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小学数学加减法速算,十分钟学会!

1210622家有小学生

      速算也称快速计算,它是口算与笔算的完美结合,主要依靠学生对速算定律的熟练掌握、强烈的数感及对数字的思维、记忆,通过口算配合简单的笔算计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大纲指出:小学数学中的速算法是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推理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首先要从速算能力着手。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速算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打好速算的基本功——口算
       口算是速算的基本,要保证速算的准确率,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可忽视,口算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应重视抓好口算基本教学,例如:教学28+21=49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28 = 20 + 8;21 = 20 + 1。应把20和20相加,8和1相加。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28 + 21=49的思维过程图。再让学生交流一下看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缩减思维过程,抽象出两位数加法的法则,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唤醒生活体验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形象直观而又蕴涵一定的数学知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中的“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时,先把它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数,多加了几,减去几,多减了几,加上几”,这些话听起来比较拗口,怎样才能使学生容易懂呢?先出示一幅图(画有日常生活用品及其它们的价格),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因为买东西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同时为引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提出了许多问题:(1)买一双旅游鞋和一套运动服需要多少钱?(2)买一台电冰箱和一台洗衣机需要多少钱?(3)如果有200元钱买一只书包还剩多少钱?他们调动了自己的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这个情境中所蕴涵的数学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巧用生活原型,探究运算规律

       我们知道,数学本来就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当学生从问题情境中,体会出一些数学思想时,教师应以引导者、鉴赏者的身份,即教师只是提供一些建议或信息,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判断,同时鼓励学生有创造的想法,使学生在最大的空间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

在教学加法时,可以分成了两个步骤
1、独立探索阶段

      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对于所授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通过主体的主动建构。不同的学生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就有不同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各个学生的特殊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
教师提出问题:“营业员很快地算出买一套运动服(113元)和一个书包(59元)共需要172元,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想出了很多计算方法:
  113+59=113+60-1=172。  113+59=113+50+9=172。  113+59=112+ (1+59)=172。

2、合作探讨阶段
       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和讨论,可以使他们彼此交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出全面地判断。  ①每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做?请讲讲你的道理?  ② 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比较简便?为什么?

     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各抒己见,这样既达到了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归纳出多加几,减去几;先凑整,再相加这两种方法。

       在教孩子学减法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原型来揭示算理,探究规律。小学数学的内容大都可以直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时,把它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数,多减几,加上几,这个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原型——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地“付整找零”的活动,并且在课堂中展示这个活动:妈妈带了165元,其中有一张百元纸币,到商店买钱包花了 97元,妈妈怎样给钱呢?由老师扮妈妈,一名学生扮售货员,妈妈拿出一百元钱给售货员,售货员找给妈妈3元。这里的道理明明白白,是学生所熟悉的常识。这个活动是原始的、最低层次的减法速算法,是学习数学的原型。再引导学生摆这个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165-100+3,从而概括出速算的方法。这样,由常识上升到了数学,学生的学习由低层次上升到了高层次。四锦上添花的多种速算方法多种速算方法的学习使我们的速算更加完美无瑕。

1、运用数的特征“凑整”
我们认识物体都要抓住物体的特征,特征是它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数字在数学王国中也有自己的一些特征,今天我们说的特征是指这些数字都接近整十、整百、整千,像98、1002等等,在计算时只要把这些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数,就能使计算简便。

2、移位“凑整”
大家都玩过魔方和积木,有时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却只要移动一个小小的位置就可以完成了,计算有时也是这样。移位“凑整”是指根据算式的特点,通过移动数的位置来进行“凑整”。

3、定律:“凑整”
      像乘法口诀一样,定律、规律、法则都是前人给我们创造和积累的财富,我们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这样可以节省我们很多的时间。定律“凑整”指在计算中运用我们平时学过的一些定律、规律和法则进行“凑整”。
例:计算 364+72+46+128 378-57-43 482-(39+82)在加法计算中我们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凑整”,使运算简单、迅速。如64+72+46+128=(364+46)+(72+128)=400+200=600 在减法中有这样的性质:从某数中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几个减数的和,如:378-57-43=378-(57+43)=378-100=278;同样,如果从一个数中减去几个数的和,也等于从这个数中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482-(39+82)=482-82-39=400-39=361。

4、拆数“凑整”

       平时同学们一定借过别人的东西,也借过东西给别人,正因为同学们互帮互助才有了我们的团结和友谊。计算有时也会有借数的过程,但算式中要想借数得先把一些数拆开。拆数“凑整”指拆算式中的一个数或两个数,通过加减来进行凑整。
“凑整”的方法很多,自己要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快速准确地进行速算。

5、拓展问题领域,重构知识体系
       在主动探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理解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的迁移和运用。所以在学完了新知以后,又设计了这样的习题:
1、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计算下面的题目  (1)198+197 299+98  (2)如果选择了三种物品(钱包97元,旅游鞋198元,录音机236元),要计算一共需要多少钱?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吗?用500元钱去买钱包和旅游鞋,还剩多少钱?
2、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应该怎样改正?  119+399=119+400-1, 207-88=207-90-2  873-305=873-300+5, 873+305=873+300-5
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在日常生活的运用。
6、做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
       速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避免呆板、单一的练习方法。                                                                                                               以上内容来源于越秀小新星
                                                                                                                                  认真读读 收获更多!
2016/09/18
全部回帖
这些方法比较合理啦。相对来说,这是我孩子所在辅导班越秀小新星教的。。没错,我就是那个被网红直播害的妈妈!!!大家有印象了吧!
2016/09/21回复
喜欢就收藏起来哦!
2016/09/22回复
哈哈哈!多谢各位支持!
2016/09/24回复
多谢!赞叹各位!
2016/09/28回复
猜你喜欢

怎么提升劣势学科的信心

一年级女儿十以内加减法不好,怎么办

小学数学三大错误,您都犯过哪些?

小学生学奥数从几年级开始比较合适?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家长们应该重视

热点推荐

朴朴月中真半价优惠大 买贵了退货再买

公司业绩不好老板要我裁人 该怎么谈?

大沙头手机城大开眼界 顾客好多外国人

孩子压岁钱收到不少 你们怎么安排的?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二刷友谊饭堂 大件兼抵食

【100平新家】开启第二次家装之旅

新学年开学仪式感 新学期包书皮

粤陈记自助煲仔粥 一锅暖胃又暖心

花开富贵,姐妹送的花!

要裁人,怎么谈

生活还是需要仪式感 情人节品味银灯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