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胃寒?谁胃热?
冬季和春季是胃病的高发季节,胃炎、胃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都容易加重或复发。天气寒冷、饮食习惯和年底工作紧张等因素是外因,在改善外因的同时,着眼于内因,调理好本身的身体机能,也许才是根本。
按照中医的分类方法,胃病主要有三大类: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病、肠胃湿热引起的胃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方法。脾胃虚寒的人,应该采用暖胃的方法,日常做菜时可以多用胡椒、生姜,温补暖胃的羊肉当归汤是很好的适时补品;肠胃湿热的人,应该注意清除肠胃湿热,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羊肉不宜多吃,性热壮阳的狗肉更应尽量不吃;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通常是因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以平时适当运动与休息,舒缓情绪很有帮助。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性的总结,临床并非如此简单,也有虚实夹杂或本虚夹杂等。
可是我们不是专业医生,怎么知道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阴虚还是阳虚呢?专家介绍留意日常生活细节,其实可以粗略分辨。平时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四肢冰凉、胃口不好、常感疲倦无力的,多数为脾胃虚寒之人;而经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或排便粘滞不畅、脾气暴躁的,多为胃热之人。另外,胃泛酸水时伴有灼热感,一般为胃热,而胃寒的人泛酸通常是泛出清水。
胃药不可乱吃,要平时注意保养
不了解自己,就常常会有乱用胃药的情况出现。“谁有胃药?我胃痛了!”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胃痛的时候,赶紧吃胃药,能够快速止痛,这是很多人的做法,但专家警告,胃药不可乱吃,有些止痛药不但没有止痛作用,还会因为刺激胃粘膜、容易引起胃粘膜糜烂或出血而加重病情。所以专家建议选择一些消化酶片,无副作用,是非常好的,也有止痛,保养胃的功能。

重点保“胃”人群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胃部问题,即使肠胃疾病大多源于脾胃虚弱,程度也有不同。小孩也有部分属于脾胃虚弱的体质,但他们的肠胃问题多数是由受凉和饮食消化不良引起的虚实夹杂之证,老年人则多数因脾胃虚弱而偏虚寒。
有的人因为职业特点,成为需重点保“胃”的对象。比如工作高度紧张劳累、工作时间不固定、食无定时、经常熬夜,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肠胃疾病。所以公安人员、司机、空姐和经常熬夜加班的SOHO族,都应该对肠胃实施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