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惧水症
夏天到了,在这艳阳高照的酷暑里,很多家长都带上自己的孩子跑到泳池或海边避暑去。
但是有很多小朋友在不会游泳的情况下或是游泳初学者都普遍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惧水现象。亲爱的家长们,你们的孩子怕水么,当你的孩子看到水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呢?
惧水的小朋友在没有入水表现为情绪低落,不下水,有的甚至哭泣,喊叫“我不想游泳!”。在入水后表现为头不入水,害怕头不沾到水,动作僵硬,动作急,害怕自己沉下去总是躲在台阶的附近力图寻找最浅最安全的地方,找理由靠近岸边。通常情况下,大人都会安慰孩子,鼓励孩子一切都好,用担心或哄骗的方式来缓和孩子的恐惧。
然而这种方式是暂时的没什么实际效果的,孩子们还是会怕,或干脆哭的天崩地裂来赢得大人们的妥协。对孩子来说,除了玩水,能学会游泳才是消除惧水症的最有效方法。游泳既清新舒爽,又能锻炼身体。对于小朋友,游泳的意义还远远不止这些——学会游泳,意味着他们在水边更安全,增强他们的力量性和协调性,使他们体形健美、感到更自信。
那么如何克服小朋友的惧水心理,让他们在水中做自由的小天使呢?
一、在专业的游泳教练的指导下做好充分的课前热身和进行互动,让小朋友熟悉周围的人和环境,消除陌生感带来的恐惧感。
二、对于呛水、溺水的不良记忆导致的惧水心理的儿童,当他们处于相同的环境时,这些不好的记忆就会被唤起。这时候不要着急让他们下水,先对出现这样情况进行理论解释和讲解,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自己和教练的信任感。然后帮助学生熟悉水,慢慢接触水,从怕水到喜欢水。
具体可采用两种方式(1)水中行走练习。通过在水中行走练习培养儿童的水感“对怕水的儿童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通过水的深度阶梯式变化,用”你行,没有问题”的话语激励他们。对怕水特别严重的孩子可以手拉手一起练习。(2)呼吸练习。呼吸练习采取的教学过程是从岸上的模仿练习到水中练习,分为四个部分:吸气、憋气、呼气、甩水。岸上模仿练习20次,鼓励孩子憋气往自己脸上泼水,最后试着下水练习。
三、由于场地和游泳运动的独特性产生的惧水心理,对于场地的熟悉以及游泳项目的介绍就成为开始学习游泳项目的关键。对于水中压力、浮力、阻力的介绍,告诉孩子怎么控制这些力甚至利用这些力的重要性。让孩子触摸和熟悉水性,感受游泳场地,从而消除恐惧感。
防止和消除儿童初学者对游泳学习的心理障碍,让孩子更好、更快地掌握游泳技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来自大自然的水的世界的恩馈,愿您的宝宝能做个自由自在的飞鱼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