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佑爸转一个婴幼儿园爸爸园长"育女心得"

401949幼儿园早教

昨天淇佑和索菲亚及广州凤凰城英才摇篮黄园长的9岁女儿黄精灵一起读书游戏,我通过这么一接触她,果然就是相当优秀,她很有爱心平时也关心别的孩子的的感受,总是照顾,看护幼小的孩子,带他们一起玩和阅读,为了防孩子摔倒,还主动帮园方的老师做园内的一些铺地毯的工作,我听着她领着淇佑读的中国经典论语,道德经就读得很流利!在读书过程中就算有别的孩子来干扰,她也不会停下!在我的观察所得她的自理和学习能力就相当高,黄园长平时很忙和她根本不用说什么和做什么?她都是主动地去做和学,时间自己安排得很好!

----冯氏好学堂0903家长交流会发言稿



今天很高兴能与各位家长们见面,共同交流讨论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我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在做爸爸前,几乎没认真阅读和思考过儿童教育问题。有了孩子,为了自己的孩子才半路出家关注早教思考教育。所以,今天在此也是来向大家学习,希望能得到各位家长们的多多指教。

家有小女sunny2000年出生,已过了9周岁的生日,按年龄是读小学三年级,智力平平。学习水平只能说一般。曾专门到私塾读诵经典近半年,能够全文背诵《学庸论语》还有《老子》、蒙学经典、诗词很多古文经典,学习了《古文观止》等文言文章数十篇,基本能够进行古文阅读。英语学完了新概念英语一二册,第三册的一部分,估计掌握词汇2500多个,现在能阅读初中一二级水平的英语读物,可以用英语写作。对德语也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学习德语,已掌握数百德语词汇。数学方面,基本能解初一的方程题目。这些只能说是很普通,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称道的地方。

我们没有给女儿进行过很系统的早期教育。Sunny大概在6岁才开始大量的阅读,这与冯教授早慧儿童中很多1岁多就会阅读的比起来是属于超级晚了。但我们夫妇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非常重视,时刻用心关注孩子的成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不少可喜的回报。

目前,我们对女儿的各方面感到非常的满意,为女儿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在座有多位已经对sunny很熟悉,凡是接触过sunny的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非常喜欢她,孩子们都愿意与她玩。有人夸奖sunny这个孩子最大的特点是性格很完善。我们对她的品格、性情也感到非常的满意。

冯教授的早教理念中有一个原则是“性格为首”。这里“性格”一词我的理解是雷同与德行、品性、情商等概念。我们非常认同这一点,我们从小对女儿实施的教育核心就是“品性为本”“德行为先”,教育内容选择的标准是“真善美”。

在此,我总结一下她的品性,概括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孝敬父母,友爱朋友,诚实善良,宽容谦让。

儒家经典《论语》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居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可以说不懂“孝”不能“孝”你就不具有中华文化修养,你无法在社会立足。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sunny基本做到了“孝悌”。

举一个例子,sunny每次自己洗刷后,都会帮我们挤好牙膏,倒好水;后来发展成端牙杯到我们面前,然后拿个脸盆接着,让我们刷牙。刷好牙,又端水让我们洗脸,然后再端洗脚水到我们面前,给我们脱鞋脱袜子,洗好脚再帮我们穿好。到床上一躺下,她就给我们捶背,全身按摩。Sunny经常这样乐此不疲。面对女儿这种自发的行为,我们夫妇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有多幸福了。五星级宾馆也没这样的服务啊,女儿这么小已经可以给我们父母提供六星级的服务了。这样的例子从小到大非常多。

至于友爱朋友,这个几乎与她相处过的每个人都有体会,小朋友都会喜欢她,喜欢与她玩。记得在幼儿园,她就告诉我们,班里有个女孩,人人都不喜欢她,因为她喜欢打人很霸道。Sunny说唯独她愿意与那个小朋友玩。那个小朋友打她,她不生气。她不但不生气,而且觉得那个小朋友没人与她玩,她会很孤单,所以要主动去陪她玩。这方面例子太多,也不多说了。

sunny诚实善良,宽容谦让一点也不过奖。孩子从小到大我们都教育她要诚实善良,宽容谦让。她几乎从来不撒谎,心地善良的让人流泪。从小她不会去随意采摘花朵,只会去捡已经掉到地上的;她不会去随意伤害生命,连小蚂蚁小虫也不会故意去杀死它。她能宽容大量的面对委屈面对别人的欺负,她会因此而哭,但绝对不会去报复,她从小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一天,面对别人一次次的骚扰侵犯,她流着泪给我讲了一句话,让我非常的感动,她说“我要把委屈收进塑料袋,扔进垃圾桶”。

第二、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懂事听话。

孩子从小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我们夫妻有时候闹小矛盾,sunny就会偷偷教我怎样跟妈妈说话,妈妈才会高兴。然后又教妈妈怎样与爸爸说话,爸爸才会高兴。我们教育她,她从来是“敬听顺承”。犯错后,我们给她讲道理,她很快就能接受和改正。她从来不强求要这要那,不会耍无赖。

第三、富有爱心,助人为乐。

富有爱心也是sunny很鲜明的特点,帮助别人已成了她的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乐意主动照顾小弟弟小妹妹,与她相处过的每一个小朋友都可以享受到她的照顾;她也从来不会去欺负作弄其他人。她自己定的一些愿望中主题都是怎样去帮助穷苦的人。她说,我帮助别人后如果他要感谢我的话,我会对他说不用谢我,请你同样去帮助其他十个人。这种思想哪里来的?从故事书里学来的。

第四、性格开朗,积极向上。


Sunny的性格就像阳光一样灿烂。她一个人在家,也会时常面对笑容,笑声不断。她会设法让小朋友开心,会设法让爷爷奶奶开心。回到爷爷奶奶老家,她一定会与奶奶睡,因为她知道这样奶奶会很开心。我认为她因为心中有爱,所以阳光,因为心地善良,所以开朗。

第五、学习兴趣浓厚,兴趣广泛,阅读成为一种乐趣和习惯。

冯教授有一本书《阅读点燃智慧》,这是一本很棒的书。我认为书名就非常好,特别是“点燃”两字用的非常好。智慧是人生而具有的,或者说人生而具有无限的潜能。我们讲开发儿童潜能,实际上是保护儿童潜能。人是“天”生的,“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是天“真”的,给予孩子“真善美”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孩子就会保留天生具有的能力,保留应有的智慧。美德即智慧,智慧是真善美”的,真善美”就是智慧。阅读真善美”就能点燃“真善美的智慧。所以,我认为阅读非常重要,阅读的内容同样非常重要。

Sunny从集中认字到阅读过渡的很快,而且是大量的阅读。我们不间断的带她去图书馆和书店,图书馆和书店已经成为她最喜欢去的地方。我们对她的阅读内容是有所选择的,选择的标准就是“真善美”,开始以故事形式为主,进而过渡到散文、杂文。大量有益的阅读涵养了她的性情、长养了她的美德、点燃了她的智慧。

Sunny非常喜欢看《感动中学生的一百个故事》《感动大学生的一百篇散文》等等感动、感恩心灵鸡汤类的书籍文章。看一篇文章,她会被感动然后强烈推荐给我们看,很多时候她会被故事情节感动的流泪。我认为文章的体裁形式、是不是有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富有真情,是否博爱,是否美好,是否能打动人心。我认为,让孩子阅读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她学习如何写作,而是通过阅读来涵养孩子的性情、扬善去恶、回归自我本性。

阅读点燃孩子智慧,阅读让孩子感动,阅读成为孩子的心灵鸡汤,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

第六、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天生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孩子甚至大人都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

sunny从小生活自理能力就很强,我们从小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理机会。孩子很小就自己吃饭、穿衣、洗刷、梳辫子、洗袜子等等。Suuny在幼儿园除了玩就是在帮老师收拾整理教室。幼儿园老师都非常喜欢她,因为她不仅不需要老师的操心,而且会帮助老师照顾其他小朋友。平时在家,我们让她洗碗、扫地,她会高兴的跳起来。劳动已成为她的一个爱好。

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的体会是“放手”两个字。放手让孩子去吃饭,放手让孩子去洗刷,放手让孩子过马路。家长一放手,孩子就学会;家长何时放手,孩子何时学会;家长不放手,孩子就不会。道理就这么简单。

另外,还有勤俭节约等优点,从小是环保节能的小标兵,不随意浪费纸张、水电等资源。以上几点是我对女儿的由衷的夸奖。在整理这篇发言稿的时候,我就有一种一定要赞美歌颂女儿一番,一定表达我们父母因为她的美好而感到无比高兴和幸福的心情。

当然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今后人生的路还很长,现在表现好并不意味着今后一直能保持。随着年龄的增加,问题会越来越多,挑战和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作为家长祝福她能走上一条健康向上的发展道路。古人读书志在圣贤,今人读书志在圣贤的可能少之又少了。我们给予女儿的志向是圣贤是佛菩萨,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的伟大主要不在于他有多少本事,而在于他能获得多少别人的尊重。同样,一个孩子的了不起主要不在于他有多少能力,而在于他能保存多少先天的美好。

下面我想简要的总结有关塑造理想人格、培养完美品性的教育方法:

1、长期欣赏佛家道家音乐和歌曲

我们对sunny从胎儿至今没有间断过宗教音乐和歌曲的欣赏。人类最美好最优秀的东西都在宗教里,应用在儿童教育中就能发挥最理想的教育效果。憾遗的是,这种最优秀最简单省事的教育方法,国人能认识到它的作用和价值的不多。

2、大量看听神话、童话、美德、宗教等故事

人类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故事是祖辈给我们子孙最好的礼物,是孩子们的最爱,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工具。一个好故事的教育作用有时候胜过我们家长的千言万语。女儿从小喜欢听故事,每天几乎都是听着故事进入梦乡的,开始会阅读就大量读故事书。另外,通过故事来进行宗教教育和因果教育是我们对女儿教育中的一个重点。

3、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用亲情浸泡孩子

我们生活清贫俭朴,但夫妻恩爱和睦,家里充满爱和欢乐的气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晚饭后,我和她妈妈经常会和着音乐跳舞,女儿看到会钻到我们的中间一起跳,美其名曰“夹心舞”。我们三口经常会抱在一起一个连着一个顺着亲,然后反着亲,美其名曰“连环亲”。亲情是滋养孩子最好的营养品。孩子浸泡在充满恩爱的家庭环境中,心情愉悦,心中自然就长养爱心,充满人情,身心自然健康。

4、营造阅读氛围,创设学习型书香门第

要让孩子爱读书,我们家长就要爱读书。我们一家天天看书阅读,晚上睡觉前,经常是三个人坐在床上,一人一本书。我们去书店图书馆的次数多于去商店超市,我们也经常用书作为给孩子的礼物和奖品。孩子从小确立读书学习是人生中一件快乐的事、重要的事、一辈子的事的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

5、学习和操行《弟子规》

培养良好的品行,关键是需要内在的涵养,但是外在的言行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国人对《弟子规》一书褒贬不一,观点反差很大。我认为《弟子规》是一本看似迂腐,但其实是非常有效的好读物。若能做到其中的一些,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我们和女儿共同学习和操行《弟子规》后,感觉收获很大,有益无害。对一个人的品性修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记得小时候sunny学习操行《弟子规》,学会鞠躬后去幼儿园,到大门看到门房老先生就鞠躬叫“爷爷早上好。”那个老爷爷受宠若惊,非常高兴欢迎女儿;看到医生鞠躬问好,看到老师鞠躬问好,上学放学都是如此,看得出大家都非常的惊喜。我看到特别是那个门房老头,一看到我女儿过来就满脸堆笑在那里对她点头哈腰了。一个鞠躬,引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值得不值得?我觉得非常值得。

当然,鞠躬只是一个礼节的形式,后来随着大环境也不搞鞠躬这种形式了。但孩子在鞠躬中学会了对人的尊重,因为对人尊重,所以也引得别人的尊重。学习和操行《弟子规》带来的其他收获就不在此一一介绍了。

6、不看电视,不听靡靡之音,不玩电玩游戏

电视对孩子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我们一般人的想象。很多人认为不看电视怎么行呢?电视不是有很多教育节目吗?看电视不是可以让孩子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吗?在这里我们就不详细论述电视到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了。反正我们自从有了孩子,电视机就只当显示器用了,把有线电视停了,至今没有开通过。我们家里买了很多的影视音像制品,都是围绕孩子教育的。家里从来不放不听流行歌曲、迪斯科等靡靡之音,从来不让孩子玩电玩游戏。电玩游戏对孩子的负面作用也远远大于我们一般人的想象,在此我们也不做详细论述了。

育女十年,体会十年,以上只是从孩子性格的角度简要谈了一点体会,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家分享。在此,我要感谢贤惠善良的妻子,感谢天使般的小精灵。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家长朋友们的指导,欢迎多多批评,为孩子的教育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黄定义


2009-3-13





[ 本帖最后由 佑爸爸 于 2009-6-16 08:57 编辑 ]
2009/06/16
全部回帖
青蓝靛青蓝靛沙发
我理想中的媳妇就是这个女孩这样
2009/06/17回复
yiao_fengyiao_feng板凳
其实是有他值得推广的地方
但对于孩子的心理来讲
一个太听话的孩子,内心其实是比较压抑。
“面对别人的欺负,她会因此而哭,但绝对不会去报复,她从小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现在可能会没发现,但到了青春期,或者将来工作以后,现在被压抑的种种心理反应,或者愤怒,或者不平不满,都可能会转变成焦虑。
2009/06/17回复
sandyusandyu4楼
6月13日的广州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写得不错, 我在网上找了一下,也有这篇文章, 而且广州日报登的还不是全部,有所删节, 现在把全的原文转贴在下面,请各位欣赏评论. 作者的女儿与楼主所贴的园长女儿年龄也差不多, 但两个父亲的育儿思想有所不同.  我自己比较认同这个作者(曾奇峰)的讲法,感觉很好. 因为作者的所作所为所想,都是以人为本,培养出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感觉这才是家庭教育的真谛.

感谢女儿——曾奇峰  
作者:曾奇峰

亲爱的小人:
    之所以叫你“小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的确很小啊,胳膊腿细的像我的手指;二是“小人”这个词稍带贬义,就算是对你有时候调皮而我又对你没什么办法的一种“报复”吧。

    首先我想对你说抱歉,因为我们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也许你觉得好笑,你都没有出生,怎么可能征求你的意见呢?但爸爸这样说是认真的,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当然,不仅仅是你,我们周围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后来又不得已才离开的。

    爸爸和妈妈也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在生活了二、三十年后,觉得这个世界还不错,就决定让你也来看看。所谓不错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但它却并不完美,还有很多不那么好的、甚至丑恶的地方。甚至有一些人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占十分之八或者九,这真的是很大的比例了。当然,有更多的人认为,人生的大部分是很美好的。不论你以后怎么看待生活,爸爸都想跟你定一个“君子协定”: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精彩又好玩,你不必谢谢我们;如果你觉得人生痛苦又无趣,你也不责怪我们,好吗?

    有一些父母觉得,自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而且把孩子养大,所以孩子应该感恩。现在你知道了吧,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多是件不好不坏的事情;而养育孩子,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法律规定,不养育孩子的父母亲,是要负法律责任,并且会遭到众人的谴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养育孩子,最低限度只是没犯法而已。我们不必对仅仅没犯法的人说,谢谢你啊。

    你的出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从此我升级为爸爸,这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升迁”。8年来,你一直都在教我怎么做一个好的爸爸,你教的很好,我呢,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着。你出生之前,爸爸只是做着你奶奶的儿子,无止无休地接受着奶奶的爱,而没有学会怎么给与爱。爸爸想告诉你,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有了你之后,爸爸才学会了怎么给与爱。

    你以前是那么地弱小,而你以你的弱小衬托了我的强大。在你感到害怕搂着我的时候,在你让我为你打开矿泉水瓶盖的时候,从你无比欣赏和崇拜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我觉得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真诚的信任和赞美呢。爸爸从你那里得到的荣誉和鼓舞,远远地超过了从其他方面得到的。

    爸爸是别人的心理医生,而你却是爸爸的心理医生。在爸爸的内心变得不那么宁静的时候,你的纯真灿烂的笑容可以很快让我从心灵的泥潭中走出来,变得跟你一样轻松和快乐。看心理医生是需要花钱的哦,所以我还欠你一大笔治疗费啊,呵呵。

    你的出生,还延伸了我的生物学存在,使记忆了我的信息的基因可以在这个星球上持续地存在下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迟早都会离去的,但因为你,爸爸即使离开了,却还有一些东西留着,这会让爸爸觉得很安心很自豪呢。

    你还让我学会了爱自己,不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对你的控制的权利。有些不那么会做父母的人,把自己弄得惨兮兮的,他们会对孩子说,为了你,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拼命地工作,等等。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想操控孩子,使孩子丧失维护自己权利的伦理立场和道德勇气,对父母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无条件地服从。我从来不认为父母都是对的,父母都是从孩子慢慢变成的,既然孩子可能犯错误,变成了父母后同样也会犯错误;怎么可能一变成父母就不会犯错误了呢。而且,没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任何人都必须向自己的孩子学习,才能慢慢地变成好父母的。所以孩子应该是父母的老师啊。

    我永远都不会跟你谈孝顺爸爸妈妈的事。因为我觉得,如果在你小时候我们对你很好的话,我们老了你自然会对我们好的;我不想把这样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成伦理道德的压力施加给你。就像我会自然而然享受美食,而不必总是给自己强调,不吃饭就会死去一样。自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把孩子对父母的自然的爱,硬性规定成一个道德准则,是大家犯的一个最为愚蠢的错误。我甚至不会对你说将来要对你的公公婆婆好,因为我知道,一个心中有自然而然的爱的情感的人,也会自然而然地爱她的爱人的亲人。这样的爱,可以给你幸福,也可以使跟你有关的人幸福。

    你一定要问,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对父母不孝的人呢?爸爸告诉你,孩子的不孝,是继发性的、反应性的。简单地说,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或者她也就没有爱的能力,所以就对父母也没有爱了。孩子出生时几乎就是一张白纸,爱和恨的能力,都是后来学会的,而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

    抚养你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你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担忧的焦点:成长、健康、饮食、安全、交友、学习、游戏,还有以后的专业、工作、择偶、婚姻和生育。从你的祖父辈那里我们知道,这可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艰辛旅途呢。但你不必内疚,我想说的是,你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的活着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我们付出的辛苦。

    人生美好的地方之一是,你经常需要做出选择,而且,你事先并不知道,你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这样的有点“冒险”的感觉,会极大地增加活着的乐趣。亲爱的小人,作为爸爸,我会极大限度地让你享受选择的快乐。现在你已经8岁,只要在起码的、必须强制执行的规范内(比如法律和基本礼貌),你愿意的事情,我都只提建议、提供选择的可能性,最后都让你自己做出决定。而且我坚信,你会做出对你最有利的决定的。在你18岁以后,我建议的话都会更少说了。当然,如果你主动征求我的意见,那你要我说多少,我就说多少。人生在世,如果重大事情都是别人—哪怕是父母—说了算的,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的确,每个人的选择都有错的可能,但是,自己的错误选择,不管怎样都比别人代替自己做出的正确选择要好。就像下棋一样,你旁边站着一个世界冠军,他不断地指挥你下棋,他的指挥绝大多数都比你高明,但是,你如果都听了他的,那你不过是他的傀儡罢了,你下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别理他,听自己的,是输是赢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自己在下棋!

    选择之后,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了。如果选择正确,享受成功的快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另一种可能是要承受失败的痛苦和压力。其实这也没什么,人生如果只有成功和喜悦,那也会很无趣的。人生的真正快乐,多半来自于一些具有较大反差的情感体验,任何单一的情感体验,都会使人生这场筵席变得低廉和乏味。请记住,爸爸会祝你成功快乐;但是,如果你的选择错了、失败了,爸爸永远都在那个可以让你休息和疗伤的地方等着你,你愿意修养多久就多久。等你重新振作起来的时候,再鼓励你上路。爸爸决不会在你遭受挫折后的任何时候趁火打劫说:当初你要是听爸爸的,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状况了。爸爸既然已经准备好分享你的成功和幸福,也就同时做好了分担你的失败和悲伤的打算。好朋友都会这样做的,何况我是爸爸呢?

    人生最大的选择,也就两个:事业和婚姻。其他的选择,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展开的。亲爱的小人,到了你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你已经都成年了。爸爸会基于对你本人和对各个专业的了解,对你提出建议,最后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件事养活自己和获得荣誉了。我可不愿意你错过这样的幸福而代替你做出决定。爸爸现在就是因为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而幸福着,因为爸爸现在的职业,就是爸爸自己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告诉你啊,这个职业虽然很辛苦,但爸爸一直都很高兴地工作着呢。

    婚姻是个人生活方面最重要的事情。到你谈婚论嫁的时候,已经比决定专业方向的时候更晚了,你也更加成熟了,所以爸爸应该更少说话了。跟专业选择相比,你的婚姻更加应该由你自己决定。从人生的大背景来说,爱情和婚姻,是人**情感最多的地方,所以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如果这件事都是被人幕后指挥决定的,那人生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很多人的父母,代替孩子决定婚嫁对象,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这样的父母很自私呢:相当于让自己享受了两辈子的选择的快乐,而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也没活过。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自己可以做出选择啊。

    在你人生的所有重大选择上,爸爸都是最热情的观众。爸爸要再次谢谢你,在爸爸的下半生,你会演出如此吸引我注意力的戏剧给我看,这会使我远离孤独和无聊,而且在我的今生今世就已经延伸了我的生命。所以爸爸觉得,养儿养女,不是为了防老,而是为了观看自己的一部分,活得比自己更丰富、更精彩。  

(曾奇峰简介:精神分析专家。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武汉中德心理医院首任院长。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第二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北京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方教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精神分析学组秘书长,德中心理治疗院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

[ 本帖最后由 sandyu 于 2009-6-17 10:53 编辑 ]
2009/06/17回复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8大智能之中也有的说到,从小时学会了自己的面对成功和失败,挫折及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长大时还用担心吗?
2009/06/17回复
佑爸爸:
孝顺父母和自已的事情自己做并不对立,要分清楚,并不是父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而是让孩子从小懂得适当地关心,孝顺家长,(现在的孩子关爱爸妈太小了,你看古代的传统中国家庭孩子是怎样做的,香九龄,能温席!现在有几个孩子做到了,黄老师的女儿做了一些,要表扬呀!)平时家长不是每天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去做吗?让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然后主动为家长做点小事,这是不错的,如果是孩子不是习惯和乐意,不主动,她会这样做吗?孩子在父母身边就哪10多年,以后想她们能在身边了难了,我是鼓励自己家的淇佑帮我做点事情,从小他就和我分享他很多的成功,快乐,忧虑,及食物,书和帮妈妈及小朋友做一点事!他同时也是明白自己事情自己做,能独立地做事是自己的本份事情!
查看原文
孝心,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在于形式
香九龄,能温席,这个,是不是说明这个九岁的孩子就有孝心呢?不一定吧.要看,是这个小朋友怕家里人冷,而去暖了床,还是基于他的父母要求他这样做,所以才做的.这个,要区别开来讨论吧?
古代传统的教育方法,就一定是好的么?这个,不一定吧?
以前的教育,还要打手心等体罚的呢
到于说,这位园长不当大学教师,做了幼儿园的园长,是基于发展自己的事业还是为了孩子,我倒还是不清楚的.
我知道,一家办得好,生源有保证的幼儿园,收入还是不错的,我同学家就是开幼儿园的.

[ 本帖最后由 BEARBEAR熊 于 2009-6-17 09:57 编辑 ]
2009/06/17回复
sandyusandyu7楼
曾奇峰的教育观点  

  ★我曾经被邀请到一个重点中学去做讲座,校长对我说:“我的女儿很优秀,今年她已经读高中了。为了让她能够更加优秀,我已经为她请好了名师。”我听后,毫不客气地对她说:“一个真正优秀的人肯定是能够自己做主的人,你女儿这么大了还不能自己说了算,还能优秀到哪里去。”

  ★有些家长要求孩子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愿生活。这些家长太贪婪了,他们自己活了一辈子还不够,还要替孩子再活一辈子。

  ★“假如你高考考不好,最伤心的人是谁?”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前来咨询的孩子会说:“父母。”有时孩子考试紧张不是他过分地想考好,而是内心有不想考好的愿望,他们想让自己成绩变糟糕。因为父母亲、学校对他过多的控制,使得他希望通过失败来反击他们对自己的控制,以表示自己是成长的人。

  ★孩子看到妈妈脸的时候看到的是自己。如果他看到的妈妈是从容的、有能力,可爱的,他就觉得自己也是这样;如果他看到妈妈的脸是焦虑的、愁苦的,愤怒的,他同样会认为自己是这样的。

  ★我的一个朋友带孩子去旅游时,她生怕孩子生病,带了一大包的药。她这样的做法说是暗示孩子:你病吧,我药全都准备好了。一个朋友在孩子踢球时,时不时地冲上去为他擦汗。她给儿子的暗示是: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你一流汗就会生病。她连孩子有自己用体温把汗弄干的能力都不相信,还能指望孩子将来成球星?

  ★父母和孩子的边界不清楚是我们家庭教育中很大的问题。父母不断地把学习和练习钢琴等当成控制孩子的工具,就好像美国想侵略伊拉克,要找一个理由一样。

  ★父母要做的是,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国王,现在就要给他们国王的感觉。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成为其自己国土上的国王。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被学习的游戏或者游戏般的学习充满,那他暮年回忆往事的时候,就绝不会认为学生时代的生活是地狱一样的生活了。

  ★学习只应该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学习本身,就是只为了学习本身所带给我们的乐趣。

  ★父母对孩子的方式和态度,造就孩子的性格,这一性格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老师爱学生,几乎跟父母爱孩子一样天经地义。但遗憾的是,这种爱里,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功利:老师爱成绩好的学生,不爱成绩差的学生。

  ★不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的代价,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而且还可能会造就一个问题的孩子。

  ★在游戏中可以获得成就感,可以自己做主,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可以增加自信心。也许,正是家长和老师在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抢夺了孩子的自主性、成就感和自信心,孩子被逼无奈,才希望从游戏中把那些东西找回来。如果孩子能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切,他们又何苦要跟家长和老师对着干呢?
2009/06/17回复
佑爸爸: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8大智能之中也有的说到,从小时学会了自己的面对成功和失败,挫折及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长大时还用担心吗?
查看原文
这样不过是培养出一个小大人而已,这个小女孩,她的童年,快乐么?
当然,您可能会问我: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不过,我想,好在我不是这鱼,我家的宝宝也不是这可怜的鱼.

当然,每个家长都有个模式,想着把自己家的宝宝培养成这样或那样的人,所以,这世界上,才有着不同的个体差异.

我说的,我想的,也不是一定就对,说说而已,绝不是为吵架而回复的,LZ请见谅.

[ 本帖最后由 BEARBEAR熊 于 2009-6-17 09:58 编辑 ]
2009/06/17回复
感觉只是说了这个小姑娘如何如何好,并没有说怎样才能培养的这么好啊
2009/06/17回复
sandyu:
6月13日的广州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写得不错, 我在网上找了一下,也有这篇文章, 而且广州日报登的还不是全部,有所删节, 现在把全的原文转贴在下面,请各位欣赏评论. 作者的女儿与楼主所贴的园长女儿年龄也差不多, 但两个父亲的育儿思想有所不同.  我自己比较认同这个作者(曾奇峰)的讲法,感觉很好. 因为作者的所作所为所想,都是以人为本,培养出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感觉这才是家庭教育的真谛. 感谢女儿——曾奇峰  作者:曾奇峰 亲爱的小人:    之所以叫你“小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的确很小啊,胳膊腿细的像我的手指;二是“小人”这个词稍带贬义,就算是对你有时候调皮而我又对你没什么办法的一种“报复”吧。    首先我想对你说抱歉,因为我们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也许你觉得好笑,你都没有出生,怎么可能征求你的意见呢?但爸爸这样说是认真的,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当然,不仅仅是你,我们周围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后来又不得已才离开的。    爸爸和妈妈也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在生活了二、三十年后,觉得这个世界还不错,就决定让你也来看看。所谓不错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但它却并不完美,还有很多不那么好的、甚至丑恶的地方。甚至有一些人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占十分之八或者九,这真的是很大的比例了。当然,有更多的人认为,人生的大部分是很美好的。不论你以后怎么看待生活,爸爸都想跟你定一个“君子协定”: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精彩又好玩,你不必谢谢我们;如果你觉得人生痛苦又无趣,你也不责怪我们,好吗?    有一些父母觉得,自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而且把孩子养大,所以孩子应该感恩。现在你知道了吧,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多是件不好不坏的事情;而养育孩子,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法律规定,不养育孩子的父母亲,是要负法律责任,并且会遭到众人的谴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养育孩子,最低限度只是没犯法而已。我们不必对仅仅没犯法的人说,谢谢你啊。    你的出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从此我升级为爸爸,这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升迁”。8年来,你一直都在教我怎么做一个好的爸爸,你教的很好,我呢,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着。你出生之前,爸爸只是做着你奶奶的儿子,无止无休地接受着奶奶的爱,而没有学会怎么给与爱。爸爸想告诉你,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有了你之后,爸爸才学会了怎么给与爱。    你以前是那么地弱小,而你以你的弱小衬托了我的强大。在你感到害怕搂着我的时候,在你让我为你打开矿泉水瓶盖的时候,从你无比欣赏和崇拜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我觉得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真诚的信任和赞美呢。爸爸从你那里得到的荣誉和鼓舞,远远地超过了从其他方面得到的。    爸爸是别人的心理医生,而你却是爸爸的心理医生。在爸爸的内心变得不那么宁静的时候,你的纯真灿烂的笑容可以很快让我从心灵的泥潭中走出来,变得跟你一样轻松和快乐。看心理医生是需要花钱的哦,所以我还欠你一大笔治疗费啊,呵呵。    你的出生,还延伸了我的生物学存在,使记忆了我的信息的基因可以在这个星球上持续地存在下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迟早都会离去的,但因为你,爸爸即使离开了,却还有一些东西留着,这会让爸爸觉得很安心很自豪呢。    你还让我学会了爱自己,不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对你的控制的权利。有些不那么会做父母的人,把自己弄得惨兮兮的,他们会对孩子说,为了你,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拼命地工作,等等。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想操控孩子,使孩子丧失维护自己权利的伦理立场和道德勇气,对父母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无条件地服从。我从来不认为父母都是对的,父母都是从孩子慢慢变成的,既然孩子可能犯错误,变成了父母后同样也会犯错误;怎么可能一变成父母就不会犯错误了呢。而且,没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任何人都必须向自己的孩子学习,才能慢慢地变成好父母的。所以孩子应该是父母的老师啊。    我永远都不会跟你谈孝顺爸爸妈妈的事。因为我觉得,如果在你小时候我们对你很好的话,我们老了你自然会对我们好的;我不想把这样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成伦理道德的压力施加给你。就像我会自然而然享受美食,而不必总是给自己强调,不吃饭就会死去一样。自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把孩子对父母的自然的爱,硬性规定成一个道德准则,是大家犯的一个最为愚蠢的错误。我甚至不会对你说将来要对你的公公婆婆好,因为我知道,一个心中有自然而然的爱的情感的人,也会自然而然地爱她的爱人的亲人。这样的爱,可以给你幸福,也可以使跟你有关的人幸福。    你一定要问,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对父母不孝的人呢?爸爸告诉你,孩子的不孝,是继发性的、反应性的。简单地说,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或者她也就没有爱的能力,所以就对父母也没有爱了。孩子出生时几乎就是一张白纸,爱和恨的能力,都是后来学会的,而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    抚养你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你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担忧的焦点:成长、健康、饮食、安全、交友、学习、游戏,还有以后的专业、工作、择偶、婚姻和生育。从你的祖父辈那里我们知道,这可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艰辛旅途呢。但你不必内疚,我想说的是,你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的活着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我们付出的辛苦。    人生美好的地方之一是,你经常需要做出选择,而且,你事先并不知道,你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这样的有点“冒险”的感觉,会极大地增加活着的乐趣。亲爱的小人,作为爸爸,我会极大限度地让你享受选择的快乐。现在你已经8岁,只要在起码的、必须强制执行的规范内(比如法律和基本礼貌),你愿意的事情,我都只提建议、提供选择的可能性,最后都让你自己做出决定。而且我坚信,你会做出对你最有利的决定的。在你18岁以后,我建议的话都会更少说了。当然,如果你主动征求我的意见,那你要我说多少,我就说多少。人生在世,如果重大事情都是别人—哪怕是父母—说了算的,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的确,每个人的选择都有错的可能,但是,自己的错误选择,不管怎样都比别人代替自己做出的正确选择要好。就像下棋一样,你旁边站着一个世界冠军,他不断地指挥你下棋,他的指挥绝大多数都比你高明,但是,你如果都听了他的,那你不过是他的傀儡罢了,你下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别理他,听自己的,是输是赢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自己在下棋!    选择之后,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了。如果选择正确,享受成功的快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另一种可能是要承受失败的痛苦和压力。其实这也没什么,人生如果只有成功和喜悦,那也会很无趣的。人生的真正快乐,多半来自于一些具有较大反差的情感体验,任何单一的情感体验,都会使人生这场筵席变得低廉和乏味。请记住,爸爸会祝你成功快乐;但是,如果你的选择错了、失败了,爸爸永远都在那个可以让你休息和疗伤的地方等着你,你愿意修养多久就多久。等你重新振作起来的时候,再鼓励你上路。爸爸决不会在你遭受挫折后的任何时候趁火打劫说:当初你要是听爸爸的,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状况了。爸爸既然已经准备好分享你的成功和幸福,也就同时做好了分担你的失败和悲伤的打算。好朋友都会这样做的,何况我是爸爸呢?    人生最大的选择,也就两个:事业和婚姻。其他的选择,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展开的。亲爱的小人,到了你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你已经都成年了。爸爸会基于对你本人和对各个专业的了解,对你提出建议,最后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件事养活自己和获得荣誉了。我可不愿意你错过这样的幸福而代替你做出决定。爸爸现在就是因为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而幸福着,因为爸爸现在的职业,就是爸爸自己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告诉你啊,这个职业虽然很辛苦,但爸爸一直都很高兴地工作着呢。    婚姻是个人生活方面最重要的事情。到你谈婚论嫁的时候,已经比决定专业方向的时候更晚了,你也更加成熟了,所以爸爸应该更少说话了。跟专业选择相比,你的婚姻更加应该由你自己决定。从人生的大背景来说,爱情和婚姻,是人**情感最多的地方,所以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如果这件事都是被人幕后指挥决定的,那人生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很多人的父母,代替孩子决定婚嫁对象,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这样的父母很自私呢:相当于让自己享受了两辈子的选择的快乐,而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也没活过。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自己可以做出选择啊。    在你人生的所有重大选择上,爸爸都是最热情的观众。爸爸要再次谢谢你,在爸爸的下半生,你会演出如此吸引我注意力的戏剧给我看,这会使我远离孤独和无聊,而且在我的今生今世就已经延伸了我的生命。所以爸爸觉得,养儿养女,不是为了防老,而是为了观看自己的一部分,活得比自己更丰富、更精彩。  (曾奇峰简介:精神分析专家。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武汉中德心理医院首任院长。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第二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北京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方教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精神分析学组秘书长,德中心理治疗院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 本帖最后由 sandyu 于 2009-6-17 10:53 编辑 ]
查看原文
顶这个!
2009/06/17回复
青蓝靛:
我理想中的媳妇就是这个女孩这样
查看原文
2009/06/17回复
sandyu:
6月13日的广州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写得不错, 我在网上找了一下,也有这篇文章, 而且广州日报登的还不是全部,有所删节, 现在把全的原文转贴在下面,请各位欣赏评论. 作者的女儿与楼主所贴的园长女儿年龄也差不多, 但两个父亲的育儿思想有所不同.  我自己比较认同这个作者(曾奇峰)的讲法,感觉很好. 因为作者的所作所为所想,都是以人为本,培养出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感觉这才是家庭教育的真谛. 感谢女儿——曾奇峰  作者:曾奇峰 亲爱的小人:    之所以叫你“小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的确很小啊,胳膊腿细的像我的手指;二是“小人”这个词稍带贬义,就算是对你有时候调皮而我又对你没什么办法的一种“报复”吧。    首先我想对你说抱歉,因为我们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也许你觉得好笑,你都没有出生,怎么可能征求你的意见呢?但爸爸这样说是认真的,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当然,不仅仅是你,我们周围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后来又不得已才离开的。    爸爸和妈妈也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在生活了二、三十年后,觉得这个世界还不错,就决定让你也来看看。所谓不错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但它却并不完美,还有很多不那么好的、甚至丑恶的地方。甚至有一些人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占十分之八或者九,这真的是很大的比例了。当然,有更多的人认为,人生的大部分是很美好的。不论你以后怎么看待生活,爸爸都想跟你定一个“君子协定”: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精彩又好玩,你不必谢谢我们;如果你觉得人生痛苦又无趣,你也不责怪我们,好吗?    有一些父母觉得,自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而且把孩子养大,所以孩子应该感恩。现在你知道了吧,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多是件不好不坏的事情;而养育孩子,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法律规定,不养育孩子的父母亲,是要负法律责任,并且会遭到众人的谴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养育孩子,最低限度只是没犯法而已。我们不必对仅仅没犯法的人说,谢谢你啊。    你的出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从此我升级为爸爸,这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升迁”。8年来,你一直都在教我怎么做一个好的爸爸,你教的很好,我呢,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着。你出生之前,爸爸只是做着你奶奶的儿子,无止无休地接受着奶奶的爱,而没有学会怎么给与爱。爸爸想告诉你,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有了你之后,爸爸才学会了怎么给与爱。    你以前是那么地弱小,而你以你的弱小衬托了我的强大。在你感到害怕搂着我的时候,在你让我为你打开矿泉水瓶盖的时候,从你无比欣赏和崇拜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我觉得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真诚的信任和赞美呢。爸爸从你那里得到的荣誉和鼓舞,远远地超过了从其他方面得到的。    爸爸是别人的心理医生,而你却是爸爸的心理医生。在爸爸的内心变得不那么宁静的时候,你的纯真灿烂的笑容可以很快让我从心灵的泥潭中走出来,变得跟你一样轻松和快乐。看心理医生是需要花钱的哦,所以我还欠你一大笔治疗费啊,呵呵。    你的出生,还延伸了我的生物学存在,使记忆了我的信息的基因可以在这个星球上持续地存在下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迟早都会离去的,但因为你,爸爸即使离开了,却还有一些东西留着,这会让爸爸觉得很安心很自豪呢。    你还让我学会了爱自己,不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对你的控制的权利。有些不那么会做父母的人,把自己弄得惨兮兮的,他们会对孩子说,为了你,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拼命地工作,等等。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想操控孩子,使孩子丧失维护自己权利的伦理立场和道德勇气,对父母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无条件地服从。我从来不认为父母都是对的,父母都是从孩子慢慢变成的,既然孩子可能犯错误,变成了父母后同样也会犯错误;怎么可能一变成父母就不会犯错误了呢。而且,没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任何人都必须向自己的孩子学习,才能慢慢地变成好父母的。所以孩子应该是父母的老师啊。    我永远都不会跟你谈孝顺爸爸妈妈的事。因为我觉得,如果在你小时候我们对你很好的话,我们老了你自然会对我们好的;我不想把这样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成伦理道德的压力施加给你。就像我会自然而然享受美食,而不必总是给自己强调,不吃饭就会死去一样。自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把孩子对父母的自然的爱,硬性规定成一个道德准则,是大家犯的一个最为愚蠢的错误。我甚至不会对你说将来要对你的公公婆婆好,因为我知道,一个心中有自然而然的爱的情感的人,也会自然而然地爱她的爱人的亲人。这样的爱,可以给你幸福,也可以使跟你有关的人幸福。    你一定要问,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对父母不孝的人呢?爸爸告诉你,孩子的不孝,是继发性的、反应性的。简单地说,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或者她也就没有爱的能力,所以就对父母也没有爱了。孩子出生时几乎就是一张白纸,爱和恨的能力,都是后来学会的,而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    抚养你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你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担忧的焦点:成长、健康、饮食、安全、交友、学习、游戏,还有以后的专业、工作、择偶、婚姻和生育。从你的祖父辈那里我们知道,这可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艰辛旅途呢。但你不必内疚,我想说的是,你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的活着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我们付出的辛苦。    人生美好的地方之一是,你经常需要做出选择,而且,你事先并不知道,你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这样的有点“冒险”的感觉,会极大地增加活着的乐趣。亲爱的小人,作为爸爸,我会极大限度地让你享受选择的快乐。现在你已经8岁,只要在起码的、必须强制执行的规范内(比如法律和基本礼貌),你愿意的事情,我都只提建议、提供选择的可能性,最后都让你自己做出决定。而且我坚信,你会做出对你最有利的决定的。在你18岁以后,我建议的话都会更少说了。当然,如果你主动征求我的意见,那你要我说多少,我就说多少。人生在世,如果重大事情都是别人—哪怕是父母—说了算的,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的确,每个人的选择都有错的可能,但是,自己的错误选择,不管怎样都比别人代替自己做出的正确选择要好。就像下棋一样,你旁边站着一个世界冠军,他不断地指挥你下棋,他的指挥绝大多数都比你高明,但是,你如果都听了他的,那你不过是他的傀儡罢了,你下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别理他,听自己的,是输是赢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自己在下棋!    选择之后,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了。如果选择正确,享受成功的快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另一种可能是要承受失败的痛苦和压力。其实这也没什么,人生如果只有成功和喜悦,那也会很无趣的。人生的真正快乐,多半来自于一些具有较大反差的情感体验,任何单一的情感体验,都会使人生这场筵席变得低廉和乏味。请记住,爸爸会祝你成功快乐;但是,如果你的选择错了、失败了,爸爸永远都在那个可以让你休息和疗伤的地方等着你,你愿意修养多久就多久。等你重新振作起来的时候,再鼓励你上路。爸爸决不会在你遭受挫折后的任何时候趁火打劫说:当初你要是听爸爸的,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状况了。爸爸既然已经准备好分享你的成功和幸福,也就同时做好了分担你的失败和悲伤的打算。好朋友都会这样做的,何况我是爸爸呢?    人生最大的选择,也就两个:事业和婚姻。其他的选择,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展开的。亲爱的小人,到了你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你已经都成年了。爸爸会基于对你本人和对各个专业的了解,对你提出建议,最后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件事养活自己和获得荣誉了。我可不愿意你错过这样的幸福而代替你做出决定。爸爸现在就是因为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而幸福着,因为爸爸现在的职业,就是爸爸自己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告诉你啊,这个职业虽然很辛苦,但爸爸一直都很高兴地工作着呢。    婚姻是个人生活方面最重要的事情。到你谈婚论嫁的时候,已经比决定专业方向的时候更晚了,你也更加成熟了,所以爸爸应该更少说话了。跟专业选择相比,你的婚姻更加应该由你自己决定。从人生的大背景来说,爱情和婚姻,是人**情感最多的地方,所以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如果这件事都是被人幕后指挥决定的,那人生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很多人的父母,代替孩子决定婚嫁对象,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这样的父母很自私呢:相当于让自己享受了两辈子的选择的快乐,而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也没活过。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自己可以做出选择啊。    在你人生的所有重大选择上,爸爸都是最热情的观众。爸爸要再次谢谢你,在爸爸的下半生,你会演出如此吸引我注意力的戏剧给我看,这会使我远离孤独和无聊,而且在我的今生今世就已经延伸了我的生命。所以爸爸觉得,养儿养女,不是为了防老,而是为了观看自己的一部分,活得比自己更丰富、更精彩。  (曾奇峰简介:精神分析专家。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武汉中德心理医院首任院长。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第二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北京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方教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精神分析学组秘书长,德中心理治疗院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 本帖最后由 sandyu 于 2009-6-17 10:53 编辑 ]
查看原文
非常赞同这位爸爸的育儿观点。。。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为了孩子。。。。
2009/06/18回复
有的建议不错
2009/06/18回复
AhbeeAhbee14楼
看完全文了,确实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可是以下所说的,我个人并不赞同:

“她能宽容大量的面对委屈面对别人的欺负,她会因此而哭,但绝对不会去报复,她从小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一天,面对别人一次次的骚扰侵犯,她流着泪给我讲了一句话,让我非常的感动,她说“我要把委屈收进塑料袋,扔进垃圾桶”。

那么小就在不断地压抑自已的情绪,不应该是一件值得赞扬和推广的事情。压抑和负面的情绪会日积月累,始终有一天会爆发或扭曲人的心理。

[ 本帖最后由 Ahbee 于 2009-6-18 14:14 编辑 ]
2009/06/18回复
AhbeeAhbee15楼
yiao_feng:
其实是有他值得推广的地方但对于孩子的心理来讲一个太听话的孩子,内心其实是比较压抑。“面对别人的欺负,她会因此而哭,但绝对不会去报复,她从小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现在可能会没发现,但到了青春期,或者将来工作以后,现在被压抑的种种心理反应,或者愤怒,或者不平不满,都可能会转变成焦虑。
查看原文
是啊!总感到sunny现在还会很快活,但长大了,要处处让别人喜欢,这样的话就只能压压抑自己的感觉和个性。这样其实会很煎熬啊!
2009/06/18回复
现在的孩子都很霸道,很自私.
Sunny就像一个小仙女一样让人疼爱与欣赏。
好与不好自我评价,我觉得没有标准。
优秀与否,也是各抒己见。
世界上没有完人,只要学习到你认为可以学习的地方,就已经是非常大的帮助了。
2009/07/08回复
不敢全认同,但性格要学习,其他有保留
2009/07/10回复
太完美了,做一个完美的人是很辛苦的。我还是希望孩子更自由的发展她自己的个性,即使是缺点,那也是她独特的地方。只要不危害别人又有何妨
2009/07/11回复
感觉那个9岁的小朋友是个“小泥人”,是大人把她捏成这样子的。

我不指望我的女儿能成为天才,也不指望她以后能取得多大成就。我只想她能够健康地,快乐地长大,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能够适应这个社会就行了。
2009/07/11回复
有点广告嫌疑
2009/07/11回复
猜你喜欢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分享】雷军:我如何培养我的女儿

【来~~~听听不能错过的0~4岁孩子英语启蒙学习】来自妈妈的切身感受~~~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热点推荐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隐秘的绿野仙境!广州10个亲子徒步好去处!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终于熬到女儿读大学 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地铁1号线--初音未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突然发现【鹤洞东站】含金量还在上升

华鹤的古韵之美

路过皇冠假日酒店,顺便拍几张照

分享生活#夜上白云山

逛逛吃吃的一天

索菲亚沿线

游览哈尔滨“卢浮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