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安小慧:肖潇老师您好,最近新闻报道,在广州很多家长为了幼升小能进入知名的民办小学,不惜花6万元的学费参加幼升小衔接班,您认为有这个必要吗?
肖潇老师:接触了这么多家长,同时作为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见仁见智。
首先,要结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精力情况投入。养孩子最不可回避的一个因素就是是经济压力。部分爸妈片面地认为要倾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消费不够理性,造成过大的经济压力,有焦虑情绪,其实反而感染孩子和整个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认为各种早教、衔接班时可以参与的。十年前,我的大孩子有去上早教,在撕纸巾,爬行的过程中,其实孩子的精细动作和感统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像现在有很多孩子握不住笔或是写生字的能力比较差,就是因为在敏感期的时候精细动作没有得到提升。所以我建议,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给小朋友选择适合的机构。我的小女儿去年幼升小,我专门询问过广州知名的小学的教师也是我的好朋友的建议。她很诚恳的建议还是学一下拼音。
我个人的经验是要看你的孩子上的幼儿园。有些幼儿园已经学过一些知识,家长日常也抽空能关注一些基本的东西,那就不用。如果在一些比较自由派的幼儿园的孩子,要回到传统的公立小学读书,是需要关注一下的。
小编不由地感慨,
原来幼升小衔接班要考虑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如果家长经济负担重,
造成的压力释放不当的话,
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甚至伤害!
主持人安小慧: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幼儿园的话是尽量保持小朋友的童真,小学可能是以成绩为主。那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如果没有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肖潇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首先第一要关注的就是分离焦虑。我曾经接触过一些即将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又哭又闹不愿去上幼儿园。这些小朋友一般在家都是特别被宠爱的,跟母亲或是跟家庭的亲密程度会特别高。而且在小学阶段会二次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环境的变化,学习的压力和朋友圈的不同,小朋友适应不来,会对家长产生严重的依恋,怕被抛弃。
二是学校恐惧,主要是同伴,社交和环境都不太适应。也有可能是跟老师的沟通有问题或是孩子自身的理解问题,会给他产生负面的认知。还有些家长会暂时满足孩子不去学校的时候就马上接孩子回来,孩子得到额外的好处,就更不愿意去了。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孩子的情绪问题,会焦虑。
主持人安小慧:如果不选择去上幼小衔接班,您认为家长在小学前的几个月内,可以为孩子做哪些准备?
肖潇老师:首先是熟悉环境,建议是选择离家近,不一定非要选择名校。
我们曾经遇到很多家长选择离家非常远的名校走读。孩子在路上很奔波,和同班孩子的生活圈也不同,这样就加大他们融入新环境的难度。妈妈可以选择先带孩子到即将入读的学校参观,给他导入即将成为小学生的思想,让他有积极心理准备,他初步了解小学跟幼儿园的区别。
除了环境,我们关注的还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是自理能力。有些小朋友是需要通过克服一些障碍来形成自我价值和自我认知,认识到他不仅是被照顾,也是可以照顾别人的,这些过程是家长取代不了的。这个阶段小朋友可以通过如整理书包来锻炼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要允许他犯错,让他慢慢过渡到自我管理的阶段。
第二点是时间管理,现在的小学生普遍都很繁忙。他们的课业比幼儿园要繁重,还有很多兴趣班和活动,所以我们要训练孩子对时间有个正确的认识。在即将进入小学时,我们就要慢慢熟悉小学的时间规律,跟他制定一个良好的时间作息,帮他树立具体时间和抽象时间的概念,这会让孩子的情绪状态非常稳定。通过时间馅饼来让孩子认识到他的时间构成,让他自我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经过这样的训练,他就会逐步进入到小学的状态。
第三点是专注力训练,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孩子是视觉注意力好或是听觉注意力好,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学校,老师可能没有时间去根据孩子是视觉系还是听觉系去教学,这个需要我们家长有意识地来训练。还有注意转移不够,我们经常见到有小学生上了第一节课,下节课的状态就回不去了。这个家长可以自己在家里通过做家务和学习的切换来训练。在这个教育体系和繁重的课业下,孩子的专注力不够是会比较吃亏的。
第四点是情绪感知,现在我们接触到很多一年级的孩子,抑郁倾向的评估分数是比较高的。表现为很爱哭,没有自信心,这样的情绪也影响到学业。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我们要做一些情绪训练。第一是要学会表达情绪,父母要有耐心,观察他的情绪变化,鼓励他讲出他的感觉,帮助他接纳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的家长有时候不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其实发泄情绪也是控制情绪的一种方法。
听肖潇老师这么一说,小编才恍然大悟!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特别是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概念,
这对幼升小的孩子来说显得这么重要。
而专注力和情绪控制上的训练,
更是孩子自我价值的培养。
家长们,你们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