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呢?“仁义礼智信”此五常具足不缺!
这句话值得现在的父母们落实到日常的亲子教育中去.
读《教出这样的好孩子》后感
14622花城出版社
教育的根本是先成人,后成材(才),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品行,知识读得再多,不会做人,我们讲,这个人废了。花了无数时间与金钱,教出个次品来,不值得。
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呢?“仁义礼智信”此五常具足不缺!中国的圣贤(教育家们)是将教育的思想高度定在成圣成贤上,并不是要教一个知识分子出来就算了。这个是做人的总纲领、总原则。其他一切学习到的知识,要围绕这个纲领去实践,落实到生活之中去。做一个明事理、知因果、身心健康、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材(君子)。
心胸、心量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自私自利的人,在家对父母不孝,对兄弟不和,社会交往中对人无礼,对领导不忠,对朋友不诚,命运际遇就不会好,生活中不开心、不快乐。
心不健康(因),身体也不会健康(果)!
有仁爱的人,对人和蔼可亲,会学习别人的优点,不会去伤害别人。这个人不动肝火,眼睛会好(目明)。身体“肝胆”脏腑健康,身体内不会积热。
有忠义的人,一身正气,清净无染。不贪心不偷盗,这个人“肺与大肠”脏腑健康,身体内不会积寒。
有礼和的人,平等对人,有礼有节,不亢不卑,不邪淫,不贡高我慢。这个人“心与小肠”脏腑健康,身体不肿不陷。
有睿智的人,能够接纳别人的意见、建议,不酗酒,这个人有耳福(耳聪),“肾与膀胱”脏腑健康,身体内不会有风灾。
有诚信的人,能够经常帮助别人,代人之劳,成人之美,诚实不讲假话(不妄语)。这个人有活力,“脾胃”脏腑健康,身体不会滞碍。
仁义礼智信的具体落实就是戒“杀盗淫妄酒”。只做君子(雅),不做小人(俗)。
思想品德修养要先从父母自己做起,自己都不做,要儿女去做,儿女会听讲吗?父母的一言一行,是言传是身教。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先自己身体力行,给儿女一个好榜样,才能够教育出品行兼优的“人、材”。
具体的教育落实就要看《教出这样的好孩子》这本书,书中分享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的思路与经验。例如,教育儿女认识自己的缺点与长处,虚心地待人处事,父母与儿女平等交往等等的经验......
201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