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小孩教育一声叹息

1459941家有中学生

当前,一聊到教育,小部分父母意气风发,绝大部分哀声叹气,没办法,谁叫你是父母呢,这是一种债,得还。转眼间,本人已经是两个小孩妈妈,老大高二,老二三岁,看着老大的成长,回看之前教育所走过的弯路,都是心痛。总结一句话,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成为合格的父母,特别是在教育上,我们真的要走很多的弯路,有智慧的人才会知道“原来这样不行”但,小孩已经长大,没有回头路了,余下无尽的后悔。有更多的人,连自己做错了都不知道,只会认为:读不成书,是孩子的错,自己有什么错的。(继续中)
2021/02/24
全部回帖
Rain小宝妈:
当前,一聊到教育,小部分父母意气风发,绝大部分哀声叹气,没办法,谁叫你是父母呢,这是一种债,得还。转眼间,本人已经是两个小孩妈妈,老大高二,老二三岁,看着老大的成长,回看之前教育所走过的弯路,都是心痛。总结一句话,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成为合格的父母,特别是在教育上,我们真的要走很多的弯路,有智慧的人才会知道“原来这样不行”但,小孩已经长大,没有回头路了,余下无尽的后悔。有更多的人,连自己做错了都不知道,只会认为:读不成书,是孩子的错,自己有什么错的。(继续中)
查看原文
(二)我跟爸爸一直住在郊区,为了老大的教育,下大成本在城中心买了房子,做上了城里人,在城中就读小学。现在回想起来,还真的是超值英明的决定,两者之间差太远了。特别是教育环境,以前老大的幼儿园,一半是本地村民小孩,一半当地的机关小孩,两者之前的生活方式、处事方式、文明程度、知识认可,存在很大的差别。人家的村民可以不上学等拆迁,生活无忧,你可不行。你只能努力读书。古人有孟母三迁,我也学习学习。
2021/02/24回复
不好意思,亲们,头一次发帖。是这样连续恢复吗?
2021/02/24回复
(三)小学期间,在城中读书,感受几点:一是城中升中是抽签的,老师没有什么压力,学习老师好象不太焦急,反而是家长更焦急。如上英文,老师讲的太简单了,老师也说“都知道你们都在外面上辅导班,这些单词你们都应该会的”。第二,是有关外面辅导问题。老大数学、语文不稳定,我与爸爸一直有这种想法,自己是高材生,这些小学生内容有多难,不用外面辅导了,自己来教。后来,发现这是一个重大的认知错误。在辅导过程中,父母一开始很耐心,但遇到钉子时,过不去了,开始焦急,心想“这么一个小问题,怎么会理解不了”,一直怀着很焦急的心态去教育,恨不得一下子要小孩吃一下大胖子,恨不得小孩把公式背下来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是一步一步来的,有些东西不通过练是理解不了。久之,家长更焦急,难免会说几句气话,说“真笨”“很懒”等词,时间一长,小孩就产生了逆反,教不进去了,更麻烦了,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了,亲子关系更差。正所谓“师不自教、医不自医”,只好上辅导班吧。
2021/02/24回复
(四)住城中心就是好,最近有好多辅导大机构,开始还要抢位,跟踪了几天,有位置了,抢了一个,很高兴。这时候小孩小,家长可以旁听,爸爸去跟了几节,发现问题:老师是个男老师,毕业没多久,语气太沉,提不起精神,部分学生上课还在睡觉,不行,要换班,在网上看看大家的评论,看那个老师好,看到有空位了,马上抢。这次是个女老师,也挺年轻的,去听了两节科,老师讲课年少青狂、藐视一切,觉得不行。但,但,老大很喜欢这个老师,觉得她讲得好,鼓欢这种风格。我与爸爸只能叹息,这就是代沟,时代变了,我们已跟不上时代步伐。后来看,这个老师能与老大的风格匹配,至少让老大在数学这门课上不再惧怕,上课是喜欢的、高兴的、认真的。通过这样,把数学的短板给补上了。
2021/02/24回复
马丁wu:
老大高二有寄宿?
查看原文
没有,学校环境差,老大都不愿意去。
2021/02/26回复
(五)总的一点,好的学生是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学生如有自己的主动性,他就会越想越深。古语有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小孩喜欢,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学好。所以一切的一切,学习的兴趣,千万不能打击,如失去了很难找回来。有兴趣可看看正面管教,爱的教育等书,做到温柔而坚定。所以,父母可以尝试一下自己去教小孩,如果成就可以,不成千万不要坚持下去,万一打击了兴趣就麻烦了。
2021/02/26回复
(六)老大升初中,很幸运抽上一所重点中学,有很大的平台。一个学校好,不在于学生好,而是学生家长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要全家动员努力读好书”。例如,小学数学你考了90分,爸爸说,“不错,比爸爸当年70分强多了,今天加鸡腿庆贺一下”。其实他不知道,90分其实是班上倒数的。同时,爸爸认为不错,小孩就有感觉,可以了,达到目标了,不用再努力了,这种水平就行了,反而阻碍了小孩的继续进步。如果是有水平的家长,就会想:我当年都考95,现在考90,是问题在哪里呢。就会找问题找差距找出路。所以,好的学校,小孩子来这里是达成共识的,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搞乱的,就会形成你追我赶的好氛围,促进小孩们的协同进步。
2021/02/26回复
(八)到了初三,准备中考,是人生一个大坎,老大很努力,目标前十所学校,但有一定的差距,数学110,物理75,语文110,上不去。想了很多方法,但初中女孩是一个叛逆期,很多事都不听家长的,爸爸很想陪着她一起学数学物理,但都被她拒绝了。老大总是说“自己学,自己学”。到了初三,跟她谈了几次,既然定了个高目标,就得有所改变,才能有所突破,如果机构上大班不行,是否可以找一对一突击一下。老大后来勉强同意试一下。去是发大力气开始找。但,好老师不容易找,有一些老师我看还是小毛孩,爸爸也听了一些课,说他讲题方法都不对。那有什么力法,还是找吧,希望找有经验的老师。后来经朋友介绍联系上一位老师,很合老大性格,把数学物理提升了十多分。而语文方面,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上不去,语文是一个很靠积累的课目,如果小孩不感兴趣,短期的学习就象是打水漂一样。经过折腾,中考700多分,差一点就上前二,上了前十,也不错了。但女儿还是感到有点后悔:如果早点发力,是否可以冲上前二呢?但我说,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不要过渡勉强自己,万一跟不上,使学习失出信心,那是更大的失误。
2021/02/28回复
(九)高中了,在区重点学校,还好分到了重点班,应该感觉不错。但高中与初中的难度加深了很多,如果初中是5,那高中可能就变为15到20。特别是对接全国卷后,难度大增。老大在性格上不是特别精的人,反应有点慢,内向,对新的老师新的环境不大适应。例如对于他的物理老师,老是说他讲课啰嗦,讲不到重点,老是吹老,讲得不清楚。我就耐心向她解释,学校那个老师我们改变不了,如果不合你的性格你也得改变一下,主动适应一下老师。要不还得在外辅导。老大说功课忙,先自己学一学。结果,第一次考试,40多分,我和爸爸头都晕了,怎么回事。问老大,说老师讲不清。联系了老师,说女儿基础不扎实,最基础的概念不理解。一句话,老师的讲法不适合老大罗。老大说,先主动适应一下。但,第二次考试,还是40多分,校排400多名,老大自己都晕了。
2021/02/28回复
(十)没有办法,高中三年,很快过的,初中起步晚了,高中不能再犯这个错误。到周边去找找一对一。第一次到一个机构试科,来了一个小白脸老师,讲课有气没力的,不喜欢。之后同事介绍了一个,之前教她小孩的,她小孩现在在华工就读,说这老师有经验,但很难约。通过多次联系,只好定了个周六晚上学。结果,老师很合老大的性格,爸爸也听了课,针对老大的弱点讲的很透很清,结果下一次考试,物理71分,全家长叹一口气。老大性格上有一个毛病,她喜欢的老师,她就会很认真地听;如果是讨厌的老师,就会很抗拒。我跟爸爸说,这不是自我毁灭么。
2021/02/28回复
carfield2005:
这物理上升得好快啊什么老师 我也想知道
查看原文
我估是在校老师来的,47岁左右,看他教的应该有20多年吧。但我讲关键是他的讲法很适合我的老大,肯听了,听清楚了才能学到真本领。
2021/03/01回复
(十一)今天再聊聊二胎对老大教育的影响。由于政策问题,老二在老大初三那年出生,家里人都很开心。在出生之前也问题过老大,怎么样,她说“很高兴”。但实际上,当老二出生后,随着家里人生活重心马上转移到老二身上,多多少少对老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父母对老二关注,必然影响到关注老大的时间,有些时候为了带老二,老大的事会往后排,这在父母在看很是应该,但老大还是有点心情不爽的。加上老大性格内向,遇事不说,老是压在心里,加上初中就是叛逆期,与父母沟通的机会更少。爸爸是个理工男,不善沟通。我又要顾着老二,每天陪他睡觉都累死了,有时候难免会冷落了老大,回想起来很不应该。理性分析,二胎后,所有东西至少是一分为二了,老大所享受到的至少少了一半,包括以后的财产权,近期的关爱权。两姐弟差了十四岁,性格上老二顽皮,老大沉闷,老二老是欺负老大,父母还得要老大让着老二。在初三那年,感觉得出来老大是不开心的。之后我跟爸爸说,要平衡一下,老二欺负老大,就说“男孩子不得打女孩子”,要护着老大。多些与老大沟通,多买些他喜欢吃的东西,但奶茶除外。跟老二说,日后你高考时,父母退休了,你要买明牌运动鞋要找你姐,所以你现在不能欺负她。老二若有所悟,欺负少了,暗喜。
2021/03/01回复
(十二)当前,老大正在进行高二的冲刺,很快也要踏上高考,现将血汗史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大家少走弯路。经验一:智力是天生的,它决定了学习的上限。每个人因基因不一,智力是不可改变,只能通过尝试去挖掘小孩的智力强项并发展它。有些小孩,天生智力高,只要举一即可反三。有些小孩,或者说大部分小孩,智力是不足以上985的,怎么教只能小提升,边际效益递减,再堆时间也是累。所以,对于不同小孩,因材施教,智力高的,点拨一下,自己学都可以。智力不高的,作为父母不要强求,毕竟绝大部分学生是上不了清华北大的,找个好老师,陪着小孩,看着小孩,通过努力,把成绩一点点地提上去,做到智力水平的上限的95%,已经很好的。不要希望小孩短时间内有个提高,不现实。更不能希望把时间不断堆,学习上有大涨,这样大人累,小孩更累,亲子关系也搞差了,得不偿失。不要一味低头做题,偶尔抬头看看,看看方向对不对,路顺不顺,问题出在那里,反尔可能找到突破点。
2021/03/04回复
(十三)经验二:要定好合适的目标。根据小孩的情况,家长、小孩自己都定好一个学习目标,不时提醒一下小孩,目标达到没有?要不要调整一下自己目标?目标不宜过高,适合才是最好的,否则距离目标太远的失败会挫伤小孩子的信心,失去学习的动力,成绩下滑更麻烦。目标也不宜过低,最好让小孩跳一跳可以够得着,使小孩主动寻找突破点。同时,要使小孩有余闲,可以停下来,与家长聊聊天,通过启发发现学习的突破点。以前有一个同事小孩,在医院吊着针,还在做习题,个人觉得就没有这个必要,身体是以后一辈子的事,读不成书,至少还有个好身体,可以去应付其它的工作。毕竟在广州,只要勤劳,找到一份工作,还是可以的,不要太强求小孩了。如果身体夸了,再好的成绩也没有用了。
2021/03/09回复
(十四)经验三:没有教学经验,千万不要自己教小孩。爸爸自认是名校出身,一直想自己搞定老大的理科,但他会做题,怎么讲没经验。爸爸有时候认为以经讲得很清楚,小孩还是不明,就有点恼火,认为小孩不努力,不肯学,不动脑,笨,反而还造成了逆反心理,再也学不进了,亲子关系直转向下。最终还得找外面的老师,爸爸偶尔也听听课,周天就在埋怨,“一道物理选择题,才2分,要学生转5个弯,有没有必要。我想了半天,虽然做了出来,但讲了半天老大都没有明白,昨天老师就讲几步,女儿就明了,太欺负我了!”我问她,还教么。爸爸说“肯定教,但得变一种方式,由老师主教,我来辅助,有什么漏的或者老大还不明的,由于时间关系老师讲不明的,由我继续跟进”。的确,这种方式的转变,老大与爸妈的关系好多了,很多事情都肯与我们交流了。我想,老大成不成材看她自身,但孝顺,家庭才会融洽,有什么比一家其乐融融更重要呢,毕竟日后,等我与爸爸老了,依靠的更多的反而是女儿,女儿就会比儿子更顾家更贴心。
2021/03/16回复
葫芦宝:
看着帖子,特别是物理这些卡壳的,找一对一有经验的老师是关键咯
查看原文
也是走了很多弯路才摸索出来,希望不会太迟
2021/03/17回复
(十五)近期在忙专项,好长时间没有更新了。经验五:人生漫长路,考试仅是人生马拉松的一小段,要充分认识到高考的本质。中国人多,个个勤奋好学,希望走上好的平台,为子子孙孙造福。但人这么多,怎么区分优劣呢,就是通过高考,通过学习分个高低。学习,原本是一个长本领长知识为日后工作打基础的功能,但当前的学习已远超这个功能,从博弈论的角度,高考就是一个给信息的过程,通过高考,给出一个信息,区分出学生的学习、领悟、耐心。水浒108将都要分个高低,每个单位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怎么区分学习的优劣,就得用高考。于是,高考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远远超过了日后工作的需要。而且,参加工作之后,如果带个目标再去学习,学习的效率远远超过漫无目标散点式的学习。没有办法,这是一个囚徒困境,大家都去上课外班,你不去损失就会很大,于是全民上科外班,谁都不愿意放松一下。其实反回来问一下,与其大家都这么辛苦,能不能大家都停一下,商量一下,不要这么辛苦行不行。不行,人是独立自由的个体,谁都想赢在起跑线,于是网上就有了很多的虎爸虎妈的成功,其实更多的失败你没有看到而尔。由此,当你明白这一点,你就不应该逼小孩学得太紧,小孩有智商有耐性,多学一点。如果没有,就少学一点,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最关键,是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你现在回想起来,中国每年有这么多的清华北大毕业生,有多少个成为了数学家物理家,没有,很大部分都成了码农。你现在看看你身边的人,有多少人在工作之后仍操持看书的习惯(这里的书不包小说)?在高考之后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会影响到小孩的进一步的知识增长与阅历的提升。
总的一句,学习当前更多的属性的分高低,已经到了非常残酷的阶段,与其残酷的学,不如幸福快乐地学,学一些有用的东西。
2021/03/28回复
(十六)也谈谈“内卷”。
这一两年,“内卷”这一词很火,很多的地方,如教育、工作、升职、竞争上岗都体现出“内卷”的情况,大家都在诉苦,但谁也跳不出来。
网上“内卷”的定义大概意思是,一事物由于没有办法向外发展,竞争又过度激烈,只能继续向内发展,越来越细,越来越深,人陷在其中谁也跳不出来。当前,高考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卷”情况。由于受大纲的限制,只能考这些内容,但学生总要分个高低,只能持续地向内、向细、向深发展,有些题目,越出越难,越出越怪,越出环节越多。而教育战线乐在其中,美其名曰创新,但学生苦不堪言,要不继地跟进课题深化的步伐。例如老大学的物理,一道选择题才2分,居然考了5个方面的知识点,要综合运用才行。怎么办,没办法。个人觉得,只要看清楚这个本质就行,如果小孩是高智商的,可以多学一点,甚至可以学奥数等,认清这个世界,摆脱愚昧。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特长,用平常心对待,小孩子只是属于95%的普通人,努力学就行了,去到哪里不可强求,培训性格与爱好更重要。
2021/04/11回复
猜你喜欢

难过,当快6岁的孩子面对奶奶的时候就像是个小霸王一样

陪着你慢慢长大-----我的儿童教育实践与反思

【好】的教育方法是建立在【正确】的观念上的-(10月26日更新)

对唐诗《游子吟》与家庭教育的思考

激励孩子成长的62句话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如果你想做个轻松的母亲,请你这样做

热点推荐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隐秘的绿野仙境!广州10个亲子徒步好去处!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终于熬到女儿读大学 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地铁1号线--初音未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突然发现【鹤洞东站】含金量还在上升

华鹤的古韵之美

路过皇冠假日酒店,顺便拍几张照

分享生活#夜上白云山

逛逛吃吃的一天

索菲亚沿线

游览哈尔滨“卢浮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