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想突破数学的可以学习孙维刚老师的观点或做法

15619家有中学生

       孙维刚,一位不普通的普通教师,1938年生于山东海阳县,23岁大学毕业到北京22中,开始做数学老师并一直任班主任,锐意教育教学改革,直到63岁才结束教书育人的生涯,于2002年1月21日因病去世。这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数学会理事,一生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人民教师”称号等诸多荣誉。教育界人士认为,他80年代开始的大循环教改实验经验及其体现出的教育思想,即便在提倡素质教育仍有着重要的意义。祭奠厅里,孙维刚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正中悬挂的遗像面带微笑,一如他在讲台上的样子。北京22中老校长成希春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教师,一位富有创新精神、充满爱心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力很强,但一生宁愿与清贫相伴,在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却做得轰轰烈烈,壮丽辉煌。”“永远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从1980年至1997年,孙维刚用17年时间从初一到高三进行了三轮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在数学实验教学和任班主任的过程中,他将自己扎实的学科知识能力、深厚的文化素养功底和教学艺术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站在系统的高度总结了最基本的规律、最核心的内容,将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个性因素巧妙地融入了原本枯燥的课程,使其成为一门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充满无穷魅力的课程。他的大循环实验成绩突出,三轮实验一轮上一个台阶:第一轮实验班,他的学生成为北京市入选首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的中学生;第二轮,8人考入清华大学,4人进入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前10名;第三轮,全班40人,38人过重点线,22人考入清华、北大,而当初这批学生入初中时,一半多还达不到区重点中学录取线。孙维刚和他考上北大的学生孙维刚是教学高手,但他不仅仅是培养学习能手,他的学生们说,孙老师首先教我们学做人。
       
1993年的一天,孙维刚因在路上帮助一位摔倒的小贩,到校时晚了5分钟,他在黑板上写下:“今天我迟到了,对不起大家”。然后走出门外,在凛冽的寒风中站了一个小时。孙维刚用自己的灵魂去铸造学生的灵魂,把育人和教学融为一体,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带的班班风正、纪律好,课堂安静,教室整洁,考试时老师不在也无人作弊。他带的学生不论文化课,还是各种文体活动在学校里总是很突出,甚至到高三时他班上的学生平均身高都高于其他班。1990年癌症侵入孙维刚的身体,先是膀胱癌,后是直肠癌,十多年中病情多次反复,前后近10次手术,而他的大部分成就都是在他与癌症抗争的这10年中取得的。在他最后一次住院前,还正在带他的第四轮实验班。
2024/08/24
全部回帖
具体的观点大家可以网上去搜索,这是我昨天听一个老师说起他学习孙老师做法的一些收获,令人折服,一个初一的班级,在他接手半年时间内,已经把数学学到做高考题压轴题的程度,暑假让他班的孩子坚持打卡,他每天坚持发几道题目让学生完成闭环。
2024/08/24回复
当然,就连很多专业的数学老师都怀疑这个做法会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但实际情况是其他的科目并没有受到影响。
2024/08/24回复
提到孙维刚就不得不提另一位数学教学大师——卢仲衡
他俩是同时代的、有首截然不同教学理念,
孙 主张先教后学,不要学生预习,认为学生“不预习,他面临的就是新问题、新情境,那他就有可能‘从无到有’地去探究。
卢 倡导先学后教,上课先让学生自学,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学完章节就做练习,并核对答案,老师观察解题过程,适当提问点拨,最后15分钟根据实际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和总结。甚至有传言他是这样上课的,半节课给学生自学,半节课给学生讲,讲自己的理解,如果老师认为讲清楚了,就算习得,如果不清楚,就提问启发,最终由学生自行领悟。
2024/08/24回复
B站有相关的课程,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都可以去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 才是最好的。
2024/08/24回复
youwuyi6966:
提到孙维刚就不得不提另一位数学教学大师——卢仲衡他俩是同时代的、有首截然不同教学理念,孙 主张先教后学,不要学生预习,认为学生“不预习,他面临的就是新问题、新情境,那他就有可能‘从无到有’地去探究。卢 倡导先学后教,上课先让学生自学,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学完章节就做练习,并核对答案,老师观察解题过程,适当提问点拨,最后15分钟根据实际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和总结。甚至有传言他是这样上课的,半节课给学生自学,半节课给学生讲,讲自己的理解,如果老师认为讲清楚了,就算习得,如果不清楚,就提问启发,最终由学生自行领悟。
查看原文
谢谢指导性回复,有机会多分享!
2024/08/24回复
顶起来,希望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2024/08/30回复
非常同意楼主对孙维刚数学的见解,借贴转一本孙玉刚高中数学的书(全新3.5折转)


2024/09/03回复
转孙维刚高中数学参考书
2024/09/03回复
感谢回复,需要的网友可以看下!
2024/09/03回复
猜你喜欢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学生为什么怕数学

解密广州国际学校 学费一年最高达16万元(转)

一年级新生的学习习惯培养 (转载)

以为有关系就了不起,如此家长,只会害了孩子

热点推荐

中年财务的职场路 行业寒冬干到绝望

熬夜加烧烤惹牙痛!确诊牙根炎要做根管!

老罗与西贝之争!不敢在外吃饭了

装修骗局!听说专门针对老年人?

三年级的英语 每周多少节课合理呢?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迪士尼20周年烟花秀 30 分钟幸福感拉满

从人声鼎沸到冷清 死气沉沉的龙潭山庄

少儿图书馆真是宝藏地 馆内有惊喜讲解会

一天两顿外卖!木薯糖水粉糯太治愈

外卖烧鸡香到停不下来!越吃越口干

复古风烧烤店打卡!鸡脆骨最惊艳

懒人版芝士焗虾 焗完鲜香无汁超入味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