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我想辞职,只因付不起百分之二十五的个人所得税

52637247谈天说地

刚发工资,拿着工资卡满满的全是心塞,不想上班了,也没有奋斗的动力。前一些年在别的地方上班,平时工作比较轻松月工资2W,工资分两批发(每月8000打到卡里,其他的发现金)一个月除去社保和个人所得税到手大概有1.9W,平时奖金什么的也是发现金,不用交税的,所以生活也觉得过得去。现在跳槽到这边,月薪2.5W,但是到手不足2W,财务说要扣百分之25的个人所得税,突然感觉一夜回到解放前,事实是虽然多5000工资,但是要多很多工作和责任,平时基本没有空陪家人,上班比之前远一半路程,花销也无形增加了不少,但是实际收入却减少了。这还不像交社保公积金,社保公积金未来还可以用回到自己身上。反过来说,国外税点也高,但是也用于纳税者的医疗保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广州房价这么高,生活成本医疗成本也这么高,(一个月小孩幼儿园费用3000,保姆费4000,交通费3000,生活费5000,每年我和小孩保险1.5W,这还不敢生病,不算社交需要的花销,还没有算房贷,不算逢年过节给双方父母的费用,以后小孩还要上各种学习班,还要给父母养老,小学的赞助费……)生活已经这么苦逼,还要平白无辜多交5000-7000的个人所得税,我突然感到很无力,辛苦干着2.5万的工作,结果到手还没有2W。工作比以前更辛苦,拿的钱和以前差不多,突然很彷徨。(不要说我可以节省保姆费,交通费……,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平时工作已经很辛苦了,不想浪费时间在家务和路上,也不想由于太辛苦,早早身体不好)5000-7000的个人所得税就已经是保姆费和交通费的总和了……,收高税也没问题呀,那就解决生活保障等问题,可事实就是某党收着高税,却不为纳税者服务

2018/06/17
精选回帖
13楼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fioncai0127:
感觉LZ说着说着被大家说急了,明明一开始只为自己抱不平,说税前工资高了但到手少了生活过不下去了怎样怎样。说到后来就变成为低工资人群着想了。但希望LZ想想,如果大家都像你以前偷税漏税,这些干着违法事情的人,就是平白无故地享受着这些低收入人群缴税给你们建的地铁、轻轨,分薄了大家的福利,请问你们良心过得去吗?你们那个时候怎么不为低收入人群着想了?而且都已经出文定了个税起征点5000,再者现在金三税等一系列税费改革都已经在进行了,这些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不经历风雨哪有彩虹,什么东西都不可能一步到位的。
查看原文
亲,首先感谢你,写了这么长评论,证明你确实有爬楼梯看帖有思考。但我不清楚你是否有看明白我想表达的,或者是我没有表达清楚。我吐槽个税比例太高不合理和认为其他人工资低应该提高征税额度没有冲突,超过3500就征个税本本就不合理,2万起征百分之二十五也不合理,1万内也只是刚刚能保障基本收入,所以我认为按照现在的物价起征应该是1W。2万5也只是生活品质才稍微好一点,却要征那么高税,所以我认为2.5万,个税1000左右比较合理。5000左右的个税让生活品质下降一大截,如果交不合理的高额个税也可以,在某些方面给点福利或者保障啊……。2.5W到手2W,在广州的打工阶层来说算比较高的,我可以说我活的非常没有安全感吗?幸福感更不用谈了,我不像前面教育我的某个楼层,在政府政策里买到房,所以可以大言不惭跟我讲爱国。如果我有房有车,生活稳定,我也愿意支持社会发展,谁不愿意做个好公民啊。10年前房价是够低,那个时候我还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在没有人帮扶的情况下即使房价3000一平也给不起首付,现在大部分普通小区房价3-5W,我勒紧裤腰带10年也不一定能存够一套房子首付,即使有广州户口,上学依然要摇号,摇不到号就得上私立…,当然,谁管你过的怎么样,是否有房住是否上得起学就得起医,国家要求的硬性税还得交,如果所有企业都正规交税,即使我说不愿意也没办法,企业也不会为了我一个人逃税。同样反过来思考,企业利润不够,招聘人员成本太高,所以选择逃税从而满足求职人员的薪资要求,我要求全部工资走正常税务流程,企业也不会为了我一个人特殊对待。当然现在讨论个税起征点5000,可以扣教育金和房贷利息,也是代表政策在进步,如果能落实的话,我也是服气的
2018/06/22回复
亲,你既然跟我讲历史,那我们就探讨一下,战后某领导为了显示自己是泱泱大国免除了日本的战争赔偿费,这笔费用是日本人10年不吃不喝的总产值,也可以是让我国人民早日过上资产生活的一笔重要财产,为了显示硬气,勒紧裤腰带还苏联老大哥的外债,那期间举国上下又饿死多少人,改革初期三反五反各种运动。上学时读到八和联军侵华我也很难过很气愤,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落后那么多?被英国统治过的香港和大陆人比过熟好熟差?台湾也是医疗费用基本全报销,跟我们生活水平基本不在同一水平线。远的不讲,当初08年经济危机,我们国民还处于水深火热状态的情况下,我们借给欧美多少国债?不知道你是否记得?我并没有不交税,只是交税的同时希望得到更好的福利支持,难道不应该?
2018/06/22回复
其实我也是最近比较空闲,才在网上闲聊,发表一下不同意见,并不是有心和楼主抬杠的,大家探讨一下
2018/06/22回复
雪地雪地5楼
violetlea:
我也想问是哪个国家,我亲姨妈姨父去年排队排到可以移民澳洲了,因为他们女儿在澳洲十多年了一早就帮他们申请排队,去到那才一年就呆不下去要回来了宁可放弃资格,要呆满两年并且继续呆在那才能享受那边的福利,有两年只能花自己的,然后那边的水果蔬菜超过,30元人民币一个苹果,全家人分着吃一人一片,我姨说宁可回来过,她有医保有退休金虽然退休金才三千多也足够她想吃苹果的时候随便买了
查看原文
30元一KG的 澳村和新村苹果并不贵
2018/06/22回复
JESSY妈妈:
楼上40多万是个税?厉害
查看原文
都缴税了,活不起
2018/06/22回复
中意N:
亲,首先感谢你,写了这么长评论,证明你确实有爬楼梯看帖有思考。但我不清楚你是否有看明白我想表达的,或者是我没有表达清楚。我吐槽个税比例太高不合理和认为其他人工资低应该提高征税额度没有冲突,超过3500就征个税本本就不合理,2万起征百分之二十五也不合理,1万内也只是刚刚能保障基本收入,所以我认为按照现在的物价起征应该是1W。2万5也只是生活品质才稍微好一点,却要征那么高税,所以我认为2.5万,个税1000左右比较合理。5000左右的个税让生活品质下降一大截,如果交不合理的高额个税也可以,在某些方面给点福利或者保障啊……。2.5W到手2W,在广州的打工阶层来说算比较高的,我可以说我活的非常没有安全感吗?幸福感更不用谈了,我不像前面教育我的某个楼层,在政府政策里买到房,所以可以大言不惭跟我讲爱国。如果我有房有车,生活稳定,我也愿意支持社会发展,谁不愿意做个好公民啊。10年前房价是够低,那个时候我还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在没有人帮扶的情况下即使房价3000一平也给不起首付,现在大部分普通小区房价3-5W,我勒紧裤腰带10年也不一定能存够一套房子首付,即使有广州户口,上学依然要摇号,摇不到号就得上私立…,当然,谁管你过的怎么样,是否有房住是否上得起学就得起医,国家要求的硬性税还得交,如果所有企业都正规交税,即使我说不愿意也没办法,企业也不会为了我一个人逃税。同样反过来思考,企业利润不够,招聘人员成本太高,所以选择逃税从而满足求职人员的薪资要求,我要求全部工资走正常税务流程,企业也不会为了我一个人特殊对待。当然现在讨论个税起征点5000,可以扣教育金和房贷利息,也是代表政策在进步,如果能落实的话,我也是服气的
查看原文
楼主,我支持你的观点,现在中国税负与提供的福利是不合理。同时请某些人不要以自己的生活去臆想,我不是因为生活差才不满,而是看到太多低层弱势群体得不到基本的保障为自己所交的税不值。
2018/06/22回复
kpmankpman8楼
泠泠love:
那什么。其实你向往国外的生活的话可以尝试移民,毕竟你在这里生活不开心也不愿意交税保证现在和平生活,可能你羡慕的国外生活比较适合你吧。这税人人都是这么交的,大家都是直接财务那里扣完再到手的不是吗。当然,现金的是怎样我不太清楚,一直都是直接转银行卡的
查看原文
看你酸得呀
2018/06/23回复
gjghxjgjghxj9楼
tongx198:
中国已经很好啦,不上市的公司哪个不偷税漏税?国家哪里认真查过?你到美国少交一分钱税试一试看?全国除公务员外只有三千万人交个人所得税,你觉得全国只有三千万人月工资过3500?怪的只是你的公司而已,都要上市了都不肯给你更高工资,我在公司算半个人力,我可以告诉你,就算国家全部免税,你一分钱都多不了,因为公司算的是你拿多少钱不会走。你现在呢没有走就说明到手的钱是合适的。
查看原文
同意你的看法!资本家是最精明的!
2018/06/24回复
泥猪泥猪10楼
作为财务,实在不知道2.5万的薪资怎么计算出5000~7000的个税,即使公司不给你买五险一金,也不需要交到5000~7000的个税呀
2018/06/24回复
你能算出税前收入吗
不能,因为不知道你单位给你的五险一金按什么比例交的,有没有交补充医疗险和企业年金,这些都可以税前抵扣的。
2018/06/25回复
你能算出税前收入吗
你这个只是应纳税所得额,不是个人收入,住房公积金也是你收入的一部分,五险一金个人缴纳的部分也是在自己的养老账户里。
2018/06/25回复
你能算出税前收入吗
看错,你剪切的这一部分只有应纳税额,年收入超过12万的纳税表是有注明全年应税所得额的,层主没有全部剪切吧
2018/06/25回复
不为人民服务😪😪😨楼主可以把社保公积金多买点,税就没哪么高啦
个人单位交的公积金超过12%部分照样交税,合计只有24%可以避税,而且超过人均工资的三倍还是五倍基数的部分也要交税,这个漏洞早被堵了
2018/06/25回复
Echo163:
看了大家的留言,也发表一点个人看法。留言里面有两类人是反对楼主的: 收入远远不及楼主的收入和楼主相当,但是通过买楼等措施,实现了财富快速增长的古往今来,纵向比较, 我们改革开放,我们社会好了很多;但是横向比较,我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GDP全球第二,可是我们的中产阶级在哪里?老百姓的保障在哪里?我个人不认为楼主的想法是对是错的问题,而是现实让大家不得不反省一些事情。首先,前几天在妈妈网刚好看到一篇旧文章,说自己是一个家庭月入3W的中产家庭,买不起学位房,被大家批得很惨,大家批评她说:就凭这点收入,就好意思给自己盖上中产的帽子? 附上链接---        http://www.gzmama.com/thread-5026393-1-1.html?so_param=5Lit5Lqn6Zi257qnfGNpdHlfZ3pfNTAyNjM5M3wxfDV8MTA=      好啦,既然靠工资收月入3W是不是中产阶级,那LZ收入在广州只能是普通阶层吧,纳税多少合理呢?其次,很多人都说,自己和楼主差不多收入,在广州实现了财富增长,感觉很满足,我想说,不是所有有这个收入的人都有多套房的,或者有大量别的资产的,如果是通过努力,这两年才有这个收入的,他们的人生又很不同,前不久同样有家庭月入3W的妈妈发表帖子,说买房事宜,别说学位房,这样的家庭郊区小破房都不容易,家庭抗风险能力堪忧啊!附上链接---       http://www.gzmama.com/thread-5169004-1-1.html         话说回来,如果人人有点钱就投入房产,这个社会还有希望吗?现在只是部分人享受到了房价快速上涨带来的红利而已,大部分靠工资收入实现财富增长的是受害者。正常的国家都不是这样的方式实现财富积累的,在正常国家,中产阶级的地位是要靠工作来维持的,而不是入楼市入得早而抢占了先机的人群。再次,现在的月入2.5W, 和过去的购买力能比吗?这个月收入在广州大部分区域都买不到1平米啦,以前有个说法,月收入可以买1平米房子,房价就是合理的。可见,货币贬值得多厉害,是谁造成的这种伤害呢?我们不敢期望望房价下跌,大部分人只期望它不要涨得太快吧,结果呢?中国的货币是不是发得太多?工资看似高了,可是我们购买力一直在下降,是谁默默地夺走了我们的财富?最后,除了高房价,我们哪样东西不是高价呢?各种苛捐杂税,买车,汽油,各种日用品,中国赋税有多重,自己去了解,月入过万工资实在很无力的。吐槽归吐槽,搬转还是不能停的。 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月入过万的大部分人觉得现在其实也挺美好的,那是因为中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举个例子,你可以动动手指,花很少的钱,快递或者快餐就很快你手里啦,这在发达国家绝对不可能有的事情,在发达国家,凡事需要一对一或者人手去做的事情,你得付出很多钱才能享受到,这在中国,不知道这事该悲哀还是该高兴呢?
查看原文
我居然看完了长长一篇,感触良多,就好像经常说楼价不贵的人,都是早早入市依靠楼价暴涨实现家庭资产暴增,事实是他们夫妻拿到手的钱可能相加才能买到广州低洼的一平。
2018/06/25回复
Echo163Echo16316楼
美丽如草:
我居然看完了长长一篇,感触良多,就好像经常说楼价不贵的人,都是早早入市依靠楼价暴涨实现家庭资产暴增,事实是他们夫妻拿到手的钱可能相加才能买到广州低洼的一平。
查看原文
谢谢!不少人没有认真看帖,就回帖骂一通!还有人说,国家不鼓励大家买房,鼓励大家租房,其实她自己就有几套房,说到底,所以有的既得利益者占的角度不一样。税收在一定程度有点财富再分配的形式,如果普通老百姓利益没有保障,尤其是买房,在中国是个普遍需求呀,因为中国的房子承载太多东西,所谓高收入都负担不起,纳税的时候当然会有怨言的。
2018/06/28回复
其实层主当开始提出的个税起征点太低是值得讨论的,我们国家个税的主要问题就是全国一刀切,全部按同一个基 ...
赞同!
2018/06/28回复
猜你喜欢

嫁了个一穷二白的90后老公,未来的路如何走?

二胎时代,我也来扒扒为嘛我不生二胎

生活艰辛,到底要不要卖掉老家的地?

要是你的工作是这样的,你会考虑换工作吗?

请支招,二胎带来苦恼!!!!!!!!

在一起5年,男朋友连房子首付都没有,我该怎么办?

热点推荐

全部免费!广州7月研学活动全攻略!

九年义务教育毕业证被扣?近半学生没拿到

7月清货季 十三行清货早就开始啦

医生也在降工资 8年本硕加规培月入低

酷暑装修,开始担心工人师傅

看别人视频的感悟

热炸的天气,逛逛公园吃吃豆腐花

番禺长隆大马戏

吃完之后发烧腹泻?广州网红面包店出事,店

今日小暑!

台场-东京热门旅游目的地

【老广Vivi】天河星级酒店会所泳池哪家强

邂逅灌篮青春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