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发展需求?-李跃儿:0-6岁儿童的发展

32897幼儿园早教

今天是愚人节,发贴有些不合适宜,但是我还是抑止不住想和大家分享的冲动。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李跃儿的《0-6岁儿童的发展》,这是他几年前的作品,07年时还没有正式出版,只是作为幼儿园的内部培训教材,不知现在出版了没有。我也是昨晚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一个妈妈的转贴,据说是另一个妈妈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所以我也没有看完,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我们细细推敲。我把我看完了的目录、第一部分的第一讲和第二讲稍微排版了一下的发给大家看看(本想用附件的形式上传,但不支持word文档,只能粘贴了)。
   
  事先声明,请大家不要要求我发到各位的邮箱上,因为上班时不能长时间上网,下班后又要照顾环儿,所以我能不能满足大家那样的要求,抱歉~,但是我会在这几天抽空把这本书看完,并稍微排版一下后贴出来,如果觉得我更新的速度不够快,大家可以自己到网上找来看,也欢迎大家帮我更新。)


李跃儿的《宝贝的成长—0-6岁儿童的发展》
这本书,是李跃儿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没有正式发表,仅作为李跃儿教育培训机构的内部培训教材。


第一部分

我们的宝贝(基础篇)


第一讲 认识我们的孩子                              

        孩子出生                                 
        
孩子从探索家庭开始了解世界               


        精神成长所需要的环境                     
第二讲 孩子与教育                              


        以家长为本的教育                        
        
以学校为本的教育                           


        以孩子为本的教育                           
第三讲 孩子与家庭
                                    
        
孩子的问题源于成人
                          
        
成人的问题源于童年
                          
        
童年的问题源于家庭
                        
第四讲 源自于童年的成人问题
                        
         
人际关系建构的不完善
                     
         
人格发展的不完善
                          
         
情绪控制的不完善
                          
         
智慧建构的不完善                        


第五讲 认识孩子的发展                              
        
行为能力的发展                              



      
语言能力的发展
                              
        
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情感的发展                              


        智慧的发展                                 
第六讲 童年的秘密之一:有吸收力的心灵
               
        
什么是吸收                                 


        吸收力量的特质                           
        
吸收的环境
                                 
第七讲 童年的秘密之二: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0—1.5
岁建构安全感的关键时期
            
        0—2
岁感官探索的关键时期
                  
        2—3
岁语言发展关键时期                  


        3—4岁个体与客体探索关键时期               
        5—6
岁社会与文化认知关键时期
               
第八讲 童年的秘密之三:孩子成长有阶段性
        感觉运动时期
                                
        
前运算时期                              


        具体运算时期                              


        形式运算                                 
        
教育无法使孩子跨越成长的自然阶段      



  第二部分 三岁看大(3—4岁)
第一讲 了解幼儿园                                          

普通园                                    
        特色园                                    
        以教育理念为特色的幼儿园               
第二讲 选择幼儿园                                      

   根据孩子的个体特征                     
        根据家庭的情况                           
        考察幼儿园                                

第三讲 适应幼儿园                                 
        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准备不足会造成的问题                  

        入园观察                                
        学会倾听                                 
        积极引导                              
        正视分离                                 

第四讲 三岁----对性别感兴趣的年龄               
        一骗二堵三训斥产生的问题                 
        在性别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               
第五讲 三岁——发现自我的年龄                  
        探索情感边界                           
        探索友谊                              
        问题及对策                             
第六讲 三岁——喜欢说“不”的年龄               
        发现自我,探索权力边界               
        发现自我,探索“我”与事物的关系      
        问题及对策                        
第七讲 三岁——苛求完美的年龄
        升华秩序                              
        发现完美并保护完美                    
        三岁儿童的认知水平                     

        发现及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问题及对策                           
第八讲 三岁看大                                 
         三岁看大----看什么                  



三岁看大----怎么看                 



三岁看大---怎么看        


         
第三部分 发展中的冲突(4—5岁)

一讲 独立与依恋                              
         
独立是儿童发展的需求
               
         
依恋是儿童生存的需要
                 
         
问题与对策
                           
第二讲 游戏与工作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占重要位置
            
        
工作在儿童发展中占重要位置
            
        
游戏与工作的区别
                       
        
问题与对策
                           
第三讲 注意与被干扰
                        
      
注意由儿童内在指引决定
            
        
被干扰由外在因素决定                  



        问题与对策                           


第三部分 发展中的冲突(4—5岁)


第一讲 独立与依恋                              
         
独立是儿童发展的需求
                 
         
依恋是儿童生存的需要
                 
         
问题与对策                           


第二讲 游戏与工作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占重要位置
            
        
工作在儿童发展中占重要位置
            
        
游戏与工作的区别
                       
        
问题与对策
                           
第三讲 注意与被干扰
                           
        
注意由儿童内在指引决定
               
        
被干扰由外在因素决定
               
        
问题与对策                           


第四讲 意志力成长                              
        
意志力成长的三个阶段
                  
        
意志力成长的三个条件
                  
        
问题与对策
                           
第五讲 知识与智慧
                              
        
知识是智慧的结晶
                     
        
智慧是生存的基础
                       
        
问题与对策
                           
第六讲 想象与创造
                              
        
认识孩子的想象
                        
        
保护儿童的想象力
                     
        
了解孩子的创造
                        
      
问题与对策
                             
第七讲 儿童智力与心理的发展
                     
        
智力在探索中产生
                     
        
儿童的心理成熟与智力成熟是同步的
   
        
问题与对策
                              
第八讲 儿童心智与情绪的发展
                     
        
儿童的精神发展与情绪状态
               
        
儿童的焦虑与心智发展
                    
         
问题与对策                           


第四部分 学前准备,你做好了吗?5—6岁)


第一讲 准备适合于学习的心智                  
第一讲 准备适合于学习的心智
                       
        
健康的心理
                              
        
良好的思维方式
                        
        
探索的热情
                                
        
对工作的持续热爱
                        
        
有熟练驾驭手部肌肉的能力
                  
        
发育年龄与实际年龄是否匹配
                  
第二讲 进入渴求文化的年龄
                          
        
对识字的兴趣与识字学习
                    
        
对计算的兴趣与计算学习
                    
        
对音乐的兴趣与音乐学习
                    
        
对绘画的兴趣与绘画学习                    


第三讲 和孩子一起学习知识
        给孩子选择哪些知识
        知识的来源
        学习知识的能力
        产生知识的能力
        知识输入方法
        阅读
第四讲 和孩子一起归纳总结概念
        怎样给孩子正确输入概念
        怎样帮助概念混乱的孩子
第五讲 和孩子一起学习技术
        写字技术准备
        学习内容不可与小学重复
        让孩子热爱学习
        当孩子感到疲劳时
        当孩子厌学时
        当孩子粗心大意时
        当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时
第六讲 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儿童的道德发展
        儿童道德与成人道德之间的冲突
第七讲 成人的价值观与儿童的价值观
        良好的价值观
        儿童的价值观
  第八讲 帮助孩子升华精神需求
        和孩子一起寻找精神享受
        和孩子一起发现美
        关爱无法用言语传导
        和孩子一起学会感激






第一讲

认识我们的孩子


十月怀胎是个幸福与企盼的过程,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总是满怀着期待和喜悦盼望着肚子里的胎儿顺利出生,然后悉心地呵护教育,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愿望,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父母们却感到赿来赿迷茫。她们不知道自己认为的正确教育方式为什么会出现不理想的结果,为什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不能一帆风顺?在这一章中,我们先和家长们一起探索一下。如果想让孩子一帆风顺地成长,父母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
  我们拥有了一个孩子之后,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孩子。
  什么是孩子?这似乎是个不言自明的无聊问题,孩子就是孩子嘛,他就在那里,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然而如果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认识不清,会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一些问题。



孩子出生


老人们常常讲:孩子只愁生不愁长。当小宝宝呱呱坠地之后,大人们觉得他无论如何都会成为一个大人。我们看着他慢慢地长大,一天一个样,就像对待世间万物一样,我们通常描述眼睛所能看到的情景:宝宝变胖了,宝宝长个了,宝宝出牙了,他的胃能消化固体食物了,宝宝会爬了,他开口说了第一个字,他能走路了……可是除了以上这些,从来没有听到长辈告诉我们,在身体的变化之外,还有别的什么东西也在变化着。我们都知道,即使双胞胎的外表完全相同,他们仍然是不同的个体,是哪些地方使他们将彼此区别开来的呢?这一点也没有人明确地说明。
      19世纪以前,人们还不知道胎儿是怎样成长的,他们以为胎儿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在母亲怀孕初期,胚胎已经拥有了全部的人体器官,要经历9个月的时间长成一个婴儿,就可以离开母亲的身体了。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人们发现,胎儿并不是从一个完整的人开始长大的,而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按照一种能够形成人的密码一点一点地成长,最后才形成肢体器官和内脏器官都完善的人。从精子与卵子相遇到最终孕育为人,这个过程既伟大又神秘。
    九个月后,一个美丽的婴儿在企盼中呱呱坠地,但我们发现他们好象什么都不会,昏昏噩噩,不认识父母,不会使用自己的肢体,甚至连脸部肌肉都不会使用,这使他们在很长时间都不能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要猜测他们的需要,什么时候要吃奶,什么时候该上厕所。小马一出生就很快能够自己走路,并且很快能使用马的“语言”;小猫出生不久也可以自己爬行,去寻找妈妈的乳头,不出一个月它们就可以到处乱跑。但是人却需要很久才能学会这些基本的行为。每一个人都需要走路说话,为什么人就需要花费1年以上的时间去学习这些基本技能呢?



孩子从探索家庭开始了解世界

一个家庭必定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组成,一定具有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如:食物、做饭工具、吃饭工具、休息工具、保暖工具、娱乐工具……有了这些人类就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无限热爱孩子的成人。这都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婴儿的身体中承载着一个完成精神发展的计划,这是人的所有潜能,而这些潜能要通过以下三个特质来达到。

吸收性
    婴儿出生后虽然不像其它动物那样马上会走会爬,但大自然赋予了他们另一项宝贵的本领——学习特质。婴儿具有一种不自知的巨大的力量,只要醒着,就会一刻不停地活动,如果将他们强行从正在进行的玩耍中拉出来,他们就会强烈地抗拒。许多成人都说孩子精力太旺盛了,怎么老是动啊,老也玩不够,觉得孩子玩一玩就行了,应该有个节制。大人们常常为孩子们对玩耍的这种疯狂的需要感到恐慌。有妈妈焦虑地咨询,她的宝宝从早晨一直到晚上都不停地在动,中午看到宝宝都累得不行了,在玩耍的间歇,眼睛要闭上很久才能睁开,有时累得大发脾气,但是让他去睡,却无论如何也不肯上床。妈妈以为孩子得了什么睡眠恐惧怔,但仔细想一想,家人并没有在睡觉的问题上给孩子造成什么伤害,那他为什么这么害怕睡觉呢?
    孩子的身体里蕴藏着需要学习的巨大动力,我们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孩子的行为,他这种废寝忘食的玩耍实际上就是学习,目的是一刻不停地发展自己。由于他的生命状态具有吸收性的特质,所以玩的过程就是吸收的过程,吸收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是大自然赋予孩子的学习方式,就会认为他们发自本能的玩耍是毫无意义的。带着这样的误解,成人会经常打断孩子们正在做的事情,让他们按照成人的方式学习成人觉得有用的内容。这样做就等于破坏了大自然。儿童就是大自然,尊重儿童也就是尊重大自然。
    儿童在玩耍中能够无意识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来形成自己,不同于成人的学习,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一切从零开始,在我们看来,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对儿童来说会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成人经常对儿童的一些行为感到不可理解。这有点像一个享受普通生活的人不能理解一名生物学家发现一种不起眼的昆虫时的激动一样。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全领域的探索者。他们对某一领域知识和技能的探索不是由于以往生活经验和文化的熏陶,更不是经济利益的诱惑。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身边的一个物体,要废寝忘食地研究它,研究之后,会有什么好处。他们就这样不自觉地从环境中吸收一切,在吸收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了自己的肢体,大脑、感官,所以肢体操作能力增强了,大脑思考能力提高了,感受能力丰富了,这一切使他们的心理逐渐成熟,最终使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器官的发育合而为一,发展出人的精神部分。这之后,他们才能逐渐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能够有意识地设计自己的行为过程,评价这个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这样,有意识的历程开始慢慢觉醒了,儿童以这样的方式建构自己的心智,一点一滴地组成记忆、理解力及思考的能力。


敏感性
    婴儿具有另一项伟大的特质——我们将这一特质叫做敏感性。儿童对事物的敏感实质上是对这个世界无限强大的热爱。婴儿在什么时间热爱什么样的事物,完全由内在的精神计划决定,这种热爱使他完全忘我地探索在环境中注意到的一切事物,这种爱会使儿童将内在的力量和注意集中到所热爱的事物上去,只有这样,儿童才能专注于一项事物进行探索和研究,不会见异思迁,把注意和力量分散在若干事物上去。从而能够掌握事物的特性,使其表象遗留在大脑中,与大脑一起成熟。所以儿童先天就是专注的。只有专注才能使他们深入地探索世界上的每一项事物,专注的力量来自于先天的敏感性。
    有一个叫臭臭的男孩子,在好几年的时间里对火车非常着迷,他的妈妈将这个过程细致地记录了下来,以下的内容摘录了其中几个细节。在这个案例中,臭臭显示出了典型的儿童敏感性特征……

妈妈你走开!
    臭臭是小火车迷,几乎天天要上火车站看火车,离我们比较近的是一个废弃的客运站。那里有6道轨,站台很宽敞干净,这个夏天我们大部分的傍晚时光都在那里度过的。
    坐在站台上,看火车呼啸而过,看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夜幕降临,月上枝头,清风微拂。母子俩盘腿而坐,幸福得不行。
    我们发展到带晚饭到车站享用,火车司机和车站工作人员常常很感兴趣地跟我们聊天。臭臭说:在这里吃饭,太棒了!在这里,他甚至没有含饭的现象。
    车站还有个约三层楼高的天桥,从站台可以顺着楼梯上去,楼梯两边上各有一条约30公分宽的斜坡,方便推车上下的。我们常常爬上去,俯视火车飞驰。
    一天,我们在下面吃晚饭,臭臭摸摸肚子表示“妈妈我饱了”,自己又喝点水,往天桥去。我还在吃呢。他顺着斜坡扶着封闭式的栏杆开始往上走,我刚想跟上去,他回头斩钉截铁地告诉我:“妈妈,你走开!”浑身散发着一种强烈的意志力量。说实话,我有点儿担心,毕竟有点儿高啊。那一刻,我想到,这何尝不是对我的考验,就真的揪着心,在下面偷偷看着他小小的身影一步一步地往上走。终于到顶了,他扶着栏杆直视远方,大有一副指点河山的气势,那么沉稳,那么坚定。我又一次见识了孩子的力量。

铁桥在震动
    应臭臭的要求,我们放学直奔铁桥而去。顾名思义,这桥全部是铁架结构,桥板是石头铺就的。中间通行火车,两边各有一米宽人行道。横跨柳江,时值初秋,风大得很,站在上面,听得见下面湍急水流声。
    因为没预料到风这么大,我们没带长袖衣服。书包里是臭臭带到幼儿园的衣服,全部是短袖,短裤。急中生智,套一件背心在臭臭的短袖上面,两条短裤,各拿一只裤腿,用橡皮筋捆紧在一起,剩下的两只分别套住手臂,一件长袖做好了。还有一条短裤,倒过来套住腿,用安全别针固定在原来穿着的短裤上,长裤也有了。毛巾一扎,帽子也有了。全副武装起来。
    这么怪异的装束引无数路人尽折腰,回头率超过200%。臭臭美得不行:妈妈!看!蝙蝠侠!
    要不是桥高风大,我一定会笑趴在地上。
    当当当!预告声过后,(以前我不知道,这个声音是火车通过,关闭铁道口的声音。刚刚知道),火车呼啸而来,臭臭眼睛直直盯着火车,一往情深的标准形象,感受着铁桥的震动。
    累计看了三趟列车,因担心安全问题,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躺在床上,臭臭告诉我“妈妈!火车开过,铁桥震动很厉害哦。”
   “自行车过,会不会震动?”
    沉默片刻,“不会!自行车太轻!”
    我一惊,他怎么想到的。“那火车停在桥上,桥会不会震动?”
    沉默时间是上面的一倍,“不会!”非常自信,显然经过思考。
    “为什么?”这个臭妈非要问到底。
    “你看!”他在床上跑“震动吧?”
     然后停下来:“妈妈,你看,不震了。”
     这个推理太令我难以置信了,抱起他狠狠亲一口:“你的判断完全正确!妈妈为你的推断能力骄傲!”
   真的有理由骄傲,因为孩子对事物的感知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让我们来看看他为了达到这个结论所作的努力吧:
     观察火车经过铁桥,铁桥在震动,得到结论:铁桥震动的原因是火车经过。
     他没看见自行车经过铁桥,在头脑里模拟自行车经过铁桥的情景,这就是内化,内化的动作是思想上的动作而不是具体的躯体动作。内化的产生是儿童智力的重大进步。经过运算,他判断:自行车经过时,铁桥不震动。基于对火车和自行车某些特质的提取,他提取的是重量,而不是长度、颜色、功能等等,也就是说,他能够根据需要提取物质的某些特征进行比较,这个需要就是铁桥震动的原因:有一定的重量的物质。
     同样,他在判断火车运行和静止时对铁桥的影响,也经过了以上的心理运算,这一次,他提取的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特征,运动和静止的。依据是铁桥震动的原因:运动的物质。
     这是智力的一大发展,我们并没有教他什么,是他自己顺应自然的发展,这是我那么激动、那么骄傲的原因。
     孩子的发展有时出乎我们的意料,他有强大的力量在指引着他的自我教育和发展,我只能说:崇敬!

火车迷圆梦
     作为超级火车迷,北京有个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中国铁道博物馆。
     幼儿园善解人意地安排了中国铁道博物馆参观活动,令我们非常感动。
     臭臭被对火车的渴望鼓动着,早早就起床自己洗脸刷牙,象真正的列车长一般,浑身充满了力量。
    因等待校车,我们跟孩子们一起游戏。
     王丽老师担任大班导游,举着小红旗,孩子们毫不掩饰内心的狂热,嗷地扑过去就亲啊亲啊,直到把她亲倒,后继者还不断冲上来。幸好李老师及时用港台口音呼叫“先生们,女士们,我们要参观……”孩子们才饶了她,跟着李导游学火车轰隆轰隆转起圈来,每个脸上都肆无忌惮地张扬着激动快乐,最后居然四肢着地集体爬起来,限于场地太小,没能敞开了爬。后来到铁道博物馆,那才真叫可着劲儿撒欢哪,各个嗷嗷叫啊扭啊跑啊,狂放得一塌糊涂。
     到了铁道博物馆,我自告奋勇给孩子们解说车厢,最终发现真感兴趣的并不多,且那车厢,火车头那么高大,轮子差不多跟我一般高,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决定我们娘儿俩自导自游。
     我们特别爱蒸汽机车,那么壮实那么巨大那么充满力量,嗷嗷拖着浓浓蒸汽云在平原上呼啸驰骋背后是金色阳光。哇!这才是真正的火车啊!
     于是面对蒸汽机车顶礼膜拜,四只眼睛冒着奇异的光芒,两张嘴呈现完美O型,就差挂两条晶莹的口水啦。还不时“啊啊呀呀”地摇头感叹,抚摩着连杆什么的。
     事实证明,远祖的攀爬技能是必要的,我们爬上每一辆火车头,每一节车厢,摆弄那些机关,听臭臭介绍其功能:“呵!那加煤口那么大啊,假装加煤的是我,列车长威风凛凛地嗷嗷开车哪!”
     老师和其他孩子们已经休息用中餐了,我们目不斜视施施然而过,继续研究0号机车、窄轨机车、卧铺车去了。
     直到无可再看,才坐下来吃中餐,眼睛却还盯着机车,无限向往着。那里卖的火车实在太贵,且比起百万城火车质量还差些,我们商量好买一张中国火车光盘和三套明信片就好了。
    感谢老师们没有打扰我们,让我们得以自由自在地体验火车带给我们的震撼、欣喜!感谢你们给我们这么个机会,圆了火车迷的梦!
    ……

    案例中的臭臭在爱火车的前提下,大量地接触火车并研究它们,最终获得的知识也许对他将来的学习没有什么用处,但是他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思考能力、感受能力、意志力,却是将来生存的基础。孩子只有在这种执着的热爱前提下,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一件事的探索之中,不懈地努力工作,否则无法达到所需要的精神目标。



阶段性
    儿童还具有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的特征,即成长具有阶段性。
     一颗种子埋到地中,不能在我们注视之下马上发芽。不同的种子需要几天发芽,是人无法控制的。发芽之后,几天长出四片叶子,几天长出第一个叉,多久开花,多久结果,果子要多长时间才可以成熟,这些也不是人能够控制的。世间万物都有一个成长的阶段,动物也一样。老虎在什么季节繁殖,孕期是多久,小老虎何时出窝,何时开始游戏地捕猎练习,何时由大老虎带着进行真实的捕猎,何时被大老虎赶出家门开始独立生活,也都不是其它物种能够控制的。人的生长的阶段性同样无法由人力所改变。许多人试图通过教育和成人的力量使儿童的某一阶段的能力超前发展,但改变的结果大都不甚理想,反而改变会给被改变的人带来许多问题和痛苦。顺应自然就是顺应人成长的阶段性,不要试图人为地超越人的自然成长阶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宁铂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当时,整个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都在报道这个神童。
     据当时的报道,宁铂2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几乎一夜之间,这个戴眼镜的神奇少年为整个国家所熟知。
     他被称为“神童”。
     受宁铂影响最深的是当时的孩子们。这个超乎寻常的“神童”刺激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促使他们向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相当多的孩子因此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多么平凡无奇。一些受到激励的孩子效仿宁铂,开始超前学习并跳级,另一些孩子则倍感压力。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13岁的宁铂被录取了。宁铂的故事已经触动了很多人,由于他的神童效应,使得无数个家庭开始了神童梦。相继全国冒出了许多神童,人们争相传着宁铂的神童故事,他成为中国神童的代表,其他孩子还在上初中时,他已经去了中国科学院的少年班。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除了当年的报道以外,他没有做出什么对学术界有意义的贡献,反而陷入到不能自拔的痛苦之中,他不断地站出来现身说法,强调塑造神童对人类的危害,最后不堪忍受痛苦,离开红尘,出家为僧。他完全脱离了使他出名的学术界。当然不是所有的神童都有如此的结果,但至少人为的神童很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人类的成长如同一颗果实,从青涩到成熟,有自然的生长历程。人的成长,无法通过催化达到成熟。
     如一个妈妈告诉我们,在夏天炎热的时节,很多人都在家南边的小河里游泳,有一些人由于没有泳装,会裸泳。有一天他九岁的儿子正在门口玩耍,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兴冲冲地跑来,神秘地告诉她儿子,小河里有人光着身子游泳,说完兴冲冲地向河边跑去。她猜想这个男孩一定会躲在某个隐秘的地方偷看那些人,在偷看的时候一定会感到非常刺激。但她的儿子却一点这种状态都没表现出来,在那个孩子跑远了之后,她儿子回头说:妈妈,他们都没钱买裤头吗?
    从这个事例我们看到,那个十二岁的男孩子在心理成熟水准上已经达到了对人群裸体意义的理解,以及内心中对光身子的看法接近于成人。而对一个九岁的儿童来说,裸体却是没钱买裤头的表现。这不带有性的神秘感,违反在人群中不能裸体的原则的刺激感。这说明,九岁的孩子心理成熟无法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相比。
     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催化使九岁孩子的心理成熟达到十二岁的状态?显然无法达到。他可能会背会,在人群中裸体是不道德的,;应该感到羞耻这样的语言,却无法在心灵深处获得像十二岁孩子那样的复杂感受。这就是人的成长阶段性所决定的东西。人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虽然能够跨越阶段性,但是如果使知识和技能很好地服务于人类,需要与心理成熟同步才可以。



精神成长所需要的环境
     人类从出生就开始学习,并且善于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精神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完善的环境,要有可供儿童研究的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有被儿童无限热爱着的成人,同时这些成人也要无限热爱这个儿童。



家庭物质是孩子最喜爱的研究对象
    儿童出生在一个家庭中,无论这个家多么贫穷,都会具有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无论这些物质的质地如何,都会成为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上极其喜爱的研究对象。儿童早期通过使用自己的感觉器官,也就是口、手、腿、耳朵、眼睛、鼻子去感受这些物品,感受结束后,物品的表象就遗留在大脑中,儿童感受的越多,物品表象在大脑中积累的也就越多。这就如同建筑师在建筑大楼之前的建筑材料准备,只有积累了足够的建筑材料,大楼才能非常顺利地建成。
    所以,应该在儿童早期尽可能地给他提供接触物质的机会,接触越多,儿童大脑的工作材料就越丰富。相反,如果成人从零岁开始就不断阻止孩子接触生活用品,他的大脑就会一片空白。在儿童的成长环境中,成人需要有意识的精心准备儿童每个阶段发展所需要使用的工作材料,把家庭中的所有物品都无私地贡献给他,让他在发展过程中自由地使用。
    有必要更正的是对玩具的态度。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玩具是很好的发展儿童能力的辅助工具,于是不停地购买,并认为孩子就应该玩玩具,而成人物品则属于成人,两者之前应该有个明确的界限——这是一种误区。事实上我们也发现孩子会放弃自己的玩具转而去抢夺成人的生活物品,而许多不了解情况的成人怕孩子弄坏东西,或者受伤,强硬地阻拦,剥夺了孩子的这种权利,使孩子痛苦不堪,甚至会造成心理问题。

    朱朱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妈妈带他到幼儿园时,他有一些奇怪的行为:无论见到哪位女士戴着眼镜,都要闪电一般地从人家脸上摘下来,砸碎或者拼命用脚去踩。见到任何厨房用品,都会将它们全部打翻在地,一有机会拿到酱油或醋瓶,就会马上将里面的东西倒在地上。
     通过了解,我们发现他在一岁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对妈妈的眼镜发生兴趣,总想去抓妈妈的眼镜,每次抓到的时候,妈妈都会从他手里抢过来重新戴上。由于朱朱内心强烈的渴望无法用个人意志阻挡,他会不停地再次去抓,妈妈会坚定地再次去挡。如果他抓到了,妈妈就从他手里再次抢过来,不能获得研究机会的孩子就痛苦地大哭,以至于对眼镜的执着一直遗留下来成为他的一种行为问题。以后的时间里,他多次由于抢别人的眼镜而受到惩罚和不良刺激。渐渐地,他发展出一种保护自己的智慧——拿到眼镜后立即砸碎,这样就不会再被别人抢走。朱朱的探索行为,由于成人的不理解,最终演变为一种心理问题。
    了解情况后,我们买了一大堆眼镜给朱朱。他砸掉了一两个后,开始把眼镜戴到了自己的脸上,最后眼镜被扔的到处都是,他不再对眼镜感兴趣了,抢别人眼镜的毛病,也就消失了。但老师们永远也无法知道,朱朱在1岁的时候,通过对眼镜的探索和研究会获得什么,他获得的眼镜的特质,将来对他大脑的工作会有哪些好处,这一切都由于妈妈的不理解而被阻断,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苦难的过程,老师们也无法了解这种苦难在儿童生命中到底是怎样的体验,从成人对儿童的爱这一基础出发,老师们至少不应该让一个为创造自己而探索的人遭受这样的苦难,更不能阻碍他们创造自己的工作。
      朱朱虽然在六岁时如愿以偿获得了一大堆眼镜,但这些眼镜不能代替他一岁时想要的那个。此刻的他已经过了当时的敏感期,不会再用整个灵魂去探索这些眼镜了,这是一种对潜能的扼杀。
     朱朱对厨房用品的奇怪行为也是这样形成的。那时朱朱对妈妈给他买的一大堆玩具不感兴趣,却对姥姥在厨房的工具极为好奇。两岁时的他,每次在姥姥做饭时都挣扎着要到厨房去拿那些厨房用具玩,姥姥害怕孩子受伤,坚决不同意他进去。最后一家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做了一个木栅栏,挡在了厨房门口,将朱朱挡在门外,姥姥在里面兴致勃勃地“工作”(做饭),孩子在外面无助地哭泣。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景象。

    儿童是通过模仿学习成人行为的,这是先天的本能,姥姥兴致盎然地工作刺激了朱朱极大的好奇心,而他却被挡在门外,可望而不可及,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结果造成了以后的行为问题。一个儿童如果到了六岁,还对他身边的基本生活物品抱有巨大的好奇心的话,就无法进行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无法专心读书学习。/我们这里说的儿童精神成长所需要的环境,包括成人的生活用品,如果儿童需要,成人就要将这些东西奉献给儿童,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但儿童正是吸收了家庭生活的物质部分而形成自己智力内涵,然后才能发展起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



成人爱的质量决定了儿童的成长质量
    孩子一出生除了吸食奶水以外,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辨认妈妈。大自然赋予母亲一种本能,那就是无限地热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使母亲天然地知道婴儿需要什么。母亲通过哺乳将爱传递给婴儿,婴儿通过吸食和身体的舒适伸展将爱反馈给母亲。婴儿回馈的爱反过来又给母亲带来巨大的动力,使其持续地照顾孩子。而孩子,会将母亲带来的信息逐渐整合,将爱升华成为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如微笑、撒娇、依恋,等等。这样,母子之间的爱就会完美和谐地互动,并日益加深。对母亲的爱将固定在儿童的人格之中,无论以后母亲是否还会持续地爱着孩子,孩子都会一如继往地爱着母亲,从而注意到母亲所有的精神特质、内涵以及肢体语言,吸收模仿,从而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涵和肢体语言。
    有时候,老师们发现一个孩子在某些行为上特别像爸爸或妈妈,老师们通常会认为这完全是遗传,实际上这是由于儿童对父母的爱,使他们吸收了父母的特质,这种特质再加上遗传因素整合成为儿童自身的精神模式。儿童的精神部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人格审美、行为举止等等都来自于对家庭成员的吸收,因此成人必须时刻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
    一个不被爱的孩子是无法健康成长的,成人爱的质量决定了儿童的成长质量,所以搞清什么是真正的爱,是每个做家长的必修课程。



成人要懂得并理解孩子
    一个孩子出生后,身边所有的成人都会成为自然的教育者。由于每个人的文化积淀、人格状态、心理历程不同,他们对待孩子的作法和持有的教育观念也会不同。但是儿童的成长又需要接受清晰、统一的评价信息,否则就会无所适从,对事物的认知产生困惑最终造成认知混乱,无法形成统一的人格状态。因此即便是孩子周围的成人非常爱他,由于不能很好地感受和理解,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损害。

     成成是一个两岁的男孩子,有一天他顶着有一个空心腿的圆凳子,在院子里奔跑。他的妈妈特别怕他摔倒,跟在他身后大声地喊:“小心摔倒,慢点,不要乱跑!”成成就像没听见一样,只见他跑到一堆碎土块前蹲了下来,将凳子四脚朝天放在旁边,抓起一块直径大约十厘米的土块,往直径只有一厘米的凳子腿里装。他的妈妈急了,欲冲上去告诉他,那土块是装不进去的。老师在旁边拉了拉她,暗示妈妈不要打扰孩子,然后她们一起坐在距离孩子四五米远的地方,静静地观察孩子。老师告诉他妈妈:“成成下一步会把大土块放在旁边,去找比这个小一点的往凳子腿里装,如果装不进去,他会再去找比前一块更小一点的。”话音刚落,成成就将手里的大土块放在一边,拿起一块比刚才那个小一点的,整个过程正如老师说的一样。成成妈妈吃惊地看着老师,最后将头埋在胳膊上笑的发抖,她没想到真的被老师说中了。
     老师小声地告诉成成妈,这就是孩子的工作,他在研究。这时成成妈表示还是要过去一下,老师告诉她不可以,这样会打断孩子的工作。她着急地说:“可是他蹲了那么长时间,腿多酸啊。”
     老师小声地说:“腿酸了,他自然会想办法。”老师话音刚落,成成扑通地跪了下来。
     妈妈更心疼了,说:“天哪,水泥地那么硬,会把他的腿弄疼的。”
     老师说:“请相信你的儿子,如果他腿疼,他会想办法的。”刚说完,成成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妈妈眉头一皱,说:“天哪,不能坐在地上!”
     老师做了一个请安静的动作,拉她坐下。这时成成已经找到了一个恰好能装进去的土块,老师们看到成成的脸上大喜,像一个科学家做成功了一项科学实验一样。在成功的鼓舞之下,他工作地更卖力了,用手将刚才实验失败的土块推开,专心地捡比凳子管小的土块往凳子管里装。最后剩下一些更细小的沙土,他用手拢在一起,一把一把抓起来往里面放。

    成成在装土块的过程中,发现了物体大小与凳子管粗细之间的关系,整个行动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这就是儿童的学习。如果这天妈妈不懂得成成工作的意义,认为玩土块很脏,一把将孩子拉走,孩子就会失去这次成长的机会。或者当时成成妈妈为了让他更舒服些,多次跑过去打断孩子的工作,就会使这种的探索质量降低。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懂孩子的家长会无数次做出这种破坏孩子学习的事情。长期下去,孩子就不会发展出持续工作的能力,将来学习文化课程所需要的思维能力、意志力也不会成长起来,甚至会因此变得焦虑和多动。
    认识了孩子的天然特质,我们就可以知道,养育孩子就象农民种好庄稼,只有了解庄稼的生长规律,才能获得好的收成。


第二讲  孩子与教育


教育大致可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部分。学校教育将每个家庭需要接受教育的同龄孩子集中在一起,以同样的教育方式灌输给他们同样的教学内容。学校教育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公立学校,由国家出资承办,受国家教育部门监督领导,配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纳。私立学校由集体或个人创办,有的采取合作办学的形式,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上仍然要选择一个适合于群体接纳的方案,无法照顾到某一个体的需求,也无法细致地解决个体在学习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即便是过去的私塾,现在的家庭式学校,由于面对的也是一个群体,也具有所有学校的特质。

    家庭教育却完全不同,在家庭中,家长和年长的孩子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甚至年幼者对年长者在某一特殊的时刻也承担着教育的角色,其教育形式显示出多项互动的特质。而教育形式不再是固定的内容和固定的形式,大都是适合式的,也就是在当下情显当下问题上所产生的教育课题和教育方法。在这种前提下,家庭教育所产生的结果比学校教育更适合于人类将知识和技能肉体化这一目标。但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入性却无法达到学校的状态。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也是不能相互取代的。这就需要学校更好地承担学校教育的职责,家庭教育也是更好地承担家庭教育的职责。


   下面我们就教育的整体状况来谈谈采取哪种教育形式对孩子是最有利的。
以家长为本的教育


用以往的教育观念来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听不懂别人说什么,也不会自我表达,更无法回答老师们的问题,甚至于连自己脸上的肌肉都不会使用,而教育需要将成人认为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们,这个传授的方法就是讲解、演示和提问,而他们则用听讲、抄写、回答的方式来学习。一个不能做这些事情的婴儿是无法对其进行教育的。成人通过提问来检查儿童是否将老师们教给他们的东西学会了,儿童通过回答来展示他们从成人处接受的内容是否都记住了。这样的教育模式中,成人决定教育的内容,处于主导地位,儿童成为被动的接收者。然而问题在于每一个成人都会忘记自己六岁之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需求,在不懂儿童的基础上,成人就会选择自己生活中认为有用的东西灌输给孩子,而孩子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完全不同。

    前些年,全国兴起了神童热,许多成人认为要想在社会中很好地生存就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生存技能,而通过知识的积累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出于这种观念,许多父母按照某个神童的模式塑造孩子,孩子刚刚呀呀学语,就马上教他们认字、背诗、学算术,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与同龄儿童相比较,发现经过训练的儿童确实比未经训练的儿童掌握了更多的具体知识。但很多孩子在七岁之后,开始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有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极其优秀,但升入初中之后,无论怎样用功都学不好。还有的神童虽然小小年纪就可以提前进入大学,但其心理状态远没有发展成熟,终身痛苦不堪,无法享受正常生活带来的幸福。

    以上说的仅是一些极少数的“成功”案例,大量不为大众所知的这一类训练,最终使成人发现,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孩子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达到的技能水平,与早期训练过孩子完全一样,甚至超过了早期训练的孩子。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在1929年作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格塞尔选择了一对双生子进行对比研究,在试验之前,他已经肯定双生子的行为发展水平是相当的。在双生子两岁零两个月时,研究人员对双生子A进行爬楼梯、搭积木,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B则不进行相应训练。这种训练持续了六周,其间A比B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六周过后,当B能够达到学习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才对B进行集中训练,发现只用少量的时间,B就达到了A的熟练水平,又经过了两周的训练,A和B的能力已经没有差别了。根据研究结果,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取决于他的生理成熟,如果教育以成人为本,儿童成长的真理就会被忽视,非但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反而会遭到破坏。



以家长为本


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他人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接受的养育方式和幼年时所处的成长环境通常是不完善的,因而带有一些人格问题和心理问题,再加上成人在学习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存困难,种种因素使得家长从自身出发教育孩子,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设计孩子的教育方案。“望子成龙”多出于这样的心理,用对孩子的期望弥补自己过去的缺失,结果忽视了孩子自身的发展需求,这样肯定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困难。

     祥祥的妈妈有一个脾气暴虐的父亲,十五岁之前,她是在打骂中渡过的,这样的生活给她带来了严重的自卑感。上中专之后,童年情感的缺失使她很快沉入到恋爱的情感之中,中专没毕业就先怀孕了。这件事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更增加了她的自卑感。
祥祥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她发誓将来要让孩子特别出色,而出色的具体表现就是讲礼貌、讲文明、学习优秀。她不断地这样要求孩子,并跟老师沟通,使学校的老师这样配合她。了解到一些赏识教育的知识后,她也懂得了赏识孩子,只要是符合传统中“好孩子”要求的表现,就拼命地夸奖。

     有一次,祥祥因为老师要求的一篇课文没有背会而不敢上学,这不符合优秀学生的标准,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妈妈的标准,他不敢向妈妈说出真实情况,同时又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罪过,感到内疚自责。几重压力之下,他的精神崩溃了,最后医生诊断他为精神分裂。

     后来在调整中,祥祥重新获得了爱和自由,没有人按照一个事先制定好的框架来要求他,他表现出与以前优秀学生的表现完全相反的行为:开始用恶毒的语言挖苦别人,在背后说每一个人的坏话,想尽办法向父母要钱,购买那些花花绿绿的垃圾食品……而老师们发现这些行为全来自于他母亲的行为特征。所以家长如果以自身的需求为本,不以儿童的成长和建构为本,就会造成儿童发展的扭曲。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一个漂亮女孩子的,幼儿园的小朋友管她叫“蝴蝶王”。在她出生之前,奶奶盼孙子都快盼疯了。她出生的时候,在产房外焦急等待了好几个小时的奶奶,一看她是个女孩,一句话都没说,掉头离开了医院。这一天,蝴蝶王的妈妈,紧紧地抱着女儿发下重誓:一定要把女儿养育成世界上人见人爱的孩子。四年里,妈妈将自己需要呵护和珍惜的心理全部转移到蝴蝶王身上,每天把孩子打扮得一朵花一样。虽然家境不太富裕,但蝴蝶王光公主裙就有好几件。在人群中,蝴蝶王确实引来了很多注目,无论走到哪里,大家都像欣赏一只美丽的蝴蝶一样注视着她,使她觉得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舞台上,一言一行都用舞台动作表演着。

     有一天,妈妈突然发现,其他孩子对事物关系的辨别能力要比蝴蝶王强得多,而且蝴蝶王的数字概念还不如一个两岁半的孩子,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四的数字和四的数量配对。这时妈妈开始着急了,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规划,每天拼命地在家里一遍一遍地教女儿。这样的教学活动使蝴蝶王这个一向娇惯的小公主无论如何也无法承受,每次教学活动都在孩子的大哭和母亲的心痛中结束。

     在后来的调整中,老师们给蝴蝶王穿上普通的运动衣。不到两个星期,蝴蝶王就像成了另外一个人,她行为粗暴,打遍了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而且满嘴脏话。她从一个假公主变成了一个普通人。由于去掉了虚假做作的外壳,她无法找到真实的自我,自然地表现出过去从周围人身上注意到的不良行为。

     蝴蝶王的妈妈无视女儿自然发展的精神气质,而以自己的需求来设置女儿的发展方向,几乎害了孩子。



重结果、轻过程


人的精神生活在六岁之前是一个形成过程,在六岁之后是一个成熟过程,形成过程从无到有,每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在经历生命已经设定好的所有过程后,才能出现最终结果。

    正如青蛙的孩子是蝌蚪,而蝌蚪的外形离青蛙差得很远。如果蝌蚪出生后,青蛙妈妈发现它们不像自己,而要掀起外面的黑皮看看里面是不是绿的,那么所有的蝌蚪都不会变成青蛙。好在青蛙妈妈们不会这么做,而好奇的人类却有可能这样。设想人类的宝宝如果不是在人类的腹中完成物质胚胎过程,而是也像精神胚胎一样在人类制造的外部环境中形成,那爸爸妈妈可能每天都会掀开盖子翻看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宝宝。他们怀疑,我们的正在桑椹期的小宝宝会不会变成一个真正的人类?由于我们无法相信自己的判断,也无法相信这个桑椹体将来的结果,就天天忍不住去翻看,去想:是不是该加水了?腿怎么还没长出来呢?眼睛怎么还没睁开呀?天天去研究婴儿的这个部分会是将来的哪一部分,并且想方设法地给他各种各样的催长素之类的营养品,希望自家的胎儿比别人的发育更早更好。这时大家不再专注于这个胎儿,却转而去关注那些能使胎儿成长得更快的各种药类。

    事实上儿童的精神成长正遭受这样的命运,我们看到养育孩子的家长们,正是像我刚才所假设的那样来对待孩子的发展。由于不信任孩子会按照上苍给他的自然密码发展成适合于生存的人,家长总是试图迫使他在生长期内就出现最终的结果。

    有这样一对夫妇,在生下孩子以后,就发誓要好好地教育孩子,让孩子将来考上名牌大学。两口子从孩子两岁起就开始教他英语,到了三岁又加进了德语。三岁半的时候,奶奶来了,开始教他上海话。姥姥看了不服气,又教他闵南话。孩子每天在五种语言中不断地切换。父母对结果的重视使这个孩子成为神童。四岁生日时,这个孩子的神童名声已经在他生活的区域内传开,人人羡慕。爸爸妈妈受到鼓舞,更加兢兢业业地每天给他按时上课。有一天在英语课上完,要开始上德语课的时候,小小的孩子突然目光呆滞,脸上肌肉抽搐。妈妈问他话的时候,他根本无法回答,嘴里发出任何人都听不懂的哇哇的声音。经医院检查,这个孩子大脑语言区域发生紊乱。这对父母无视孩子的发展,一心想得到一个自己设定的结果,由此而害了孩子。

    许多家长的做法虽然没有这么过激,但也同样地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设定了一个目标:幼儿园要成为什么样,要考上一个什么样的小学,要考上一所什么样的中学,要考上哪一所大学……然后就开始按照这个目标训练孩子。由于过程并不是目标本身,而父母心中却只有目标,看不到孩子的需求,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个基点都感到不满足,只有达到目标的那一天父母才能感到满意,暂时的满意后又开始向下一个目标奋进。这样,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发展自己,而成为一个达到家长目标的工具。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由于作为一个人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没有自然地成熟,一个发展水平向另一个发展水平的过渡没有自然地完成,所以在有利能力①、义的自居作用②、有效防御③、成功的升华能力④等方面都建构不够,更无法将这一切整合在一起,将对自己的外在要求与自己的本质合而为一。这样即便是结果已经达到了,但是由于人格不完善,也会给孩子生存带来困境,使孩子一辈子都找不到幸福感。而完成了结果的父母会在回味自己成功的喜悦中渡过一生,失败的父母则会在谴责孩子和失望中渡过一生。

    如果我们不为孩子设定结果,而是抱着喜悦的心情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里程,我们就会把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当作成功,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过程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这样,家长和孩子才会真正地沉浸于成长的快乐之中。



名词解释:
   ①有利能力:由于环境的刺激作用,一些孩子会被某些事物吸引,利用它发展自己的某些能力。对于人类来说,有利于人类生存的能力就是有利能力。如有的家长认为看电视不利于有利能力的发展,因为一个看电视长大的孩子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写不出来。由于没有亲身经历带来的行动体验,电视的刺激使他们对身边的真实事物不感兴趣,不能获得有关真实事物的概念,将来他们的行为设想就会是幻想式的。当他们以行动实施这种设想时,就会遭遇失败。所以看电视不能给孩子带给有利能力。

   ②自居作用: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中都有一种自居形象,这种自居形象会产生一种作用,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儿童早期会以自己的父母形象自居,少年时期会以自己崇拜的偶象自居,青年以后,会将自己的诸多偶象的优秀特质提取出来与自己的特质整合,再加上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信息,形成一个独立的自老师——自居形象。这个能力需要在完全隐秘的情况下,有一定的独立空间下形成。一个被他人组织,精神内容完全被他人控制的人,无法形成自居作用,也无法完成每一阶段的自居过渡。

   ③有效防御:一个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取决于这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发展,如果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大量时间和机会被别人左右,无法自然地经历环境冲突,不能成长起属于自己的解决方式,或者在遇到困难时,都有他人教授解决措施,儿童就无法成长起属于自己的有效防御能力,无法应付变化无穷的冲突和危机。

   ④成功升华能力:当一个人被一项事物所吸引,就会由此产生体验的愿望,这个愿望会使人设计一个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如果这个人认为行为过程的设计是可实施的,并且达到的结果令他想往,那么他就会实施这项设计。如果实施成功,他就会受到鼓舞,将成功因素提取出来,带着巨大的动机去进行下一个行动,下一个行动就成为上一个行动的升华。如果实施失败,这个人就会去修正失败的因素,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成长,同时获得问题圆满解决的鼓舞。他也会将这些的因素提取出来,带着巨大的动力去实现下一个目标。这就是成功的升华能力。没有成功的升华能力,人类就不会产生内在的发展动机,而被迫的发展也就是没有动机的发展,一般都会流于形式,成为一种表面现象,得到的内容无法被学习者所利用。



弊端


一、以家长为本的教育剥夺了孩子自我学习的机会,将孩子从自我学习中拉出,造成厌学;孩子失去创造自己精神发展的最佳时机,内在的各项发展领域不能获得统合,就会造成单向发展,或者心理扭曲。

    辉辉是一个十一岁的男孩,据说在四岁之前他极其可爱聪明,妈妈发现他成天只知道玩,不知道学习,于是规定每天上午玩到九点,就必须坐下来由妈妈做老师开始学习。一开始,每次辉辉正在“玩耍”,妈妈拉他坐在小板凳上,辉辉都会一边挣扎着,一边拼命地抓着正在玩的物体不放,为了严格地教训他,妈妈会将手里的物品抢过来,砸得粉碎,后来,辉辉发现,如果他坚持继续玩,不但妈妈变得非常可怕,连可爱的玩具都会遭受灭顶之灾。于是,变得听话了。只要妈妈喊他,不管正在做什么,都立刻向妈妈跑去。妈妈一直坚持这样的做法。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开始变得急剧下降,妈妈焦急万分,更加紧努力地抓紧时间复习功课,但这一切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一直到小学毕业,孩子的成绩都在下游徘徊,老师反应孩子上课并不捣乱,但是孩子的目光和脑子都不在课堂上,有时老师发现他似乎根本没有听到老师讲的课,老师猛喊一下他的名字,他就会吓得一激灵,仿佛梦中醒来一般,惊恐得看着周围。这时,母亲才意识到自己为孩子所进行的努力白费了。她不是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那么孩子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这位妈妈认为,主要是上课走神的问题,于是这位妈妈又开始请所有的老师吃饭,试图让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地提醒孩子,将她做白日梦的孩子拉回课堂。老师们虽然碍于情面答应了。但孩子的成绩还是没有上升,这说明,上课走神的问题依然存在。到初二时,孩子根本无法完成作业。因为老师所讲的内容他根本没有听懂,大多数题都不会做。于是妈妈决定让他留级。留级之后情况依然。这对父母几乎崩溃了。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

    我们看到这个孩子是由于在童年时,不断被从自己的学习中拉出来,用别的方式去学习自己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对这种学习的反感,对母亲威严的恐惧,只能让身体坐在那里,去被动的接受母亲教的东西。这使孩子失去了使用自己大脑的机会,失去了对母亲所教内容学习的动力。在身体失去自由的情况下,他被迫让自己的大脑享受充分的自由,那就是神游,即大脑不受控制的自由幻想,时间久了,这一特质就固定在自己的人格之中,成为孩子的不良习惯。





如果我们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来解决一个初二孩子的这种问题,不如在当初就不要给孩子造成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花费的精力和财力能否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使他恢复到当初的状态。人不是可以用来作实验的动物。成长是一次性的,生命也是一次性的。要想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成长,达到令家长满意的效果,就必须尊重孩子的自然学习的特质,不要干涉孩子所正在做的事情,不要让孩子因为学习而感到痛苦,给孩子发展的自由。

    二、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被破坏,不能建构起扎实的内在基础,将来一遇到问题,就会崩溃。


    由于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在催化作用下达到的,其心理承受能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行为实施能力都没有跟上他所接受的知识水平,而这种空中楼阁式的接受方法又被孩子所吸收,成为孩子固定的学习方法,使得以后的学习也成为这种表面的、不能内化的学习。在孩子成长起来以后,遇到超越已有的知识水平的问题时,就会显得束手无策。这时,已经成为成人的这个孩子,就会对自己极其不满,不能等待自己慢慢地成长起曾经没有建构好的那一部分,于是造成心理上的苦闷、自卑。有很多学者自杀,大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三、由于违背了儿童内在精神的愉悦需求,使孩子产生巨大的痛苦,造成心理扭曲。

   孩子的玩耍像蜜蜂采蜜一样,旁观者觉得蜜蜂是勤劳的、辛苦的,没有人用任何管理条例和物质刺激逼迫蜜蜂这样辛勤的工作,如果我们强行逼迫一只蜜蜂停止工作,停下来休息,蜜蜂就会痛苦而死。儿童实质上与蜜蜂一样,从我们成人的角度理解,他们辛勤地玩耍(工作),是为了发展他们精神实质,实际上儿童所感受的很可能只有愉悦,这大概如同人类吃饭和繁殖等行为一样。如果人类在吃饭时没有味觉,吃饭前没有饿的感觉,不能感受到吃饭的愉悦,人类就失去了吃饭的动机,慢慢变得不再喜欢吃饭了,那人类的生命怎样延续。儿童的工作大概也是这样。我们设想一个儿童第一次吃到自己的手指头时,由于发现吃指头有点接近吃妈妈的奶,而带来了精神的愉悦,为了追求这种愉悦,婴儿会反复得将手指伸到嘴里,一开始不那么容易做到,但经过多次的练习,儿童可以熟练地将手指放到嘴里,最后成为这个动作的专家。一个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所理解的儿童这一行为的意义与儿童自己感受的这一行为的结果完全不同。所以是由于精神愉悦的需求使儿童不断地工作。那么,控制儿童的工作,就剥夺了儿童的愉悦,被剥夺的愉悦的人一定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会带来心理扭曲。所以,如果人类是善的,就要带有对人类深刻的关怀,使儿童获得精神愉悦。这就是成人听从儿童内在的指引,而不是让儿童听成人的话,去改变自己。



以学校为本的教育

怎样看待和对待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如果从这种观点出发,教育只有一条路:就是以儿童为本。由于办学者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每一种目的趋使下的学校宗旨也就不同。


以教师为本

    教师在师范学院进行学习,如果他学习目的只是怎样承担教师的任务,怎样把教学大纲以及书本的内容落实到课堂,那么他成为教师之后,其自居形象就有可能是一个“知识搬运工”,先将书本知识转移到自己的大脑之中,再将自己大脑中的知识转移给学生的大脑。在课堂上,这样的老师就会忽视学生,不去关注如何利用自己的课堂建构起人的全方位的基本能力,而只注重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自己作为一个讲授者的形象。

    李老师在一所传统幼儿园做了两年的主讲,对幼儿园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都极其熟悉,每一环节的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快捷,面对孩子们的时候脸总是在微笑着。最近,他来到一个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发现这里所有的程序与他过去所在的幼儿园几乎完全一样。他感到很迷茫,这个有名的现代教育幼儿园和原来的普通私立幼儿园看上去没什么差别。

     有一天的晨课是讲故事,主人公是一只爱说话的鹦鹉。李老师面带微笑,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开始了叙述,他的故事讲得像录音磁带中放出的一样,孩子们也在入神地听着。

     故事采用的材料是玩偶,讲得是:每天,森林里的一群动物都在一起快乐地玩耍,有小熊、小羊和鹦鹉,还有几只其它的小鸟。助教事先已为他准备好了材料,并布置好了场景,采用玩偶表演的方式叙述故事。这是一群三岁以下的小班孩子。故事一开始,小动物们在森林里快乐的玩耍,李老师让玩偶们在用沙铺成的“草地”上扭动跳跃着。孩子们很快沉浸于场景中,脸上露出快乐而享受的笑容。过了一会,大老狼来了,扑上去一口就吃掉了一只小鸟,孩子们眼中露出迷茫和恐惧的神情。这时,急着要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故事展示出来的李老师对孩子们的心理变化浑然不觉。

     后来,大老狼又来了,再次吃掉一只小鸟,一只白色的小玩偶鸟被老师偷偷地藏到身后。有几个年龄小一些的女孩子伤心地好像快要哭了。好不容易故事出现了转机,小熊、小羊和鹦鹉一起商量挖一个陷阱,让大老狼陷进去,不让它再伤害小鸟。陷阱很快做好了,大家告诉鹦鹉不要说出去,孩子们也静悄悄地等待着。不一会儿,大老狼出现了,鹦鹉突然飞起来,大叫“大老狼要掉到陷阱里了!”大老狼听到了喊声,便不从陷阱那里过了。小羊和小熊非常生气,说再也不和鹦鹉玩了。

     故事在这里便讲完了,李老师对失望的小朋友们说:“小朋友,鹦鹉是一种多嘴的鸟,大家都不喜欢它,小朋友们可不能学它呀!”就这样,孩子们听了一个失败的故事,小小的心灵里承受到了失败的挫折感,还要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一个多嘴的鹦鹉。

    李老师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是以老师为本,只想到作为老师怎样去教训别人,为了使教训具有威慑力,主观地使那个反面角色犯的错误显得极其严重,使犯错误者受到双重惩罚,既受良心谴责,又被群体抛弃。讲故事的人教育儿童的观点在于用严重的后果恐吓儿童,使他们不再做成人认为不对的事情,目的是向儿童大呼“不要这样”,而不是帮助儿童发现“应该如何做”。

    第二天,为了挽回影响,另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重新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讲述,大老狼想吃的小鸟逃走了,它失望地在大树下大发脾气。小熊和小羊觉得大老狼太坏,决定做一个陷阱,把大老狼掉进去。可是由于鹦鹉的多嘴失言,计划失败。小动物们很生气,鹦鹉向大家承认了错误,保证下一次一定等大老狼掉进陷阱之后再喊。小动物们原谅了它,又重新和它一起商量计策。

     讲到这里,老师停下来和所有小朋友们一起讨论:陷阱不能用了,还有什么办法?有的小朋友说:让它从滑梯下滑下来摔死它!有的小朋友说:在地上倒很多油,让大老狼滑倒,然后抓住它。有的小朋友说用火烧它!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气氛非常热烈。

    这位老师把解决问题的空间留给了孩子,他只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孩子们在这个平台上将已有的经验重新组织,运用到新的冲突中去。老师利用故事做为刺激,使孩子经历了一个体验与思考的过程,最终制服大老狼。这样,孩子们就获得了发展,这一过程正是儿童发展的过程。

     最后这位有经验的老师用玩偶将孩子们提出的所有方案都表演了一下,在笑声中结束了故事。孩子们得意的发现小熊和小羊是用他们想的办法制服了大老狼,非常开心,大家一起喊“耶——”,为自己的成功欢呼。上完课,孩子们带着成功和喜悦的心情离开了座位。

    第二个老师做为辅助的角色间接帮助孩子,而前一个老师是整个故事的控制者,孩子们成为被动的接收者,结果只能使孩子们自信心不足,感到自己不容易获得成功,如果不小心多嘴,就可能成为大家不喜欢的人。



以课堂为本


以孩子为本的教育,课堂是孩子们生活和体验的场所,而以课堂为本的教育,很注重课堂的固定形式和秩序,这就把活动的人框在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中,人永远成为这个模式的零件,模式成为最重要的东西。处在框架中的所有人都被塑造成一种类型,不符合这个要求的孩子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由此把自己评价为一个坏孩子,彻底否定了自己。

     有一个家长来找我,说他的孩子在家极其专注,在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能够一两个小时持续做同一件事情。可是到了幼儿园,孩子却像换了一个人,成了一个让老师非常头疼的学生。原因是他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热情积极的发言,老师没有要求小朋友发言的时候,他也会忍不住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得所有小朋友都想说话。这时,老师要不断地因为他的原因维持秩序。为了全班的纪律,老师要求他在老师没有要求发言的时候不可以说话,并且将他的座位挪到了墙边。此后,孩子一整节课都将头抵在墙上,不停地玩自己的衣服扣和指甲盖。这之后,就坚决地拒绝去幼儿园。

     他妈妈来找我的时候,这孩子只有四岁。这个问题的出现并不在于孩子,而在于课堂形式。如果课堂不适合于孩子发展的需求,孩子内在的特质就会使他拒绝这个课堂。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关注、认知成人精神特质的时期,当他发现了感兴趣的话题,就会激发起自己的想法,激励着他与人分享并表达出来,这是人类早期最珍贵的品质。我们所要努力做的就是激发孩子产生表达自我的强烈动机,并且随时随地创造机会,使孩子用各种方式将心中的想法展示给大家。在课堂上,一个孩子的发言引发了其它孩子的表达欲望,课堂气氛变得如此活跃,这是多么令人喜悦的情景啊。但这个以课堂为本的老师却按照自己以往对课堂的要求扼杀了孩子自我表达的良好时机,让正需要发展能力的孩子去听一个业已发展成熟的人不断地表达自己。如果长此下去,孩子的表达能力就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而老师也只不过是维持一种课堂至上的形式,并没有达到本质上的教育目的。


以学校教育为惟一


人类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群体之中,学校群体、家庭群体、朋友群体组成孩子成长的基本土壤。以学校教育为“惟一”的观点认为学校就是教育人的地方,孩子在那里受过教育了,也就完成了教育任务,认为学校教授的内容就是人一生所要学习的全部内容,而忽视了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立体能力。全方位的能力由具有多种营养的不同土壤培养产生,学校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不能代表全部。孩子集中在学校中,学校无法对每个个体特别关注,学校的教育局限性使得学校必须对同一群体使用同一进度和同一内容的计划性教育,家庭需要承担学校教育无法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如细致的心理工作,道德与价值观的教育,性与生命的教育,亲子关系所带来的心理力量等等。家庭同样不应该承担学校教育的内容,家庭评价孩子的标准应该是多方面的,如果家庭对孩子的评价标准完全以学校为准,学校以成绩好坏为评定标准,如学习成绩不好,就判定孩子是一个差生,而家长也同样看不到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以外其它方面的能力,一味依附学校,以分数为判定标准,这就等于是把孩子逼上独木桥,让孩子只以书本为重,这样会使孩子放弃发展其它方面的优异能力,变的缺乏自信,处事消极。

     周凯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在一个高级封闭式中学读书。那天他爸爸来找我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是:“孩子得了自闭症。”。在他的叙述中,这个自闭症的孩子从不跟别人来往,经常对父母大发脾气,并说再这样下去,非出人命不可了!我心里一紧张,心想事情大概很严重,不由地在脑海中浮现出周凯拿着菜刀威胁他爸爸的情景。

     不久,我见到了这个男孩子。他一进门的时候,我向他问了声好,他竟然说了三次“你好”,然后微笑着坐在我的对面。在接下来三个小时的长谈中,我了解到:他想当演员,想写小说,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一落再落,最后竟然成了班里倒数第一名,于是老师们劝他退学或者转班。这种情况下,他的爸爸妈妈从校方得来的消息就是他们的儿子没救了!爸爸妈妈在抑郁焦虑的状态下,每天和儿子发生冲突。

     我开玩笑地问周凯:“在这种时候,是不是会拿着菜刀去追你爸爸呀?”我只想搞清的是,面前这个阳光灿烂的男孩儿会不会在家是另外一种样子。令我吃惊的是,他优雅地微笑着,说:“正相反,是我爸拿着菜刀追我。”我以为他在编故事,怎么会正好真的有菜刀?周凯立刻严肃地说:“向**保证,请你现在就去我们家,看看我卧室的门,现在还有我爸砍的印子……”

     我发现了事情的复杂性,下次把他爸爸招来,他爸爸正上火,起了一嘴的泡。我问到“菜刀事件”,周凯爸爸一脸无奈,痛苦地说:“实在没办法。”我问他是不是发现他儿子的理想,他说:“学习都那样了,还谈什么理想啊?”我又问他对孩子感到欣慰的方面有哪些,他怒火中烧,生气地说:“他成天看琼瑶的小说,还看电视连续剧《流星花园》,就看这些东西,学习才搞成那样。”说完一脸地愤愤不平。

     我不知道琼瑶和《流星花园》还犯下了这么大的过错,于是又招来了周凯,对他提起这事。没想到周凯也怒火中烧,他说:“我从来没有利用学习时间看过。有一次,爸爸妈妈晚上不在家,看了一集《流星花园》,正好被爸爸撞见了,当时爸爸破口大骂。第二天爸爸竟然找到班主任,当着全班的面说我在看《流星花园》。在看男女谈恋爱的事儿,要老师管一管。这事在全班引起了轰动,大家都在嘲笑我。其实当时班里好多人也在看这个电视,为什么要嘲笑我?”。

    接着,他又说了一些以后的事,我想我明白了事情的情况。当老师将这件事作为例子要求全班同学不要像周凯这样,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周凯恨透了这些同学老师,也恨透了爸爸,从此学习开始下降。这种情况下,他爸爸也认为这个儿子完蛋了。老师家长的看法影响了周凯,他自然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年的调整中,我们发现周凯感受能力极强,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在一年里他的文章被发在好几个网站上。后来他没有选择再回到中学读书,而是选择了一所职业摄影艺术学校,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如果周凯没有做其他的选择,而认为只有主流学校是惟一的教育的话,在没有人帮助他解决他问题的情况下,周凯可能会真的失败下去,最后一事无成。



敝端

  一、有可能限制个性的创造潜能

    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教师过于重视自己所授的课本内容,完成教师所要计划的任务,就会不关注孩子发展的需要。而将所有的发展空间填充了老师已经约定俗成的授课模式。教师无论针对什么样的孩子,在很多年里重复使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固定的授课方式,使一批批的学生都只会用老师输入的思维模式思考,只限于老师给的创造空间进行有限地创造,这样,使孩子的创造潜能不能得到无限的发挥。

    二、有可能使孩子丧失创造适合于自己学习方法的机会

    由于老师太过于相信已计划好的课程内容,并达到课程目标,会将老师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传导给孩子,并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学习活动。人类是一个需要生存智慧的动物,在生存需要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学习者只有创造出适于自己的学习模式才能够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并使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者所用。如果一个学习者只是为了学到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在过多的学习内容的压力下,没有时间和机会探索和研究学习方式,将来离开学校一旦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模式时,由于以前没有在学习过程中成长起创造学习方法的能力,所以在学习与以往不同的知识模式时,就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了。

    三、如果学校安排的课程只偏重于知识和智力,就会使大批的孩子失去成长智慧的机会,而智慧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学校教育中应该利用所学的内容附带起孩子的智慧成长。



以孩子为本的教育


以孩子为本的教育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品,成人应该为儿童的生活环境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材料供他们选择和探索。

    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相信人有两个胚胎:精神的胚胎和与肉体的胚胎。婴儿是个精神胚胎,他(她)出生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努力创造自己的精神。

    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相信儿童心理学家对于儿童的精神发展和智慧发展的研究成果,认为精神的成长有自己的密码和方式。儿童必须按照自己的内在指引来形成自己的精神,任何人都不能强行干涉。

    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相信儿童在精神胚胎形成期具有吸收力心智,儿童必须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工作形式和工作材料,所以,成人只能在了解并懂得怎样帮助他们的情况下为其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和氛围,帮助他们进行人格建构。

    所以教育必需适合孩子,而不是孩子去适应教育。



顺应孩子的成长机制


以成长机制中的“敏感期”为例——它是自然赋予儿童的生命助力,包括许多个阶段,比如秩序敏感期、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腿的敏感期、语言敏感期、执拗敏感期、完美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社会认知敏感期等等。当孩子进入敏感期时,他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他们对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拼命吸收所关注的事物,这个时期被教育家们认为是学习的关键期。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这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学习的效果也不会理想。

    不仅人的生理生长机制是预先设置好的,心理生长机制也是预先设置好的。它就像一棵树,何时发芽、何时出土、何时抽叶、何时开花都由其内在预先设置好了的机制所决定。不遵从孩子成长机制的行为是错误的,任何试图跨越某一个阶段提前进入另一阶段的努力只会导致对孩子潜能的严重破坏。

    我们可以从四岁的星星身上得到一些启示。星星的妈妈总为孩子的“愚笨”痛苦不已,每天从幼儿园把他接回来,问他什么他都回答“不知道”。妈妈失望之极,恨铁不成钢,天天在家里加紧训练他。

    有一天,妈妈、爸爸和星星坐在一起,妈妈问:“星星,爸爸呢?”星星眼睛看着爸爸,也说:“星星,爸爸呢?” 这时,妈妈失望到了极点,眼泪禁不住涌出来,朝着孩子大声地喊叫:“你难道不会说爸爸在这里吗!为什么只是学我说话!”孩子吓得大哭起来,妈妈失去了理智,站起来将星星一脚踢倒,孩子刚爬起来又一脚踢倒,然后把星星关在一个屋子里让他自己哭。这个妈妈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这么优秀,为什么上天却给了她一个“傻孩子”。

    后来经过了解,我们发现星星是奶奶带大的,奶奶帮自己的儿子护养着星星这个宝贝,生怕出一点差错对不起儿子儿媳。0岁到3岁,老人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不让他爬不让他跑,也不让他乱动任何东西,每天往他嘴里塞各种各样的营养品。这种情况下长大的星星特别恐惧吃饭,到了三岁才上幼儿园,上幼儿园时两腿无力,连路都走不好。由于从小不使用大脑,星星根本无法将母亲的问话转化为自己的回答,对母亲的恐惧使他又不得不回答母亲的问题,只好模仿。母亲对他的强行训练和打骂,无疑是雪上加霜。恐惧和痛苦带来的后果使他更加无法感受和思考,更加显出迟钝的特征。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真的会变成他妈妈所说的“傻孩子”。尽管成人的行为造成了这样严重的后果,星星的妈妈仍然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爱孩子,没有错。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家长由于不懂孩子,将孩子所有的发展机会都掠夺了,出现问题后,又将不满全推在孩子身上,用望子成龙的方式对待孩子,进一步地摧残孩子,结果可想而知。

    星星的家人因为没有顺应人的自然成长机制,而使星星三岁之前所有该发展的能力都没有发展起来。这对星星一生来说,可谓是一次巨大的灾难。



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孩子的精神需求是什么?这是由他的先天机制决定的,每一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精神需求。刚出生的时候,孩子由吸吮而获得精神的满足,他的精神需求就是用嘴巴找到妈妈的乳房,在吸吮的过程中,感受到妈妈身体的味道和来自妈妈的爱。这一切都使他非常舒适,这种舒适的感觉成为他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获得满足之后,婴儿就试着去吸吮其它的物品,这些物品带来的各种不同的感觉使婴儿着迷。这时,婴儿会发疯的将能抓到的任何东西送给嘴巴去啃,在啃的过程中,儿童用嘴唇认知了不同的质量、不同的形状,对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没有人教他这样做,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哪个种族哪个阶层的婴儿都是如此。如果我们不满足婴儿的需求,强行要阻止他的啃咬行为,儿童就会将这种需求遗留在内心,成为心理需求。因为精神需求的力量是巨大的,儿童自己也无法将它消除。如果不能获得满足,就会痛苦。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想啃某种东西而被妈妈阻止的婴儿大哭的情景。

    随着儿童的成长,精神发展需要越来越丰富的内涵,此时成人如果只用物质来满足儿童,儿童就知道物质是可以带来精神愉悦的,在精神感到空虚时就只能靠索取物质来获得满足。当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就会采用其它不当方式去获取物质。成人在儿童精神发展初期,应当引领儿童发现还有更多非物质需求同样可以获取精神愉悦,这样,就为儿童奠定了精神审美的良好基础,使将来的精神享受朝着无限的精神领域发展,而不是朝着有限的物质领域发展。

     孟青十二岁了,可她已经成为一个惯偷,已经被迫转过四个学校。最近一次,她竟然在家里偷了妈妈准备给爸爸治病的一千多块钱和好几样首饰,用钱买了同学们喜欢的东西全部送了人,妈妈的首饰也送给了别人。爸爸妈妈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没能改掉孟青的毛病。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孟青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是一个对自己的儿子不满,对生活也不满的老人,生活状态极其低下。妈妈给一家人做帮工,每周只回家一次,爸爸开着一家收废品的公司,成天不在家。智商极高的孟青常年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爸爸妈妈回来为了弥补对女儿的照顾不足,就给她买一堆东西。这堆东西成为爸爸妈妈爱的标志,在拿到一堆东西的时候就会见到爸爸妈妈,这刺激了孟青对于小物品产生了极大的情感依恋,当她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就只知道向奶奶索要物品,而奶奶是绝不会给她买的,这样更加强了孟青对这些物品的向往和依恋,爸爸妈妈和奶奶共同制造了孟青将小物品作为精神需求的现实。

    当孟青巨大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上天赋予她的用来发展的力量就被用在如何获得这些物品上。孟青五岁时第一次偷奶奶的钱成功,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满足,这种成功的愉悦,替代了对物品的需求,促使她不由自主地重复做这样的工作,由此发展了不利能力。由于成人对孟青偷盗行为解决方式不当,使得孟青的偷盗行为更朝着高级熟练的方向发展,最后成为一个惯偷。其他小朋友觉得她是小偷,不和她玩儿,孟青受到排挤,于是就用偷来的钱“购买”友情。孟青对我说,如果她不给小朋友东西,小朋友就不理她了。在我收留她的第二天,孟青就偷了我的东西,那种偷盗之后的冷静和智慧真是令我叹服。

    在调整中,我们开始培养孟青的其它爱好,同时让她妈妈发给她固定数额的零花钱,为了照顾女儿,孟青妈妈辞去了工作,在家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孟青有三个月没有偷东西,这是史无前例的。

    然而妈妈最后一次打来电话时说孟青又开始偷了。这时爸爸住院了,妈妈顶不住家里的经济压力又去上班,可怜的孟青只好又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她该用什么使她的精神获得安慰,在孟青的心中,永远的天使是那些零碎的小物品,这成为她巨大的精神需求。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孟青在幼年时能顺利地将对物的满足转换为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她就不会再依恋物质。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一个孩子的发展主要是对自身经历和经验的发展与修正,修正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人生活的过程。由于环境不同,其性格思维方式也会不同。经验经历不同,当这些经验本身和修正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形成独特的观念,支撑着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方式和行为水平。观念不同,人也会不同。

    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会自然地注重于这个人和那个人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同时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而面对其它动物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群白色的牛和一群棕色的牛的不同,却很难看出它们的个体差异。我们对待动物时不必精细地注意它们个体的需要,而只要用一个统一的群体方式对待就可以了,这不会造成问题。所以羊可以一群一群地放,牛可以一群一群地圈在圈里,而这样的方式对待人的话就会出问题。教育是帮助儿童形成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经验的过程。人比其它动物的高级之处就在于这种个体差异,尊重人的个体差异也就是尊重人,不尊重个体差异,就可能会造成人类本质的退化。

    在一个业余美术班里,老师正在津津有味地将孩子引领到画题之中,好几位家长趴在玻璃门外往里窥视着。一个妈妈满脸焦虑地来到我的面前,说她的孩子听课一直不专注。
    我问:“孩子怎么不专注呢?”
    她说:“别的孩子都很认真地一动不动地在听老师讲课,只有我的孩子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动他的颜料,一会儿又挠痒痒,我看了都心烦死了。”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妈妈也走到我面前,急急地问:“我孩子听课不专心该怎么办?”
    我问她:“什么时候发现孩子听课不专心?”
    她说刚才。我心里感觉到很好玩,就问:“你发现那个教室里其它孩子听课都专心吗?”
    她说:“所有的孩子都很专心,只有我的孩子总是动来动去。”
    我好奇地看着两个妈妈,问:“你们俩认识吗?”
    她们摇了摇头。我又问:“你们看到的是同一个孩子吗?”
    她俩疑惑地看着对方,感到莫明其妙,很不肯定地说:“可能不是吧。”
    我笑着说:“但是你们两个人的话是一样的,你们俩都说教室里只有你们自己的孩子在动,其它孩子都没有动。”
    我站起来,示意她们两人跟我来。她们随着我到了那间教室的玻璃门前,我往里看了看,发现老师还在演示,而八岁的周军却躺在地上,将凳子四脚朝天放在自己的肚皮上,由于老师演示得非常吸引人,他在四脚乱动的同时,眼睛还看着黑板。
    我问左边的妈妈:“那个躺在地上的孩子是你们家孩子吗?”那个妈妈笑着摇了摇头,说她的孩子是个女孩子,是前面那个。我又问右边的妈妈:“那个躺着的孩子是你家的吗?”她摇了摇头,说她孩子是左边第二个那个小男孩儿。
    我说:“你们俩看看教室里最不注意听讲的是你们的孩子吗?再看一看每一个孩子听课的姿势是不是完全一样。”我自己也观察了一下,教室里一共坐着二十多个孩子,没有一个孩子坐在凳子上的姿势和听课的样子是相同的。因为这样,他们每人画出的画也各不相同。如果他们画的画都完全一样,那么这堂美术课将是失败的,这群孩子辛辛苦苦画出的画没有一幅有价值。

    这两个妈妈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教室里动得最厉害的呢?肯定是与当时某个没有动的孩子进行了比较,如果再持续看一会儿,用公平的眼光去看一下其它的孩子就会发现,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会调整自己听课的姿势,以便不会因为身体姿势不适而影响到精神的专注。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姿势使自己的精神**在一件事上,完全取决于个体当时当地的需要。如果一个人在忘我地进行精神领域的工作时,我们总是注意到他的身体姿势,要求每个个体在进行不同的精神活动时,保持统一的身体姿势,这无疑会破坏大多数孩子的精神工作。有些西方学校的课堂,孩子们可以随意地选择他们的坐姿,原因也在此。

    对于精神领域更是如此,当我们提供给一群孩子同一个刺激时,每一个孩子的反应会完全不同,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反应给以不同的帮助。

    幼儿园在一堂课上给孩子输入“抢救”的概念,老师事先安排的刺激是一个野外生存的故事:一群人在船只失事后爬上一个大木板,他们划着木板,上了一个小岛。在小岛上爬山的时候,有个人滚下山坡,把腿摔断了。老师在身上披了一件粉色的旧窗纱,打算用来作抢救的包扎材料,还准备了红色的药水,事先给一个小男孩子安排好角色,让他假装腿断了。实际上,爬“山”的人们是在一个花坛的边上走着,小男孩儿在老师的搀扶下,“啊”的一声躺在地上,所有的孩子都围了过来。
    老师说:“假装是他的腿摔断了”。说完后将他的裤管捋起来,在其它孩子注视之下,将红药水倒在他腿上,几个男孩子龇牙咧嘴,有一两个孩子脸上闪过紧张的神色,马上为红药水那么像血而感叹不已,有一两个女孩子惊叫着捂住了眼睛。有一个女孩子竟然哭了起来。有的孩子立刻着急地开始想办法。

    这群孩子由于各自的成长经验不同而对这件事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欣赏假血艺术效果的孩子,不比吓哭了的孩子差在哪里。吓得捂住眼睛的孩子也不会比积极想办法的孩子差在哪里。设计这节课的老师,应该根据这些孩子的状态判断他们过去的经历给他们带来的经验,思考怎样帮助这些不同的经验在个体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老师用微笑的目光与那几个欣赏艺术效果的孩子共鸣了一下,同时将吓哭的孩子揽在怀里,回头告诉想办法的孩子去找几个长的木条,又让吓得捂住眼睛的孩子帮她解开脖子上围的旧窗纱的结。然后,老师“嘶“地一声将窗纱撕下一条。孩子都吃惊地看着她这个行为。这又成为一个新的刺激,是刚才受伤刺激的升华。老师对吃惊的孩子们说:“我们在野外没有绷带,只好撕破衣服当绷带用。”有几个孩子问,“那老师你的衣服怎么办?”老师说:“衣服还可以买,我们先保护他的腿。”孩子们一下子放松下来。开始利用临时材料进行抢救工作。无论刚才做何种反应的孩子都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抢救工作中去,孩子们都忘记了这只是模拟的一种虚假状况。

    这节课不但解释了什么是抢救,而且也输入了怎样抢救的知识,同时又使每一个孩子因为自己参与了抢救而感到自豪,从而都感受到成功。这份成功带着不同的体验和属于个人知识的结果,这就是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方式。

    试想,如果我们让参与抢救课的所有孩子都按照老师规定的一种方式行动,势必就要事先规定好一个统一的想法和做法,让他们事先背上好多遍、记牢,然后在事发现场按照老师的规定去做。如果做的和老师要求一致就得一百分,做的不一样就不及格。这就是不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方式。这样做,孩子们在课堂上得到的知识,又怎么会成为对自己有用的本质内涵呢?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的


    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也就是尊重人,尊重人建立在相信人的基础之上。所谓相信指的是:相信每个孩子无论怎样不同,都会按照人类共同的规律成长;每一个人只要没有胚胎期的器质伤害,没有出生创伤,他就具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人的所有特质。从这点来讲,我们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完美的。只有相信这一点,才能坚定地怀着喜悦的心情等待孩子的成长,否则我们就会希望在我们的孩子身上能够集中人类的所有优点。当家长有了这种需求的时候,就会认为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多到掩盖了他所有的优点。

    若儿是一个两岁的女孩子,妈妈她出生以后就不再上班,专职在家里养育孩子。老师见到她的妈妈时,她脸色青黄,已经憔悴的不像样子。咨询时刚说了一句话,她就泣不成声。老师心想不知出了怎样的恶劣情景。
    等她平静下来,才将自己的痛苦慢慢地说出来。她抽噎着说:“自己实在对不起老公,在家里专门照顾孩子,还把孩子带成这样。”但老师发现,若儿的状态非常正常。就问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她说:“我的孩子可能先天就是一个不好养育的孩子”,然后急切地说:“这个孩子吃饭有问题、上厕所有问题、睡觉有问题、与人交往也有问题。”

    当她举例说明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发现她所说的情况,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比如吃饭不好好吃,要人喂,而一个两岁的孩子还处在需要人喂才能吃饱的时期;她说孩子以前上厕所告诉成人,最近一两个月来却总是将大小便解在裤子里。而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此时正进入到肛门期,开始练习用意识控制大小便。练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失败再练习的过程,没有任何人在练习过程中每次都会成功,尤其是肛门期的孩子对大小便的控制练习要在隐秘的状态下进行。这正是说明这个孩子在这方面是正常的;孩子很晚才睡,而妈妈希望八点半到九点能睡着。其实孩子的睡眠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生物钟,还没有形成用意识控制睡眠的能力。如果白天睡多了,晚上就不会如成人所愿按时睡觉。这也说明这个孩子是正常的。如果她白天睡觉大多,晚上又能准时按妈妈制定的时间里睡着,这反而不正常。

    妈妈还发现孩子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玩,只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两岁前的孩子是感知运动的时期,内在机制决定她只沉迷于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世界上令她感到新奇的事物。这时的她还没有发现自己需要朋友。这也说明她是正常的。只要她是正常的,那就说明她是完善的。对人来说,完善的就是美的。

    问题在于若儿的妈妈不相信若儿是完善的,这样她就会受到不符合自己生命状态的干预,这种干预才是造成孩子不完美的原因。



弊端

1、老师如果把握不好,孩子的发展就会得不到系统的指导;有可能会象荒地里流淌的水一样找不到方向;

2、家长如果把握不好爱和自由的尺度,就会对孩子遵守社会原则,顺应团体造成问题;

3、如果成人不能适当利用教机,就会使孩子在社会普遍性知识学习方面滞后。



[ 本帖最后由 xgl 于 2010-4-1 16:51 编辑 ]
2010/04/01
全部回帖
8 想看

第八讲 三岁看大                                 
         三岁看大----看什么                  


三岁看大----怎么看                 



三岁看大---怎么看


   
2010/04/05回复
果果悠果果悠板凳
顶顶顶
2010/04/05回复
cantgcantg4楼
顶顶!
2010/04/05回复
支持!很认真地看完了~~~我觉得具体实践还真是不容易啊!
2010/04/05回复
xglxgl6楼
由于我看得比较慢,所以推荐大家自己去网上找完整版本,我找了一下在《我爱智慧树育儿论坛》上面有,网址如下:http://bbs.52zhihuishu.cn/thread-5468-1-1.html,但是需要注册才能看到,大家自己注册去看吧。

[ 本帖最后由 xgl 于 2010-4-6 16:03 编辑 ]
2010/04/06回复
好书,谢谢LZ
2010/04/06回复
顶一顶
2010/04/06回复
猜你喜欢

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大解密,正确的教育很重要!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妈妈网首发(已更新,增加学位部分)一个农村走出的大学生谈教育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孩子需要怎样的快乐教育(十年教育实践的启迪)

热点推荐

谁说今年服装行情不好?沙河出货量堆成山

定了!广州这条村,生三孩奖3万元

广东佛山小九寨沟还瀑布!负离子爆满

累趴的潮宠展!任玩猫狗还中了3斤狗粮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

小区的石墩好有爱呦

有没有增城居住,天河或越秀工作的人

闲庭散步遇见美丽烟花

话说姐化妆后

定期来一场大自然的疗愈

职场

这两天万事皆可赖地磁暴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