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谷金黄,禾花飘香。“三禾宴”是东莞麻涌、道滘等水乡最野味,最经典的美食。其中禾虫只生长在珠三角咸淡水交界的稻田表土层里。东莞道滘、麻涌的农田以种植水稻为主,故这里的田间成为禾虫栖身的天堂。禾虫生长的季节性很强,每年仅有两次成熟的时候,分别是农历四月和九月。四月的被称为早造虫,也叫“荔枝虫”,是因为在荔枝花开时而成熟,这时的虫子体瘦且色青量少,而农历九月的则是晚造虫,或被称为“金花虫”,这乃是禾虫的极品,是广东人最喜欢的靓虫,虫子体态丰腴肥嫩,含浆饱满。 曾经有这么一个夸张的小故事,话说有个嗜食禾虫的农妇,丈夫初丧,于是捧着盆子到河边“买水”做丧事。回途的时候突然听见“禾虫”的叫卖声,竟然置礼法于不顾,马上泼掉所“买”之水,用盆子来装禾虫。旁人劝阻,农妇则答:“老公死,老公生,禾虫过造恨唔返!”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究,但禾虫的美味诱人已经可想而知了。老妈昨天终于有幸买到了禾虫,80文/斤,买了1斤左右,做成两份。我家喜欢传统的做法:1、洗禾虫把鲜活的禾虫放水里游泳,以洗干净身子。再用筷子捞起来。如是者两三轮。2、干水把捞起来的禾虫放瓦钵里,用纱布在面上吸干水分。尽量干身,但不要压,以免压死禾虫。3、拌味先放油,让禾虫喝饱油;再把切细的蒜、压烂的榄角、盐放进稍作搅拌,这时肥美的禾虫就会爆浆;再放打好的鸡蛋和切细段的油条拌匀。4、蒸熟5、烘烤以前是用煤炉小火烤熟。但现在没有煤炉,家家都用煤气炉,火太大了,经常是底下烤焦了,里面还是浆浆的,而且瓦钵的底还经不得高烤开裂。经过了多次试验, 我爸发明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找一废弃的电饭煲发热板隔在煤气炉跟瓦钵之间,用最小的火烤,就能做到不焦不浆的效果。[ 本帖最后由 smallstop 于 2009-7-20 19:1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