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楼主文,瑕不掩瑜。试指其二:
1.叹号过多。
感叹号仅用于强烈感情。有如炒菜加味精,偶一则妙;但若碟碟皆此,则同嚼蜡。
2.语法欧化。
2.1.系词增加:
王力先生论之,例如西人说“His wife is very good”,华人旧说“他妻子很好”,欧化之后则云“他妻子是很好的”。视楼主言谈,“入班的成绩在班里是名列前茅的”、“应该可以在理念上有收获的”、“写作也是伤身的”之语比比皆是。
2.2.被动式的欧化:
“被评为优秀教师”、“被老板任命为数学编辑部主任”
[陈云先生论之,云“膺选”、“获选”为佳]
2.3.首品的延长:
“经历了第二次高考的我”、“一个不善言语的我”、“作为一个物理专业的学生”、“站在一旁观战的我”、“毕业后物理专业的我”
------------------
培根论法,斥弄脏了水流与污染了水源有别。夫子作春秋,亦常责备贤者。
楼主自栩曾任编辑,又曾获职语文教师,则须慎上述小节。虽言文贵自然天成、不假思索,但更贵诗书熟读、其出如纶。
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一九九零年,我小升初考上了乡镇的初中,而当年一百多毕业生,只有14人考上初中,而我是村里七名学生中唯一的一个,在我之前有两个人考上初中,而我被他们喊了大学生的外号,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没有参加高考就被村里人叫了六年大学生,而私下听他们说,我们村是不会出大学生的,毕竟我前面的两个人都没有考上大学。一九九七年九月,经历了第二次高考的我,终于从河南的高考地狱中爬出,而我一个不善言语的我能否将来教书都是问题,甚至村里人在背后各种怀疑的眼光和言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踏进了大学的校园。我学的专业,是我高考成绩最好的科目物理教育学,入班的成绩在班里是名列前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