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如果这样绝对会造成攀比的风气,学校不是规定不可以带校外东西回去吃的吗?有心意的话给要好的几个同学带点小礼物就好,给全班同学都买就感觉有点炫耀的意思了。你是轻轻松松买东西回去分了,又怎么知道每个小朋友都能吃?万一有小朋友对哪种食物过敏的,如蚕豆病的,出了事谁负责?查看原文赞成。。。
angel_chow:出国去旅游当然没有什么不正常,但是去旅游要给班上每一位同学买一份礼物。我觉得这个很不正常。如果是某些家长自愿的还过得去。如果变成“习俗”,我就觉得已经变质了。当身边的小朋友的家长带小朋友出国,然后为班上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份礼物。少则30份,多则40-50份。没有带礼物回来的小朋友心里如何想阿?肯定跟大人说谁家的如何如何,我们要也带。。。如果不是出国游的,国内游或省内游的,估计连他们写的文章都不会有人想post上来。这个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你认为正常吗?查看原文我知道的是生日的哪个同学要给班上每个同学送一份礼物(不是指这个学校)我觉得也是带坏头。
|敏敏_7222:作为海实家长,我认真地告诉您:海实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攀比?我们看不见。如果非要说攀比,那么要先定义什么是攀比,其次,其他学校一定没有“攀比”吗?查看原文首先,我对海实是没有任何偏见的。我只是在他们的网站上对他们post出来的文章分析。如果您说海实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能否讲讲具体怎么好呢? 至于攀比,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而且也有可能是个别某些班某些老师的“风格”。我没有说其他学校没有。只是觉得这种“攀比” 不值得提倡。
angel_chow:能否客观介绍下海实如何好?查看原文具体就不列了,只知道我们领导小孩去年读书,比较了海珠各间省一级学校并且咨询了教育部门的领导后还是决定去海实。作为海珠区的老牌小学,就好像越秀的东风东小学,天河的华阳小学,进去海实读书的小孩,家庭一般非富则贵,要不就是家庭为了学位买好的学位房,因此考虑去这个小学读书的小孩家长素质一般比较高,小孩素质自然不差,那小孩学到更多的为人处事的本领,情商自然高点吧!现在读书成绩怎样不重要,做人才更重要吧!另外不是有句话么,现在已经不是小孩是否输在起跑线的问题,而是,小孩现在是站在家长肩膀上看世界,就看家长肩膀有多高!所以,如果能给赞助进去,我可是愿意给的!
另外说说楼主说的海实这个事。如果是孩子自己愿意买礼物回来给同学老师,我觉得这个小孩情商比较高,他懂得在自己或者自己家里有能力的时候跟大家分享他的快乐,这是一种好的品质,也反应了这个小孩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同学!如果是家长让她买来送的,也是家长的一种教导,同样反应家长对老师对她孩子的同学很满意吧!如果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其实换一种方式也可以让她表达自己的感恩,其实就看自己怎样教育孩子吧!攀比不攀比,要看我们自己怎么教咯
阳阳007:我看这篇作文的感觉怎么是每个人带一份礼物或特产来学校,然后就每个同学都有一份啊。就像我们小时候过元旦每人准备一份礼物,然后抽签这样,而不是准备全班同学的份。是我理解错了吗?如果每人带一份,我觉得没问题啊,而且可以各自分享过年的经历,不一定要出国吧。查看原文恩,同意!再回头看了文章,觉得譬如那么两包糖果,全班同学一人分几个𡜌然后巧克力一人分几粒,饼干一人分一小包的意思吧,不是每人分得图片中的全部吧,就好像我们过年后从乡下带回来的特产,整个办公室互相分,大家有份,永不落空,这也是我们部门每年从乡下带回来礼物的风俗。不过,固然有土豪朋友带多点,那我就会笑纳了,赚了,多好😛😛
沙唯:具体就不列了,只知道我们领导小孩去年读书,比较了海珠各间省一级学校并且咨询了教育部门的领导后还是决定去海实。作为海珠区的老牌小学,就好像越秀的东风东小学,天河的华阳小学,进去海实读书的小孩,家庭一般非富则贵,要不就是家庭为了学位买好的学位房,因此考虑去这个小学读书的小孩家长素质一般比较高,小孩素质自然不差,那小孩学到更多的为人处事的本领,情商自然高点吧!现在读书成绩怎样不重要,做人才更重要吧!另外不是有句话么,现在已经不是小孩是否输在起跑线的问题,而是,小孩现在是站在家长肩膀上看世界,就看家长肩膀有多高!所以,如果能给赞助进去,我可是愿意给的!查看原文送东西就是情商的表现么?我也只能呵呵了,所谓礼尚往来这样给那些家境一般的同学多大压力啊?没有人喜欢一直被人“给予”的,总得想办法回报。我觉得太过世俗非素质的问题
马铃鼠:送东西就是情商的表现么?我也只能呵呵了,所谓礼尚往来这样给那些家境一般的同学多大压力啊?没有人喜欢一直被人“给予”的,总得想办法回报。我觉得太过世俗非素质的问题查看原文不是指送礼物,是说愿意分享,懂感恩身边人的爱。
沙唯:另外说说楼主说的海实这个事。如果是孩子自己愿意买礼物回来给同学老师,我觉得这个小孩情商比较高,他懂得在自己或者自己家里有能力的时候跟大家分享他的快乐,这是一种好的品质,也反应了这个小孩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同学!如果是家长让她买来送的,也是家长的一种教导,同样反应家长对老师对她孩子的同学很满意吧!如果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其实换一种方式也可以让她表达自己的感恩,其实就看自己怎样教育孩子吧!攀比不攀比,要看我们自己怎么教咯查看原文其实如果是一、两次,倒也没有所谓。如果当这变成一种“习俗”,却会给别的小朋友或家长造成一定的压力。特别是不宽裕的家庭。没错,懂得分享是一种好的品质,懂得分享也有很多种形式,但是如果懂得“分享”的同时不会给其他人造成压力却是需要技巧的。如果因为某些学生和家长的“懂得分享”,而导致老师对某些学生有特别的”爱护”,这本身就已经变质了。现在的社会已变得很物质,很多时候礼尚往来更多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我只希望这仅仅是一种小朋友的简单的分享,而非刻意讨好。也有可能是我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