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们挺老城区学位有底蕴,我也豁出去脸面来撑撑天河和龙口西……
75180359房产楼市
妈网很多人说越秀的学位有底蕴有传承,天河的都是暴发户。我说说身边情况。
我在龙口西这个片区,小孩上学也在这里。人都是惰性动物,住的久了就懒得搬。我也是,龙口西附近活动习惯了,觉得挺好,生活交通氛围都方便,很好。
更关键的是,太多朋友、同事住这里,大家价值观相似,爱好和语言近似,沟通和交流的逻辑容易相互理解。
这里有多少暴发户我不知,但高学历的我能数出几十上百个。所以小孩的教育我放心,我不在乎是龙口西还是龙口东龙口南小学,我在乎的小孩的家长以及小孩本身的教养。
不才我是top2本硕毕业的,所以对top2没那么多神秘敬仰。龙口西这里我小孩的玩伴们,top2毕业的家长有5、6个。浙大、复旦、交大、人大、武大、中大等等学历的家长,在天河北、龙口西太普遍了。妈网里好多天河北龙口西的,都是名校高学历的。
所以,说小学中学之类名校啊,有传承啊,有底蕴啊,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不是很看重的。我一直有个观点是:学校好与不好,更关键的因素不在老师、不在硬件,而在于学生和家长本身。
2016/04/10
全部回帖

7habits:
又对号入座了。智商堪忧啊。只会鹦鹉学舌吗?不俯视你都不好意思啊。
查看原文嗯,为了确定能不能俯视你,看看了你过往的帖子。确定能俯视你。小朋友,要努力哦。
2016/04/11回复
楼主,虽然我们不知道top2是什么学校,但可不可以不要拿top2来区分家长们呢?你这么说会得罪很多非top2家长的。学历不等于素质啊,我又不认为top2毕业的人素质比非top2的高哦。说得难听点,你top2你爸妈也是top2?显然你这个推论是不成立的。教育当然是承传,但不是遗传。
2016/04/11回复

还底蕴呢,底蕴这种无法量化的东西,虚无缥缈,一点靠不住。别拿底蕴禁锢自己,没有所谓的底蕴说不定更利于创新。深圳这所城市也没啥底蕴,但是他们胆子比广州大,敢于创新,现在发展比广州好。美国还不敢和很多国家比底蕴、比历史,现在还站在世界最前沿。不创新就没进步。
2016/04/11回复
你不承认人家的教育传承,怎么就那么抬高自己的文凭传承呢?哦,你住的地方是高知圈,那47至今还在中考高保线下徘徊呢。
2016/04/11回复
楼主,请问你的父母是top1 or top2 or top3?
2016/04/11回复

买不起
2016/04/11回复

从小培养的学习方法,从小接受的思想熏陶,从小接受的身体锻炼哪个不是对个人有莫大影响。
难怪小学老师和教育系统把孩子往家庭赶市场推,搞半天,原来有这么多人觉得小学不重要,只有家庭才是决定性的,这还要是所谓高学历父母的想法。哈哈哈哈,学好了,是生源好父母好,和学校老师没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教育出来的高材生就这个认识水平。
好吧好吧。。。。。
牛,真牛!
难怪小学老师和教育系统把孩子往家庭赶市场推,搞半天,原来有这么多人觉得小学不重要,只有家庭才是决定性的,这还要是所谓高学历父母的想法。哈哈哈哈,学好了,是生源好父母好,和学校老师没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教育出来的高材生就这个认识水平。
好吧好吧。。。。。
牛,真牛!
2016/04/11回复

吹越秀讽天河的是极个别现象,连非主流都算不上,楼主也是借机在学历角度找下优越感,内心的攀比意识严重,无论住越秀天河都不会心安,即使住二沙,也会关注邻居的身份地位小孩的学习成绩,比房子比车子比孩子........,某些高级知识分子我真的理解不了
2016/04/11回复

李小白狼:
好玩!
查看原文看热闹来了。读书嘛,首先靠自己,第二看家庭,第三是学校。我是觉得楼主太强调出身了
2016/04/11回复

弱弱的回复一句,我家没钱没房,只有爷爷的房改房,但是划区读书以后宝宝估计是读铁一小。我们人穷言微,话说给宝宝读书是让他们识字懂文化而已,至于他们以后读书读成什么样我现在说不准,我还担心我们家宝宝以后同学家庭条件太好,他们会自卑,跟不上学校的底蕴呢。广州现在有钱人太多,我们这种工薪阶级的家庭,早晚被淘汰出广州城了~~随口一说,不要在意
2016/04/11回复

八爪鱼妈妈:
好的学习方法、思想熏陶、身体锻炼,广州的省一级学校差异能有多大?你都说小学老师把孩子往培训机构赶,就是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小学那短短的教育时间无法让让孩子在升学时刻脱颖而出。 学习成绩和家长学历是没什么关系,但是和家长是否重视教育绝对有关系,这不是生源的影响是什么?而且,请不要曲解大家的意思,大家没说优秀的教育和学校老师没关系,更没说和学校没关系。我相信楼主也是看到太多讽刺天河教育的帖子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才为天河教育说几句话吧。
查看原文我相信你是真不知道省一级之间的差别。
有的省一级,孩子的体育课活动课统统拿来上语文数学英语。。。孩子关在教室里,每天囚禁一样。
有的省一级,老师不但要求孩子看书写读后感,还要求家长也写。
有的省一级,校长站在学校门口,每天和孩子打招呼。
我看来,同样是省一级,千差万别。
我念书的时候,每个学校的差异已经非常大了,尽管大家都进了同一个中学,但是来自同一个小学的某些共性,是能看出来的。
某学校孩子比较聪颖单纯,某学校孩子比较有心机比较世故。
更不要说遇到好老师的比例了。
我的孩子,从一个民办的双语幼儿园到公立幼儿园,老师的差异就非常明显。这里我不想细说了,而且我个人感觉孩子越小,老师的影响越大。
有的省一级,孩子的体育课活动课统统拿来上语文数学英语。。。孩子关在教室里,每天囚禁一样。
有的省一级,老师不但要求孩子看书写读后感,还要求家长也写。
有的省一级,校长站在学校门口,每天和孩子打招呼。
我看来,同样是省一级,千差万别。
我念书的时候,每个学校的差异已经非常大了,尽管大家都进了同一个中学,但是来自同一个小学的某些共性,是能看出来的。
某学校孩子比较聪颖单纯,某学校孩子比较有心机比较世故。
更不要说遇到好老师的比例了。
我的孩子,从一个民办的双语幼儿园到公立幼儿园,老师的差异就非常明显。这里我不想细说了,而且我个人感觉孩子越小,老师的影响越大。
2016/04/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