/12/10
全部回帖
怎么我的楼里吵成这样子~~~各位有权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不要互相攻击啊!我会不会被删ID啊???早知道我不发这贴了~~~~~~~
2013/12/11回复
猜你喜欢

刚看到这一则新闻,太惨了

孩子生下来了,但产妇却死在手术台

【一起为小悦悦祈祷】一楼有悦悦妈微博地址

哭!朋友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生产婴儿惨死!

各位准妈妈千万不要去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

男婴出生3天因呛奶致脑瘫 医院只赔3.3万

热点推荐

用淘金币兑换闪购红包 购物真划算

分享!办理身份证回执最便宜的途径

从120分到75分 孩子遇挫不想继续上学

高萌预警!全运会巨型吉祥物空降媒体港

朴朴入手的小笼包 包装与实物严重不符

碧桂园内文华会餐厅 环境菜品双在线

板栗爱好者的“脱壳血泪史

在武汉体验无人驾驶(萝卜快跑)

晚餐吃这个 起码能少半斤亲测有效

排骨木瓜汤好好喝 想起小时候的味道

一人食搞定!腊鸡蒸竹升面果腹又美味

开业!炸裂~太古里12.23 山姆12.21

子曰礼的传统风味与小小缺憾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