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直击:报读外校的疯狂!(我拍的喔!)
18193126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07年我大儿子已经经历过了。
当年大概是2个录取一个的比例吧。
当年儿子考上了而最终没让他去读,原因之一是不想他这么小就住校;原因之二是,那天我送他到试室(可能是我们去得早,家长是可以送孩子到试室的),那个试室是一个四年级的教室,教室门口挂着两个本本--《好人好事本》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我顺手翻了一下,看到《好人好事本》里记载的是:X月X日,XX在何地捡到了X元。十条好事里有6-7条是这样的。而在《批评》本里记载的是:X月X日,我午睡时与XX说话,被老师发现了。下次我再不这样了,如果再发生这样的错误,我罚自己到操场跑3圈。也是十条里有6-7条是这样的。
恩,这样的纪录与我心里的外向型学校还是有些差距,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
当年大概是2个录取一个的比例吧。
当年儿子考上了而最终没让他去读,原因之一是不想他这么小就住校;原因之二是,那天我送他到试室(可能是我们去得早,家长是可以送孩子到试室的),那个试室是一个四年级的教室,教室门口挂着两个本本--《好人好事本》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我顺手翻了一下,看到《好人好事本》里记载的是:X月X日,XX在何地捡到了X元。十条好事里有6-7条是这样的。而在《批评》本里记载的是:X月X日,我午睡时与XX说话,被老师发现了。下次我再不这样了,如果再发生这样的错误,我罚自己到操场跑3圈。也是十条里有6-7条是这样的。
恩,这样的纪录与我心里的外向型学校还是有些差距,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
2010/05/10回复

AB宝贝:
07年我大儿子已经经历过了。当年大概是2个录取一个的比例吧。当年儿子考上了而最终没让他去读,原因之一是不想他这么小就住校;原因之二是,那天我送他到试室(可能是我们去得早,家长是可以送孩子到试室的),那个试室是一个四年级的教室,教室门口挂着两个本本--《好人好事本》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我顺手翻了一下,看到《好人好事本》里记载的是:X月X日,XX在何地捡到了X元。十条好事里有6-7条是这样的。而在《批评》本里记载的是:X月X日,我午睡时与XX说话,被老师发现了。下次我再不这样了,如果再发生这样的错误,我罚自己到操场跑3圈。也是十条里有6-7条是这样的。恩,这样的纪录与我心里的外向型学校还是有些差距,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
查看原文2010/05/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