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和孩子划清界限(仅文字转载)

17756130婴幼育儿

全部回帖
yoyogiyoyogi101楼
这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却极具普遍性,蕴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就像英国先哲罗素在“论教育”一文里所说的,父母和老师的信仰,尽管往往不是明说出来的戒律,却通常被大多数儿童在无意识中吸收。即使将来他们脱离了这些信仰,它们的一部分还是根深蒂固地留存下来,在压力重大或者危难紧急的情况下脱颖而出。

看完这一章节,你可能会有如下两种的反应之一:

1。哦,原来我有这么大的力量,可以用来控制、操纵孩子!

2。我需要规范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但是感觉非常困难。这是为什么呢?我该怎么办呢?
2010/04/10回复
yoyogiyoyogi102楼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2010/04/10回复
yoyogiyoyogi103楼
这是一本书的名字,借来当做这一章的题目。 (并借此机会向所有的读者推荐这本书,作者是徐浩渊博士。)

徐博士认为,“父母们的心理伤痕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孩子的爱。父母们要很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我焦虑什么、我怕什么,把这个能量放在自己身上,把伤痕留在自己这里治疗。”
2010/04/10回复
yoyogiyoyogi104楼
心理伤痕有多种多样,前边讨论过的“父母内心的恐惧” 就属于心理伤痕,这里再总结几类比较常见的。

第一类心理伤痕:过度认同孩子的痛苦

Sam从满月到将近三岁,曾经由一位出色的保姆佟阿姨协助照看。佟阿姨爱心充沛、善良温和,对Sam无微不至、精心呵护,Sam和她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不过,从一开始我就发现,佟阿姨有一个特点,就是她特别忍受不了孩子的哭声。在婴儿期,Sam只要一哭,佟阿姨会第一时间冲过去把他抱起来,她甚至乐意一天到晚抱着孩子不撒手,我劝了很多次,她才很不情愿地给Sam一些身体上的自由。在幼儿期,Sam只要一哭,佟阿姨会马上妥协,顺从孩子的意志。

在训育Sam的过程中,我有时会要求Sam遵从一些规则,有时会约束他的一些行为,有时会拒绝他的某些无理要求,Sam有时则以哭闹来反抗我。这个时候佟阿姨在一边会显得特别焦急,忍不住要去哄孩子,如果我任由Sam哭闹却仍然坚持原则,甚至制止佟阿姨的哄劝,事后她会埋怨我,“你这个妈真够狠心的,干吗非让咱娃儿哭得那样惨!”我问她,“怎么惨了?不就哭了几声吗?”佟阿姨回答,“多让人心疼啊!我就听不下去!”出门在外,只要见到孩子哭,她就会很着急,恨不得上前亲自去哄哄那个陌生的孩子。

久之,我不禁有些好奇,一天晚上聊天,我问佟阿姨,“你是不是小时候经历过什么特别惨痛的伤害?”佟阿姨回忆起她四岁那年,母亲由于工作繁忙,把她送回乡下外婆家。下了火车佟阿姨睡着了,母亲则因为怕孩子醒来不肯放自己走,就趁机偷偷溜掉了。年幼的佟阿姨醒来后发现妈妈不见了,惊恐伤心、号啕大哭,整整哭了一夜。外婆把母亲临走前留下的一桶当年十分难得而又昂贵的奶粉交给佟阿姨安慰她,佟阿姨则边哭边不知不觉中把整整一桶奶粉用手拈着吃下去了。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佟阿姨听不得孩子的哭声!也怪不得她把吃东西看做天下头等大事,尤其是一种慰藉的手段。
2010/04/10回复
yoyogiyoyogi105楼
这种伤口几乎永远不会愈合,而是在适当的时刻重新撕裂、流血、疼痛。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简直就是父母心理伤痕爆发式的迸裂,其中之一便是无法忍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当孩子难过时,父母比孩子还难过,这种行为特征叫做“过度认同孩子的痛苦”。很多童年时代经历过情感创伤的父母,会把自己的伤痛和孩子的伤痛混为一谈,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情绪反应,哪些是孩子的。父母把自己内心的伤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小小的不舒适,在父母眼里夸张成了严重的痛苦;孩子的些微焦虑,在父母心目中升级成了危急的恐慌。

当你发现自己不能忍受孩子的痛苦时,很有可能你在把自己的内心伤痛投射到孩子身上。
2010/04/10回复
yoyogiyoyogi106楼
二类心理伤痕:不能忍受孩子的宣泄
2010/04/10回复
yoyogiyoyogi107楼
力力三岁,妈妈经常找我咨询。她在给孩子树立规矩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比如睡觉问题,她希望力力每天晚上定时入睡,为此还专门买了漂亮的时钟挂在孩子床头、教会力力认识钟点,但是每天到了睡觉的时候,力力都会坚决反对,伴以大哭大闹。力力妈妈告诉我,如果不限制孩子的睡觉时间,让他随心所欲地玩儿,孩子一般十一二点睡觉;如果要求孩子早一些入睡,孩子会一直哭闹到差不多11点再睡。 “是不是干脆不要求他,就让他11点再睡呢?”力力妈妈问。她显然忘记了,要求力力提前入睡的原因是他第二天起不来床、不能按时去幼儿园、影响父母上班,太晚睡觉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不好。其他方面的规矩也如此:有始无终。只要力力哭闹得厉害,这位妈妈不是放弃原则,乖乖投降;就是跟他发怒、大喊大叫。
2010/04/10回复
yoyogiyoyogi108楼
曾经几次我们在一起,每当力力遭到拒绝或者受到约束时,都会惊天动地地号啕哭叫,力力妈妈则眉头紧锁、满脸痛心,千方百计地安慰、哄劝孩子,力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到最后,不是她万般无奈地妥协,就是失去耐心地吼叫“你烦死我啦!别闹了!再闹妈妈就走了!”如果力力还是不能平静下来,她就干脆不说话了,虎着脸瞪着孩子,直到力力大叫着“妈妈我错了!对不起!”才罢休。
我问力力妈妈,在应该坚持原则的时候,你能不能做到不动声色,允许孩子哭泣叫嚷,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愤怒,你自己则很平静温和但又坚定不移呢?她告诉我,“我实在忍受不了他哭闹。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是个坏妈妈,因为要么我无动于衷让他哭去,要么我恨不得掐死他,总之他一哭我就心烦意乱,甚至想自己一头撞死!”
2010/04/10回复
yoyogiyoyogi109楼
我知道力力妈妈从小在寄宿制学校长大,跟父母的关系一直不亲近,尤其跟母亲的关系很不好。力力妈妈的母亲脾气比较暴躁,一丁点儿小事情会惹得她勃然大怒,边摔门砸碗边痛骂自己的孩子。力力妈妈的童年是在对母亲的恐惧和痛恨之中度过的。

力力出生前,力力妈妈的母亲去世了,力力妈妈没有表现出多少悲伤。但是我察觉到她有时会通过孩子来发泄自己的痛苦:孤立无助、缺乏亲情的童年、对母亲的不满和愤怒、失去母亲所感到的悲痛,都会在自己孩子哭闹的时候翻滚上来,给她带来更大的痛苦,让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无法掌握对孩子的训育。

社会学家T。J。Scheff说,一个人压制的感情积累得越多,越不能够忍受别人对这种感情的发泄,因为别人的发泄会扰乱自己的宁静(equilibrium)。

力力妈妈压制了自己的宣泄,也就无法忍受力力的宣泄。因此每当力力发脾气的时候,力力妈妈的最先反应就是“必须马上制止这种情绪!”而对她来说,最见效的方法,一是妥协,二是发怒镇压。她甚至承认,怒吼几乎是她的第一反应,她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来克制住自己的叫喊。

因为炮火镇压是她熟悉的方式,是已经植入她脑海、变成她自己一部分的本能。
2010/04/10回复
留印,不错
2010/04/10回复
学习!
2010/04/10回复
annharannhar112楼
lz你的分享很不错,但是这样的阅读让我很头晕。感谢kristal的提供,我直接下了word文档
2010/04/10回复
mzmzhongmzmzhong113楼
留印看!
2010/04/10回复
无题无题114楼
好贴, 不过好长,先留个爪,有空再慢慢看。
2010/04/10回复
aling8079aling8079115楼
记号,刚看了一点觉得不错
2010/04/10回复
谢谢楼主
2010/04/10回复
小青子小青子117楼
喜欢小巫的书
2010/04/11回复
猜你喜欢

妈妈关注:虐童何时休!惩罚是教育孩子最失败的方式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找到几本小朋友听的有声书,宝宝很喜欢听,免费下载推荐给大家

转:为了孩子,拼了!

走进孩子的心灵(0--6岁宝宝父母必读)连载

(转)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热点推荐

又到了夏日赏花季!荷你有约—荷花盛宴

日日薅羊毛!网购出奇招3蚊3件还包邮

反向旅游  99%广州人都不知道的百年古村

打卡四大楼黄鹤楼 湖北省博人气王勾践剑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对标大上海?城区价值高地?连片开发的广船

求教女儿的症状看什么科

大家来聊聊人到中年什么是最重要的

豆芽培育记

华南师范大学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大美川西大环线自驾游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