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到小学对孩子来说一定有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让他们可以适应环境的转变还有学习模式的转变。但是孩子判断能力和自制能力有可能不足以独自完成这个过度,所以家长若给予适度的引导,有助于孩子完成他们的饿心理“断奶”期。
1、激发学习愿望。
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向孩子表示祝贺,让孩子知道上小学是一件值得光荣的、骄傲的、高兴的事,家长可以用赞叹、喜悦、欣赏的语气和孩子谈上学的话题。如:“宝宝长大了,马上就要成一年级小学生了!” “这些好听的故事都写在书里,等你上学认识了字,就能自己看了,还能从书里知道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的更好听的故事呢!”当他做了一件让大人满意的事时,这样夸奖他:“要成为小学生了就是不一样,真懂事!”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童年在小学的趣事,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2、调整好作息习惯。
“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也很重要。”相对幼儿园来说,小学对孩子的要求又严格了许多。如早上上学比幼儿园早,到学校后就可能早读。上课的时候不能随便离开座位,需要遵守课堂纪律,学习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等。这对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这些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家长可以在开学的前10天,有意识地把这些意识灌输给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睡觉、早睡早起,具体时间课参照作息时间那篇博文,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等),教育孩子懂得和遵守校园规则。
3、学会交往。
“要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家长要教会孩子结交新朋友。”进 入小学后,有的小朋友很可能班里一个同学也不认识。要让孩子早点融入这个集体,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如在和朋友的小孩交往时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又如在报到的第一天,让孩子把周围同学的名字记住,然后慢慢地把其他同学的名字记住,并主动邀请同学一起玩。这一点,将是我在开学初重点关注的现象, 因为,有了好朋友的陪伴,孩子更容易释放自己,与集体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