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把全托的女儿接回家了。
67405405幼儿园早教
2006/03/06
精选回帖

引用:原文由 芳 发表于 2006-03-07 23:13:31 :我是七七爸,我说几句: 给七七看病的心理医生是加拿大儿童医院心理门诊的专家贺医生,有六七十岁吧,看起来经验丰富。她重点讲了两点: 一是注意建立培养3-7岁儿童的心理安全机制。意思是说3-7岁的儿童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当宝宝到7岁时感到安全对她来说不是大问题,不是我最关注的问题了,才会勇敢的走出家门自信的探索外面的世界(正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如果这种内心的安全机制没有建立或严重缺失,就会在7岁左右即上小学时缺欠自信。所以37楼说的对:“从小能享受一些不太过分的溺爱的孩子长大以后更自信”。 二是孩子的压力会通过心理自我防御机制表现在身体上,即会降低免疫力而多病。医生说七七的心理情况就像一个在注水的池子,当池水渐渐升高而溢出的时候,她没能力用语言表达痛苦,为了保护自己,宝宝的潜意识会起动自我防御机制,表现在外部就是发脾气和生病(通过伤害自己而引起大人注意),比如七七常会嘟着小嘴说:“爸爸妈妈坏,打死爸爸妈妈(开始以为是宝宝的表达不准确)”,现在看来是一种积累的怨恨。七七最近也常常咳嗽感冒,医生说这跟七七的心理及情绪有关,是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免疫力下降。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关掉水龙头,而不是从池子向外舀水。 总之,快乐是宝宝成长最重要的,要锻练意志培养生活能力等六七岁吧,不要拔苗助长。七七爸爸: 你好,很高兴你能够将七七接回来。我觉得加拿大医生讲的两点很正确,这两点在我孩子的身上都体现出来了。接下来我想你们需要给多些爱给七七,因为有了足够的爱七七的安全机制会建立好的,当她的内心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她会自信的。
2006/03/08回复

引用:原文由 芳 发表于 2006-03-08 0:25:54 :嘘。。。。。。。。。。。。。小声点羲羲妈妈。我在看予僖的育儿帖,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向她学习。 七七爸贴[此帖子已被 芳 在 2006-03-08 0:27:28 编辑过] 好爸爸一个,
2006/03/08回复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首先,我一直反对全托。
我把所有回复都看了一遍,觉得反对全托的父母自己带孩子的比较多,支持全托的父母,孩子基本上有祖父母或阿姨带。
这一差别已经很能说明问题。许多孩子从小都没有在妈妈身边睡过,他是不是离开妈妈对他来讲还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他一出娘胎就算离开了。
我见过许多妈妈没有自信带孩子睡觉,总是推说:“孩子不和姥姥(或奶奶,或阿姨)睡,就睡不着。”一个再忙的人,她晚上也要睡觉,不和孩子睡根本找不到任何借口。
她不能体会妈妈和孩子晚上讲故事、看书、唱歌、说悄悄话的那些小秘密,那么她也不能体会没有了这些东西,孩子会觉得夜晚很冰冷。
还有一些妈妈举例说,全托的孩子如何这般有成就。的确,我见过一些。不过我并不羡慕那些成就。我只要我的孩子和我共同拥有最私密的时光,享受最放松的愉快。
她知道,夜里妈妈多次吻过她,所以早上醒来时看见妈妈就会笑。
一个人的母亲,应该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的膝盖应该是最美妙的课堂,这才是做妈妈不可逃避的责任。
我的童年很幸福,因为我几乎没有上过幼儿园。我的爸爸妈妈一直把我带在身边,上班的时候,放我在楼下的大院里和其他不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那样的童年是充满奇遇、激情和想象力的。
我也明白,因为大院里不再有其他不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反而多了虎视眈眈的人贩子,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去幼儿园仅此一项目的而已。
我觉得,生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有个孩子,而是珍惜上天赐予你这样一份最好的礼物,同时珍视与他相处的每一秒时光。惟其如此,他才会真正自信、自爱与自强。
不要在你和孩子都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强行把他推出家门。他和你都还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总有一天,他会想自己走出家门。
假如你曾一直引导他,他走出家门的那一刹那,你不会再担心他是否能够应付外面的世界,因为孩子自己知道,他已经准备好了。
你也知道,他已经准备好了。
仅以此文与妈妈们共勉之。
我把所有回复都看了一遍,觉得反对全托的父母自己带孩子的比较多,支持全托的父母,孩子基本上有祖父母或阿姨带。
这一差别已经很能说明问题。许多孩子从小都没有在妈妈身边睡过,他是不是离开妈妈对他来讲还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他一出娘胎就算离开了。
我见过许多妈妈没有自信带孩子睡觉,总是推说:“孩子不和姥姥(或奶奶,或阿姨)睡,就睡不着。”一个再忙的人,她晚上也要睡觉,不和孩子睡根本找不到任何借口。
她不能体会妈妈和孩子晚上讲故事、看书、唱歌、说悄悄话的那些小秘密,那么她也不能体会没有了这些东西,孩子会觉得夜晚很冰冷。
还有一些妈妈举例说,全托的孩子如何这般有成就。的确,我见过一些。不过我并不羡慕那些成就。我只要我的孩子和我共同拥有最私密的时光,享受最放松的愉快。
她知道,夜里妈妈多次吻过她,所以早上醒来时看见妈妈就会笑。
一个人的母亲,应该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的膝盖应该是最美妙的课堂,这才是做妈妈不可逃避的责任。
我的童年很幸福,因为我几乎没有上过幼儿园。我的爸爸妈妈一直把我带在身边,上班的时候,放我在楼下的大院里和其他不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那样的童年是充满奇遇、激情和想象力的。
我也明白,因为大院里不再有其他不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反而多了虎视眈眈的人贩子,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去幼儿园仅此一项目的而已。
我觉得,生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有个孩子,而是珍惜上天赐予你这样一份最好的礼物,同时珍视与他相处的每一秒时光。惟其如此,他才会真正自信、自爱与自强。
不要在你和孩子都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强行把他推出家门。他和你都还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总有一天,他会想自己走出家门。
假如你曾一直引导他,他走出家门的那一刹那,你不会再担心他是否能够应付外面的世界,因为孩子自己知道,他已经准备好了。
你也知道,他已经准备好了。
仅以此文与妈妈们共勉之。
2007/12/22回复
看了七七的经历我坚决不会给孩子全拖了.感谢芳给我们的经验.

2008/03/26回复

最爱亦宁:
看完这个帖子,感触很多.虽然我的孩子只有一岁,但我是从怀孕就打定主意坚决不送孩子全托的。跟大家讲述一下,我当年被全托的悲惨经历吧:小时候妈妈工作很忙又要读书,无奈之下将不到两岁的我送到全托,那时只有周日休息才能回家.她一直以为我过的很好,因为那时的我属于听话型的孩子.也许是心灵感应,有个周三妈妈突然很想我,于是在晚上7点到幼儿园看我,那是个冬天,北方零下十几度,可是当妈妈走进幼儿园的走廊,看到的画面居然是我一个人光着腿站在冰冷的走廊上小声的哭着...唉,当时我妈都快疯了,一把抱起我就把门踹开了,然后帮我裹上大衣哭着去找园长当即就要办退学手续.她真的没想到,仅仅是因为不到两岁的我尿了裤子,老师为了惩罚就让我一个人站在外面,而且当时外面是漫天大雪...由于出了我的这个事件,导致很多家长将孩子接了回来,不敢送回去而改日托了.至于我,妈妈没有再让我上幼儿园,而是跟她每天一起去上班直到上小学为止...那么小应该没什么记忆的,可是到现在我依然深深的记着自己当时听到妈妈高跟鞋的声音,远远的撒开光着的小腿向妈妈怀里扑过去的情景...现在自己也做了妈妈,我是绝对,绝对,绝对不会让女儿重蹈覆辙的!!!请各位妈妈三思而后行!!!<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Emotions/20.gif">
查看原文我哭了,可怜的孩子,可怜的妈妈
2008/03/26回复
我可舍不得送女儿去全托的,太小了,会没有安全感的
2008/03/26回复



2008/03/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