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剔! 罗列一下所看到的不好的育儿方法,以提醒自己
985093幼儿园早教
但生活有时是现实的,在烦琐的生活小事中,可能会做了你平时的观念不一样的错事,因此罗列下来,以后可不时提醒自己
呵呵,网络就是好!
2007/11/19
全部回帖
 早早妈咪楼板凳
早早妈咪楼板凳妈妈们真积极,真是能看到有这么的不好行为哦,
从自身做起,一起来对不好方法说NO
继续?!
我看到一位妈妈在医院候诊时,很能利用时间,教孩子学地理知识,这是好事
可你看看她怎么教的
翻到新的一页,哇哇地念完了,就要翻第二页,
孩子想再看看,妈妈就说"这还不知道",又接着哇哇地重复念一遍
孩子问问题,妈妈又说"这还不知道",回答问题
孩子想自己拿着看,妈妈说'"不要你拿,会撕坏",自己拿着接着往下念
我宁愿她不要教,让孩子玩
[ 本帖最后由 早早妈咪 于 2007-11-20 08:45 编辑 ]
从自身做起,一起来对不好方法说NO
继续?!
我看到一位妈妈在医院候诊时,很能利用时间,教孩子学地理知识,这是好事
可你看看她怎么教的
翻到新的一页,哇哇地念完了,就要翻第二页,
孩子想再看看,妈妈就说"这还不知道",又接着哇哇地重复念一遍
孩子问问题,妈妈又说"这还不知道",回答问题
孩子想自己拿着看,妈妈说'"不要你拿,会撕坏",自己拿着接着往下念
我宁愿她不要教,让孩子玩
[ 本帖最后由 早早妈咪 于 2007-11-20 08:45 编辑 ]
2007/11/20回复
 早早妈咪楼6楼
早早妈咪楼6楼在<读者>里看到一个五年级的孩子的一段话"我是爸妈的宠物,我每天在房子、车子、教室三个笼子里生活,我希望什么时候能放放风",听到觉得很可怜,可能很多稍大点的孩子有同样的心声吧,孩子和父母都觉得竞争太大,拼命读书,上各种特长班,连亲近大自然的机会都没有
2007/11/23回复
 早早妈咪楼7楼
早早妈咪楼7楼前一段时间,在好又多门口碰到一位小姑娘,打扮得很成熟,头上扎假发,大花,肩上挎个毛毛的背,挺好看的,看起来很可爱,我逗了一会她,竟还不会说话,在一旁的妈妈说"她才一岁多点",天,我以为她有三岁了
回来我总觉得有点不对,
我承认她打扮得很可爱,但我不喜欢,多大的孩子应做多大孩子的事,打扮也一样,一岁的孩子应该有一岁的纯真,而不是一个成熟的小大人
回来我总觉得有点不对,
我承认她打扮得很可爱,但我不喜欢,多大的孩子应做多大孩子的事,打扮也一样,一岁的孩子应该有一岁的纯真,而不是一个成熟的小大人
2007/11/26回复
 早早妈咪楼8楼
早早妈咪楼8楼现在婴儿车用的真是广泛
经常看到二三岁能走能跑的小朋友都坐在车里被推
我知道家长可能怕走长路,小朋友走不动了要抱,放在车里就轻松了
但这样会不会让孩子有依赖
反正我看得不太舒服
脚不常走,会退化的
经常看到二三岁能走能跑的小朋友都坐在车里被推
我知道家长可能怕走长路,小朋友走不动了要抱,放在车里就轻松了
但这样会不会让孩子有依赖
反正我看得不太舒服
脚不常走,会退化的
2007/11/27回复
 早早妈咪楼10楼
早早妈咪楼10楼不想又看到这个帖子
老公家四岁的侄女和她奶奶来我家,呵呵,看到很多我看不惯的做法.
举一例;
她奶奶总是冲着她说,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威胁的话"我不喜欢你"、“我打你”总是挂在嘴边
但从来没看到打,看来她奶奶是习惯说这两句威胁的话了
老公家四岁的侄女和她奶奶来我家,呵呵,看到很多我看不惯的做法.
举一例;
她奶奶总是冲着她说,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威胁的话"我不喜欢你"、“我打你”总是挂在嘴边
但从来没看到打,看来她奶奶是习惯说这两句威胁的话了
2008/02/21回复
 早早妈咪楼12楼
早早妈咪楼12楼感觉现在很多父母都容易犯的
现在父母很重视孩子的知识,但感觉特别急于告诉孩子答案,孩子一看到什么,或问什么,家长会迫不及待地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别和作用……
这样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和生活体验的时间很少,剥夺了孩子自己的心灵感悟体验,和知识构建机会。
现在父母很重视孩子的知识,但感觉特别急于告诉孩子答案,孩子一看到什么,或问什么,家长会迫不及待地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别和作用……
这样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和生活体验的时间很少,剥夺了孩子自己的心灵感悟体验,和知识构建机会。
2008/03/03回复
 早早妈咪楼13楼
早早妈咪楼13楼这种情景是不是很常见:
带着各自的孩子的两个家长在聊天
A:“你看你孩子多听话呀,我这孩子就是调皮!”
B:“哎,听话?他是假装听话,他很不听话,……(一系列不听话的例子)”
或者
A:“你孩子学习真好,我孩子学习差死了!”
。
。
。
。
可能是家长们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习惯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喜欢贬低自己孩子,或者他的内心并不是这么认为,只是亮个姿势
可站在旁边的孩子会怎么想?他会知道父母只是为了表示谦虚吗?我相信他感受到的只是打击
一个成人都希望理解和赞赏,在工作时希望得到上司的认可和赞赏,在生活中希望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尊重。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作用要远远大于成人眼中的上司和朋友。如果你的上司每天说你不行时,成为成年人的你,你的工作积极性有多大?
带着各自的孩子的两个家长在聊天
A:“你看你孩子多听话呀,我这孩子就是调皮!”
B:“哎,听话?他是假装听话,他很不听话,……(一系列不听话的例子)”
或者
A:“你孩子学习真好,我孩子学习差死了!”
。
。
。
。
可能是家长们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习惯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喜欢贬低自己孩子,或者他的内心并不是这么认为,只是亮个姿势
可站在旁边的孩子会怎么想?他会知道父母只是为了表示谦虚吗?我相信他感受到的只是打击
一个成人都希望理解和赞赏,在工作时希望得到上司的认可和赞赏,在生活中希望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尊重。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作用要远远大于成人眼中的上司和朋友。如果你的上司每天说你不行时,成为成年人的你,你的工作积极性有多大?
2008/03/19回复
 早早妈咪
早早妈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