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去年也有看,很不错的节目。
348513幼儿园早教
TVB Pearl 每周二 PM 8:05 Child of Our Time (千禧BB档案)
(千禧BB档案)是英国广播公司受好说的纪录片,追踪一批在2000年出生的儿童,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他们慢慢明白自己的身份,周遭环境和个人背景对他们的心智及生理发展影响重大。
觉得这部纪录片对家长怎样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片中有很多不同家庭、不同性格孩子的分析个案,还有些心理及行为测试等等,值得一看的。虽然是外国的,有些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我们不能完全借鉴,但是有空的话,看看无妨。
上集介绍:利百嘉的小体型与她的年龄很不相称,甚至医生也提议给她服用生长激素。她的不良习惯是否因她妈妈给她的混乱讯息所造成?翠丝须照顾几个孩子,为了安抚他们,电视长开。翠丝认为反正他们不明白,看什么节目都没有关系。她对吗?伊丹爱玩暴力的电脑游戏……。突破性的实验显示出儿童有可能在新科技的薰陶下学到一些技巧;但儿童在玩刺激的电脑游戏后,又能否适应较沉闷的学校生活?
下集介绍:关于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ZT
2004.4.16 Child of our time--Power Strugle本集内容
Child of our time--Power Strugle本集内容
括号里的英文介绍摘自bbc,由于介绍很简单,我看电视后简单总结了一下内容。希望广大喜爱多多的人喜欢。
(Programme two - Power Struggles - shown 20 August 2002
In Power Struggles, Professor Winston looks at the battle for independence and why it's important for children to win it in order to grow up. But how do we become winners, what happens to the losers - and is fighting actually good for us?
Life becomes one long battle when our toddlers become self-aware and want to get their way, all the time. So how does a depressed parent respond to their child's needs, and can an adult's reaction have a lasting effect on the way children form relationships? And when it comes to bedtime, who wins the battle of the wills? And why?
)
这一集的主要内容有:
1、小孩子1.5岁的时候应该能够认识镜子里的自己。实验:给bb的额头上抹上一个红点,然后让bb看镜子,会摸自己额头的bb,已经能够认识自我。
2、一岁半的小孩子,渴望大人能够听自己的诉求。实验中的父母有一对三胞胎(他们还有1个姐姐,2个哥哥),其中的2个bb到了晚上乖乖的睡了,可是另外一个bb晚上9:30分了仍然不肯睡觉,在地上打滚要去游泳,妈妈说天已经黑了,swimming pool已经关门了,可是bb还是说要去,结果妈妈表现出听到她的诉求了,就问她,想去游泳是不是,那咱们先得准备好一个放东西的袋子是不适,然后把游泳衣放到袋子里是不是,还得把毛巾也放进去是不是,并且还得把姐姐游泳衣和毛巾也带上呢,结果这个bb就不哭了,高高兴兴的和妈妈准备要游泳的东西去了。
3、bb因为基因的不同,有的7pm就睡了,可是有的9点才睡。bb睡前2个小时内会比较活跃,这2个小时是睡觉的“禁区”,所以不要逼他们在这两个小时睡觉。
4、试验人员用红外摄像机观察bb睡觉的情况。被观察的家庭其中有一家,母亲有抑郁症,父亲工作非常忙,早早的就上班了。他们的bb,晚上睡得挺好,早上醒来的时候,叫妈妈(很凄惨的叫了很多声),妈妈还在睡觉,没人理他,他叫了一会儿,然后又睡了儿觉。他的妈妈终于在他在床上呆了整整15个小时以后才来把她抱了下去。在后来的试验中,这个bb在很多方面的发展都不如别的bb好。
5、父母的同情心是不是可以pass给自己的bb.试验:妈妈和bb一起玩玩具,妈妈那一个大锤子敲积木的时候假装不小心敲到了自己,看bb的反应如何。有的bb会心疼妈妈,会学妈妈心疼bb的样子假装拿个药膏给妈妈涂抹,以减轻妈妈的痛楚,有的bb不关心妈妈是否疼,更有甚者,继续拿大锥子敲妈妈,例如4中的bb. 结论:男孩子一般缺少同情心,缺少同情心的bb的父母有的是在同情心测验中得分比较高的。在同情心测验中得分较低的,一般是男性,,也就是爸爸在同情心测试中得分较低。
6、对待小孩就像对待小狗,行为好的bb较为成功。试验:妈妈和bb呆在一个房子里,房间的中央桌子上有一些玩具,这是可以玩儿的,墙边的矮柜子里也有玩具,和吃的,这些是不能动的。实验中还专门有人会打电话给房间里的妈妈看看他们在接电话的时候,回怎么反应(事先妈妈是不知道会打电话给她的)。实验里,2中提到的母亲,只能靠把自己的三胞胎,不断的抱离矮柜子来阻止他们动里面的玩具,电话一响,这位妈妈就去接电话了,当然三个小孩去玩了不该玩的玩具。他接电话时候,完全忽略了身边的孩子;4中提到的妈妈仍然把他的bb当成infant,只会用一些很低级的方式,例如敲东西来吸引她的bb的注意力,从而让他不碰那些玩具,她的bb对于他的这些行为表现出烦躁的反应,当电话打进来的时候,她也顾着接电话,她的bb也去动了矮柜子里的玩具。育儿专家说:她的bb需要空间来长大,她妈妈也不能老把他当成infant来对待。在众多参与节目的家庭中,有一个妈妈是一个天生没有上肢,下肢短小的残疾人,她有一个非常淘气,爱冒险的bb boy,她站起来,只比她2岁的儿子高不到2个头的高度,而在这个实验中,她却是最成功的,她基本上没有用行为来阻止她的bb来动那些玩具,她只是跟他说话,吸引他的注意力,告诉他哪些是应该的,哪些是不该的。电话打来的时候,她要求她的儿子帮把电话放到耳边(因为她没有上肢),她接电话的时候,也非常注意他的儿子的行为,她知道照看儿子第一,接电话第二,在接电话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儿子要拿矮柜子里的玩具的时候她放下电话,站在矮柜子前面挡着她的儿子,说服他不要动玩具了以后,才继续听电话。听完电话以后,她继续和她的儿子一起玩儿,并且对儿子的错误的行为立刻告诉他it is wrong, don't throw the toys, cause it will hit mumy. 这个有残疾的妈妈做得最好,她能用言语控制自己的bb.(Disabled mother Alison has a more serious issue: how to she discipline her newly independent son Parys. He's becoming bigger and stronger than her. Both mother and son used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tools for control - efficient use of language.)
7、最危险的实验。那个残疾妈妈开车到一个地方(用脚开),然后协助他2岁的儿子,下车,因为她没有手,没有办法拉着儿子,她单靠语言控制她只有2岁的儿子,跟着她一起过马路。研究人员都说it's amazing. 因为他的儿子从生下来就是一个爱冒险的bb,他精力充沛,喜欢乱跑乱跳,而且由于妈妈的残疾,他一度让妈妈难以管束,经过和研究人员共同的努力后,她的bb,学会体谅他的妈妈。我真的是觉得她是一个wonderful的妈妈。
8、如何让bb好好吃饭。实验中的有一对双胞胎父母,他们的一对双胞胎有比较敏感的味蕾(跟他们的妈妈一样),吃饭从来对他们都是大问题。这不吃,那不吃。每到吃饭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都疲于奔命的在喂他们两个。研究人员让他们两个改进了一下喂食的方式,让妈妈把吃饭交给他们两个,自己来喂自己,同时妈妈也拿同样的一份食物和他们一起吃,结果他们两个看到妈妈吃的很香,自己也吃起来,并把妈妈盘子里妈妈吃起来很香的东西拿到自己的盘子里面吃。他们的妈妈第一次感觉的带孩子是这么容易。研究人员说:要善于利用bb模仿的能力。
(Twins Ivo and Alexander have perfected the fine art of the temper tantrum, and scream themselves sick on a daily basis. Their mother Bernice is frantic - and claims they haven't been under control for a single day since they were born. )
感想:
1、有的小孩子不是很合作,大人是不是也有责任呢。例如有忧郁症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影响不只是孩子难于管教,智力的发展也不是那么理想。
2、孩子不吃饭,难道只怪孩子?自己带孩子的方式是不是需要改进呢?
3、精神的残疾比身体的残疾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4、孩子哭的时候,不要just say no.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是更好的方法。这让我想起多多妈妈也有一次对多多的大哭不理,呵呵,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对待多多呢?
5、孩子做错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做对了就及时表扬,就像训练小狗。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