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气不应该撒在奥数头上
811569家有小学生
这两个同事的孩子一般大,现在读四年级,他们说的是每年这个时候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家长都会说的话题,就是奥数到底该不该学。
每年的五月份,市奥校会在全市小学四年级中有一个海选,大概会有一千多个小孩子考上市奥校,在以后的两年里,每个周末,要花半天时间在那里接受训练。而六年级的学生,这个时候面临升学的选择,如果手里握着一张奥赛一等奖的证书,就等于握到一流中学的免费入场券,如果是二等奖证书,则可以免费去次一流的学校,如果是三等奖,则可以收到某些二流学校高达三万元的奖学金,可以抵冲四万元择校费,而且还是进堂堂奥数班,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是学校精心培养的对象,中考的风险也降了很多。这些奥数获奖者,据统计绝大多数来自市奥校,这使得市奥校渐渐被蒙上了神秘的外衣,四年级的这次海选,也似乎成了一次决定命运的考试,牵动了不知多少家长的心。
我的这两位同事,他们的孩子之前一直都有参加区教局办的奥数班,听起来,他们应该不是那种在奥数上很有天份,学得非常轻松的孩子。这一早这两个家长就在那里聊,说小学里的奥数教育,是中国特色的畸形教育,其中一位说,所谓奥数,就是拔高教育,硬要把属于初中的课程提前到小学来考试,这对孩子的智力是一种超额的挑战,使得大部分孩子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应该彻底取缔。
这样的论点我不只一次听到,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中,奥数简直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这些喊打的家长,又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抢着把孩子往奥校推的。
我对同事说,我并不赞成取消奥数,也不觉得奥数是提前教育。
市奥校的学生只的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大规模的奥数竞赛也只有全国小学生华罗庚杯和希望杯竞赛,说明奥数是可以完全不依赖中学的内容,用小学数学的内容就可以完全解决的。为什么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奥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奥数的内容中有很多规律性的内容,而且,这些规律不是一个个明显地摆在那里,需要学生去分析和理解,这种数学上的理解,是一种特殊的才能,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我常听到家长说,孩子的奥数是如此之难,以至于这个有文化的家长也做不出来之类的话,其实是这个家长本人也不具备奥数的思考能力,并不是这个题目有多难。所有的奥数题目,复杂的地方都是推理,演算的过程是非常简练的。所以,奥数跟年龄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就像体育成绩一样,系统的训练只能使成绩提高,但如果不是天生的那块料子,练死也好不到那里去。每年市奥校的招生为什么要海选,就是因为很多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成绩很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具备学习奥数的能力,而有些学生,平时成绩一般,但他思考问题天马行空,非常灵活,反而会在这种选拔中脱颖而出。这也说明了,数学好的学生未必搞得定奥数,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做家长的就不应该逼自己的孩子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
同事又说,一旦奥数获奖,就可以直接得到优质学位,这让家长怎么不眼红?我说,全市每年小学毕业的孩子有几万人,能考到市奥校的孩子才过千人,其中,拿到一二三等奖的孩子全省加起来才二百个,这个名额,绝对不具有威胁的作用。而今年我们一个区音体美科技类的特长生加起来就有将近七百个名额,那些名校,关系户学位也不在少数,这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实。除此之外,真正吸引生源的民校,都是公立民办,加上各好学校的择校生学位,实际上是家长用钱给孩子增加了选择的机会。而各个重点学校,对于奥数获奖者的热捧,是因为这些奥数获得者,在学习都会比较主动的学习,加上他们思维灵活,接受力强,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容易感到困难,三年之后,有更多的机会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带来荣誉,学校就可以吸引更多的高价生。
同事好说,我让小孩学习奥数,并没有强逼她拿到什么成绩,不会给她压力。我说不是你给她压力,她就能拿得到成绩的,而且既然你是这样的心态,又干嘛安排她浪费这个时间呢?同事又说,道理虽然如此,可是,人人学奥数,自己的孩子不学,到时候不就吃亏了?我说,虽然学习奥数的人多,但真正学懂的人并不多,虽然各种选拔考试,为了拉开成绩,也会有一些难题,但是,所谓的难,是对考生普遍而言的,那么录取分数线肯定会下调。如果只是难你不是难大家,那就一定是你的基础知识没打好。而且各级升学考试,都是以教育大纲为基础的,只要掌握了大纲的要求,就一定可以考入心仪的学校,并非一定要吊死在奥数这棵树上。
同事又说,确实如此,有很多孩子一听奥数就头痛,还是被家长逼着去学。我说,是的,在市奥校,是按成绩分班的,在开学的家长会上,校长就公开对家长说,不要羡慕那些好班,你的孩子去了好班,可能都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即使在学生水平相当的班里,这些学校里的尖子生,还是会经常拿到十来二十分的成绩,对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自信心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同事又说,这些奥赛的学生,就是一个考试机器,真是好可怜。我说,那也未必,有没有人把刘翔叫做跑步机器?就像如果让常人接受刘翔的训练也许会要命,但刘翔却会在这种训练下出成绩,体会巨大的荣誉和乐趣。奥数不是谁学了都能获奖的,而那些获奖者,一定是学得轻松又自得其乐的人。
同事又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市奥校还要收这么多人来陪绑?我说,家长愿意呀,市奥校的扩招不就是家长呼吁的结果吗,反而市奥校的学费并不贵,还真就不是为了赚钱。而那些家长为什么想不通这个道理,对自己的孩子苦苦相逼,无非就是对孩子的未来没有信心。在当今的社会,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的生活保障制度,不公平的人事提拔制度,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担心,虽然人生的成败并不唯文凭论,但家长目前能做的不就只剩下督促孩子考个好学校,将来不输在学历上吗?
同事说,这么说奥数教育还是没有意义的。我说,不是,奥数是一种特殊的才能,奥数的人材也像其他特长生一样,有他们自身的特点,发现和培养这一群人,也是因材施教的一个方面。在欧美发达因家,都有奥数的教育,只是因为特殊的国情,奥数在中国的发展变得有些畸形。上次有一个悲愤的家长,在和讯写博说,就是奥数教育,使得国内不能培养出爱迪生、爱因斯坦,我当时就说,即使在他们的国家,这么多年来也只有一个爱迪生和一个爱因斯坦。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强,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教育上的偏差,而是整个体制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兴盛。大多数的家长,其实并没有想过要他们的孩子日后成为爱迪生爱因斯坦一样的伟人,他们只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不做啃老族,可是却要将这个希望寄托在奥数身上,确实是一件让人恼火的事。
2009/07/09
全部回帖

川爸:
什么时候广州期末考试有奥数题了?现在小学生的期末数学考试题难度低于20年前,低年级一考就是半个班100分。好象毕业考试大把三科294分以上,平均98分(单科满分100分),皆大欢喜,这样的考试有意义吗?在比谁更不仔细罢了。这样的高分,是学校在开教育部门的玩笑?还是教育部门开学生的玩笑?
查看原文请看清楚是"附加题"!
2009/07/09回复

我小孩现读四年级,下半年升五年级,学校考试从未考过奥数题。我认为小学考试应该加大难度,不要让全班几乎都考90分以上,从而让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从而盲目投资教育,要让家长实际一点了解孩子的实力。
2009/07/09回复


LZ说得太好了
很多家长就是认为,天才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别人行我儿也得行
其实,我们自己也只是平凡普通人一个,何必难为孩子呢
学一学不是不好,不行就撤呗,干吗一边塞钱给人家一边骂人是奸商呢
2009/07/10回复
雨精灵:
现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数学考试的附加题就是奥数题,这种做法能不误倒家长吗?好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和小升初没加考钢琴,不然钢琴热也绝不会亚于奥数热.
查看原文儿子升四年级了,一至三年级平时测验的试卷附加题我真没觉得是奥数,只是需要稍思考的题目。到期末考试时题目还出得超简单,这种考试也太没有意思了,让全班90%都拿A,难道就等同全国的教育水平提升。孩子始终都要横向比较的,如果放到升高中才真正知道自己的水平会不会太迟了。除非中国可以实现从小学直升大学。
2009/07/10回复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书的最后一章“数学广角”的内容,其实就是教孩子奥数的思唯方法,只是这些题目比奥赛的题目难度要小一点,我看女儿班上大部分孩子都能弄明白,但是这些都不是必考的内容,学校的附加题也是这个难度的,所以奥数其实并不可怕。但是华杯和希望杯的奥赛,是旨在选拔的,所以难度肯定会加大。就像蓝球人人都会拍两下,但要做职业队,绝大多数人都不合格。而且即使禁止奥数,名校的入学试也会在别的科目上增加难度,总之不可能人人都 如愿以偿。家长应该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该接受的现实还是要接受的。
2009/07/10回复

冰花天使:
我们小时候考试的难题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奥数,记得82年小学五年级参加过一次数学竞赛,10题好像只会做3、4题。那时数学考试还经常有附加题。
查看原文如果你调查那些10题都会做的人,不见得现在个个都好过你。

2009/07/10回复

zj_gz:
同意LZ,觉得学奥数提以提升思维能力,抛开考学不说,对孩子将来做事思考问题的方法应该还是有帮助的,不应该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
查看原文奥数就像下棋,是一种智力游戏,不适合人人学,但决不是洪水猛兽。
2009/07/10回复

冰花天使:
我小孩现读四年级,下半年升五年级,学校考试从未考过奥数题。我认为小学考试应该加大难度,不要让全班几乎都考90分以上,从而让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从而盲目投资教育,要让家长实际一点了解孩子的实力。
查看原文现在的家长还没有勇于承认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他们会认为是孩子自己不努力、家长不会辅导、学校老师不好、没钱去补习班等等。其实聪明也有很多种的,会读书是一种聪明、会做人、会做事也是一种聪明,哪一种聪明到了极致,都会成功的。
2009/07/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