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孩子问题,家长之责

5920387家有中学生

全部回帖
gz1970gz197021楼

何同学我知道,其原班主任现在教什么班我也知道。楼主老师的先生也有可能现在正是我家小孩所在班的老师。其实不管有没有担任他们班的课程,都是恩师。失敬!失敬!


其实,楼主老师您的很多观点,我也是赞同的。我只不过是针对其中的几点去表述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以下再解释一下,讲到哪里算哪里。


1,我前面的回复通篇讲的只是理科及英语的学习问题。至于文科的学习,如认真上好课、依靠老师、认真回顾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对的。我小孩上了高中,回来也说文科的学习(除了英语)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节奏走。当年我读高中,理科基本是自学的,但上语文课时就特别认真,我记忆尤新。


2,我所谈论的范围,也仅仅是指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培优的问题,目的是想在小孩上高中前打下坚实的理科及英语基础,适应高中高强度的学习要求。高中阶段因为知识难度较大,除个别人外,各科都要认真听课、紧紧依靠老师,这个本身也没有问题。


3,我没有说不用依靠老师,也没有说不用认真完成作业,我只是说这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普通中小学中想上升为的尖子生的同学们。


4,数学的运算能力主要不是指算术、计数,而是指解各类方程的能力、根式分式整式等的运算能力及技巧,特别是指代数式的变形能力。广东学生运算能力下降,主因不是计算器的使用,而是因为新教材改革把众多有关代数式变形的内容删除或降低要求、以及广州(也包括广东各地)中考试题出题风格改变而导致。其实在广州地区,计算器的使用在九十年代已普及,并非新事物,而当时老师在课堂上教代数式的变形教得较深,为的是适应考试的深度要求。可是近十年来的广州中考题,风格都是浅的很浅、深的很深,第1719是代数运算题,号称是送分题,其中解方程或不等式、分式计算简单到可以不加思索的地步。而2425题的确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可是因为过难,普通中学的老师及学生基本是放弃的态度,反正没几个人能听得明白,吃力不讨好。所以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涉及到运算,都是很浅的,讲求通性通法,很多特殊的运算技巧都不教了,与八、九十年代的状况差距较大。小学就更不用讲了,运算都是程式化的、设计好易算的。小学及初中学生代数式的变形能力差是现状,可是,偏偏高中数理化都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代数式的变形能力及一些特殊的运算技巧,难怪高中老师会叫苦连天。外地情况又有些不同,例如北京的中考题,中档题较多,学生努力一下也可以得分,所以课堂上必须要求老师多训练运算能力。


5,再讲运算能力。我所讲的运算能力差、于是其数理思维就差,是指运算能力是数理思维的外在表现,是判断一个学生数理思维强与弱的主要标志,而不是说运算能力就是数理思维的全部。表面上,数学的运算只不过是一个训练问题,其实主因不是,而是与学生对概念的领悟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强与弱密切相关。简单到乘法公式,就有许多学生理解不了,反复讲反复错。再如简单到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里面所涉及到的配方或开平方,有些学生也真不明白是什么道理。但凡这种学生即使他很努力、很认真地听课,要成为理科的尖子生也是非常难的。反之,有些学生(指小学生和初中生)只需简单听一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或者就算一时不明白、多做几题就能弄懂,这些学生才更容易成为尖子生。有些学生上了高中,学到对数的运算就发愁,简单的计算可能会,但只要涉及到对数的变形及推导,反复练都掌握不好,主因就是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差、抽象思维能力差,这种学生是难以在高中成为数学高手的。运算能力如何深刻体现出一个学生的数理思维水平的高下。至于好学生运算也会出错的问题,主要是机率高低的问题,即使大人从1数到100,也会有数错的时候,正常得很。另外,这也与学生应对复杂数学局面的能力的强与弱密切相关。例如平时极少训练中考压轴题的同学,即使他数理思维好,但局面一复杂,运算就会经常出错。所以我们说初中生系统训练数学中考压轴题非常重要。


6,我下面还是讲理科及英语。那些说子女的行为习惯好比读书成绩好更重要,这话我也赞同。但如果只讲读大学这个层面,一本率不足20%,即使读上一本,也有读广大还是中大的层次问题。平均50个初中生才出一个华工生,从功利的角度看,你没有超强的能力,凭什么让你读清北、凭什么让你读华工中大?所以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就培养起胜人一筹的底蕴非常重要,除非你真不在乎。小孩上了高中,即使很认真地听课,听不明白的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学科一时落后也是很常见的。无他,学科底蕴不足、思维能力达不到要求是也。即使象HF读前面六个班的,理科考不过别人要转读文科的也不少见。其实这些同学读文科也能碾压别人,HF的文科也很强,全省百中占七;当然有些同学选文科是因为真心喜欢,而不是学习落后。未读高中前能力及底蕴已比别人相差一大截,你怎样搞得过别人?这些不是你努力就一定能追上的,你努力,别人比你更努力。个别科目严重落后的问题,如果自学能力差,只会依靠老师也是难以改变。这个时候个人的自学能力的强与弱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好成绩的取得,决不会是无源之水。总结起来,我认为在高中能不能赶超,关键在于要具备以下四点:

一,数学要强;数学强即理化生强,如果自认为数学强而理化生不强,那你的数学不是真强,是判断失误。

二,英语不能落后,至少要达到或非常接近级的平均线;

三,自学能力要强。因为上了高中,分分钟会听不明老师在讲什么,某些科目偶然落后是极平常的事。只有自学能力强的人,才能凭个人的努力改变不利的局面。在前五所里,提前自学下学期课程的人实在太多了。

四,定力、努力要够。

如果上述几点中的某一点不行,要超越别人真不是容易的事。


7、我小孩其实是从最普通的中学考上去的,知道现在的大部分普通初中、小学,老师为了拼平均分,教学内容反反复复都是那些高频的考点,反复操反复练,难度水平一般来说是较低的。学生成绩是高了,但能力未必有多高。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同学,无论读什么学校,也不要需要额外的什么拓展,成绩都会一路带前,因为天赋好。但这些人毕竟是少数,对于广大的中上层次的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进行课外的拓展,补课堂上的不足,即使中考成绩很好,升高中后往往就会面对落后的局面。即使在HF,在平行班里英语测验考试低于60分的通常每班近10人,他们当中大部分中考成绩都在130140分以上。平时的数学、物理测验或考试,班平均分在60分以下的也常见。因为教学、测验难度大,这并不表示他们不行。但同学与同学间的差距较大却是事实。上高中后成绩低下,普遍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所培养的能力不足所导致。有个外语(非英语)专家级别的家长,初中三年一直让小孩去补习华**英语,读高中后小孩的英语成绩很高,跟那些4050分水平的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可以想象,在普通中学里整天跟着英语老师ABCD地练题的学生,尽管中考成绩也上140+,但能力上差距太大了,人家三年的努力不是白费的。原奥班或考过奥班而掉落平行班的学生,上高中后为什么一般都较强?一来本来他们能力就强,二来他们在初中阶段普通已学习了高中的部分课程,底子比你好,当然胜人一筹。有个同学我本来就认识,因为知道其底子:数学不强,整天跟着老师练基础题,没有意识到在初中阶段补强的重要性。上高中后直接就排500名之外。


8、上了高中,因为知识难度的加深,认真依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学习上的事、紧紧依靠老师很重要,这点无需要讨论。但这还很不够。即使在HF,在外面补习的现象也较常见,一些同学是因为学科落后而补,更多的人是为了提升。不过我倒是很反对在高一阶段数理化生这些学科进行补习的,即使自学能力差,高一阶段也正是补上培养自学能力这一课的大好时机,即使成绩一时落后也不太要紧。


9、下面还是讲普通中小学的学生。学习层次较低的同学,真的不需要想太多,努力练好基础、紧跟老师的节奏最为重要。但是中上层次的同学,要想提升自已,务必要课内课外两条线进行努力,紧紧抓住语数英三科进行能力的提升。语文科我不太了解,数学科的话,中上层次、并且自觉性高的同学真不必在外面补习,完全可以下载或购买提升类型的资料回来自学,不懂就看答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数理化这东西,关键在于个人的理解,别人教是代替不了自已亲身去感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来的。特别是在初三阶段,务必要进行系统性的中考数学压轴题的训练,不懂就看答案,做他几十题,各方面的能力很自然就有了。经过初中三年的自学能力提升,到了高中,理化生这些学科,即使一时落后,也能凭借自已的能力扭转局面的。但英语科不一样,还是找人培训为好,只是要找对人。并且中上层次学生英语的补习,一般不要请学校的老师ABCD地做题,要以掌握好一门外语为目的,以提升阅读和口语能力为重,而不仅仅为了考试。


10、在小学和初中,什么叫尖子生?绝不是成绩高就是尖子生!只有具备较强能力的才是真正的尖子生!如果读的是普通的初中(其实可以包括小学高年级),眼光不要只盯着中考,要初中高中六年一起规划和决策。家长可以不去具体教小朋友知识,但不能没有规划和决策。但凡中上层次的同学,当务之急是引导孩子在数学和英语两科进行课外拓展。否则你可能会后悔,将来可能会觉得对不起孩子。培养自学能力这东西其实并不玄乎,具体做法就是以下两点:一,读初中后每个学科帮其购买一本高质量及高水平的课外提升的练习册或书本就够了,而市面上的那些练习册学校里也一大堆,作用不大的。只要有心,是不难找到的。也可以上12999数学网上下载(只需要做其中的难题就可以了,其它题可以不做),不用注册、不用钱也能下载,方便得很。引导小孩有时间就做,不懂的话马上看答案,确保自已去领悟并学会;二,每个学期前的长假期可以购买教材解读回来自学下学期的数学课程内容。上面两点,只要坚持三年,自学能力就能不断增强。而自学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提升,也能极大地促进理化科的学习。所以我是强烈反对中上层次的小学及初中生在外面补习数学的,本来是自学能力提升的大好机会,却白白浪费掉这宝贵的几年时间。英语能力的课外提升也是重中之重,那些没有在课外拓展过的普通中学的中上生,整天跟着学校英语老师练ABC,中考成绩也能也很高,但真实能力上普遍比不上读名校出来的学生,因为后者在学校里英语就教得较难、学得较深。并且英语是文科,要提升能力也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实现的,往往要经过一两年长期的强化阅读及口语训练才行。可以自已进行,也可以去培训机构,但切勿与学校的教学内容重复,不要太功利化,不要只想着考试成绩,要学习真正的英语。


恩师面前本来没有我的位置。以上所谈仅为一个卑微的家长一点小体会,因为写作水平有限,词不达意,言不由衷,口气也有点大了。不敬之敬请谅解、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2017/03/18回复
就自身学习经历来说,同意楼主的总结,每点都有共鸣
2017/03/18回复
hennycehennyce23楼
我身边有些朋友的孩子都有上早教,可能幼童时代比别人懂事一点,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并不能感觉到他们比别人更聪明,倒是有教养的家长教出来的孩子比较全面,所以我感觉别太迷信早教,我用上早教的钱,带孩子去旅行见识一下大自然,比困在一个教室里学一些系统的训练来得有意义,最起码,孩子在小小的年纪能知道,要看到山上最美的风景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往上爬,不能轻易放弃!
2017/03/18回复
洋洋P洋洋P24楼
我感觉LZ总结的还算可以,现在得家长确实太过跟风了,完全没去理解孩子的能力到哪就乱买一堆参考书。
2017/03/18回复
说得很好哦!
2017/03/18回复
恩26楼
赞一个!
2017/03/18回复
二宝MM8:
其实我觉得尖子生并不需要多努力,家长培养好学习习惯和学习独立性即可,很多是天分决定的,他们很轻松就考高分了。如果说孩子不完成作业也无所谓,这是否会让孩子缺少完成作业的责任心呢?作为老师的,同意学生不完成作业,不交作业都无所谓吗?这一点,我不太认同的。如果连最基本的作业都无法完成,如果不是学习习惯不好,就是学习能力真的不行了。当然,这个过程是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的,有时候家长引导了,还要看孩子的接受能力。
查看原文
其实做父母了,很多时候应该知道自己孩子的天赋如何。很多家长回避这个问题。孩子读一二年级的时候,基本可以判断期天赋去到什么位置了。说实在,天赋好的孩子,教育起来事半功倍。
2017/03/18回复
很实用
2017/03/18回复
sunkist0518: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尽力解答。😀
查看原文
    我以前读书一直是学霸,和楼主讲的那些尖子生的行为比较一致。
    花的时间少但读书效率却最高,经验就是充分利用课堂,充分理解老师的内容,举一反三,喜欢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也一直是班长,负责班里大小事务,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会激励自己更上进,也从未上过什么辅导班,看过其他参考书,读书也很轻松,所以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
2017/03/18回复
2017/03/18回复
temeisutemeisu31楼
2017/03/18回复
太精彩了👍👍
2017/03/18回复
gz1970gz197033楼
小坏蛋懵懵 发表于 2017-3-18 21:55
我以前读书一直是学霸,和楼主讲的那些尖子生的行为比较一致。
    花的时间少但读书效率却最高,经 ...

————————————————————————
2017/03/18回复
一楼和二楼都是值得参考的意见
2017/03/19回复
Mark
2017/03/19回复
gz1970:
何同学我知道,其原班主任现在教什么班我也知道。楼主老师的先生也有可能现在正是我家小孩所在班的老师。其实不管有没有担任他们班的课程,都是恩师。失敬!失敬!其实,楼主老师您的很多观点,我也是赞同的。我只不过是针对其中的几点去表述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以下再解释一下,讲到哪里算哪里。1,我前面的回复通篇讲的只是理科及英语的学习问题。至于文科的学习,如认真上好课、依靠老师、认真回顾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对的。我小孩上了高中,回来也说文科的学习(除了英语)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节奏走。当年我读高中,理科基本是自学的,但上语文课时就特别认真,我记忆尤新。2,我所谈论的范围,也仅仅是指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培优的问题,目的是想在小孩上高中前打下坚实的理科及英语基础,适应高中高强度的学习要求。高中阶段因为知识难度较大,除个别人外,各科都要认真听课、紧紧依靠老师,这个本身也没有问题。3,我没有说不用依靠老师,也没有说不用认真完成作业,我只是说这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普通中小学中想上升为的尖子生的同学们。4,数学的运算能力主要不是指算术、计数,而是指解各类方程的能力、根式分式整式等的运算能力及技巧,特别是指代数式的变形能力。广东学生运算能力下降,主因不是计算器的使用,而是因为新教材改革把众多有关代数式变形的内容删除或降低要求、以及广州(也包括广东各地)中考试题出题风格改变而导致。其实在广州地区,计算器的使用在九十年代已普及,并非新事物,而当时老师在课堂上教代数式的变形教得较深,为的是适应考试的深度要求。可是近十年来的广州中考题,风格都是浅的很浅、深的很深,第17、19是代数运算题,号称是送分题,其中解方程或不等式、分式计算简单到可以不加思索的地步。而24、25题的确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可是因为过难,普通中学的老师及学生基本是放弃的态度,反正没几个人能听得明白,吃力不讨好。所以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涉及到运算,都是很浅的,讲求通性通法,很多特殊的运算技巧都不教了,与八、九十年代的状况差距较大。小学就更不用讲了,运算都是程式化的、设计好易算的。小学及初中学生代数式的变形能力差是现状,可是,偏偏高中数理化都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代数式的变形能力及一些特殊的运算技巧,难怪高中老师会叫苦连天。外地情况又有些不同,例如北京的中考题,中档题较多,学生努力一下也可以得分,所以课堂上必须要求老师多训练运算能力。5,再讲运算能力。我所讲的运算能力差、于是其数理思维就差,是指运算能力是数理思维的外在表现,是判断一个学生数理思维强与弱的主要标志,而不是说运算能力就是数理思维的全部。表面上,数学的运算只不过是一个训练问题,其实主因不是,而是与学生对概念的领悟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强与弱密切相关。简单到乘法公式,就有许多学生理解不了,反复讲反复错。再如简单到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里面所涉及到的配方或开平方,有些学生也真不明白是什么道理。但凡这种学生即使他很努力、很认真地听课,要成为理科的尖子生也是非常难的。反之,有些学生(指小学生和初中生)只需简单听一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或者就算一时不明白、多做几题就能弄懂,这些学生才更容易成为尖子生。有些学生上了高中,学到对数的运算就发愁,简单的计算可能会,但只要涉及到对数的变形及推导,反复练都掌握不好,主因就是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差、抽象思维能力差,这种学生是难以在高中成为数学高手的。运算能力如何深刻体现出一个学生的数理思维水平的高下。至于好学生运算也会出错的问题,主要是机率高低的问题,即使大人从1数到100,也会有数错的时候,正常得很。另外,这也与学生应对复杂数学局面的能力的强与弱密切相关。例如平时极少训练中考压轴题的同学,即使他数理思维好,但局面一复杂,运算就会经常出错。所以我们说初中生系统训练数学中考压轴题非常重要。6,我下面还是讲理科及英语。那些说子女的行为习惯好比读书成绩好更重要,这话我也赞同。但如果只讲读大学这个层面,一本率不足20%,即使读上一本,也有读广大还是中大的层次问题。平均50个初中生才出一个华工生,从功利的角度看,你没有超强的能力,凭什么让你读清北、凭什么让你读华工中大?所以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就培养起胜人一筹的底蕴非常重要,除非你真不在乎。小孩上了高中,即使很认真地听课,听不明白的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学科一时落后也是很常见的。无他,学科底蕴不足、思维能力达不到要求是也。即使象HF读前面六个班的,理科考不过别人要转读文科的也不少见。其实这些同学读文科也能碾压别人,HF的文科也很强,全省百中占七;当然有些同学选文科是因为真心喜欢,而不是学习落后。未读高中前能力及底蕴已比别人相差一大截,你怎样搞得过别人?这些不是你努力就一定能追上的,你努力,别人比你更努力。个别科目严重落后的问题,如果自学能力差,只会依靠老师也是难以改变。这个时候个人的自学能力的强与弱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好成绩的取得,决不会是无源之水。总结起来,我认为在高中能不能赶超,关键在于要具备以下四点:一,数学要强;数学强即理化生强,如果自认为数学强而理化生不强,那你的数学不是真强,是判断失误。二,英语不能落后,至少要达到或非常接近级的平均线;三,自学能力要强。因为上了高中,分分钟会听不明老师在讲什么,某些科目偶然落后是极平常的事。只有自学能力强的人,才能凭个人的努力改变不利的局面。在前五所里,提前自学下学期课程的人实在太多了。四,定力、努力要够。如果上述几点中的某一点不行,要超越别人真不是容易的事。7、我小孩其实是从最普通的中学考上去的,知道现在的大部分普通初中、小学,老师为了拼平均分,教学内容反反复复都是那些高频的考点,反复操反复练,难度水平一般来说是较低的。学生成绩是高了,但能力未必有多高。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同学,无论读什么学校,也不要需要额外的什么拓展,成绩都会一路带前,因为天赋好。但这些人毕竟是少数,对于广大的中上层次的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进行课外的拓展,补课堂上的不足,即使中考成绩很好,升高中后往往就会面对落后的局面。即使在HF,在平行班里英语测验考试低于60分的通常每班近10人,他们当中大部分中考成绩都在130、140分以上。平时的数学、物理测验或考试,班平均分在60分以下的也常见。因为教学、测验难度大,这并不表示他们不行。但同学与同学间的差距较大却是事实。上高中后成绩低下,普遍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所培养的能力不足所导致。有个外语(非英语)专家级别的家长,初中三年一直让小孩去补习华**英语,读高中后小孩的英语成绩很高,跟那些40、50分水平的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可以想象,在普通中学里整天跟着英语老师ABCD地练题的学生,尽管中考成绩也上140+,但能力上差距太大了,人家三年的努力不是白费的。原奥班或考过奥班而掉落平行班的学生,上高中后为什么一般都较强?一来本来他们能力就强,二来他们在初中阶段普通已学习了高中的部分课程,底子比你好,当然胜人一筹。有个同学我本来就认识,因为知道其底子:数学不强,整天跟着老师练基础题,没有意识到在初中阶段补强的重要性。上高中后直接就排500名之外。8、上了高中,因为知识难度的加深,认真依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学习上的事、紧紧依靠老师很重要,这点无需要讨论。但这还很不够。即使在HF,在外面补习的现象也较常见,一些同学是因为学科落后而补,更多的人是为了提升。不过我倒是很反对在高一阶段数理化生这些学科进行补习的,即使自学能力差,高一阶段也正是补上培养自学能力这一课的大好时机,即使成绩一时落后也不太要紧。9、下面还是讲普通中小学的学生。学习层次较低的同学,真的不需要想太多,努力练好基础、紧跟老师的节奏最为重要。但是中上层次的同学,要想提升自已,务必要课内课外两条线进行努力,紧紧抓住语数英三科进行能力的提升。语文科我不太了解,数学科的话,中上层次、并且自觉性高的同学真不必在外面补习,完全可以下载或购买提升类型的资料回来自学,不懂就看答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数理化这东西,关键在于个人的理解,别人教是代替不了自已亲身去感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来的。特别是在初三阶段,务必要进行系统性的中考数学压轴题的训练,不懂就看答案,做他几十题,各方面的能力很自然就有了。经过初中三年的自学能力提升,到了高中,理化生这些学科,即使一时落后,也能凭借自已的能力扭转局面的。但英语科不一样,还是找人培训为好,只是要找对人。并且中上层次学生英语的补习,一般不要请学校的老师ABCD地做题,要以掌握好一门外语为目的,以提升阅读和口语能力为重,而不仅仅为了考试。10、在小学和初中,什么叫尖子生?绝不是成绩高就是尖子生!只有具备较强能力的才是真正的尖子生!如果读的是普通的初中(其实可以包括小学高年级),眼光不要只盯着中考,要初中高中六年一起规划和决策。家长可以不去具体教小朋友知识,但不能没有规划和决策。但凡中上层次的同学,当务之急是引导孩子在数学和英语两科进行课外拓展。否则你可能会后悔,将来可能会觉得对不起孩子。培养自学能力这东西其实并不玄乎,具体做法就是以下两点:一,读初中后每个学科帮其购买一本高质量及高水平的课外提升的练习册或书本就够了,而市面上的那些练习册学校里也一大堆,作用不大的。只要有心,是不难找到的。也可以上12999数学网上下载(只需要做其中的难题就可以了,其它题可以不做),不用注册、不用钱也能下载,方便得很。引导小孩有时间就做,不懂的话马上看答案,确保自已去领悟并学会;二,每个学期前的长假期可以购买教材解读回来自学下学期的数学课程内容。上面两点,只要坚持三年,自学能力就能不断增强。而自学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提升,也能极大地促进理化科的学习。所以我是强烈反对中上层次的小学及初中生在外面补习数学的,本来是自学能力提升的大好机会,却白白浪费掉这宝贵的几年时间。英语能力的课外提升也是重中之重,那些没有在课外拓展过的普通中学的中上生,整天跟着学校英语老师练ABC,中考成绩也能也很高,但真实能力上普遍比不上读名校出来的学生,因为后者在学校里英语就教得较难、学得较深。并且英语是文科,要提升能力也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实现的,往往要经过一两年长期的强化阅读及口语训练才行。可以自已进行,也可以去培训机构,但切勿与学校的教学内容重复,不要太功利化,不要只想着考试成绩,要学习真正的英语。恩师面前本来没有我的位置。以上所谈仅为一个卑微的家长一点小体会,因为写作水平有限,词不达意,言不由衷,口气也有点大了。不敬之敬请谅解、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查看原文
原来家有牛娃!羡慕羡慕!我想听你家牛娃养成记,哈哈!😀
2017/03/21回复
rlfs668:
爬完所有楼层,看到几位家长的讨论和经验真的太精彩了。我家儿子三年级,天赋不是很好,思维能力也不强,慢性子,做事情很磨蹭,特别容易分心,所以学东西也慢,记忆力也不是很好,让我很是苦恼。我在家经常辅导他,成绩能拿个中上,但是跟尖子生比真的还是有很大差距。看到你们提到很多次自学能力,这就是我儿子最弱的,他这方面特别差,很依赖我,一有什么就来问我,尽管我说过很多次先自己思考一下。哎,很苦恼,这学期开始周末他都没多少玩的时间了,才三年级,看着他我都觉得辛苦。一年级时学过一年多雅思英语,觉得学到的东西不多,就没有继续了。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学写作到现在,依然还是写得很慢,写一篇文章要好几个小时,虽然他也很挺喜欢看课外书。周一到周四下午5点半放学,回到家吃饭,冲凉,写作业每天都要忙到9点过才能搞定,再看一会课外书,每晚都要10点过才能睡。周末两天早上1个半小时街舞,周六晚上7点到9点写作课,周日下午2点到3点半上全脑开发课。其余时间几乎都用在写作业和写作文上了。哎,好累,陪孩子教孩子太不容易了,我总是在想为啥我家孩子总是那么慢,那么让我操心。
查看原文
感觉家长应该是保姆型家长?事事为孩子代劳、比孩子更加急?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了依赖你的习惯,感觉是时候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自己主人。
2017/03/21回复
gz1970gz197038楼
sunkist0518:
原来家有牛娃!羡慕羡慕!我想听你家牛娃养成记,哈哈!😀
查看原文
楼主老师挖了个很大的坑,哈哈。
2017/03/22回复
猜你喜欢

别妖魔化学而思,这就是个兴趣班

课外辅导之思考

如果孩子出现这6种学习现象,家长一定要伸出援手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孩子学习成绩差、补课没效果,很多家长不知道的事……

热点推荐

成绩一落千丈 初中生该配手机吗?

小白第一次买基金 全是坑

二线城市到手5200 上班8小时基本没停

钓虾场一天美食游 农家菜免费摘嘉宝果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大豪斯的装修历程

乡下妹第一次逛山姆

广州今早上太冷,鱼虾冻晕了

宝藏地铁线路十一号线游玩攻略

岭南印象园

岭南醒狮传承馆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