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重点中学(封帖)
23694214家有小学生
[ 本帖最后由 鼠王子的妈 于 2008-9-27 11:57 编辑 ]
2008/07/26
全部回帖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那关键的几步要走好”
楼上说的好!
楼上说的好!2008/08/06回复
:
我也是我爹花钱送的所在地最好的高中
本来我从小都是个自由散漫,自觉但不刻苦的学生
可是我爹花钱刺激了我,90年代中期那真是一大笔钱
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在高中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拓展了眼界的问题
当你的这个朋友跟了诺贝尔奖的导师,那个朋友在所在行业非常优秀的时候
你就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
这些跟虚荣心无关
只是要告诉你,你需要做得更好
呵呵
PS:不过在重点学校,需要你这个人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否则,就如前面说的那煤老板的儿子一样,可能变得很糟糕,我身边也有同样的例子
每个家长可以好好的评估自己的孩子的类型,再来做判断,同时如果送了孩子进去,就要无微不至的关心自己的孩子,而非花了钱就不管了。

本来我从小都是个自由散漫,自觉但不刻苦的学生
可是我爹花钱刺激了我,90年代中期那真是一大笔钱
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在高中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拓展了眼界的问题
当你的这个朋友跟了诺贝尔奖的导师,那个朋友在所在行业非常优秀的时候
你就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
这些跟虚荣心无关
只是要告诉你,你需要做得更好
呵呵
PS:不过在重点学校,需要你这个人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否则,就如前面说的那煤老板的儿子一样,可能变得很糟糕,我身边也有同样的例子
每个家长可以好好的评估自己的孩子的类型,再来做判断,同时如果送了孩子进去,就要无微不至的关心自己的孩子,而非花了钱就不管了。
2008/08/08回复
jackie_huang:
我也是我爹花钱送的所在地最好的高中
本来我从小都是个自由散漫,自觉但不刻苦的学生可是我爹花钱刺激了我,90年代中期那真是一大笔钱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在高中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拓展了眼界的问题当你的这个朋友跟了诺贝尔奖的导师,那个朋友在所在行业非常优秀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这些跟虚荣心无关只是要告诉你,你需要做得更好呵呵PS:不过在重点学校,需要你这个人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否则,就如前面说的那煤老板的儿子一样,可能变得很糟糕,我身边也有同样的例子 每个家长可以好好的评估自己的孩子的类型,再来做判断,同时如果送了孩子进去,就要无微不至的关心自己的孩子,而非花了钱就不管了。
查看原文
本来我从小都是个自由散漫,自觉但不刻苦的学生可是我爹花钱刺激了我,90年代中期那真是一大笔钱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在高中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拓展了眼界的问题当你的这个朋友跟了诺贝尔奖的导师,那个朋友在所在行业非常优秀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这些跟虚荣心无关只是要告诉你,你需要做得更好呵呵PS:不过在重点学校,需要你这个人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否则,就如前面说的那煤老板的儿子一样,可能变得很糟糕,我身边也有同样的例子 每个家长可以好好的评估自己的孩子的类型,再来做判断,同时如果送了孩子进去,就要无微不至的关心自己的孩子,而非花了钱就不管了。。。。。。。
明白!
明白!
2008/08/09回复
这个热贴刚刚才看到,发表不了什么大论,也不说自己孩子是不是天才,只想说,作为父母,不奢望自己女儿将来成大业光宗耀祖,只希望女儿一生平平安安、幸福美满!所以在她初中这段关键时期、青春时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一群正直的同学朋友,能免避免让她在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走弯路。前面有妈妈说家庭的氛围比孩子周围的氛围重要,这点我不这样认为,通常是她们同伙们的一句话能顶上父母的十句话,更何况现在的孩子一直认为自己和父母有代沟,认为父母的话都是说教,跟她们没有共鸣。所以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差的话,进入重点学校是我的首选。
2008/08/09回复
大家發表自己的觀點就好,因爲爭論是沒有結果的,人生無take 2你為孩子選擇了這條路,孩子就不可能經歷另外一種假設的成長環境,正所謂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至,爲了孩子能出得起錢的出錢無妨,想省錢的也儘管省--因爲是否願意交擇校費也不是判斷家長是否愛孩子的唯一依據,結果還是要看孩子的造化。大家平心靜氣吧。
我最後想說的是:無可否認,重點中學撇除師資,學生踏入社會后的人脈鋪墊、教學硬件等等都是不容忽視的。生活在功利的社會中,不要把孩子社交能力單純化了,他們既不光看成績來交朋友,也不單純爲了成績不好而自卑
我最後想說的是:無可否認,重點中學撇除師資,學生踏入社會后的人脈鋪墊、教學硬件等等都是不容忽視的。生活在功利的社會中,不要把孩子社交能力單純化了,他們既不光看成績來交朋友,也不單純爲了成績不好而自卑

2008/08/10回复
我来说说我的体会吧。我小孩现正在某重点中学读初中,从周围朋友小孩的经历看来,初中应尽可能去读重点,或花钱读民校,确实是因为校风的缘故。但有一个例外,如果你的小孩在班里总是垫底的,那就要谨慎了,有一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强,可能由此就消沉下去了。每年好的初中能考上前六所高中的也就60%左右。我觉得说别人都挺容易的,但当家长对着自己小孩时是非常复杂和矛盾的,关键时一定要理智些。
2008/08/17回复
看了前面的讨论,我同意家风是很重要的,但要说的是:校风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试想想,每天小孩与家长接触的时间是多少(大概4个小时),与同学接触的时间呢,可能长达9小时,如果算成有效时间(有感情交流)的话,差距就更大了。对初中生来说,心智正处在发育阶段,接收信息快(无论好坏信息),但要要求这个年龄的孩子拥有成人的分辨能力是不明智的。我的做法是回想一下我在这个年龄时都干了什么、想的是什么,这样就不会在对小孩的要求上出现大的偏差。不是不信任小孩,而是正确认识小孩的能力到底有多大。
2008/08/17回复
jane_huju:
看了前面的讨论,我同意家风是很重要的,但要说的是:校风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试想想,每天小孩与家长接触的时间是多少(大概4个小时),与同学接触的时间呢,可能长达9小时,如果算成有效时间(有感情交流)的话,差距就更大了。对初中生来说,心智正处在发育阶段,接收信息快(无论好坏信息),但要要求这个年龄的孩子拥有成人的分辨能力是不明智的。我的做法是回想一下我在这个年龄时都干了什么、想的是什么,这样就不会在对小孩的要求上出现大的偏差。不是不信任小孩,而是正确认识小孩的能力到底有多大。
查看原文
2008/08/25回复
差生在什么学校都不会受到老师太多的关爱吧?这一点重点与非重点学校恐怕都一样.如果从这一点来否认重点中学,是不是有失偏颇?
当然,如果自己的孩子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家长也就没有必要非得一掷千金换名校.但如果和录取线仅是几分或是十几分之差,家长都不应该放弃希望------至少我绝对不会.
另外,我非同认同211楼的妈妈最后说的那段话,名校生涯对于孩子今后的社交网络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名校的老师\同学都是孩子日后的人脉基础.
[ 本帖最后由 亲亲上上 于 2008-8-25 09:01 编辑 ]
当然,如果自己的孩子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家长也就没有必要非得一掷千金换名校.但如果和录取线仅是几分或是十几分之差,家长都不应该放弃希望------至少我绝对不会.
另外,我非同认同211楼的妈妈最后说的那段话,名校生涯对于孩子今后的社交网络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名校的老师\同学都是孩子日后的人脉基础.
[ 本帖最后由 亲亲上上 于 2008-8-25 09:01 编辑 ]
2008/08/25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