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算了算,300万房才租5万/年,可存银行300万能得15万/年!

39788133房产楼市

     最近逛妈网论坛,感悟不少。换房、新置业的都不少,中介也到处飘。好热闹。似乎又有再成去年房市大热之势。
       我其实挺担心的。房价这个东西,几乎人人都知道不可能永远上涨,随时都可能阴跌,但几乎人人都觉得不会立刻就跌,不会轮到自己头上。之所以愿意高价买这玩意儿,逐渐都不是居住功能使然,都有跟着炒(说保值、过于好听了)的意思。如果这种心态的人占到了人群中的一定百分比,如果像广州这种大城市突然有1-2年因经济滞涨找不到如此多的接盘侠,房价会不会崩盘?经济会不会严重受损?
      我觉得会。只是大家都不愿意看,不愿意想。
      我学经济学得不扎实,但我知道金钱本身的逐利性。比如以广州目前主流炒房的房价,300万一套,100平米。出租的话应该在5万元/年左右的收益。如果没有潜在的所谓升值贬值,其边际回报率只有区区的1.7%,而银行存款普遍高于这个水平不少,理财产品这种大额可以去到接近4.8-5%,也就是15万元/年的稳定收益。租售比如此低,和正常存款回报率相比差多了,如果真的挤压“炒”这个水分(房贷彻底收紧),现金流都应该逐渐转去股市、债市,循环进入实体经济,广州房价就应该回归2002年2009年这些普遍稳定的阶段。其实想想,那时候大家买房心安理得,现在就算赚到差价,但想想泡沫那么重,哪天真被挤碎了,能心安么?
       现在卖房套现、资金外逃、外撤,都没成气候,但如果利润足够诱人,这些不是不可能。就2016年全年这种涨幅,2017年再来一次的话,我怀疑2018年的房价就得滞停,成交缩减、高位无人接。万事无绝对。我胡言乱语,就是想提醒新入者,中国房产交易放开20来年,赶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所以基本上年年涨、几年一大涨,但目前的房价(如越秀区五六万/平买个老破小学位房之类)已真的有点危险了,不能再追高啦。如果自住非炒房,即便买了后立刻就涨百万,也不用太高兴,也许等自己脱手(中国经济飞速30-40年?也许进入调整期)时未必就在高位呢。只是过眼云烟。
       现在很多经济行为如投资,都会说有风险,好像买房真没人说(说了被人屌),我真觉得房管局、妈网啊这些地方都应该多贴几个大字——买房有风险、高位需谨慎。
      我对现阶段房产的看法和论坛的大虾动辄继续追珠江新城、天河公园、天河北不同,我觉得高上追高不安全,且买了后慢涨都未必划算。我建议初次置业的房友多关注一些城区内的洼地如越秀区像建设马路啊等附近的旧房,天河区像粤垦路、员村、龙洞次新房之类。从边际效益来看,只要房型端正,挑得准,这些二线地区补涨成气候,慢慢上行,价位踏实,也不吃亏。
2017/02/09
精选回帖
不够全面,还要考虑:1、杠杆作用。300w房子基本三成的话100w可以撬动,年租金5w,回报率也是5%,当然还没扣除资金成本的前提。2、机会成本作用。往前面退10年,这个时间轴房价是涨的,如果你10年都没买房并且以后也不买,这没什么损失,至少没直接损失。但是,如果你买晚了,譬如你2015没买,反而在2016买了,那么你要多掏很多钱。这就是机会成本。3、房子的附加值。中国的房子,附加了学位,地段,心理需求等。如果你没房没户口在城市,小孩要去私立的。问题就来了,好的私立很贵当然也很好,但是那些钱你放去买房也够或者也可以积累成为首付了。国人的心理原因还没算。
2017/02/09回复
49楼
1970/01/01回复
原文没劝人买理财吧?怎么读书的您。人家只是提高位接盘有风险,用理财收益比拟高位不值。买房不用追高,也说了注意洼地,次地段啊
2017/02/10回复
119楼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我觉得广州房价不可能暴跌,因为地方就那么大人口只会越来越多,多人需求价格自然不会跌,不要说什么香港当时也有过楼房泡沫大跌之类的,两者情况根本不同,广州现在炒房的人比刚需自住的人少很多啊,外来人口到广州落户难道长期租房子吗,只要一日有这个需求广州的房价就不会暴跌,最差也能维持不涨而已,不信2020年再来看看这个帖子,估计那时候广州市区内想买三万以下一平方的房子都没了。
2017/02/11回复
Yuki0816Yuki0816板凳
333333333333333:
我30万理财也有30万啦,楼主你怎么计算的啊?
查看原文
怎么这么多收益😍
2017/02/12回复
做为一个不懂金融的广州人想法:
1、中国人口总会往上涨,再加上今年中国吸引很多外国人,土地机会越少越少,也就是说房子买少见少,越起越高,越来越密集。所以有钱放在房产,就算楼价不怎么升也总比放在银行保值。
2、有闲钱在手,如果不理财,放着就很容易用完。像我朋友说,不知道为什么那些钱用在哪里了…所以对于不懂买股票、或者投资项目的人来讲,买房是比较稳妥的一种方式。
3、如果懂得理财就更加红,可以把自己手上的钱盘活,赚得更多
2017/02/12回复
haomimi:
赞成这个说法,要考虑栱杆和边际效益,但也赞成楼主的说法;广州的房价比不上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比厦门差排老五,经济只是一部分,关键是地大(是一线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大的)而人口又是最少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啊;再就是政府建设不持续投入跟不上有白云新城,金融城、琶洲电商、萝岗开发区、广钢新城、牛奶场等等,再加上小弟佛山来个千灯湖新区等等;以致于广州房价上涨速度慢于北京上海深圳
查看原文
广州政府出于仕途考虑要照顾这个区那个区,规划本来就有问题,有专家直接就说过广州政府规划不对。另一个问题是因为换届等原因,执行一直不到位,各种半吊子,迄今没有形成城市的优势产业,这点连杭州厦门都差的远了,人北上深谁跟你比?不能拿一线城市的房价来照比广州。广州对高附加值产业,资金,人才的吸引力,完全就是个地域大垫底二线城市。
2017/02/12回复
angeldeng8183:
珠江金融街好多公司都做3到4分息的
查看原文
分分钟血本无归
2017/02/12回复
敏敏的小猫:
我觉得广州房价不可能暴跌,因为地方就那么大人口只会越来越多,多人需求价格自然不会跌,不要说什么香港当时也有过楼房泡沫大跌之类的,两者情况根本不同,广州现在炒房的人比刚需自住的人少很多啊,外来人口到广州落户难道长期租房子吗,只要一日有这个需求广州的房价就不会暴跌,最差也能维持不涨而已,不信2020年再来看看这个帖子,估计那时候广州市区内想买三万以下一平方的房子都没了。
查看原文
广州科技经济不多,并且没落,多的是工厂打工的流水线人员,例如刚落定的增城富士康工厂,你认为流水线人员的工资能接盘几百万的房价?
2017/02/12回复
l816228 发表于 2017-02-12 12:33
回复 敏敏的小猫 的帖子
我觉得广州房价不可能暴跌,因为地方就那么大人口只会越来越多,多人需求价格自然..
城里人胆子大,郊区流水线工人估计不敢高位接盘
2017/02/12回复
今天看新闻又在讲房产税的事情。如果不再狂发钞,加上房产税,土地拍卖再管好,广州房价其实控制得住。广州新入人口不像北京上海那么多
2017/02/12回复
楼主9唔塔8,是90万收租5万
老是在误导人··
2017/02/12回复
l816228l81622811楼
zhujinwei:
城里人胆子大,郊区流水线工人估计不敢高位接盘
查看原文
广州没有吸引新年轻人就业创业的优势,流水线工人又无接盘能力,可以试想都是什么人在买
2017/02/12回复
zuogepolu 发表于 2017-02-12 21:50
楼主的言论看似有一定道理,所以这么多年来有一部分人被这种言论忽悠不买房损失惨重
只要天不变,房价几年..
我这种类似言论忽悠人?没有吧。我觉得是房价被政府,媒体推手等刻意推高了。慢涨才合理。吃饭贵了几倍,房价贵了几倍?我只是呼吁回归理性,并不是完全看跌。大家理性,不狂热,这市场容易推波助澜么?
2017/02/13回复
angeldeng8183:
高回报自然高风险,看抵押物吧
查看原文
3,4分利息?有优质抵押的,至于借这么高的金融贷款吗?
2017/02/13回复
妞妈妞妈14楼
最近逛妈网论坛,感悟不少。换房、新置业的都不少,中介也到处飘。好热闹。似乎又有再成去年房市大 ...

所以这就是你为什么没有300万现金的缘故,有300万现金的时候,你不会放着买理财的还有,如果你是学经济的,应该知道现在决定房价的并不是供求关系,房子(尤其好房子)自带金融属性,与供求关系相关性大为下降
2017/02/13回复
缺失几个内容,所以你这个模型分析只是静态化的。加上1、杠杆的作用,2、动态变化的价格,3、无形的附加值,所以不可能用固定收益产品来比对。
2017/02/13回复
最后一段实在话
2017/02/13回复
猜你喜欢

卖房投股历经熊市买房错误踏空何去何从(求助)

转帖,自己判断是不是楼市到了转折点

关于房地产的十二个正确逻辑

以后持有房子和持有现金差不多

执迷不悟一味迷信房价只涨不跌的人,如果你能回答我这个问题,我就支持你的看法

像我这样35岁的女人,却无积蓄和房产,算破产吗?

热点推荐

陪娃玩转长隆欢乐世界 刺激好玩项目好多

少年宫暑假课开始报名啦 你报左未?

打卡1200书店 第一次认识胶囊房

有个扫兴的老公!全职妈妈学车创业都反对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有被亲妈道德绑架的吗 总想控制我

来了!广州中小学暑假时间已定!

澳大利亚绿植贵得吓人 同胞花园种的都是菜

尝试新徽菜小菜园 汤加炒米喝好新奇

新鲜莲蓬上市 盛夏鲜莲子炒菜

煲珠公珍珠奶茶7.8一杯 新人拼才2.9

蒲桃买少见少的水果 20蚊一斤果肉清甜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