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70后新广大哥双城记

1514866房产楼市

论坛里的买房故事看了一些,激活了自己的回忆,回想一下,发现自己这些年经历也还不少,在此也想记录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单纯的买房换房故事是乏味的,无非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段、多少平米、多少钱,值得回味的其实是与之相伴的生活经历,在此我就以与房子为主线讲述我的故事吧。

故事是真实的,所以其中的人或事很容易被猜到,如果有人猜到还请不要点破,就当看个小说好了。

1998年,大学毕业,工厂生活,住单位宿舍

本人理工男,1998年从一所普通211大学分配到一家央企在广州的分公司,广州分公司总部位于繁华的环市东,没有特别背景的我在完成简单的报道手续后,下分到位于黄埔的工厂,工厂的单身宿舍是我在广州的第一个落脚点,刚从六人一间的学生宿舍搬入三人一间的工厂宿舍,那时的我倒也觉得居住质量提升了。

我前三个月收入不高大概只有六七百,不过由于住在单位宿舍,吃在食堂,又是单身狗,所以经济方面也还过得去,毕竟大学时的生活费还没这一半。三个月后能做一些事了,奖金开始多了,全部收入大概能到1500。又三个月后就是99年初吧,能在车间做更多的事了,收入涨到大概3000多。这在当时算是不错的收入,尤其是在体制内。因素挺多,一方面是地处广州收入基准要高一点,另一方面是单位效益还不错,再就是工厂怕我们走得太快所以福利略有倾斜,那个年代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国企留住大学生不容易,一届一届走马灯似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毕业时平均每人对应六、七份体制内的用人需求,当然,热门位置还是少而且竞争激烈。

当时的起薪水平比这高的是各外企,起薪大约5000,或是华为之类的强民企,比外企高,具体高多少我也说不清,那时听说华为员工第一年买房,第二年买车,当时只当是讹传,后来发现是真的,当然那时的“房价收入比”不高,现在的太离谱了。

广州话我是那时打的底子,工厂的老工人几乎都是广州人,年轻工人几乎没有广州人但也基本是广东人,他们觉得磕磕巴巴的跟我讲“煲冬瓜”还不如教会我讲广州话,我也愿意学,就这样我很快就能用广州话和大家对话了,虽然带口音,但据反馈能接受而且算是不错,尤其用词地道,每句话必有粗口,在工友中不这样说话不是自己人。多年后做了白领和老广同事调笑时,我的市井粤语把他们惊讶到了。

那时是我的一段快乐时光,我们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吃、住、上班、下班、娱乐经常在一起,就像是大学生活的延续,不同的是不用考试,有钱挣,经济方面从学生时期的每月两三百到半年后的三千多,感受到了低端版的财务自由,当然,那时的我也知道,那快乐只是暂时的。
2022/04/21
全部回帖
2009年,买车、生娃、搬新屋

在租房的过程中造娃成功,预产期前几个月买了我们的第一辆车,散味等娃,那时属于汽车普及时代的前夕,我们算是略微偏早的有车家庭。

等那套复式期间错过了珠江新城一套80多平米的房,125万,没买是因为想留着钱等那套复式,其实咬咬牙这套和复式都能买,还是胆子不够大。

在租房的这一年多房产市场还算稳定,复式的卖家在出证后和我们顺利交易过户了。想想也是幸运,假如迟一点房价飙升,卖家反悔的话,即使双倍退还定金,那我们还不知能否买回原来卖出的房。经验教训就是不要买还没出证的房。

2009年10月搬入苦等已久的新房,拔了复式的草。哥哥嫂子为我们高兴的同时也调侃我们能折腾,估计过几年又得买别墅了,我们当时听了一笑而过,不想后来果真如他们所说。

至此我们手上有两套房,一套在番禺华南板块,190平米复式,自住,另一套在金沙洲,70平米,低价放租。
 
2022/04/23回复
670816005670816005板凳
写得真好!
2022/04/23回复
不够看,快更啊,哈哈哈哈
2022/04/23回复
2012年,离开广州,在苏州租房

2011年底,华东的经理离职了,A公司对于带人岗位一向不外招,但难题在于华东工作机会多人员流动快,所以公司那时在华东的员工要么是高管,要么是资历尚浅的年轻人,适合接这个空缺的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而华南则不同,一方面是行业重点地区,另一方面中高层岗位少,所以积压有符合资历的人选,但问题在于这种人选一般都是30多岁有家有口的,不是去接高管位置一般不愿意搬家去华东,我恰好是一个特例,青那时正好没工作,女儿幼儿园都还没上,我成了这个空缺的理想人选。另外,我们对搬家也不排斥,想着深入体验一座不同的城市也挺不错,家还在广州,将来还可以回来。就这样,我接了这个位置。

当时这个位置本来是在上海的,考虑到上海的居住成本高,可能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我提出在苏州工作,公司同意了,反正苏州也有办事处。

如果从后来买房的资产升值的角度,当时去上海会更好,但从生活质量的角度,我觉得去苏州是对的,苏州是中产乐园。


这样,2012年1月我搬到苏州履新,暂定两年。我又开始租房了。

顺便说一下,岳父去世后岳母一直和我们一起生活,这次去苏州我们也是带着岳母一起去的。

公司给的补贴是每个月1万,虽然扣税之后缩水不少,但用来租房也够用,毕竟苏州只是二线城市,我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150多平的房子,房子还不错,但过了几个月女儿快上幼儿园了才发现这里上幼儿园不方便,我们认为的方便是走路能接送。然后开始考虑搬家。

2012年8月我们换了一处房子,虽然比上一个小,三房,一百零几方,但也够我们住了,岳母接送女儿上幼儿园也方便。可住了一段时间发现,看上去还行的装修、家具、家电什么的,用起来不合心意,曾经单位宿舍和出租屋也住得挺乐呵的我,拖家带口之后开始挑剔了,然后萌生了买房的想法,这方面和妻子意见一致,想着人生苦短,要享受每一天,不要想着两年后回广州这两年就在这里凑合,租房难合心意那就买一套房,钱不够就买小点,是自己的窝就可以按自己的心意装修置备家当,后来证明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2022/04/23回复
娓娓道来的人生经历,期待快点更新🚀
2022/04/24回复
07年1w8,绝对的高收入了,好一点的房子随便买啊
2022/04/24回复
pipilu1984:
07年1w8,绝对的高收入了,好一点的房子随便买啊
查看原文
月供还好说,问题是手上没多少首期款。当时投资理财观念太落后,攒的钱先还了第一套的房贷。
2022/04/24回复
2013年,在苏州买第三套房

那段时间青反正不工作,成了专业看房人,一线城市穿越过来的我们深知地铁加学区的重要性,同时也深知“每座城市的地铁一号线物业一开始都被低估”的规律,所以我们的看房重点是目前租住的小区附近,持币待购、意向明确的我们一时间像是街区名人,每从小区外走过,路边的中介都纷纷跟青打招呼,青面带微笑点头回应。

经过一番海选,我们把目标锁定在附近的一个中海的小区,锁定小区后,接下来就只看这个小区的房源,中介介绍其它小区房源一概拒绝,很快青对这个小区比很多中介还熟,很多房源都不用看,电话里和中介简单的对答几句之后就表示这套房的情况我知道了,不用看了。但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理想的房源出现,

后来有一个中介一下子推了两个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优质房源,一套三房,一套两房,位置、朝向、户型、楼层俱佳,我们同时也感到奇怪怎么之前那么久都没见其他中介推这种优质房源,估计是这家压箱底的独家房源。手头不够宽裕的我们最终选了两房的那套,98房,155万,同样的价格在很多其它小区可以买三房,但我们就喜欢那个地段那个小区,所谓的千金难买心头好。

到这时我们手上一共有三套房,一套在苏州,98平,好地段,自住。两套在广州,都是边角位置,番禺华南板块的190方的复式和金沙洲的70几方的两房。广州的两套都放租,租金都不高,只是不想空置。
 
2022/04/24回复
那时候的高薪职业也就电子商务吧?
2022/04/24回复
李翔284:
那时候的高薪职业也就电子商务吧?
查看原文
是传统制造业,不过是全球的龙头之一
2022/04/24回复
2013年,卖金沙洲

金沙洲那套房我们一直不满意,相对升值慢,租客又时不时拖房租,就想着脱手,到2013年75万出手了。其中一部分钱给青圆了一个少女梦,一辆Mini Cooper。

至此我们手上有两套房,一套在苏州,98方两房,自住;另一套在广州番禺,190房复式,低价放租。
 
2022/04/24回复
2015年,苏州买别墅

渐渐的,我们一家开始喜欢上苏州了,治安好,城市规划好,四季分明,每年有春季秋季各三个月加起来半年的好天气。另外有一点就是苏州的房子比广州便宜很多,我指的是相应地段的对比,比如苏州的工业园区与珠江新城比,苏州的相城和海珠区比,苏州的吴江和番禺比,广州虽好,但很多好地段我只有路过的份,从番禺去趟天河都会说“去广州”。总的来说,我们在二线城市的苏州能享受到的资源比一线城市的广州多,苏州似乎更适合那个阶段的我们。

这样,在苏州满两年后,我并没有提出申请调回广州,在苏州的工作也就自动延续着,随着女儿越来越大,我们三代四口人住两房开始觉得不够了,这时有点后悔当时没咬牙买三房。

还是秉持享受当前的理念,我们决定把番禺那套复式卖了,换到苏州,如果以后想回广州以后再说,现在在苏州就不凑合,过好当前每一天。2015年1月我们开始放盘,那一年广州楼市还处于低迷期,直到9月我们才卖掉,190方卖了330万。

那时我和青有过一个讨论,就是卖了广州的房之后,是在苏州买两套公寓,还是买一套别墅,经过简单的讨论后我们达成一致意见,投资永无止境,享受当前的生活更重要,安居之后定下心来,慢慢生活慢慢挣钱,投资的事将来有能力再说。

2015年苏州的房价开始飙升,我们看中的房子从年初的1万2,到9月份升到了1万8千多,刚需改善的我们9月份拿到广州的卖房款后立刻买入已经看好的联排别墅,产证建筑面积270方,边户,花园约200方,总价500多万,赠送面积、可扩展面积都不少,规划下来功能很全,除了4间卧室以及客厅餐厅,还有书房、健身房、影音室、阁楼以及车库,满足了我房子上的所有梦想。难得的是地段也是好地段。如果在广州,这样的房子在番禺我们也买不起,这算是所谓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吧,城市降级换来了居住质量提升。

我们曾经后悔过苏州的第一套房没买三房,后来庆幸还好那时只买了两房,否则我们后来可能没有动力把在广州的主基地卖了换房。

想起哥哥嫂子曾经的打趣,想不到我们真的买了别墅,然后我们开玩笑说,那接下来该独栋了,不想后来又应验了。

至此我们在广州已无房,苏州有两套,一套联排别墅,270方,自住;一套两房公寓,98方,放租5000出头。但我们与广州的缘分并未就此结束。
2022/04/24回复
2016 - 2020年,修养生息

接下来是工薪家庭买房之后都进行的休养生息,房子上的事很平静。

2016年我离开了原来工作了10多年的公司,到了同行一家小外企,人近中年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我希望经济方面能更进一步,这家小公司薪酬方面比大公司灵活,在这里我实现了曾经臆想的收入,由于年代近了,就不说具体数字了。

2016年广州房价开始飙升,不过刚需改善、即买即卖的我们也不觉得错过什么。

青有过两次创业的尝试,都没成功,但也不算失败是因为其实是小有盈利的,但盈利太小也看不到改观就收手了,看看以后能否碰到合适的项目吧。创业这方面我们比较保守,觉得不亏是最重要的。

有段时间我应该是得了抑郁症,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日子越来越好可我的幸福感却不如以前,曾经即使经济紧张、或是生病、或是遇到其它不如意的事,我都仍对生活充满热情,可那段时间我觉得人生就那么回事什么最终都是一场空,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我以为只是自己过于睿智看得过透所致,怕青瞎担心就一直没说,后来青还是知道了,她觉得这很严重,建议我去看看心理医生,我觉得没必要,我什么道理都懂,心理医生还不一定比我懂得多,青后来找到一篇文章给我看,对照了一下发现很多细节都和轻度抑郁症吻合,这有可能是生理上的原因,缺少多巴胺,并非由于我过于睿智,增加多巴胺可以先尝试多运动,解决不了的话可以通过药物,接下来我们互相敦促一起各种锻炼,现在感觉好多了。不知有没有朋友有类似的问题,希望我的这段经历能有所帮助。

这期间我们办理了移民,但没打算真的去移居。打算女儿高中阶段青过去陪读同时坐移民监,我留在这边负责造血供血同时两头跑,女儿一上大学青就回来。办移民一方面是为了让女儿有个easy模式上大学,或者说付出同样的努力上更好的大学,我觉得这比学位房作用直接;另一方面是给家庭多条后路,有几分像买保险,不一定非得用上,最终没用上也是好事,反正多个选择吧。
 
2022/04/24回复
继续
2022/04/24回复
写得很好,等更新
2022/04/24回复
写到这里成了双城记了,就改了一下标题。

已经完稿,最后两小节马上贴上来
2022/04/25回复
2021年,回广州买房
       
苏州的房价在飙升了一段时间之后,接下来相对稳定了下来,期间有缓涨,偶露飙升苗头马上被迅速打压。我们放租的98方那套两房印象中大概2018年市值好像有680万,2019年大概700万,然后到2021年700万出头,持有成本按4%点几算每年也有30万,房子的租售比太低,房租远抵不上这个持有成本,等升值现在看来也不像是好选择,不看好接下来升值能持续超过持有成本,房子还一年一年变旧,好像没什么理由一直持有。后来和青商量了一下,不如卖了换回广州,我们都有广州情结,还是想在广州保留一个窝,可以买个偏远的别墅,反正别墅不怕旧能长期放着,以将来自住为目的就不用按投资算帐了。


这样,2021年我们卖了苏州98平米那套房,700多万,然后加上新长的羊毛,再贷了些款,买了南沙的一套半山独栋别墅,建筑面积400多方,花园300多方,这是我们以前没有想到过的。房子是毛坯的,我们暂时无力装修,接下来会空置很多年,但提早买或许可以避免将来高攀不起。希望多年后会认为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总结一下,不算一开始的单位宿舍,到现在为止一共租住过6处房,买过6次房,卖了4次房,算是比较折腾的,当然,如果考虑20多年的工作时间,算是中等折腾吧。

至此手上持有两套房:一套在苏州,联排别墅,270方,自住;另一套在广州南沙,独栋别墅,400多方,毛坯闲置。

从净资产的角度这和很多一线城市的家庭尤其是我的同龄人比算是一般,我觉得是中位水平。我的同龄人大学毕业大多去往一线城市,买房方面不太保守也不太激进的话,不论大小远近,大多有两套房,其实即使很多80后也有两套房或以上,我这两套房一套在二线城市,一套在一线城市的三线地区,总价值未必抵得上一线城市好地段两套房,这也和我的经历相称,有抓住过机会,也有错过机会,总体算是普普通通随着时代大潮走,要说有什么不普通,主要是成长的时代不普通。

回想当初带着几件行李只身来到广州的那个青涩捞仔,到如今组建了家庭,拥有了爱我的妻子和爱我的女儿,已经是命运的馈赠了,除此之外物质上也有些积累,我很感恩、知足。
2022/04/25回复
未来

未来我们还愿意再回广州生活,也许是工作再调动也许是退休后,我们对广州还是有情结的,第一故乡不是我的选择,而第二故乡是,这里有我们的青春记忆和我们的老朋友,第一故乡与第二故乡的关系有几分像包办婚姻时代的原配与真爱,原配大多不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有的人很幸运原配即真爱,但有的却不是,当然,两个都重要,都是有莫大的缘分。

再回广州的话我们不用考虑通勤和学区,南沙那套房离宇宙中心远点也没关系。女儿现在小学六年级,还有10年大学毕业,将来如果她愿意回大湾区工作生活,无论哪座城市回娘家都方便,另外阿青回娘家也方便。

现在在大城市买房太难了,70年代人靠自己还可以买房,80年代人父母帮点忙可以买房,90后或00后得要父母帮很大的忙才有可能买得到一线城市的房。前面提到人生三阶段,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故事一开始的我还没到第二阶段,现在的我已经到达第三阶段了,所以估计女儿将来还要指望我帮忙,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帮得上,还好孩子生得晚,我还有些时间。这么多年来在广州租房买房都是边边角角地段,始终没进城,到现在虽能勉强进城但却已不需要了,希望将来女儿能实现地段自由,楼盘自由就不奢望了。

好了,我的故事就暂时分享到这里,如果将来有更多的故事我会继续讲。算上以前借用阿青的账号在妈网潜水很久了,此篇长文算是回馈。
 
2022/04/25回复
写得很有感情,我跟楼主算同龄人,也有一些共同的经历和感悟。我女儿已经在美国上大一,现在也有想法居家搬去南沙,找机会交流
2022/04/25回复
猜你喜欢

创业和房市,想哭的感觉

限购下的换房经验

华为百万年薪的员工被辞退,还不起房贷是谁的错?(一个字,作)转帖

妈妈去世,爸爸再婚,继母想争家产

【整整一年,终于尘埃落定,无数夜晚刷着app,经历广州莫名涨价,现写下与君分享】

也来说说我的买房故事-非广州房

热点推荐

又到了夏日赏花季!荷你有约—荷花盛宴

日日薅羊毛!网购出奇招3蚊3件还包邮

反向旅游  99%广州人都不知道的百年古村

打卡四大楼黄鹤楼 湖北省博人气王勾践剑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红色警报!再次爆发!最近出行或要注意!广

就在从化!我好像发现了宫崎骏动漫里的露营

大战虱子记!

长堤的广州金融书店

学校劳动课制作端午香囊

五年级小学生暑假哪里有全封闭式的集训班。

这里真的是溯溪玩水&轻徒步的好地方啊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