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瑶妈:
是被标题吸引进来的,我们没有在国内读大学,那就说说女儿的专业选择过程吧,她现在在英国读本科,心理学与行为科学专业回头看,其实她的专业确定也是经过了很多年才最终确定的,甚至高三,我们都还在拿到了的临床医学录取和心理学录取之间有点小纠结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女儿看了美剧《Lie to Me》,就跟我说长大要做这种工作。我去查了“微表情专家”,其实是没有这个职业的,但是比较接近的是心理学。后来十一二岁的时候,她开始主动关注自闭症和妥瑞症的孩子...初中时,我和女儿一起做了一个职业池,把感兴趣的职业放进去,再去研究从业路径,然后倒推要读什么专业。一步步筛选、讨论,她的兴趣越来越清晰,高一时就基本确定未来要走临床心理这条路。在筛选的过程中,我们会把职业分成三类标准:感兴趣的、擅长的、前景好的。如果能三项都符合,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兴趣是权重最高的一项,因为只有真心喜欢,才可能长期坚持。现在可能还要加上一项,一起考量:AI读大学后,她也尝试过别的机会,比如大一去普华永道和另一间英国咨询公司的实习,如果继续走下去毕业后要签三年半工作合约,但她还是更想做临床心理,不想把三年半的时间放在别的行业上。她大一和大二都有做心理相关的实习,研究项目、发现论文、包括心理诊所实习都有涉及。她现在依然很坚定走临床心理这条路。这让我觉得,至少在我女儿身上,我看到她的专业选择和她未来想追求的人生目标,是紧密相连的,其间遇到其他职业机会,她都不为所动。虽然我的女儿走临床心理这条路了,但如果以就业为导向走临床心理这条路,尤其在国外,需要非常非常慎重,因为很多国家是要求读博的,而这个博士课程非常难申请到,类似医学,临床心理博士课程,很多国家是不考虑收国际生的,而如果我们不读博,是无法成为临床心理学家的。所以,缺点是这条路漫长,并且申博竞争非常激烈,国际生申请非常难。我们家女儿读的是心理学,可能给到楼主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不多,不过你家孩子现在初二,选择专业的时间还很充裕,可以继续多了解,找到孩子自己最热爱的行业。再过三年到五年,其实关于AI领域的发展也会比现在更为清晰,对比之下,我们正在读大学的这一代孩子,反而很多专业可能还没读完,被AI替代的风险就已经很大了。
查看原文临床心理学,将来的前途应该是可以的,国内的大都是搬运工式的套用,没有自己的理论,所谓的实践停留在卖药上,二十多年前大学的心理学老师主持了心理热线,据说是很贵的,现在人的心理压力山大,有问题的更多,怎么解决不是一个学科问题,成了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