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美加,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67489328谈天说地
借用导游的一句话:美国是精英的天堂,庸才的地狱.当然这里的精英指的是美国的精英,而不是中国的精英.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学在世界排名进不了前40.而庸才的说法因人而异.有些平庸的美国人生活得很快乐,因为他们胸无大志,享受着"月光一族"的无忧无虑.而中国的某些精英,由于在国内高薪/受人尊敬却沦落为美国或加拿大的二等公民后变为默默无闻而内心忍受着地狱般的煎熬.
2014/08/13
精选回帖

我婆婆下个月就要去国外,还经常帮我们洗脑说让我带着囡儿跟她去,我在想,我是独生,我在这里虽然不多,但也有一万多的收入,工作自己又喜欢,房子又有车子又有的,囡儿读的虽然不是什么贵族幼儿园但也是市二幼啊,我可真没兴趣去那些鬼地方从头来过。
2014/08/13回复

的确如此,现正在加拿大,所以都是繁文,以前觉得美加是人间天堂,可真正过来才犮现根本不是这样,人家报导中国总是负偭,而中国报导人家总是吹捧,幸好是利用假期过来,还有退路。
2014/08/14回复

我现在是在做两份工作,当然猎头找我时,有两家公司看中,谈了OFFER,但两份我都喜欢,最后我选择了现在这份,但另外一份我就说我婆婆要出国,所以家里没有人管我只能挂职做顾问,这样就一份是全职,一份是挂职,工作上也是进可攻退可守。老公说我人太贪心,但我是觉得干麻事情都是二选一,有能力的为什么不能全要。而且我也和现在的老板谈了,另外一家我在只是挂职,但觉得她人好所以愿意跟着她(她又是感动和感激)。下个月起BOSS叫我兼多一项工作加多我2000工资。其实我兼不兼也无所谓,反正也是收人钱财**的活。
2014/08/14回复

虽然不是说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但LZ看上去有点以偏概全的说法。其实在那里生活都一样有苦有乐,要看你自己怎样去平衡。不能说在国外好,在国内就不好,毕竟每年还是有那么多人向往着出国,就当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累计经验。
2014/08/14回复

只是去旅个游,就下这样的定论太片面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像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到北上广一样,适者生存,在北上广混不好自然就只能回去了,难道这就能说北上广不好?一句话,看菜吃饭!就像LZ看到的这些同胞一样,你觉得他们过的不好,人家不是照样留在国外了吗?有条件有能力能在国外立足的不会想着要回流,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条件,则另当别论,没条件没能力移民的还对其嗤之以鼻说三道四,只能说见识有限,狭隘!
2014/08/14回复

本帖最后由 lifetrue 于 2014-8-14 14:32 编辑 小小的代号 发表于 2014-8-13 17:17 我有个同事,十年前和她老公一起通过技术移民去了多伦多,结果是,她老公不到两年就落荒而逃,回到中国后,打死 ...和我那朋友夫妻一样,两口子都是华工毕业的,当时带着儿子申请技术移民过去的。加国的福利对妇女儿童真没得说,他老婆在不知道什么商会找了份工,但是做先生的就很难适应,要生存也是可以,他在一家加油站做服务生,当时同班另一对夫妇移民过去加国,男的在超市卖猪肉。上面说得这个朋友在加国坐了两年还是三年移民监就回来了,原单位当时办得是停薪留职,后来他就回原单位,一个月一万多,现在估计更多,国内做这个行业的少,他还是很受尊敬的,一年回加国一到两次看老婆孩子,坚持了七年。。。。,到最后他老婆不肯回,他也不想再去加国,前年终于离了婚,去年又结婚在国内生了孩子。我还有一对朋友,女的坚持带着儿子申请了澳洲的技术移民,当时在广州吃送行宴,做太太的和小朋友都很兴奋,尤其是小朋友得知澳洲不用做作业上半天学玩半天,那个开心啊!但是做先生的还留在深圳攒钱工作养家,现在好些年没联系了,不知道他们的家庭是否还能维系,以常理角度,这种家庭分崩离析只是时间早晚。我个人觉得去了国外,适应生存真得很重要,年青的时候去闯一闯权当增加经验去适应竞争,但是如果在国内已经是中产但没有过硬的英文和国外认可的大学文凭,去到由头再来,所谓由奢如简难,心里的落差是杠杠得,而这种落差不是一个扛住就可以了的,得夫妻双方一起认可一起努力,多少辛酸事只有自己知!能闯过也许海阔天空,闯不过就劳燕分飞!
2014/08/14回复
全部回帖
小小的代号:
今年暑假,一家三口到美加东西部兜了一圈.感慨良多. 借用导游的一句话:美国是精英的天堂,庸才的地狱.当然这里的精英指的是美国的精英,而不是中国的精英.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学在世界排名进不了前40.而庸才的说法因人而异.有些平庸的美国人生活得很快乐,因为他们胸无大志,享受着"月光一族"的无忧无虑.而中国的某些精英,由于在国内高薪/受人尊敬却沦落为美国或加拿大的二等公民后变为默默无闻而内心忍受着地狱般的煎熬.
查看原文[size=12.800000190734863px]生在中国,有时候也算是一种庆幸。在美国,衡量成功的标准可能是为国家、为世界做了哪些贡献、实现了哪些个人价值,即使买了宝马小轿车,也没啥优越感。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大部分都是穷逼,而你脱颖而出,享受各种特权和优待,那种优越感和成就感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三观不一样,不要比好吗?看着都激动!
2014/08/14回复

我身边也有一堆亲戚朋友移民美加。有普通中产阶层的,有获得高薪厚职的,有在当地当公务员的,也有在国外考 ...
2014/08/14回复

cindyfeilove:
好吧,当局人发表发表自己的看法。本人不在美也不在加,是在澳洲大乡村!在澳8年,当初27岁和老公一起技术移民过来的。移民之前在珠三角的政府部门做。移民之后在澳做过华人餐厅服务员,在华人店铺做过店员,在鬼佬酒店做过叠被子!一辈子都没做过这样低层的工作,苦过哭过,但是没有后悔过!我移民不是为了孩子,是为了自己!既然人家可以在澳洲混得不错,为什么我不可以呢?我以最快速度读了个幼师证书,找到了正职工作,老公也辛辛苦苦不放弃找到了专业工作。我现在是长工,一个星期固定上三天休四天,有病假有公众假期pay,有带薪假期!有自己房子和车,虽然是贷款,有了自己的孩子!我觉得挺好的。以前地层工作的经验我很感恩,因为我做过,我懂得了尊重,我尊重每个国家餐厅服务生!尊重店员!尊重酒店叠被子的员工!包括中国的!现在每次旅行,离开酒店之前,我自己都收拾一下房间,那么人家来房间收拾的时候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我觉得只要通过自己劳动而得来的回报,无论做什么就值得尊重!所以我感谢我的经历!到底澳洲好?还是中国好?其实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不好!在澳时间长了,我就想念中国!我们家平均一年回国一次,一次大概一个月,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不过深深感觉物价一年比一年贵!在国内呆久了,我就开始怀念宁静的澳洲大农村,走路都比人慢!所以-------我是矛盾体!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移民,我觉得我这条路是我人生正确的选择!说到歧视,我不可否认在澳会有歧视华人的鬼佬,但是大家不防想想,广州人步也其实外地人吗?北京人不也一样吗?上海更不用说了!我现在没刚来的时候那么敏感了,动不动就说人家歧视,我个人认为放眼世界,到处都有好人和对自己不好的人,不用在乎他是白色的、黄色的、还是黑色的!其实都是一样的。这些年,在澳洲有华人帮过我,有鬼佬帮过我;有华人欺负过我,也有鬼佬欺负过我,怎么说呢?别说什么二等公民,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挺好的!移不移民,各有各的理!但是我移没后悔!谨做参考。
查看原文讲得真好,继续加油。不过其实唔使甘认真回复依个贴咯,都系道听途说类,妇人八卦感。系欧洲待过一段时间,深感差距之大。时常想起瑞士清澈翡翠般的湖水,看着眼前的珠江水,人生苦短,值得追求更好更自我~ 当然,我都系好中意广州,人各有志啦~
2014/08/14回复

Erica_____:
[size=12.800000190734863px]生在中国,有时候也算是一种庆幸。在美国,衡量成功的标准可能是为国家、为世界做了哪些贡献、实现了哪些个人价值,即使买了宝马小轿车,也没啥优越感。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大部分都是穷逼,而你脱颖而出,享受各种特权和优待,那种优越感和成就感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三观不一样,不要比好吗?看着都激动!
查看原文哈哈,你说的多到位你造么~
2014/08/14回复
小小的代号:
补充一下,我们的全陪导游是某知名大旅行社的分店店长,不到30岁,他说他自己是哈佛毕业的,一年中,有半年是在美国的,他自己的孩子本来可以选择在美国出生的,但是他还是放弃了,叫老婆回国内生.
查看原文你信吗?我表示不信,这是常识
2014/08/14回复

royroyso:
所以我说,我支持她去,等她在那边考察好,准备好了,我们到时候失业了就跟着过来陪她
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婆婆离开了我就自由放飞啦,又多一条后路以后真要在这里不行还有婆婆开的另一条路可走,三来,我是独生不用说马上放下父母不管跑到国外,四来老板知道我这么伟大为了她(当然她是这样想)放弃国外这么好的发展,对我更加信任加我工资。这算盘怎么打都响
查看原文

哈哈哈,楼主算盘学得好。厉害
2014/08/14回复

单纯地说移民国外好与坏,感觉太片面了。
就体育界三大明星姚明,易建联,林书豪在美国的境遇,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姚跟易都是中国过去的,两个人在美国的发展是天差地别的,大姚很快融入那边的生活,跟队友称兄道弟,参加社区活动,发起慈善晚会等,逛超市都能跟美国大妈侃侃而谈。
阿联是孤独的,除了初期顶着国人的光环,背靠巨大的中国市场,还有足够的上场的机会表现自己。由于语言天赋,个性等因素,很难获得队友,教练的信任,然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最后回国。
林书豪更能代表华人在国外闯荡的经历了,土生土长的华人,正宗的美国制造。哈佛毕业,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抓住了机会。即便成名了,但是身份背景在那里,还是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与歧视。
无论在哪个环境生活,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别人云亦云。有得必有失。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的认同,心灵的归属,都不是能用空气或者食品能代替的。
就体育界三大明星姚明,易建联,林书豪在美国的境遇,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姚跟易都是中国过去的,两个人在美国的发展是天差地别的,大姚很快融入那边的生活,跟队友称兄道弟,参加社区活动,发起慈善晚会等,逛超市都能跟美国大妈侃侃而谈。
阿联是孤独的,除了初期顶着国人的光环,背靠巨大的中国市场,还有足够的上场的机会表现自己。由于语言天赋,个性等因素,很难获得队友,教练的信任,然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最后回国。
林书豪更能代表华人在国外闯荡的经历了,土生土长的华人,正宗的美国制造。哈佛毕业,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抓住了机会。即便成名了,但是身份背景在那里,还是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与歧视。
无论在哪个环境生活,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别人云亦云。有得必有失。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的认同,心灵的归属,都不是能用空气或者食品能代替的。
2014/08/15回复

老板好。军情已经帮你视察好啦,原来妈网真的好强大,可以考虑入股哦。 ...
2014/08/15回复

罗罗妈妈:
其实自己去和跟团差距还是很大的自己去就比较深入当地了我们刚从美国自驾回来,真的比国内好多了,也遇到了很多华人。在大峡谷的麦当劳点餐和看电影买票都是中国人,感觉大家在那里很适应的
查看原文这个没有具体了解,我们只是旅游中去看的。我们是看一个大峡谷历史介绍的影片,很多老外一起看的
2014/08/15回复
我的远房亲戚,有五个子女,最小一个在八十年代末嫁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华人,移民在美国,近几年,其他的几个子女拖家带口的全部移民美国,剩下两位老人,老人其实也想去,不知道什么原因还没去,当初把小女儿嫁出去也是为了将来能移民过去。现在想想亲戚的几个子女,都四十好几了才出去,不知去到那边能做些什么
2014/08/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