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的孩子这样的生活都没了,就因为出生在城市中,他们没法体验我们此刻还在怀念着的童年时候的生活。现在的孩子,每天就是逛着高楼大厦林立着的城市,那田园的风光、大自然的美好呢?
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多跟孩子们走出去,去大自然中感受美好,这样孩子性格也会活泼,思维能力也会变强。各位爸爸妈妈们,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吧!以下是在一网页看到的:
渐进式地诱导孩子感受自然的美好
对宝宝的感官刺激可以先从家里的环境开始,再过渡到自然环境。专家建议,从小婴儿到学步儿(2岁)阶段,爸爸妈妈可以先带他在阳台上看看绿树、接触自然光,慢慢拉长时间进入小区,活动型态由短程到长程,对婴幼儿体能上的要求也应该逐步增加。
孩子快1岁时,就会开始对外界感到好奇
1~2岁时,他就能认一些图画、了解物体的意义,此时带孩子到自然环境去,可以亲眼目睹一些物体,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2~3岁时,语言表达、字汇能力已经增强许多,但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强记自然界的景物,而应让他自己发掘自然中他感兴趣的部分。
先从自己的小区、公园开始进行自然探索,之后慢慢到其他不熟悉的地方去,渐进式地培养孩子的耐受性。由于活动量的增多与户外环境多样化的感觉刺激,专家提醒家长,外出时一定要有中场休息,例如,按照孩子平日要睡午觉的作息,中午时就让孩子能打个盹、休息一下。
随性
亲近自然应该随性,而所谓的“随性”,指的是随着孩子的性格,看孩子的状态和反应,不强迫孩子。有教授指出,依照孩子年龄和能力区别,家长可以掌握以下适龄重点来陪伴孩子在自然中活动。
适龄
0~1岁:机会与经验让孩子有进入自然的机会与经验,同时家长应加强保护。
1~3岁:简单接触
当孩子移动能力增强时,可以让他自己和自然环境做些简单的接触,例如看着他自己去碰碰小树小草。
3岁以上:多元而广泛
此时孩子的行动能力已经增强许多,多元、广泛性的环境都可以让孩子去尝试。
适能
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家长要留心孩子的体力和耐力,并提供一些防护措施,让孩子安心探索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