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笑尿”~!产后妈妈笑出来的尴尬事你懂的
12690怀孕妈妈
只要有过分娩史的女性
盆底功能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伤害
而且分娩次数越多,损伤越大
什么是骨盆肌
顾名思义,骨盆底的肌肉,从外到内,由浅入深,盆底肌分为外层、中层和内层,我们这里所讲的盆底肌是狭义上的盆底肌,即最内层的盆底肌。
它由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髂尾肌组成的肛提肌群和尾骨肌构成,这些肌肉前方是耻骨联合,位于尿道、阴道和直肠的两侧,呈对称分布。
说人话:盆底就像一张弹簧床,支持着膀胱、子宫、阴道。因为怀孕和生产,弹簧床弹性变差力量变弱,结果子宫阴道等会慢慢“陷”下去,于是尿失禁、子宫脱垂、性高潮障碍就出现了。
产后3个月还漏尿?赶紧治!
产妇之所以会出现尿失禁,这是因为怀孕时子宫增大,腹压增加,以及怀孕期间孕激素的作用等,使得盆底肌松弛,并且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会有一定的损伤。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之下,产妇就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其实,不少孕妇在怀孕晚期就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
不过,新妈妈们不要一出现症状,就特别紧张。因为,大多数人的情况并不严重,而且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自然恢复,过了产褥期(产后6~8周)后,这个症状就会慢慢改善。
但也有一部分人可能改善得不太好。“如果产后3个月还有这种情况,自然恢复的机会就很小,此时不积极治疗的话,她将有90%的几率会终身伴随着尿失禁。”爱博恩专家说。好比皮肤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的盆底肌肉等,会逐渐变得更松弛,所以如果产后三个月还有尿失禁,就该找医生积极治疗,否则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生二胎,更要小心
现在,生二胎的人越来越多,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生二胎的产妇,其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会明显高于生一胎的。并且,经阴道分娩(即顺产)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易发生尿失禁。
虽然剖宫产比顺产发生尿失禁几率要低,但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盲目地选择剖宫产。
要知道,剖宫产毕竟不是自然生育过程,而且剖宫产也有一定的危险,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尿失禁,却带来剖宫产导致的其它问题,这很可能得不偿失。
不漏尿,也要练
由于多数女性的盆底肌肉在分娩后6~8周,就能恢复正常。因此,在产后42天,新妈妈们别忘了去评估一下自己的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肌力由低分到高分,被分为5级,有些产妇恢复得不错,盆底肌的肌力可以达到5级,“但大多数产妇都是3级以下。”专家表示。
“建议产妇过了产褥期,也就是产后42天后,才开始进行相关盆底训练。”这是因为产后盆底组织充血、水肿,且盆底的神经恢复得不够好,只有过了这段时间,训练才会更有效果。
凯格尔训练是美国一位妇产科医生提出的锻炼盆底肌肉(主要是耻骨肌和尾骨肌)的方法,它能有效治疗产后尿失禁。“甚至我们还建议,即使产后没有尿失禁出现的产妇,也应该开始进行盆底肌训练,预防今后尿失禁的发生。”专家表示。
三个方法,练对肌肉
那么,凯格尔训练到底该怎样做?
用手法:用手指插入阴道下段,并有意识地收缩阴道,动作准确的话,手指会有被抬起的感觉,这就意味着动作做对了;
照镜子法:拿着镜子对着外阴,开始做收缩阴道的动作,动作准确的话,就能看到会阴部缩窄。
排尿中断法:在排尿过程中,突然有意识地中断排尿,这种感觉就是凯格尔训练的肌肉收缩感觉。不过,排尿中断法不能用来作为训练方法时常使用,因为如果经常憋尿,很容易引起尿液逆流到上泌尿道,从而引发泌尿系统疾病。当然,平时的锻炼,也完全不必要真在排尿时做,站立、行走、坐着看电视时,都可以练习。
建议每次持续收缩肌肉3~5秒(一开始也许只能坚持1秒),然后放松10秒钟,再进行收缩。一般重复做10~15次,每天做3~6组。
除了自己锻炼,还可以到医院做生物反馈疗法,这是一种用仪器指引正确肌肉收缩的疗法,它有图像、声音反馈给病人和医生,以了解肌肉收缩得对不对,这种训练方法当然也更有效。
还有电刺激治疗,刺激盆底肌让它被动收缩,也是能教会病人正确收缩的方法之一。否则如果练错了肌肉,不仅训练无效,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尿失禁。
“通过凯格尔训练和生物反馈治疗等,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有效率能达70%。”爱博恩专家表示。一般建议治疗5~6周,每周2次,共10~12次,“大部分人4~6周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她还提醒新妈妈,刚生完宝宝不要干重体力活,不要用腹压。
要提醒的是,压力性尿失禁即使治好了,也还要继续锻炼盆底肌。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大,盆底肌变松弛不可避免,年轻时出现过尿失禁的女性,在老年情况时,可能会再次出现尿失禁的情况。所以,建议大家终身都做盆底肌锻炼,这对女性是十分有益的。
即使是未婚未育的年轻女性,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也是有益的,因为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等到年老时再想锻炼盆底肌,由于肌肉对神经刺激的反应性很差,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所以,训练要趁早,才能避免出现尿失禁的烦恼。
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