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什么是精神追求?

1622748情感.婚姻.家庭

什么是精神追求?

    网上看个帖子,说有个丈夫努力去经营家庭,主动承担家务、辅导孩子功课、不时制造一些小浪漫,可妻子还是不满足,觉得日子太平淡了,要追求自由,甚至和陌生男女结伴去旅游,对于这,丈夫选择了包容,可即便这样,妻子还是不领情,还是对丈夫说,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丈夫与妻子的心思总是不同步,丈夫想挽救婚姻,于是上网求助。网上原帖:http://www.gzmama.com/thread-4744271-1-1.html

     网上绝大部分人对妻子给予了批评,但出现一种很奇怪的论调,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另外开贴说说。

    且看网友回贴的原话:

   因为好多人和楼主(指那个求助的丈夫)一样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追求,尤其是精神上。

   精神追求是个范畴很大的词,也没有量化标准,我不想长篇大论解释。具体到楼主的情况,能看出来两人的差异,楼主老婆到了情绪低落期,她内心渴望脱离眼前的日复一日的生活,去外面看看,而楼主却因为要辅导孩子功课而不愿同行。这就是精神上的分歧了,你觉得小学生的功课有那么重要吗?为何不给孩子请假一家三口出去旅游?就算不带孩子去,让家里老人代签一下功课又有何不可?人生苦短几十年,日后回想起来,小学时代的十几天对孩子整个学业来说很重要吗?


无意于给网友的言论定性,只是有些问题想问。小学时代的十几天对孩子整个学业确实不是决定命运的时间,但肯定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节奏,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就因为孩子妈妈情绪低落?老人看着孩子也是可以的,可凭什么你们去旅游,老人就得在家看孩子,就因为孩子妈妈情绪低落?在这个解决方案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全家都是以妻子的感受为核心地在运转,丈夫、孩子、婆婆都得迁就妻子的情绪低落,我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妻子何德何能,可以享受这种女王般的待遇?

我倒是很能理解那位去旅游的妻子,不就是不甘心平庸的生活嘛,不就是向住自由自在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吗。如果是单身,这类想法没什么不好。可成了家,还是多想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的责任好一点!这类人也并不是今天才出现,俄国文学作品中曾出现过一种“多余人”的文学形象,情感状况就和这位妻子特别相像,安逸的生活催生出精神的空虚,对现实不满又无改变的能力。但“多余人”形象从他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不是啥正面形象,不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向往的对象哦!

而我们的生活真得是如此平庸琐碎无味吗?罗丹说得好,“生活不是缺少美,生活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我有一位朋友,每天换着花样的给儿子准备早餐,她的目标是一个月让儿子不吃重样的,每次她把做好的早餐照上相片发到朋友圈时,我感觉生活真得很美!一米阳光最近在论坛发帖,细数她和老公相识、相知、相恋的点点滴滴,诉说两个农村来的孩子如何从一无所有一点点有了车、有了房,并帮助家人努力地改变生活状况,当一米阳光晒出老公送的金项链时,我感觉生活真得很美!妈网虽然有很多负能量的东西,但只要有心,我们会发现不少生活的美好。别人并不比去旅游的那位妻子富足,却可以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那位嫌弃目前生活的妻子是不是该反思下呢?

还是回到标题,说说什么是精神追求吧,我在百度上得到一个不严谨但基本可以回答问题的定义:精神追求即把物资生活看得很淡,只注重他所想的。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信恋,他的理想追求。重在理想追求,不顾世俗的言语或者别人对物资贪婪的占有。只注重自己的精神层面。精神应该知道吧,就是他能够在这信恋的追求上满足他的精神安慰与寄托。但这个定义并不被网友认可,因为百度是垃圾。后来自己想了想:精神追求应该满足这样一些特征----1、利他的;2、淡化物质的;3、讲求付出的;、4、自我满足。而自我满足是它的核心特征,就像下面的一些例子:“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的颜回;在一个不足六平米的小房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演算公式的陈景润;。有一个精神分裂的儿子,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孩子,晚年更是有丧子之痛,但她依然在94岁的高龄精神矍铄地去拍摄《青海湖畔》,脸上始终洋溢着平和与安详的秦怡;在生活上给予钱钟书无微不至照顾的杨绛;以及前文我所提到的做早餐的妈妈和一米阳光等等。

有网友说环球旅行是一种精神追求,这个真得分情况来看。在大航海时代,为探索新世界,环球旅行当然是一种精神追求。可如果是喝着红酒、听着音乐、坐在泰坦尼号上去环球旅行,这个算不上什么精神追求,充其量算是精神享受而已。把一个享受的行为包装为精神追求,有误导的嫌疑。而一个精神空虚的人别说是去环球旅行,就是环太空旅行,她的精神依然是空虚的。

我相信这个帖子发出去会有人来争论,鉴于妈网有人一贯喜欢歪曲别人原意,另立一个观点,自说自话进行论证的传统。我重申一下我的核心观点:

一、精神追求是指一种利他的、淡化物质的思想或行为,它需要人们付出脑力或体力劳动,并在这种付出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

     二、一个有夫之妇和陌生男女结伴去旅行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家庭、对丈夫的情感造成了伤害,而一味的要求丈夫、孩子、婆婆迁就更是一种不知感恩、不懂回报的自私行为,是一种精神索取,不是精神追求。

2016/10/07
精选回帖
MARK。顶下。
2016/10/08回复
46楼
1970/01/01回复
有时候说别人的,自己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偏激了,就你的文字来看,和中专生也差不多了
2016/10/13回复
有时候说别人的,自己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偏激了,就你的文字来看,和中专生也差不多了
2016/10/13回复
全部回帖
刚看一个回帖,倒是挺应景,确实是我不适应当下了。
“现在的儿媳妇都是熊猫,太金贵了,要好好圈养着。” ...
情形调转,如果是男方离家出外几天集体活动,老婆可以接受吗?做任何事都要一起的夫妻,兴趣一致尚好,不一致的难受。不如互相忍让
2016/10/17回复
aa2008aa2008板凳
什么是家?家是夫妻双方共同经营的避风港湾。什么是爱情?爱是夫妻相互的给予与付出,相互的关心和照顾。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共同”、是“相互”。
什么时候,我们正常的家庭模式是单方面的付出、单方面的索取了?难道一方付出,另一方给予回报,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是基本的人情世故吗?想想您设计的场景,丈夫在做家务,妻子在旁边问,“老公,你是不是心甘情愿做的啊,如果不是,我们坐下来谈谈分配家务的比例吧!”何其荒谬的场景,这种事,还需要问,还需要谈,难道不该是主动去搭把手的吗?老公也就算了,谁叫人自已愿意,但婆婆凭什么帮着做家务?照您的逻辑,妻子没有天赋的义务,婆婆就该有这义务?看看您出的建议吧,“就算不带孩子去,让家里老人代签一下功课又有何不可?”。我们常常说善待老人,我们的女性就是这样来善待老人,平时把家务推给婆婆,有时间就打算着和丈夫去国外旅游,留老人在家看孩子,还振振有词地说,“旅游是我的梦想,旅游是我的精神追求,不给我自由,我会抑郁的!”何其自私和虚伪的言论!
牛郎织女的爱情为什么被人们所称道,不在于织女公主下嫁,也不在于牛郎勇于上天去追寻妻子。他们的爱情最可宝贵的是共同的承担责任,相互的关心与爱护。所以那段唱词才那么美:‘我耕田来你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如果照您的设计,那段唱词岂不是要改为“我耕田来你旅游,你旅游来我浇园,寒窑破烂不自由,我在忙碌你悠闲!”这样一味的索取真的好吗?所以,以旅游逃避自己的责任,就是自私,就是不顾家!
再看看您设计的另一个场景,“如果妻子既没有工作,也不愿做家务,只要丈夫的收入足以负担请保姆的费用而且愿意宠着妻子,她也没有错!”,刚看到这个,觉得很熟悉,稍稍一想,明白了,这不就是封建皇帝与妃子的生活场景吗。我很吃惊,这样一种把自已寄生在男性身上的言论,会出现在您这样一位新时代的女性嘴里!也很无语,你口口声声反封建遗毒,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封建遗毒啊!既然这样,您的男女平等精神体现在哪呢?或者,在您的内心深处也隐藏着一个这样做皇帝妃子的梦想,抑或者说是一种精神追求?
当然,说了那么多,如果一个丈夫甘心为妻子付出,夫妻俩很恩爱,那也是别人家的事,旁人无权置喙。但事理往往是这样,家如果是一个容器,就需要夫妻双方的爱去滋润,去支撑,单纯地只有一方付出,家必然难以持久。而人的欲望如果不加以节制,必然膨胀。果然,妻子在丈夫的支持下,和陌生男女出国游了,回来以后,没有满足,反而向丈夫说出了这样的话:“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自由。”这话何其冷漠,丈夫为了家付出了,婆婆为了家付出了,换来的不是妻子的感激,换来的报怨和不满。这样一位自私不顾家的妻子,不懂感恩的妻子,难道不是应该受到批评,使其认识到错误而迷途知返?而您呢,在论坛中却大力宣扬妻子没错,是那位丈夫做得还不够,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陪同妻子。您不觉得您的言论是误导了舆论,混淆了是非黑白,是极不负责任的吗?
所以,家的存在是因为彼此的付出,只知索取,不懂付出必然导致家的毁灭!
2016/10/17回复
不清楚您为什么总是在帖子里展现那么多的病句,后来想想,明白了,您是为了提高网友的语文水平,才把一些病句展现出来。为您无私的、勇敢的奉献精神点赞。现在把一些病句分析修改在下面,希望不要介意。

病句及问题:

1、在当今社会,在世界各大经济体(用词不当,经济体一般用在政经领域,日常会话一般不这么用)领导人(语义重复)已经有一定比例的女性领导人的今天,在号称(用词不当)一线城市的广州,竟然有男人认为女性不做家务就是不顾家。

此外,这个句子还有一个逻辑错误,一线城市与思想开明并不成正比,或者说就没什么关联,一线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况,并不涉及思想的发展水平。实际情况下,二线城市杭州、宁波等地的商业思想比广州发达,二线城市武汉、西安的学术思想比广州发达。具体到男女平等思想,二线城市武汉就比广州要好,在那里,男性做家务是一种常态。

病句改正:

在当今社会,在世界各国出现女性领导人的今天,在一线城市广州,竟然有男性认为女性“不做家务”就是不顾家。

2、我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用词不当,奴隶社会中国也是)男权社会的遗毒(词语搭配不当)表示遗憾,中国社会离真正的男女平等,任重而道远(动词和补语搭配不当)

   病句改正:我对中国几千年男权社会的遗毒未清表示遗憾,中国社会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还任重而道远。


3、夫妻双方唯一角色无法互换的是生孩子(主语状语逻辑混乱)


病句改正:夫妻双方唯一无法互换角色的事,是生孩子。(逻辑上好像也有点问题,公共场所,男女厕所好像也有性别规定,也无法互换)


2016/10/17回复
goldengirl0623:
情形调转,如果是男方离家出外几天集体活动,老婆可以接受吗?做任何事都要一起的夫妻,兴趣一致尚好,不一致的难受。不如互相忍让
查看原文
是啊,情形调转,男人回来对老婆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要自由。“成年人都会明白,这个家离解体也就不远了吧
2016/10/17回复
什么是家?家是夫妻双方共同经营的避风港湾。什么是爱情?爱是夫妻相互的给予与付出,相互的关心和照顾。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共同”、是“相互”。
什么时候,我们正常的家庭模式是单方面的付出、单方面的索取了?难道一方付出,另一方给予回报,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是基本的人情世故吗?想想您设计的场景,丈夫在做家务,妻子在旁边问,“老公,你是不是心甘情愿做的啊,如果不是,我们坐下来谈谈分配家务的比例吧!”何其荒谬的场景,这种事,还需要问,还需要谈,难道不该是主动去搭把手的吗?老公也就算了,谁叫人自已愿意,但婆婆凭什么帮着做家务?照您的逻辑,妻子没有天赋的义务,婆婆就该有这义务?看看您出的建议吧,“就算不带孩子去,让家里老人代签一下功课又有何不可?”。我们常常说善待老人,我们的女性就是这样来善待老人,平时把家务推给婆婆,有时间就打算着和丈夫去国外旅游,留老人在家看孩子,还振振有词地说,“旅游是我的梦想,旅游是我的精神追求,不给我自由,我会抑郁的!”何其自私和虚伪的言论!
牛郎织女的爱情为什么被人们所称道,不在于织女公主下嫁,也不在于牛郎勇于上天去追寻妻子。他们的爱情最可宝贵的是共同的承担责任,相互的关心与爱护。所以那段唱词才那么美:‘我耕田来你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如果照您的设计,那段唱词岂不是要改为“我耕田来你旅游,你旅游来我浇园,寒窑破烂不自由,我在忙碌你悠闲!”这样一味的索取真的好吗?所以,以旅游逃避自己的责任,就是自私,就是不顾家!
再看看您设计的另一个场景,“如果妻子既没有工作,也不愿做家务,只要丈夫的收入足以负担请保姆的费用而且愿意宠着妻子,她也没有错!”,刚看到这个,觉得很熟悉,稍稍一想,明白了,这不就是封建皇帝与妃子的生活场景吗。我很吃惊,这样一种把自已寄生在男性身上的言论,会出现在您这样一位新时代的女性嘴里!也很无语,你口口声声反封建遗毒,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封建遗毒啊!既然这样,您的男女平等精神体现在哪呢?或者,在您的内心深处也隐藏着一个这样做皇帝妃子的梦想,抑或者说是一种精神追求?
当然,说了那么多,如果一个丈夫甘心为妻子付出,夫妻俩很恩爱,那也是别人家的事,旁人无权置喙。但事理往往是这样,家如果是一个容器,就需要夫妻双方的爱去滋润,去支撑,单纯地只有一方付出,家必然难以持久。而人的欲望如果不加以节制,必然膨胀。果然,妻子在丈夫的支持下,和陌生男女出国游了,回来以后,没有满足,反而向丈夫说出了这样的话:“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自由。”这话何其冷漠,丈夫为了家付出了,婆婆为了家付出了,换来的不是妻子的感激,换来的报怨和不满。这样一位自私不顾家的妻子,不懂感恩的妻子,难道不是应该受到批评,使其认识到错误而迷途知返?而您呢,在论坛中却大力宣扬妻子没错,是那位丈夫做得还不够,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陪同妻子。您不觉得您的言论是误导了舆论,混淆了是非黑白,是极不负责任的吗?
所以,家的存在是因为彼此的付出,只知索取,不懂付出必然导致家的毁灭!

那么大段的回复都看不到,只好再发一遍,免得您说什么抠字眼!
2016/10/17回复
猜你喜欢

男人出轨回归的心态?

爱上一个不肯离婚的男人

不让孩子学习钢琴,会不会担心孩子长大后怨父母

写给那些婆媳关系恶劣的美妈们

女人怀孕了,男女同样上班收入差不多的情况下,洗衣做饭这些家务应该谁承担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热点推荐

进了水果批发市场的坑 只有8两秤

夏天日晒又雨淋 室内运动街区遛娃尽情玩

又来开榴莲盲盒了 猫山王、干尧傻傻分不清

探秘东莞可园 岭南艺术元素无处不在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装修总被邻居投诉?旧房改造注意了

孩子太苦了 有家长投诉娃放假太早?

踩雷幸福西饼蛋糕 50+的蛋糕好难吃

人生转折点 35岁了事业该如何选择

不一样的书店 打卡西西弗书店

晒晒2024年618战利品 你都买了什么

限时活动 农夫山泉不到2蚊下单12瓶水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