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在中国经营的所有银行(包括外资)执行统一的存款利率。这个存款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银行不允许修改。所以您在国内任何一个银行存钱,利率都是一样的。除非您的钱不是存款
而是理财产品,这样才会有不同的收益率。
因为利率一样,银行有的时候没有办法实行差别竞争,
为了完成任务,只能用理财产品的方式处理。尤其是银行做的
一天的理财产品,或者几天的理财产品,就是变相吸收存款的工具。比如
国庆期间有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高达3%,其实国庆期间各种投资市场都是关闭的,
理论上是无法达到3%的。为了吸收月底存款,银行才通过补贴方式把理财产品收益补贴到这么高
因为时间短,银行也可以承受。银行是商业机构,我们也叫他商业银行。所以银行也需要业务
存款,和贷款就是银行最基础的业务。存款实行法定利率,贷款银行可以根据政策实行一定浮动
出现7折,8折,9折,1。1倍,1.2倍。这些浮动的基准利率是国家法定的贷款利率。
[ 本帖最后由 dongtinglang 于 2010-10-4 15:54 编辑 ]
很小的时候总对他心存崇拜。只要听说有
某个叔叔阿姨在银行上班就满怀羡慕。呵呵,想想那位阿姨每天拿着一堆钱
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啊。儿时的财富梦想就是手里拿着一打百元大钞。
长大一点开始看警匪片,看得最多的就是劫匪抢银行,
于是乎银行又成为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搞到后来每次到银行取点钱,都小心翼翼
生怕被银行的人怀疑自己是劫匪。传说中如果在银行不听话,会被警察抓起来。呵呵
再大点,工作了,银行成为经常去的地方,恐惧是没有了,不过还是对他言听计从。
每次去银行,只要银行要我签字,基本是那个营业员手指到哪里,我就签到哪里。
做所有生意都可以讨价还价,但是一到银行就老老实实了。看样子那个大理石的
银行柜台还是很有威慑力的。儿时形成的弱势地位,好像还深深留在心底。
人老了,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对银行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到后来加入保险业,参加理财师培训(培训班一半以上都是银行的同学)
现在银行经常来给我们培训,训练我们推销银行产品。发现银行其实和我们保险公司差不多。
心里慢慢平衡了。到现在开始卖银行的产品,信用卡,贷款,理财产品等
发现银行其实只是一个金融产品销售点,和好又多,家乐福没有啥区别。
终于心里处于优势地位了,到银行再拿东西给我签,不问清楚价钱,不签字。
有机会还能谈谈手续费,弄点小礼品。找个自己有利的产品。

[ 本帖最后由 dongtinglang 于 2011-3-30 01:06 编辑 ]