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证的。农民土地流转,2016年前固定资产登记时也不能写我这个城市户口人的名。农民土地只能在农民之间流转。
若建房子,也是以农民户口报建。
也就是说,我出钱了,但字面上跟我没毛关系,最终也是侄子那边受益。
买了块地,不知值得否
26524328谈天说地
这次,就在自己家围墙外侧又购置了500平方米的闲置地(准备围墙围起来,跟现在家的院子「也是500平方米,10年前买的,4万大洋,也建了占地100平米三层,有房产证的」围连成一片,整个院子就有1000平方米了)。
准备在这块地皮上建个占地100平方米的三层别墅,主要供自己节假日回去住和20年后退休住。
现在的考虑是:这么快就起楼,又住得少,是不是太浪费,而且20年后退休生活也是个未知数。
若不建房子,就给家里乡下人种菜吃的,那这个钱又是否太奢侈了?
当然,地皮是升值的,那是侄子受益的事了,我自己没想过去赚这个钱。
对了,500平方米10万大洋。
---------------------
补充:
2016年前固定资产登记,包括农民,所以准备以弟一家农民身份登记。
准备年底报建,可领房产证的,当然也得署弟一家名,他们家才有农民。
不着急,报建后慢慢弄。
我乡下,离市区开摩托10分钟,道路畅通,至于文化生活,电视网络畅通,自己也喜欢看书,退休后也不会流连商城街市,种点小菜,肉类有串门小贩。
广州的房子给套儿子,也有房出租,广州与乡下,来去自由。
最大问题是,医疗条件。
两个侄子,正小学,若有造化,远走高飞,若呆乡下,将来也没田种的了,可略供使唤,侍我这个老头,两栋楼,1000平米,都给他们,我儿子也可分享,估计他是看不上的了。
其实在广州这么久,我都没有归宿感的,自己定位是外地人,广州环境也不好,街市繁华也不是以逛街为生,文化设施好你又去过几次?
其实,必要性确实不大,但钱贬得快,不如置业,造福子孙。
-------------
老婆很赞成,我还心大心小。
农村的土地都是没证的。
房子也没证的,因为舍不得**费,土地房子遇拆迁照赔。
十年前乡下建房子,我报了市局,有房产证,应该是我们乡下唯一有产权证的。
2014/05/04
精选回帖
1970/01/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