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过年,别只带一张嘴回去
文/从北到南
过完大年已有十几天了,生活总算是回归到一个相对清净的日常状态了,可有件事给我的触动蛮大的,一直在我心里来回搅动。
▼
年初八,和妈妈一起去村头散步时,碰到几位和妈妈同龄的阿姨正在路边吐槽。
A阿姨说:“今年过年我们家老大老二老三都回来了。三家子加上我们老俩口一共11口人,光做饭洗锅就把我累的够呛了。好不容易伺候一大家子吃喝完,他们又叫了两个人过来打麻将,炕上开一桌,地上开一桌。嫌孩子吵闹,就让我们老两口带出去哄。我们这么大岁数了,哪里追的上三个活蹦乱跳的小孩子,况且天也冷。但是没办法,只能尽力周全,下午累的浑身酸痛地回去,还要再做饭给一大家子人吃。吃完饭,人家儿子儿媳没有一个帮忙的,又开始打麻将,不到晚上十二点多不算完,我哪怕再累也不能早睡,得在旁边看住小孩等牌局散了才能睡。过个年,真是累死人啊。”
B阿姨说:“说的是啊,过年哪家子不是回来一屋子人。个个都只长一张嘴,只会吃,不会做。不是看电视就是看手机,要么出去会朋友去了。前两天下了雪天太冷,自来水管冻坏了,得去坡上挑水吃。我的腿有风湿疼的不行,是他爸去挑的,人家儿子就在门口问了声:‘爸你能挑动不?’他爸心疼儿子,就说自己能挑,儿子就真的回屋去了,是他爸一趟趟的在雪地里挑水回来给一大家子人吃。唉,有时候烦了,真想他们早点回城去上班,让咱歇口气。如今这老胳膊老腿都不好使了,不能和年轻的时候比喽!”
C阿姨说:“说是这样说,哪怕再累,咱还不是盼他们回家过年么?每次走的时候,还不是大包小包的给孩子们带好吃的,生怕他们少吃一口。”
最后这位一说,前面几位阿姨都点头道:“就是就是,咱知道心疼孩子,孩子不知道心疼咱啊!谁叫咱是当父母的呢!”
▼
听了这些话,我心里感到很不好受。
我们经常在电视画面和现实画面中见到的情景是:儿女拎着大包小包过年回家,爸爸妈妈满脸笑容迎上前来,然后在热气腾腾中父母端上来一大桌菜,一家人喜气洋洋,吃吃喝喝,和谐无比。也曾见过各种晒回家过年舒服幸福的帖子,说睡觉可以睡到自然醒,老妈会直接把饭做好了端到自己床上来。
的确,当父母的因为一年见不到儿女,所以想在过年的时候好好疼爱一番,想方设法做儿女爱吃的,忙里忙外为儿女置办着,哪怕觉得辛苦,也舍不得让儿女动手,拿儿女当宠物猪一样养着,看着他们吃撑了才放心。从他们真实的内心来说,对这种劳累也是反感的,只是爱子之心盖过一切,总想着哪怕自己累点也让孩子舒服一点开心一点。
可是作为儿女的我们,又岂能真的无视父母的辛苦,心安理得地只是坐着等吃?父母这辈人,大多数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苦,老了又不停的给几家儿女看小孩。真正安闲无事又舒心畅快的日子,寥寥可数。毕竟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能晚年啥都不用干只跳广场舞。
也许有人会说:“我有说过要帮忙可我妈不让啊!”。
是的,你客客气气的问一声,十个妈妈九个会说:“不用不用,我来就好了!”可是如果你真要干活,何必问呢,直接干不就好了吗?妈妈炒肉你剥个葱会吧?爸爸扫雪,你铲到车里会吧?爸妈虽然照样还是会舍不得,表面上阻拦你干活,可是心底里对于你的体贴和勤快不知有多受用多欣慰呢!
▼
当然了,我们都是好孩子,我相信大多数的年轻人,心里都是疼惜父母的,所以下次回家过年,一定要记得,不光带嘴回去,还要带上自己的手脚,行动起来,帮助一下家务繁重的爸爸妈妈,让他们轻松一点,开心过年!
▪ END ▪
从北到南说:
每桌欢乐祥和的全家宴背后都有一个忙前忙后进进出出的身影,有时候是妈妈,有时候是爸爸。千万别小看了过年这一大家子的吃吃喝喝,以为不过是小事一桩。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下次你做了,就会知道了。爱咱妈,爱咱爸!行动起来!
“从北到南”是我的公众号,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