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会影响孩子一生!接孩子放学,早接 or 晚接?很重要!

36276187婴幼育儿





每到放学的时候,幼儿园门口常常满满地站着很多的家长。关于家长是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还是晚一些接孩子好呢?对于这个话题,向来都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不过我有一些例子,大家可能可以看出一些名堂来。
2016/04/11
全部回帖
早接派认为:
孩子在玩了一天后,他最急于见到的肯定是爸爸妈妈,尤其是见到其他小朋友都让爸爸妈妈接走了,他的心里更是有一种期盼心理。为了不让孩子着急地等待,尽量早点等在门外,从门外可以看到,每个孩子都在期盼着,如果看见了家长,每一个孩子都在欢喜跳跃,孩子的心理就是这样,生怕家长不要他们了。
2016/04/11回复
晚接派认为:
一开始也会担心孩子会不会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了而哭闹不安,可是实践证明,孩子适应得还挺好。另外家长去得晚,那时候老师不那么忙了,还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向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也不错呢!
2016/04/11回复
国外学者曾经有一项调查,他们发现:
一个班里那些经常被最早接走的那些孩子,自信程度往往比其他孩子高,但如果固定被第一个接走的,往往虚荣心较强;相比之下,那些最后被接走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经常被最后接走的孩子,他们往往较内向,甚至有些自卑。
2016/04/11回复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很容易理解,大人早出现,代表对孩子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越高,孩子能体会到,由此带给孩子的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也会高。
但是如果家长总是第一个来接的,突然有一天家长不能第一个来接,孩子可能会失望甚至抱怨家长为什么没有第一个来,因为家长的一贯早来已经成为孩子炫耀的资本。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一定要避免总是最后接走孩子,偶尔的一**对他产生影响,但如果长期以往,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比较低,因为长期目睹班里的其他孩子被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接走,而自己总是最后被接走,甚至还要搬起小板凳在园区门前等候,无形中已经给了孩子一种标签——你是不被爸妈重视的孩子,孩子会感觉到一种被遗弃的感受,由此带来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2016/04/11回复
我儿子有个同学小巴,她妈妈是个工作狂,小巴妈每天风雨不改,都是最后一个接他回家。放学铃一响,小巴从一秒前的活泼突然安静下来,随后就是站在教室的一角默默地看着其他小朋友被一个个接走,眼里满是惆怅。当最后只剩下几个小朋友后,他总会带头自主地搬起小板凳放在幼儿园的铁栅后面,然后坐下来,手里抱着书包,样子像极了一只受伤的小动物。
所以说,不管是早接还是晚接,都要把握一个“度”。不要总是第一个,但也不要经常落在最后。
2016/04/11回复
幼儿园放学接孩子回家,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如果孩子平时是老人接送的,请至少每周爸爸或妈妈亲自接送一次
对孩子来说,爸妈始终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平时是老人接送的,请每周爸爸或妈妈最好亲自接送一次。因为这样的举动看似不足为道,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爸妈平时忙,所以大多数都是奶奶或爷爷接送,但爸妈只要有时间,总会来接我!这样的举动,对孩子来说就是关注,就是爱。
朋友圈里有个妈妈最近记录了她偶尔的一次接孩子放学的情形:当孩子看到门外的我的时候,眼里放出异样的光彩,抬起头自豪地跟老师说:“你看,妈妈今天来接我!”走出门口见到熟悉的小同学,情不自禁地说:“我今天也是妈妈来接我放学了……”那种喜悦和满足感让这个当妈的百感交集。她开始质疑自己是否是一个尽责的妈。
2016/04/11回复
家长答应了早接,但临时做不到对孩子有影响吗?
上了幼儿园之后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不错的记忆力,尤其是一些他们在意的事情记得特别牢。记得电视里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真实片段,说的是一位妈妈鲜少接孩子,偶尔一次答应了却忘记了,视频里记录的是孩子等待妈妈时那刻的心酸:
这个教室有前门也有后门,小男孩频频回头,生怕妈妈会走另一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身边的小朋友也被一个个接走离开了,小男孩越来越失望,越来越着急。像一只患了狂躁症的小老鼠,他开始焦躁地来回疾步,继而抓着手里的衣服袋子使劲往地下摔,抽泣了一会后,突然嚎嚎大哭,让身边的老师看得好心酸。
越小的孩子,心灵越是敏感而脆弱。如果大人平时比较早接孩子,偶尔晚接孩子,最好提前跟孩子说明:“妈妈/爸爸今天有事情,可能会比较晚接你回家,但不要以为妈妈/爸爸忘记你了或不要你了,你始终是爸妈最爱的宝贝!”提前打“预防针”,孩子就会有准备。
2016/04/11回复
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做到这几点:
要“走路回家”。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要“主动沟通”。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要“保持平静”。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要“分享快乐”。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
2016/04/11回复
还有一些禁忌家长最好能做到:
忌“刨根问底”。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
忌“偏听偏信”。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
2016/04/11回复
mark 支持楼主
2016/04/11回复
以上内容好赞,谢谢分享
2016/04/11回复
我儿子是校车接送的  他很高兴的
2016/04/11回复
我都是很迟去接的,但没有托管,我家孩子十分不舍得离开幼儿园,次次去接,还玩到全班走光了,老师也要下班了,要赶着才愿意走,还要求我送去托管,因为托管室就在幼儿园,有玩具和幼儿杂志看,她求着想托管就为了玩玩具和看那些幼儿画报.....
2016/04/11回复
好好学习
2016/04/11回复
孤独盛放2395:
[图片]每到放学的时候,幼儿园门口常常满满地站着很多的家长。关于家长是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还是晚一些接孩子好呢?对于这个话题,向来都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不过我有一些例子,大家可能可以看出一些名堂来。
查看原文
已经收藏了
2016/04/11回复
我也想天天能去接小家伙啊
2016/04/11回复
基本都能做到,就是“走路回家”这条要有时间才行
2016/04/11回复
我觉得吧,有条件早接的一般都会早接。可是没有老一辈帮接的,又是双职工的,只能是下班赶紧赶紧地过去了。也是很无奈的做法。
2016/04/11回复
猜你喜欢

这3个年龄段的孩子千万别打,再生气也别动手!影响孩子一生

孩子“任性”不爱写作业,家长该怎么办?

求助有接受过性早熟治疗的孩子家长吗?请问效果如何?

请人接小孩放学一般多少钱?

家长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真是很重要啊

情商影响孩子的未来!

热点推荐

28岁娃2岁离婚路上 我该不该要孩子?

在芳村花鸟鱼虫大世界 被一缸小魚治愈

公司安排我跨区兼岗 我选择直接辞职

南航贵宾厅消费降级 2积分只换来一碗面

活在当下

乌龟和小鱼

跟着孩子们去秋游啦

跟着十五运去赏花,海珠湖的花上新啦!

菊树花鸟鱼虫大世界

闲逛丽影广场

# 花式过双节 # 江南长城

要离婚了 该不该要孩子

番禺大夫山公园骑车 天气好舒服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